《一地鸡毛》里的生活

发布时间:2020-01-21 23:08:04

《一地鸡毛》里的生活

一,20世纪末的生活感觉

该书主人公小林经历了双重变化:就个人而言,是从学校走向社会。就社会而言,是经济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以此为背景展开的人物生活场景描述了他所面对的各种日常琐事。80年代大学生曾是天之骄子,被冠以各种光环和期望,作品通过小林夫妇和“小李白”的变化来表征80年代大学生的生活历程。在上大学时,“小李白”和小林“都喜欢写诗,一块加入了学校的文学社。那时大家都讲奋斗,一股子开天辟地的劲头”,而且“`小李白'很有才,又勤奋,平均一天写三首诗,诗在一些报刊还发表过,豪放洒脱。对文学、文化和各种思想的关注与喜好是当时的时代主潮。“80年代人们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对文化的热情。文化在那个时代是个人自我确证的崇高方式”,李陀在回顾80年代时指出:80年代一个特征,就是人人都有激情。什么激情呢,不是一般的激情,是继往开来的激情,人人都有这么一个抱负。占据时代中心的知识分子在当时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在80年代后期,知识分子的确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文化英雄'。一时风头之劲,比起现在的传媒明星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伴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现实发生了逆转,“中国民间流传着不同的笑话:80年代,有人在街上随便扔一块石头就能砸到一个诗人, 80年代末,变成了在街上扔一块石头就能砸到一个经理。经商成为时代的热潮,因而不难理解作品中人物前后巨大的转变。小林问“小李白”现在还写诗吗,“小李白”以极端的方式给予了否定:“狗屁!那是年轻时不懂事!诗是什么,诗是搔首弄姿混扯蛋!如果现在还写诗,不得饿死! ”他得出的结论是:“我可算看透了,不要异想天开,不要总想着出人头地,就在人堆里混,什么都不想,最舒服。”小林夫妇也经历了类似的转变:“两人都是大学生,谁也不是没有事业心,大家都奋斗过,发愤过,挑灯夜读过,有过一番宏伟的理想,单位的处长局长,社会上的大大小小机关,都不在眼里,哪里会想到几年之后,他们也跟大家一样,很快淹没在黑压压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人群之中呢? ”生活被各种具体的琐事填充,“买豆腐、上班下班、吃饭睡觉洗衣服,对付保姆弄孩子”,这种重复性否定了先前对生活的设想:“什么宏图大志,什么事业理想,狗屁,那是年轻时候的事,大家都这么混,不也活了一辈子?有宏图大志怎么了?有事业理想怎么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带有自我解嘲意味的话语流露出无奈,现实生活自有其逻辑和规则,单纯的理想追求现在被物质利益的纠葛和关注所代替。

当个人生活从宏大动员中抽身而出之后,个人开始切实地面对真实的生活感觉。“现代生活,要求每个个体去独立地寻找中道,而不再有那么一个现成的过法”,“帮助人们过日子的纲常被瓦解了,人们必须直接面对`过日子'本身,……要自己学会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过日子的。“烦恼”是新写实小说中人物日常生活的一个关键词。小林夫妇带着感冒的女儿去看病,感慨“现在给孩子看一次病,出手就要二三十,不该化验的化验,不该开的药乱开。小林觉得,别人不诚实可以,连医生都这么不诚实了,这还叫人怎么活?……每次给孩子看完病,小林和老婆都觉得是来上当”。作品中还有很多情节传达出人物的这种感觉,如小林为了帮老婆调动工作给人送礼'结果被拒' “馗了半天,两人才缓过劲儿来。小林将箱子摔在楼梯上:`他妈的,送礼人家都不要! '又埋怨老婆:`我说不要送吧,你非要送,看这礼送的,丢人不丢人! '”这种个人生活中的相对剥夺感从微观层面折射出了当时的现实形势。

生活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人们其心情是沉重的,这是一段社会、经济、文化发生巨大转折且折角最尖锐的时期。物质的贫乏和生活的困窘在短暂的缓和之后一下子又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1988年中国社会持续十年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在完成了其最初的生产刺激后越来越走向迷惘。其间'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它所滋生的官僚腐败行为,某些方面民意得不到及时表达和宣泄,使得当时的民众怨气于心。”小林夫妇和其他普通人一样承担着改革的负面结果:医生诚信、利益交换、人际交往的实用化……当时社会面临的一个首要现实问题是物价上涨及其带来的负面效应,这一情况是从1986年下半年开始的,这些情况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群众的严重不安”。或许可以理解小林夫妇对经济开支的重视,带来烦恼的是它,带来幸福感的也是它。小林老婆为一块豆腐大发脾气,二人吵架也都离不开经济损失,如打碎暖水壶、花瓶。苒如他们带女儿去看完病后,小林老婆说自己上次“感冒从单位拿的药还没吃完,让她吃点不就行了?这些细节不断重复出现在文本之中,显然是在有意提醒我们经济的得失对于个人生活感觉的切实影响,而这种生活感觉无疑是对8090年代之交日常生活的真实再现。

二,异化

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社会逐渐从身份社会转向契约社会,人的心态在这一过程中也随之发生改变。

“经济人”在个人生活中把对生活的需求精细化,并且追求利益实现的最大化,如小林老婆嫌单位太远而想要调动工作,他们想让女儿上最好的幼儿园。“现代人用以对付世界,用以调整其内在一^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的精神功能大部分可称作为算计功能。这些功能的认知理念是把世界设想成一个巨大的算术题,把发生的事件和事物质的规定性当成一个数字系统”。小林夫妇在开支上精打细算,“等孩子入托,辞了保姆,一个月省下这么多钱,家里生活肯定能改善,前途还是光明的”。这种精细化也被运用到感情的付出上,曾经救过小林_命的老师来北京看病,他一开始很高兴,但随后意识到自己无力帮忙,便产生了负疚感。送老师走时,他“感到身上沉重极了,像有座山在身上背着,走不了几步'随时都有被压垮的危险”。第二天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悼念文章:“说大领导生前如何尊师爱教,曾把他过去少年时代仅存的两个老师接到北京,住在最好的地方,逛了整个北京。小林本来对这位死去的大领导印象不错,现在也禁不住骂道:`谁不想荨师重教?我也想让老师住最好的地方,逛整个北京,可得有这条件! '”如果说这是源于经济和现实局限而带来的无奈,那么他在对待老家人态度的前后转变则有主动的意味,小林老家经常来人,“往往吃过饭,他们还要交代许多事让小林办。……一开始小林爱面子,总觉得如说自己什么都不能办,也让家乡人看不起,就答应试一试,但往往试一试也是白试,……后来渐渐学聪明了,学会了说`,这事我办不了! '”小林一开始在招待上热心周到,后来发现“你越热情,来的人越多,小林学聪明了,就不再热情。不热情怠慢人家,人家就不高兴,回去说你忘本。但忘本也就忘本,这个本有什么可留恋的! ”可见,利害关系

的考量逐渐成为感情付出的准绳。

小林夫妇终于熟练掌握了操作规则,主动给幼儿园老师送去炭火,“小林对老婆说,其实世界上事情也很简单,只要弄明白一个道理,按道理办事,生活就像流水,一天天过下去,也满舒服。舒服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这所谓的“道理”对应着经济时代的各种观念和规则,虽然其中或许带有源于现实的无奈感,但毕竟主人公顺应了这种“道理”而转变成为了 “经济人”。

三,结语

在《一地鸡毛》中,如“什么宏图大志,什么事业理想,……”是用反语的方式来表达无奈和沮丧。再如“过去你有过宏伟理想,可以原谅,但那是幼稚不成熟,不懂得事物发展规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小林,一切还是从馊豆腐开始吧”,从这种近乎调侃的语调中,我们不难读出作者的困惑和无奈。刘震云在〈〈磨损与丧失》一文中将这种沮丧、疲惫感倾泻无遗,

“我们拥有这个世界,但这个世界原来就是复杂得千言万语都说不清的日常身边琐事。……这些日常生活琐事锻炼着我们的毅力、耐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因为“生活是严峻的,那严峻不是要你去上刀山下火海,上刀山下火海并不严峻。严峻的是那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生活琐事。每一件事情,面临的每一件困难都比刀山火海还要让人发怵。因为每一件事都得与人打交道。刀山火海并不可怕,我们有能力像愚公一样搬掉它,像精卫一样填平它。但是我们怕人”。结果,“生活固然使我们一天天成熟,但它也使我们一天天变老、变假,一天天远离`我们'自身。成熟固然意味着收获,但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成熟不也意味着遗忘和丧失吗?

《一地鸡毛》里的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