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发布时间:2023-03-21 15:30:3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面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的形势,面对试点改革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要解决广大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靠的问题,就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代替传统的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这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建立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一)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有限的土地资源无法承载农民的保障功能:农民收入水平偏低,现有的收入水平上,农民没有能力考虑自身的养老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使农村老年人口与城市退休人员一样实现了老有所养.便于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提供了必要支撑.
(二)有利于加快解决“三农”问题
建立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靠,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保护和调动他们的劳动生产积极性.发展生产,加收入,使他们逐步进入小康行列,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有利于落实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在广大的农村,养儿防老的思想根深蒂固.要想从根本上转变农村传统的生育观念,实现农村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从养老保障人手,这是治本之策.
二、现阶段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长期以来一直没有探索出一条可行之,原因有制度设计本身的缺陷,也有执行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现阶段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概括起来集中体现在以下4方面:

(一)制度本身缺乏社会保障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
《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资金筹集上坚持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这样.由于大多数集体无力或不愿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给予补助,绝大多数普通农民得不到任何补贴.在这种资金筹集方式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储蓄或鼓励性储蓄,也正因为这一点,导致了不可能强制要求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如果要使这项工作开展下去,常常需要采取强制性的行政命令.又违背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自愿性原则.因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制度设计时就使其执行陷入了两难境地.
(二)保障水平过低,保障制度不稳定
《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以下简称《基本方案》)规定,农民交纳保险费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月按2元、4元、6元、8元……20元等10个档次参保缴费.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乏信心等原因,大多数地区农民投保时都选择了保费最低的2元/月的投保档次.这样低的缴费,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的情况下,如果农民在缴费10年后开始领取养老金,每月可以领取4.7,15年后每月可以领取9.9,对农民养老几乎起不到作用.如果每月投保4元、6元甚至是10,也仍然难以起到养老保障的作用.此外,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基本上都是在民政部颁布的《基本方案》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形成的,这些办法普遍缺乏法律效力.因此,各地对这一政策的建立、撤消.险金的筹集、运用以及养老金的发放都只是按照地方政府部门规定执行的,不是农民与政府的一种持久性契约,因此,不具有稳定性.
(三)保费投资形式单一,基金保值增值困难
《基本方案》规定,“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主要以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实现保值增值.”按现行政策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县(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机构,在指定的专业银行设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专户,专账专管,专款专用.保费只能用于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不直接用于投资.这一方面造成政府的包袱加重,已经出现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