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赴西柏坡学习心得体会11篇

发布时间:2019-05-22 17:37:56

精编赴西柏坡学习心得体会11篇

西柏坡作为革命根据地之一,有着浓厚的红色教育气息,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好地方。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精编赴西柏坡学习心得体会11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篇一)

20XX年5月13日,顶岗实习老师带领平山实习小队参加主题为“学习十九大,践行西柏坡”的参观西柏坡的活动。

早晨我们在平山二中集合,在统一的组织下前往西柏坡。初至西柏坡,就看到了醒目的“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字样,再走几步,就看到由花朵摆出的“赶考”的字样,将我带入了具有浓重的革命情怀的氛围。

在西柏坡纪念馆前,小分队举行了“入党宣誓”活动,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再次重温入党誓词,感受的是一股热血在骨子里勃发。

在参观时,遇到一位当地的村民,看我驻足就询问我来自哪里,得知我的来意后,老人欣然为我讲述。“这当年被称为中国的乌克兰,乌克兰,俄罗斯的米粮仓啊!”我放眼望着萧条的景象,不见良田,满是疑问。在与老人交谈过后,我对这“中国的乌克兰”又查询了相关资料。老人口中的“中国的乌克兰”实际是被称为“晋察冀的乌克兰”,原来的村落,包括西柏坡在内周围的村落多是由于修建水库而搬迁上来的,在修建岗南、黄壁庄水库时,平山县的13万亩良田被淹没,128个村子搬迁,10多万人离开了自己家园,拆房、搬迁,不愿远离故乡的他们就在山坡上看着自己的家园土地被水淹没。

老区人民的奉献,党员干部不畏艰苦的奋斗精神都让我受益颇多,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的建设成果,都来之不易。今天,在参观的过程中,我逐渐了解到了西柏坡的艰苦精神,就像是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跟随导游,我们认真学习了“西柏坡赶考之路”的典故、“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的价值感,让我真正感受到了新中国的力量。这让我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促使我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时刻牢记“两个务必”,艰苦奋斗,做到习主席对广大青年提出了的要求——爱国、励志、求真、力行,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二)

原创 七律 参观西柏坡侧记 

水朽山枯地势真,西来霸气盖凡尘。

一枝妙笔召天下,三战王师定乾坤。

将相王候有种乎?布衣何惧锦丝人。

仓皇辞庙偏安去,割据袂裾成古今。

(篇三)

20XX年7月,恰逢党的95周年华诞,段党委组织年度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党员骨干参观了革命圣地西柏坡。满怀内心的激动、期盼和憧憬,我们驱车**0多公里,挺进巍巍太行山,走近西柏坡,近距离触摸一段恢弘彪炳的革命历史,在老一辈革命家曾经的生活起居、工作的地方膜拜一样的徜徉、学习、参观,沉淀一段段革命的动人故事,内心感触良多。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是滹沱**岸柏坡岭下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山村。据史书记载,西柏坡原名“柏卜”,始建于唐代,因村后坡岭上翠柏苍郁而得名。1935年,该村一位教书先生将“卜”改为“坡”,又因与“东柏卜”村相对而居,遂改名为“西柏坡村”。她地处华北平原和太行山交汇处,在一片向阳的马蹄状山坳里,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西扼太行山,东临冀中平原,距华北重镇**仅**公里。交通方便,易守难攻,既适宜危机时刻向山里撤退,顺利时又便于向城市进军。从经济条件来看,西柏坡村一带村庄稠密,相距多在1-2公里,且沿滹沱河分布,依山傍水滩地肥美,地宽粮丰,稻麦两熟。1947年5月,中共中央工委选定这个原本是**平山县一个只有百十来户的普通山村。朱德总司令的秘书潘开文当时实地参加了考察和选择,他回忆说:“我们当时是这样考虑的:一是村子要适当集中,将来后委一些机关要来,能放得下(至于中央、毛主席来不来,谁也没说,我们更不知道,并且那应该是以后的事);二是交通要便利,便于和各解放区的联系;三是安全问题。尽管洪子店、郭苏、夹峪等村子很大,但目标也大,人多不便于保密。西柏坡村子较小,后边有个小山好防空,并且离周围村有一段距离(1公里左右),便于保密;四是住宿条件。西柏坡当时许多房子被鬼子烧了,但基础很好,便于建设,将来住在一起比较集中,方便工作”。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怀着莫名的激动心情近距离感受西柏坡的历史、文化和积淀,看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在一个条件落后,交通不畅的环境下,却能运筹帷幄,指挥千里之外的人民军队取得了对国民党军队的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从而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老一辈领导人的故居旧址以及遗物照片,看着那一件件伟人们的手稿和先烈的遗物,读着那令人心潮澎湃的文字,倾听着解说声情并茂的解释点评时,我的内心被强烈地震撼了。那一间间简陋的土屋,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一幅幅感人的照片,生动展示了“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历史画卷,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两个务必”的伟大实践。简陋的中央军委指挥所:一间土坯砌成的房子里,摆放着一张满是洞疤的长方形桌子,挂着几乎一面墙大的军用地图;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人家们窄小的庭院、简单的会议室和躺下就没有地方的床,据说毛主席的床上有大半地方是用来放书的,回头再看看很多的楼堂馆所宏大气派,真是震撼的心动。有谁会想到,毛泽东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志们,就是在这世界上最小、最简陋的指挥所里,在衣着朴素,粗茶淡饭中,却运筹帷幄地指挥了震惊世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全面胜利,传承了中国革命领导人艰苦奋斗,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血肉相连的故事,对当今的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无疑是难得的优良传统教育。

观看纪念馆里选址工作的路线图,能够深切的感到这看似简单的几句话却是中央工委领导们辗转几千公里,在大山和长途跋涉中,考察选址,同时还要突破敌人的重重封锁,面临着血与火的考验,生与死的战斗!经中央同意,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使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从此,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彪炳于中国革命史册,仅仅十个月的驻留,发生了全国土地会议、三大战役、七届二中全会和赴京建国等重大历史事件,于是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辉煌篇章,迎来了如旭日东升的新中国,正如**年4月26日,作家阎涛在西柏坡纪实文学《东行漫记》中提出的“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再想想近年来党中央开展的“八项规定”“三项管理”等各项工作中那些不讲规矩、不守纪律、不挂着多为人民谋福只记得自己有个“小天地”的党员领导干部是如何的忘记历史、忘记责任和忘记本职!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被称之为西柏坡精神“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展示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它要求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坚持代表人民执政,执政为了人民。要把人民的利益代表好,就必须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勤政不息,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也就是一种忧患意识,艰苦奋斗的作风则是一种坚韧不拔、奋斗不息的使命意识。

信仰的光芒足以力透时代,永恒传承。从本质上讲,西柏坡精神实质上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性胜利的历史转折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既善于破坏旧世界、又善于建设新世界的革命精神,它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概括和总结,又是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升华。这与全党正在进行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本身就是一脉相承,这也是激励广大党员奋勇前进,岗位立功的根本。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正在征程中。‘考试’仍在继续,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两个务必”永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排除万难、不断夺取新的胜利的保证。

“信仰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它只有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对于我们来说,学习参观只是一种形式,落实执行才是最重要,要在平常工作中时时刻刻将西柏坡精神融入其中,转化为工作岗位上扎扎实实的行动,要把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落实在实际行动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篇四)

西柏坡!一直是我向往的革命圣地。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7周年前夕,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有幸参加了所在党支部组织的“接受红色教育、重温入党誓词”西柏坡之行。

西柏坡,原是一个普通的小山村,距**省平山县城80余公里,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岸,有100多户人家,这个不起眼的村落,在那叱咤风云、瞬息万变的战争岁月,一下成为全国和世界瞩目的地方。在那之前,经历了千年的风霜雪雨,太行山下的这个小村庄始终在默默无闻中沿袭着农耕的纯朴生活。是一场暴风骤雨式的中国革命,使这片沉寂的土地卷起了滚滚热浪,掀起了巨大的时代波澜,演出了威武雄壮的历史“大剧”,早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就是老革命根据地之一。1948年,人民解放军开始了对国民党军队的战略进攻。在全国胜利即将来临之际,中共中央、人民解放军总部离开陕北,于5月26日到达西柏坡。中共中央五大书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齐集于此。

据导游介绍,真正的中央领导故居实际在建国初期修建岗南水库的时候就已经被淹没在库底了,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复原建筑。我们沿着伟人的足迹来到了中共中央旧址。1948月,由于战争形势的发展和胡宗南进剿延安,1947年春,由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人组成的中央工作委员会先行至此开展工作,召开了全国土地法会议,颁发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948年,毛泽东、周恩来率中央直属机关从西北东渡黄河转战华北而至此,召开了政治局九月会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部署和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西柏坡送走了旧中国的最后一个冬天,新中国的曙光也是从这里洒向全国。大院里全是普通的华北式民房,大院里的主要建筑有七届二中全会会场、解放军总部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董必武的旧居,后山还有一个200米长四个出口的防空洞。导游对每一片砖瓦都能讲出可歌可泣的故事。一个旧布袋、一个搪瓷碗、自制的纺线车无不让人看到革命先驱者坚毅的面庞和不息的心跳,无不记载着“一把撅头一杆枪”的革命历史。提着相机咂着矿泉水,我无法想象当时的艰苦条件,对着油灯和烛台我陷入了沉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的,中国革命的烈火何尚不是油灯和蜡烛燃烧起来的?从上海到南湖,从井冈到瑞金,从古田到遵义,从延安到西柏坡,最后到北京,不就是它点燃了一个个红色圣地么?在“山头云欲泣山下呼声急”的风雨年代里,这点点星火何曾熄灭过?!我仿佛看到在漆黑的夜里,大院里闪闪的灯光,照亮了柏坡岭,照亮了太行山,照亮了神州大地。参观完毕,对毛泽东的一句话非常有感触,那就是“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在那个抗日战争艰难的岁月里,共产党在延安韬光养晦。进入解放战争,毛泽东并不因为延安暂时的得失而纠缠,辗转来到太行山脉的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庄--西柏坡,在这里迈入了中国的新篇章。

随后我们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馆依山傍石而建,从“走进西柏坡”到“大决战”至“继往开来”共十一个展厅。展览馆前的五位伟人塑像背依群山,眺望碧波荡漾的西柏湖,神情自信,好像正在“指点江山”,“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当我走在展览馆大厅里,看着一幅幅略微发灰的图片与手迹,我被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们在西柏坡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做出的无数重大决策所折服,一种含有钦敬、崇高的复杂情感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充盈心田。听着讲解员讲解“子弟兵母亲”戎冠秀的故事,看着图片上推着小车艰难行进的支前大军及一幕幕伟人和先驱者的历史镜头,这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让我们了解了1947月走出太行山的那段光辉历史,了解了西柏坡作为革命圣地所具有的光荣革命传统,优越的战略位置、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就是在这里由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组成的中央军事前委,指挥了“三大战役”,并取得全国的解放胜利。

那是怎样的一个年代!展厅里的系列实物,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物质条件的艰苦。无论是那细小的油灯,还是那碾米的小石磨,都让我们有恍如隔世的错觉。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着旧中国的贫穷人民,推翻了压在身上的大山,建立了新中国,这是何等的伟业!条件越是艰苦,成事愈显难能可贵。展厅里的实物背后,掩藏着英豪们何等的志气!

当我们离开西柏坡,坐在飞驰于现代化高速公路的大客车上,使我陷入了沉思之中。此次“接受红色教育、重温入党誓词”西柏坡之行,解决了我来西柏坡学什么、回去做什么、将来留下什么的问题。

一、学习“四种精神”,解决学什么的问题。一要学习“西柏坡精神”。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西柏坡留下了深深的足迹。我感到西柏坡精神主要体现在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的赶考精神,无私无畏的拼搏精神即大无畏精神等等。二要学习“伟人精神”。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西柏坡指挥了著名的三大战役,用周恩来同志的话讲,毛泽东同志在世界上最小的房间里,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战役。在此孕育和凸显出来的伟人精神,我感到集中表现为勤苦进取的奋斗精神、强悍好胜的尚武精神、刻苦向学的求知精神、成全人格的修炼精神,还有拼搏精神,包括伟人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等,都是我们要学习的精神。三要学习“抗战精神”。1937年卢沟桥事变拉开了抗日战争序幕,此后经历了八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我理解,这其中的拼搏、奋斗和牺牲,还有团结精神等,都体现了抗战精神。四要学习“人民精神”。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的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一切发展成果都是为了人民共享。所以我们一切要依靠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二、做到“四个融入”,解决做什么的问题。我感到要按照“四种精神”努力做到“四个融入”:一要把西柏坡精神融入到太行精神中去。我觉得要把赶考、团结、拼搏,包括无私无畏的西柏坡精神真正带到黎城,并融入到太行精神中去,使太行精神更加繁荣壮大。二要把人民精神融入到机关党建中去。只有人民才能创造历史,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做好机关党建工作也是为了人民。如果把人民或者创新精神带到人大机关党建中去,我们机关党建工作会更加蓬勃发展。三要把抗战精神融入到我们岗位实践中去。抗战就有牺牲,就有奉献,就需要团结拼搏。无论是机关党建,还是我们自身的本职岗位实践,处处需要这种无私无畏、拼搏奉献、团结友爱的抗战精神。四要把伟人精神融入到自身锤炼中去。我们要把伟人那种求知、那种修养、那种鞠躬尽瘁的精神融入自身,自觉加强自身的修养与锤炼,争做履职尽责的好党员、好干部。

三、留下“四个好的”,解决将来留下什么的问题。这次“接受红色教育、重温入党誓词”西柏坡之行,我感觉更要在思想觉悟上有所思索和启迪,要留下“四个好的”:一要留下一个“好的思想”。我们不管年龄大小,将来每个人都面临离岗离职的问题。在“接受红色教育、重温入党誓词”西柏坡之行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当时那种异常艰苦、恶厉的环境下锤炼出务实的好作风、好思想,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将来也要留下一个好作风、好思想。二要留下一个“好的品行”。我们北方人性格比较实在、务实,在参观的十几处遗址、遗迹时,尽管气温达到了三十六七度,但是参与服务的导游和讲解员,不厌其烦地介绍,服务非常到位,这点很值得学习。三要留下一个“好的官德”。我们不管什么官,官德很重要。一代伟人周恩来那种大无大有的官德,是我们的骄傲。时下,有些官不是为了当好官,而是为了赚钱,说到底是官德不好。四要留下一个“好的党性”。性就是性格,人叫人性,党员叫党性。作为一名党员就要像老一辈革命家一样留下一个好党性。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都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磨炼,努力把坚强党性作为我们的根本落脚点和支撑点。

(篇五)

8月中旬,我跟随支部一行来到享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美誉的西柏坡,寻觅革命先辈们的足迹,重温那段峥嵘岁月。

 在这片革命圣土我们先后参观了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五大革命领导人旧居、西柏坡纪念馆、纪念碑等一系列革命遗址。中国共产党人就在这样偏僻的小山村,就在这样的办公驻地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两个务必”精神。置身其境,听着远处阵阵松涛,体会着土屋、泥墙、火坑的简朴,感受着三大战役场景图的战场硝烟,一种对历史的怀旧和对伟人的崇敬油然而生。 

 当我们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之时,当耳边再次响起“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之声,我更加明确自己入党的初衷、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作为一名普通党员,要从自身做起,坚守党员本色,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作风,始终保持党员先进性,为广播事业发展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篇六)

20XX年5月13日,在靳老师与吴江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平山顶岗实习分队全体成员参观了革命圣地西柏坡。

西柏坡是**省平山县西部的一个小山村,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这里纵横捭阖、运筹帷幄,指挥了震惊世界的淮海、辽沈和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迎来了共和国的黎明,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本此行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五大书记前宣誓(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参观纪念馆、参观旧址及安全馆。

早上约十点,**师范大学平山顶岗分队在五大书记的铜像前进行了宣誓仪式,铿锵有力的入党、团誓词在西柏坡纪念馆广场上回荡。之后我们紧接着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在纪念馆里,我们看到了革命先烈使用过的枪支布包,听到了革命先烈英勇向前的故事,感受到了革命先烈无畏牺牲的革命精神。

吃过午饭,经过短暂的休整后,我们去参观了西柏坡旧址,我们穿过了防空洞,看到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简陋的旧居,看到了召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的“灶房”,看到了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的土坯房。

那些革命先烈的旧居简陋的让人心酸,同时又让人肃然起敬。在这里,我们只看到了泥砖垒砌的平房和极其原始的家具以及生活用品。那些革命先烈就是在这么艰苦朴素的条件下开展了一场暴风骤雨式的中国革命,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体现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彻底革命精神,体现了头脑清醒、目光远大的胜利者图强自律的精神。

这种精神在我们顶岗实习时同样不过时,在我们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实习的条件可能并不尽如人愿,事情不会按照我们的预计想法一直发展下去,此时,我们就需要这种敢于斗争的精神,不管条件如何,努力的备好课、讲好课。如今,顶岗实习已经过半,我们也已经大致适应了顶岗生活,对于教学技能也学到了一些,但是千万不能骄傲自满,要始终怀着谦虚谨慎的态度,认真的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争取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

(篇七)

西柏坡正定之行作为一名致公党党员,首先感谢党委给我这个机会参与党性教育活动。在参观的每个细节,在培训的课 堂上,每个史实和每个现实对我心理的触动和教育不亚于任何一名共产党员。党中央从延安转移到西柏坡,指挥三大战役, 夺取全国胜利,是信仰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毛主席在这个时期提出“两个务必”,告诫全党是“在赶考的路上”,在革 命的政党伟大的领袖领导下,“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新一代领导人继承了既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的老一辈革命家的雄才伟 略,从守土有责到三个自信,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十九大报告句句铿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祖国明天 更强盛。作为一名**人,看到家乡的变化甚是欣喜,想到家乡的污染状况甚是担忧。我能为家乡做点什么呢~~~,但每 一句都是发自内心的感动

(篇八)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是滹沱**岸柏坡岭下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山村.这个不起眼的村落,却也是文化悠久,环境幽静的革命老区.走进西柏坡,既能感受到了老区人民的热情和朴实,又深切体会了什么是西柏坡精神.

我们第十七期中青班学员从**党校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了**省平山县西柏坡.大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革命伟人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和七届二中全会会址.这里有一个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中央军委指挥所:一间土坯砌成的房子里,摆放着一张满是洞疤的长方形桌子,挂着几乎一面墙大的军用地图.有谁会想到,毛泽东主席和其他几位中央领导同志,就是在这世界上最小、最简陋的指挥所里,我们的革命领导人衣着朴素,粗茶淡饭,却运筹帷幄地指挥了震惊世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全面胜利.这里有革命领导人艰苦奋斗,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血肉相连的故事,有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的精神.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重新学习、牢记“两个务必”,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事业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才能从根本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宗旨,才能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懈奋斗.

当年的革命家和群众在西柏坡艰苦奋斗,以西柏坡精神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两个务必”永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排除万难、不断夺取新的胜利的保证.对于我们来说,参观只是一种形式,学习才是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平常工作中时时刻刻将西柏坡精神融入其中,将精神转化为物质,转化为扎扎实实的行动.回到单位之后,要不怕困难和艰苦的进行学习和工作,取得成绩也不能骄傲,遇到困难也不能气馁.遇到困难,就想想当时革命家在西柏坡的艰苦卓绝,他们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尚能坚持不懈,我们在这么优越的生活条件下,遇到困难更不能轻易放弃.

尤其是即将开始的春运工作,作为我们交通战线每年的重点工作,我们总会面对这样那样的困难,过去我们在困难面前没有低头,总能顺利完成任务.现在通过这次西柏坡的参观学习,我越发的认识到我们更应以一种人民公仆的态度,克服各种困难的同时,以一种人文关怀的精神看待春运工作,尤其是主动伸出援手,帮助那些弱势群体,这才是西柏坡精神在我们实际工作中得到升华的表现.

(篇九)

**年5月2日至5月9日,神华亿利电厂在神华党校西柏坡分校组织开展了以“重温革命精神,弘扬实干作风”为主题的党员培训教育活动,西柏坡学习教育心得体会[智库|专题]。本次活动在进行主题授课、拓展交流的同时,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陈列展览馆、中国共产党中央旧址等革命圣地旧址,使我学习了丰富的西柏坡历史知识,增强了对西柏坡革命圣地的直观认识和理论提升,也从西柏坡精神产生时代背景、西柏坡精神的科学内涵和西柏坡精神的当代价值等多方面感受到了西柏坡历史的精神所在和现实意义。

西柏坡位于**省平山县,是太行山东麓滹沱**岸柏坡岭下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山村,就是在这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通过土地革命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在这里诞生了被称为“中国革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的中央军委指挥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革命伟人就是在极为简陋的指挥所里运筹帷幄,指挥了震惊世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全面胜利。踏上西柏坡这块神圣的土地,重温西柏坡革命精神,体会和认识深刻:

一、西柏坡精神的认识:通过学习和参观,深刻认识到西柏坡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进取精神;二是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科学精神;三是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四是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作风和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作风的创业精神。可以说西柏坡精神是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能够胜利实现从革命战争到和平建设转变的根本保障,也为中国革命胜利后长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和实践经验。

二、西柏坡精神的现实意义:西柏坡精神不仅对于历史时期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当前新的形势下的中国未来发展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3月23日从西柏坡出发进京前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都应当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这些话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

重温西柏坡历史,不忘西柏坡精神的启示,结合当前新时期新形势,我们一定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定理想信念。西柏坡时期中国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的历史,苏联解体的深刻教训和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时期的取得一系列傲人的成绩告诉我们,当前我们更要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弃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二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西柏坡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确立土地法大纲,取得土地革命胜利后,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和支持,出现了“小车推出胜利”,百万群众上前线的壮丽景象,确保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因此,无论什么时候和什么年代,坚决依靠和相信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是我们党的致胜“法宝”,一定要持续保持下去,必然会取得一个又一个更加伟大的胜利。三是要持续坚持“两个务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七一讲话”时指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在过去一段时期和当前时期,党内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出现了一些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及时行乐思想、贪图私利的行为、无所作为的作风有所抬头,出现一批贪污腐败份子,对于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提出了考验和挑战,也更凸显了坚持“两个务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进取的勇气和力量。通过本次活动,使我在重温西柏坡历史同时,汲取了西柏坡精神的营养。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一定要时刻牢记“两个务必”,树立规矩和纪律意识,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在今后的工作中勇于担当、勇于创新,力争在新的“赶考”中交出合格的答卷。

(篇十)

七律·参观西柏坡感怀

乡下村庄西柏坡,南京国府比如何。

毛公定鼎依兹地,蒋旅抛尸泣挽歌。

残部仓皇逃海岛,雄师卓绝易山河。

闯王前事须牢记,赶考诸般慎琢磨。

(篇十一)

在绵亘千里的太行山东麓,有一个三面靠山,一面临水的小山村,就是在这个小小的农村,我们党召开了历时两个月的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宣告彻底废除封建半封建性的土地剥削制度,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设计了建立新中国的蓝图和构架。西柏坡历史纪录电影——《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是1947-1949年现场拍摄的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真实的历史资料,再现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为新中国奠基的伟大革命实践活动。

一路风尘仆仆,来到了**省平山县西柏坡。抬眼望西柏坡满眼青翠,前临碧波荡漾、水光潋滟的西柏坡湖,后倚满坡翠柏、松涛阵阵的西柏坡岭,进入这里,人们立刻感受到一种返回精神家园的亲切和熟悉,一种远离尘世喧嚣与浮躁的美。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革命伟人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和七届二中全会会址。这些富有华北特色的平顶房,又矮又小,外墙抹着一层白灰,屋里都只上了一层黄泥。家家户户木板门,“井”字型的方格窗,没有一点雕饰,屋地都是用灰渣和泥土混合打成的,时间长了就有些坑坑洼洼。正是在这些普通甚至简陋的农家小院里,我们的革命领导人衣着朴素,粗茶淡饭,却运筹帷幄地指挥了震惊世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全面胜利。这里有革命领导人艰苦奋斗,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血肉相连的故事,有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的精神,19**年9月,江泽东同志来了,**年12月,**同志来了。他们在西柏坡参观学习,并发表讲话,他们与西柏坡心心相印。

我们党在西柏坡时期形成的西柏坡精神,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国人民宝贵的、独特的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干部群众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对新世纪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把我们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就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西柏坡精神,用西柏坡精神团结和鼓舞全国人民。继承西柏坡精神,就要发扬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西柏坡时期,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略决战的胜利,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已告结束。取而代之的新中国又该是什么样子呢?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殚精竭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带领全国人民打碎旧中国的同时,倾心细致地描绘新中国的蓝图。这个新中国的构想,以过去长期的工作积累和思想积累为基础,在西柏坡时期形成了明晰的理论和政策思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牺牲国情,决定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即必须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进而走向社会主义;中国革命胜利后,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并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经济形态以及经济政策。

过这次活动,我又一次的回顾了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重温了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牢记了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要求我从自身做起,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作为一个合格的党员,一名合格的干部,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研究历史是为了现实和未来。历史虽不会重复,却往往有许多相似之处。现在,历史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就西柏坡精神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历史使命和时代主题而言,其实质并没有过时,至今还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革命大转折时期形成的西柏坡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优势和宝贵财富,特别值得我们今天继承和发扬。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在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正在积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面对这样的机遇的同时,西柏坡精神对于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尤其重要。

继承发扬西柏坡精神,就要强化机遇意识和进取观念,迎接时代挑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当前,我们国家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新时期的民政事业也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壮大自己,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对民族、以人民必须肩负起来的历史责任。因此,我们一定要发扬敢斗敢胜的西柏坡精神,切实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保驾护航。

继承发扬西柏坡精神,就要强化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们党是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党。特别是每当革命和建设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在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的时候,总是把学习的问题突出地提到全党的面前。西柏坡时期,党的地位和面临的任务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重新学习,对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推进新民主主义干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当代世界风云变幻的形势下,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我们不熟悉、不了解、不懂得的东西很多。我们党要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如果不能通过新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与执政水平,就会落后于时代,就有失去执政资格的危险。学习必须有良好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发扬创新精神,落脚点要学以致用。坚持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

当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回顾共和国走过的不平坦道路时,深深地感到,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两个务必”永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排除万难、不断夺取新的胜利的保证。对于我们来说,参观只是一种形式,学习才是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平常工作中时时刻刻将西柏坡精神融入其中,将精神转化为物质,转化为扎扎实实的行动。我们要深深领会这次参观学习西柏坡的深深寓意,这里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听、去看、去感受、去思考。我们一定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风范和革命精神,提升时代责任感和求实精神。

精编赴西柏坡学习心得体会11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