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累觉不爱等新四格成语

发布时间:2015-09-15 15:26:05

浅析“累觉不爱”“人艰不拆”等“新四字格”词语

摘要:2013年,出现了大量的“新四字格”,如累觉不爱、人艰不拆、喜大普奔等词,这些词不仅在网络上广泛使用,而且也出现在了传统媒体上,本文在对这类词进行归纳和整理的基础上,分析其产生的语言、社会文化等多重原因,旨在指出了这类新的语言模式对语言发展的影响及其流行前景。

关键词:新四字格;传播;原因;影响

To Decipher The New Four-character Idioms Like Too Tired To Love And Too Difficult To Debunk

Abstract:In 2013, there are a lot of new four-character idioms like too tired to love, too difficultto debunk and so on.These words are not only widely used in the network,but also appeared on the traditional media.Based on this kind of words are summarized and finishing on the basis of,analysis of the language, social culture, such as multiple causes,I intended to point out that this kind of new language patterns influence on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popular prospect.

Key words:The New Four-character Idioms;Transmission;reason;influence


一、 新四字格的使用情况………………………………………………………1

2、新四字格的特点及其成因分析………………………………………………3

(1)新四字格的特点……………………………………………………………3

(2)新四字格的形成和传播原因分析……………………………………………4

三、新四字格对传统语言的影响极其发展前景……………………………………5

参考文献………………………………………………………………………………7


2013年,“不明觉厉”、“十动然拒”、“男默女泪”、“累觉不爱”……等新四字格在网络上悄然流行开来,面对这类新词你是否感到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类新词:

【不明觉厉】网络用语,意为虽然不明白对方所说的话,但感觉好像很厉害 的样子。用于表达对对方的崇拜之情,也用于调侃对方语言行 为的夸张和不知所云。

【喜大普奔】网络用语,即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应、奔走相告这四 个成语的缩写。表示一件让大家感到欢乐的事情,让大家分享 出去,相互告知。也有一些网友在使用中表达幸灾乐祸的情感。

【十动然拒】网络用语,意为十分感动,然后拒绝。

【累觉不爱】网络用语,意为因为太累,觉得自己不会再爱了。

【细思恐极】网络用语,意为仔细想想,觉得恐怖至极。

【人艰不拆】网络用语,意为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

【说闹觉余】网络用语,意为其他人都有说有笑有打有闹,感觉自己是多余 的。

这类词在网络上被广泛地传播,也逐渐地进入到了人们的日常交际之中,有人将其称为“网络成语”、“后现代成语”、“伪成语”等,也有人认为其不符合成语的规范,不应该用“成语”二字来为其命名,因此称其为“新四字格”,本文就暂且称其为“新四字格”。

由于这类新四字格与以往的语言模式都不相同,因此这类语言一出现就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正由于其新,也给人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而且随着这类词不断地重复使用,也不断地出现了一些类似的效仿,后来不断出现的对这类新四字格的效仿使这类词的发展走向了粗俗和滑稽的方向。这种新四字格是一种很有趣且很新颖的语言现象,它同时也折射着独特的社会文化和时代特征,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1、新四字格的使用情况

201211月,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的男生王文瑾,将自己历时两百多天,长达十六万字的情书送给了他心仪已久的女孩,看到书信的女孩十分感动,但最后还是拒绝了王文瑾的一片真心。这个校园爱情故事被传上网络之后,激发了网友们的无限创造力,新成语“十动然拒”就因这个故事而产生,该词问世之后,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并迅速走红。有人认为“不少传统成语就是这样构成的,比如传统成语‘卧薪尝胆’,它就出自于勾践忍辱偷生,并且发愤图强,最后报仇雪恨,复国重新称霸的史实?”因此,“十动然拒”这个新四字格也就算得上是一个“有典”词。

20137 19日,台湾著名主持人兼作家蔡康永在他的新浪微博上使用了“人艰不拆”这个词。随后,这条微博被网友快速转发了几万次,“人艰不拆”这个新四字格从此走红于网络。据说,这个词原本出自林宥嘉的歌曲《说谎》,歌词为“别说我说谎,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就不要拆穿。”2009年发行的歌曲里 ,这句话并不显眼,也没有引起这么多的关注。经过这次微博的大量转载和传播后,就出现了让人意想不到的结果。现在在青少年的日常交际中也经常能听到这个词,比如“发现身边同学穿的一双鞋的价格是自己全身衣服价格的好几倍,唉,人艰不拆……”,“人艰不拆”这个新四字格很显然它不符合传统汉语的构词规则,不同于我们所熟悉的成语,但它却是对“无法面对的事实真相”以及由此产生的悲伤情绪的精准概括,这使得它成为了人们表达这种类似情绪的常用词。胡翼青指出:“随着人们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带有新生时代烙印的心理特征逐渐的显现出来,但是,我们在现有语言中无法找到适合这种心理特征的词汇来表达,于是,一些特定的网络热词就进入到了人们的现实交际中。就像‘人艰不拆’这个词,貌似我们也无法在现有的汉语词汇中找到一个能准确表达类似情感的词了。”可见,这个词在现在的生活中使用的范围之广影响之深。

1996年周星驰在他的电影《食神》里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虽然不清楚他在说什么,但听了觉得很厉害的样子”,2013年,这句17年前电影中的话突然走红,变成了“不明觉厉”用来表达对高手的崇拜之情,也用于调侃对方的语言行为夸张和不知所云。

这些一开始产生的新四字格,比如“不明觉厉”、“累觉不爱”、“人艰不拆”、“十动然拒”、“十面霾伏”、“光盘行动”等词,虽然没能包含深刻的文化意蕴,但由于其词出“有典”,且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引起人们在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然而随着这些新四字格的不断使用,使用者们开始进行无厘头的效仿,造出了“全聚悲始”(参加同学聚会,这就是我悲剧的开始)、“全婚我泪”(那些年追过我的帅哥们都一个接一个的结婚了,我只剩默默流泪了)、“一全自醒”(放假第一天,要全部用来补充睡眠,而且要睡到自然醒)、“二全赏剧”(放假第二天整天都来听歌剧)、“三笑全堵”(放假第三天关注一下交通新闻,庆幸自己没被堵在路上而高兴的大笑)等毫无意义的“拼凑词语”,这些效仿词的出现,使新四字格的使用走上了粗俗和滑稽的道路。好在这些后来效仿的四字格还没得到广泛的应用和传播,还没有进入媒体,也没有进入到人们的日常交际中,没成为大众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新四字格,所以这种无厘头的效仿如果得到有效的制止,那些真正能被人们接受的新四字格还是有一定的使用价值的。

2、新四字格的特点及其成因分析

从以上我们列出的新四字格的使用情况可以看出,新四字格的使用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且有种愈演愈烈地趋势。那么新四字格到底有怎样的魅力让人们广泛的应用和传播,又是什么原因促使其产生和传播的呢?

(一)新四字格的特点

1.来源“有典”。虽然这里所说的“有典”并不像传统成语中所包含的历史典故、神话故事、至理名言一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它所包含的“典”也是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的,被大众所熟知的,且能在情感上引起大众共鸣的事件。比如,2008年出现了一个新四字格“秋雨含泪”意为故作姿态,假惺惺的鳄鱼眼泪。这个词出现的背景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余秋雨发表了一篇名为《含泪劝告请愿灾民》博文。他在文中劝告那些为了正义而来请愿的家长们,说那些在地震失去生命的孩子已经全都成了菩萨,已经得到了安宁,希望大家不要因为请愿而使事情复杂化。他的含泪劝告引来了网民们强烈的批评,这种含泪也被网友们形容为虚伪的鳄鱼眼泪。正是因为来源于知名度很高的社会事件,即所谓的“典”,这些词才会引起大家广泛的认同,并快速的流传。

2.时事的偶然性以及群体的参与性。这些新四字格一般都来源于某些偶然发生的事件,通过在网络上被传播,在传播的过程中实现了公众的广泛参与,以及网友们的不断的切磋交流,从而激发出了网友们的创造力,为其产生和传播奠定了基础。比如“光盘行动”这个新四字格就来源于北京的一家公益组织推行的一项公益活动。这个公益活动的主题为: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这个活动提倡人们在饭店就餐时要主动将剩饭剩菜打包带走,尽量做到“光盘”离开,希望长期以往能在社会上形成节约的好风气。所针对的问题就是中国日益严重的粮食浪费现象。由于这个公益活动对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正能量,因此此活动一开始,“光盘行动”一词就受到了大众的认可,并随着公益活动的持续开展不断的传播,现如今已基本成为了反对浪费提倡节约的代名词。正是因为这些偶然出现的社会活动或者社会事件,以及社会各界对于这些活动的关注与参与,这些词才具有如此的代表性。

3.用字通俗,传播速度快。这类新四字格由于起源于网络,它不像传统的成语一样在用字、表意、用典、音节等方面需要大量的时间由知识分子形成并推动,它们凭借网络这种方便且快捷的信息交流工具进行传播,从出现到被认可,相对传统成语所需要的时间要短得多,而且接受群体更为广泛。比如,“不明觉厉”(虽然不是很明白你在说什么,但感觉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地命海心”(自己本来是吃着地沟油的命,却操的是中南海的心)、“说闹觉余”(其他人都有说有笑有打有闹,感觉自己是多余的)等词,这些词不像传统的成语一样在用字、结构、音节上有特殊的讲究,但他们有自己的特点,即用字简单,接地气,非常符合网民的语言习惯,其中蕴含着“网民文化”,因此他们也愿意去传播这类跟他们有密切关系的词语。

(二)新四字格的形成和传播原因分析

近年来网络新词层出不穷,而每类新词的产生都有语言自身及社会文化发展等方面的因素促成,新四字格也不例外。

1.由于网络技术的崛起。计算机、手机、微博、微信等通讯工具的普及,使各种信息在一个几乎全开放的平台快速传播。它传播、传输的范围和速度,远远超出了时间和原始空间的界限,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追求速度和便捷,这就使得“快餐文化”大行其道。而想要在种类众多且快速更新换代的信息中脱颖而出,得到人们的认可,简洁精练就无疑成了重要的因素之一。微博、微信等通讯工具改变了人们的书写和交流方式,人们试图用最简洁的文字,完整的表达想要表达的内容,这就激发了人们的造词热情。即使不是自己造词,这也大大的促进了新四字格的传播,因为当人们在苦思冥想的想用一个适当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恰好有一个新四字格完全符合自己的意思,于是顺势拿来一用,即简洁有方便,这大大的促进了人们使用和传播新四字格的热情。

2.由于青少年的广泛关注与参与。众所周知,在网络社会里,聚集着一群思想活跃而敏感的青少年,他们以青少年一代特有的行为方式和创意活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智慧,用自己创造的语言来为自己在生活中定位,而且他们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表达他们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或许对生活抱有很大的期望,于是他们总是看到许多不圆满的地方,于是他们总想用自己的方式调侃一下这个社会或者世界的笨拙与滑稽,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意见。“在青少年交往的活动中,往往都会有一部分广泛接触社会,并且极具独创智慧的人,他们具有敏锐的语言灵感,善于针对那些引人关切的社会事件和社会话题以及那些惹人注目的社会现象,极为鲜明地说出一个带着突显、隐喻、谐谑、夸饰的词或句子。接着,这些词会立即在同辈群体中引起强烈的心理感应和情感共鸣。伴随着同辈们的纷纷效仿,形成了一个个类似于信息发散的场所,使这些新四字格传播到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中。起初,人们感到好奇或者滑稽,慢慢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感到趣味并且时髦,渐渐的会感到自然甚至是过瘾,直至在包括中老年一代的人群中不断的流传开来。”因为这些新词更符合青少年的思维方式,更符合他们想表达的思想,所以他们更愿意去关注和参与这些词的产生和传播。

3.由于语言是随着它的使用人群不断流动的。它随着青年人在网络上的不断使用和传播,影响的范围也会不断的扩大,并逐渐的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这势必会引起大众广泛的关注与参与,使得这些新四字格的传播愈演愈烈。这就是所谓的网友们常常感叹的“网上方一瞬,热词已千里”的现象。

4.由于这类新四字格更多的用于折射社会问题,符合人们的心理期待。比如“人艰不拆”、“光盘行动”等词,这些来自民众的声音,被作为人们表达渴望的寄托,表达诉求和现实的记载,这种声音普遍都能引起大众的情感共鸣,它的发展无疑是追随同道的结果。胡翼青认为:“通常来说,一旦一种语言被广泛的传播,并且已经到达了大众传播的层面,他们的作用基本都是确定的,即被人们用来表达眼中真实的世界和人们普遍的时代情感。”所以,如果摈弃那些后来刻意效仿的“拼凑词语”,那些一开始产生的新四字格的产生和传播恰恰能很好的被用来反映大众的心理和时代的变迁。

3、新四字格对传统语言的影响极其发展前景

这些新四字格的出现,无疑是对传统汉语的一种创新,给汉语的表达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网络世界本身就聚集着集体智慧,这些新词的出现使得语文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这类词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刻意效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良好的发展态势,也给汉语的发展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因为后来出现的效仿的新四字格具有非常非常严重的游戏倾向,“网络词语是一种个人倾向行为,使用它的人最初只是为了好玩、新奇,因此,经常会随意的背离大众的语言结构、运用规范等固有规律。”那些后来大量随意生造、简化,甚至恶搞而产生的“拼凑四字格”,引起了家长和老师的担忧,因为这些在网络中被经常使用的新四字格开始渐渐的出现在了学生们的作文中,大多数老师都表示,不希望这样的语言出现在正规的文章中,因为这些词并不符合汉语的语法规范,随意的使用这些新四字格,无疑会给正常的语文教学活动带来诸多的麻烦。董鸿扬认为,“‘网络成语’是对汉语文化的亵渎。虽然恶搞的成语大多针砭时弊,反映社会现实,但是随意篡改成语语义,一旦形成风尚,势必对汉语文化带来负面影响。”的确,对于那些背离了群众基础的拼凑四字格,我们应该对其的发展进行积极的制止,但我们不能否认这种创造性本身是一种好的表现,我们应该明白语言是随着使用主体的意识不断变化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语言的表达方式也应该遵循这种变化,跟上时代的脚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漆永祥认为,智慧表达的空间越来越多,每个时代都有新的表达方式,这对汉语不会构成实质上的威胁和伤害。”我们应该用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待这种语言现象,毕竟它代表着一种创新,反映着时代的进步,折射着大众的心理变迁。

面对这种新四字格的广泛传播以及愈演愈烈的趋势,我们能够做的有两个方面。首先,我们应该规范和限定这类词的使用范围。因为,虽然语言是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和变化的,但任何一种成熟的语言都应有其所传承的规范性和稳定性。我们不能让这些新四字格毫无限制的写进中小学生的作文中,也不能毫无限制的使其出现在正规的新闻报道和公文中,如果这些词在教学领域被大量的应用势必会造成汉语学习和继承的混乱。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类词的使用进行规范,给它适当的发展空间,允许其在网络上和日常交际中的使用,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学中,一定要坚持最基本的原则和要求,不刻意的赶时髦和凑热闹。这样既有利于保持汉语的基本原则不被混乱,也可以保证日常交际用语的灵活多样性。其次,学校和社会应该给予青少年们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要尽量做到理解青少年的心理,以及理解他们眼中的社会,从他们自身的个性出发,积极的引导他们学习传统文化,了解传统的造词规律,引导他们从掌握成语开始,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和内涵逻辑,使他们在对传统文化熟悉、认同、继承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这样不仅有利于保持汉语的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促成更好更有文化底蕴的新词新语,使语言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古人云,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对于现在已经流行起来的这些新四字格,我们也应该分情况对待,对于那些真正能引起大众情感共鸣的词,我们当然没理由将其取缔,因为它一旦进入到了大家的话语系统,那必定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但对于那些刻意效仿的拼凑词,我们不应该过多的去关注,因为这些词一般只流传于少数人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定会消逝在时间的荒野里,如果我们过多的去关注和讨论,必定引来大众的广泛参与,这种参与又会给这类词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造成语言的混乱。

参考文献:

[1]林志勇:《“网络成语”知多少》,《广西教育》,2013年第10期。

[2]金大陆:《社会流行语中的生存智慧》,《解放日报》2013 112日第7版。

[3]路艳霞:《网民热捧“后现代成语”语言专家认为立不住脚·“喜大普奔”能算成语吗?》, 北京日报2013926,第12

[4]顾骏:《“网络成语”干扰汉语纯洁性吗?》,《北京日报》,2013 930日第19版。

[5]黄安靖:《网络新词对语言的冲击是空前的》,北京日报20139 30日第19版。

[6]刘巽达:《对年度流行热词的冷分析》,《光明日报》,201312192版。

[7]严冰:《2013 年,我们追过的那些热词》,《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12125 版。

[8]刘大先:《2013 文化现象:时代文化转型的表征》,《中国教育报》,201418 7版。

[9]韦铭、张昊:《“解码”网络热词流行背后》,《南京日报》,201310284版。

[10]关戈:《传言“四字成语”流行太夸张》,《中国艺术报》,20139182版。

[11]袁云才:《不妨淡看网络流行语评选》,《长沙晚报》,201312232 版。

[13]任遂虎:《如何看待网络流行词》,《光明日报》,20131196版。

[13]龚倩:《你跟得上网络语的节奏吗》,《新华日报》,201310247 版。

[14]周晓琳:《浅谈汉语网络词汇的主要构词方法》,《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3月第31卷第1期。

浅析累觉不爱等新四格成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