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2 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19-08-16 09:16:30

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代表人物有曹操、曹植等“三曹”“七子”,他们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以五言形式,形成了梗概多气的诗风,多表现为功业意识,抒发理想抱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生命意识,感叹时光流逝,壮志难酬,具有悲凉古直的特点。总体风格清峻、通脱、骋词、华靡 ,语言刚健爽朗,意境宏达开阔,是文学自觉时代的突出标志。

曹操

字孟德,三国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其现存的诗都是乐府诗,其内容和写作方法都继承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其诗内容分为四类,纪事、

述志、游仙、咏史,代表作有《蒿里行》、《短歌行》;其诗风格苍凉朴拙,如钟嵘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体裁上四言、五言均有,且皆成就不凡 。曹操是建安文坛的领袖,他不仅以自己的创作开风气之先,而且还以其对文学的倡导,为建安文学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曹植

字子建,三国时的诗人,文学家。其诗歌分前后期,前期诗歌抒写其理想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如《白马篇》;后期诗歌表达其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如《野田黄雀行》。曹植是建安文学之集大成者,对后世影响很大,表现在两方面,一、其文采富艳,将风骨与文采完美结合;二、其五言诗影响深远,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三、曹植注重诗歌技巧,集抒情、结构、炼字于一体。代表作有《洛神赋》、《七步诗》等。

正始之音

正始之音是对正始时期整体诗风的概括,代表诗人有阮籍、嵇康,正始之音抒发了诗人政治理想的幻灭和普遍存在的危机感,多为抒发个人忧愤的诗,表现了诗人苦闷、孤独的心情和鄙弃世俗,高蹈隐逸的性情。如阮籍“颇多慷慨之词”,嵇康“多抒感愤”。并且由于老庄哲学盛行,诗歌与玄理相结合,词理遥寄深远、意味深长。代表作有《咏怀诗》《幽愤诗》。

太康诗风

太康诗风是对西晋时期整体诗风的概括,代表诗人有潘岳、陆机等,诗歌以繁缛著称,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语言由朴素古直趋向华丽藻饰,如陆机的《西北望高楼》;(2)描写由简单趋向繁复,如陆机拟古诗《猛虎行》(3)句式由散行趋向骈偶。太康诗风注重拟古和对形势技巧的追求,因此是个变得辞采华丽。太康诗风的出现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促进了山水诗的发展,对诗歌的对仗、声律作出了贡献。

左思风力

左思风力是指西晋诗人左思的诗体风格具有建安风骨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以咏史的方式抒写怀抱,将咏史与抒怀结合,其诗多引史实,表现了寒士的不平与抗争和对氏族的蔑视,表达了自身的怨愤之情。2.他的语言精当,出语自然,虽有对句而不刻意工巧。3运用典故恰当贴切,借古讽今而主题深刻,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批判,颇有建安风骨的神韵。所以钟嵘评他:“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谕之致。”

游仙诗

诗歌以“游仙”名篇始于曹植,而最为著名的代表诗人是郭璞。游仙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始于屈原抒发幽怨愤懑之作,代表人物有阮籍/嵇康,另一类始于秦代,其内容多为求仙访药/追求长生不老,如汉乐府《长歌行》。最为著名的郭璞的游仙诗反映了其仕途失意/隐居高蹈的主题,是抒发其苦闷心情的一种特殊方式。

玄言诗

指东晋时期在玄学思想影响下,诗坛上流行的寄言上德,托意玄珠的作品。代表作家有东晋孙绰、许询。玄言诗以玄学思想方法体悟玄理,诗味不浓,但其中通过景物来表现哲理的作品,为山水诗的出现起到了催化作用。代表作有支遁的《咏怀诗》。

《西洲曲》

《西洲曲》是南朝民歌的代表作,出自《杂曲歌辞》,是一篇抒情长诗,这首民歌可能经文人润饰,描写了一个青年女子的相思之情,其诗心理刻画细腻,将无尽的相思表现的细腻缠绵又委婉含蓄。全诗四句一换韵,运用了连珠格的修辞法,形成了回环婉转的旋律。这种声韵之美与情境之美结合在一起,声请摇曳,余味无穷。

《木兰诗》

《木兰诗》是北朝民歌最为杰出的作品,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其诗成功塑造了一个闺阁少女替父从军,打仗归来的巾帼英雄的形象,表现出她勇敢/刚毅/高洁的品质,在封建社会具有极大的意义。其诗艺术表现手法高超,1.描写有繁有简,详略得当;2.通过人物行动和气氛烘托出人物心理/性格。3.是个运用了排比/对偶/问答的句式和比喻/夸张/叠字的手法,是人物形象丰满生动。

永明体

永明年间,沈约、谢朓、王融、周颙等人把声律说自觉运用于诗歌创作,史称“永明体”。代表作有谢眺《游山》、沈约《伤春》等。其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确立了以“四声”“八病”为核心的声律说。永明体的兴起与声律的追求有关。讲求诗歌的韵律美,矫正了晋宋以来文人诗的语言过于艰深沉重的弊病,转向清新通畅。篇幅有一定的限制,使明净、凝练的作品多起来,对后来梁陈乃至唐诗语言风格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庾信代表作(诗赋)

《水经注》

《水经注》是北魏时期的郦道元所著,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在文化史和文学史上有卓越不凡的成就。此书细致的介绍了祖国的山川河流,自然风貌,引用了大量古籍,其中流露出作者对山川之美的热爱。其清朗疏朴的文风对谈以后古文家的游记文影响深远。

《洛阳伽蓝记》

为北魏人杨炫之所撰,是北朝文坛的旷世杰作,此书以超凡的创意和作者的才情成为现存文史典籍中寺塔记的典范之作。书中流露出的恍若隔世的悲怀是全书的主旋律,表达了对统治者“过度营建”的不满和对中原文化的自豪之情。作者在语言上善用整齐句法,以四言为主,兼用四六骈句,节律感和韵律感有机结合。

志怪

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并流行的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志怪小说是在当时盛行的侈谈鬼神、称道灵异的社会风气下形成的。记述神仙方术、鬼魅妖怪、殊方异物、佛法灵异,虽然有迷信色彩,但也保存了一些有积极意义的民间故事。总体看,志怪小说艺术上还比较粗糙,但某些有些作品在人物刻画,叙述故事,语言使用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志怪小说对唐代传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代表作:干宝《搜神记》等。

志人

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记述人物的遗闻轶事、言谈举止的一种小说,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从中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一些面貌。其兴盛与士族文人之间品评人物和崇尚清淡的风气有很大关系。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以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善以典型细节和对比衬托手法,突人物性格特征;语言简练朴素、言约旨远。大致包括笑话、野史、遗闻轶事等内容。志人小说和其他小说一起,开启了后世小说之先河。代表作:刘义庆《世说新语》等。

《搜神记》

《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它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编撰的,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此书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一、是通过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勾勒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二、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性格。三、把记言与记事相结合。四、《世说新语》的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

上官体

指高宗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旧唐书》本传: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以对仗工整和写景清丽婉转著称,对诗歌体制的创新具有重大贡献。

初唐四杰

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他们具有变更文坛绮艳诗风的自觉意识和明确的审美追求。在创作上,积极开拓诗歌的视野与题材,对诗的格律形式也有所探索。在感情基调上,他们的诗歌更加充实,或渲泄抑郁不平的牢骚,或吐露追求功名的热望,都具有一种昂扬、壮大、浓烈的情感,给诗坛带来了刚健清新的气息。在文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代表作《在狱咏蝉》《长安古意》等。

沈、宋

初唐诗人沈佺期、宋之问的合称,同以五言律诗见长,代表作《独不见》等。

总结了六朝以来的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进一步将趋于成熟的律诗形式固定下来,最终确立律诗的形式,完成了“回忌声病,约句准篇”的工作,为律诗在平仄粘对、句数用韵方面的定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后世诗人有明确的规格可以遵循。律诗形式的定型,在诗歌发展史上意义重大。自此,近体诗与古体诗的界限有了更明确的划分,诗人在创作上,专工新体和专工古体也渐渐有了分道扬镳之势。

《春江花月夜》

为张若虚所做,是一首长篇歌行,采用了乐府旧题。这首诗在诗歌意境创造方面为后世诗歌提供了经验。全诗将诗情画意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此诗兴象玲珑,如“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诗情与画意相容,“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烘托出浓烈的情思氛围和空明纯美的意境。

大历诗风

指大历至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代表人物有韦应物/刘长卿和大历十才子他们的诗表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冷落心境,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诗歌创作由雄浑的风骨气概转向淡远的情志,转向细致省净的意向创造,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代表作有《江中对月》。

元和体

广义:指唐宪宗元和以来各种新体诗文。认为元和以后流行的新的文风、诗风,是由韩愈等元和时的著名作家开创的,所以总称之为元和体。狭义:是指元稹、白居易诗中的次韵相酬的长篇排律和包括艳体在内的流连光景的中短篇杂体诗。专指元、白诗体中的一个方面及其模仿的作品而言。代表作家:韩愈、元稹、白居易。

《琵琶行》

是一首带有故事性/抒情性的长篇叙事诗,也是白居易的代表作。此诗叙写了“老大嫁作商人妇”琵琶女的沦落命运,并结合作者被贬的遭际,发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此诗对音乐的描写极为精彩,运用了比喻/比兴/有无相生的手法。诗歌艺术成就高超,抒情性强,语言明白晓畅而又精纯确当。

《长恨歌》

是一首带有故事性/抒情性的长篇叙事诗,也是白居易的代表作。此诗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架构,运用了想象和虚构的手法,描写了李/杨的爱情悲剧,流露出浓烈的感伤情调。此诗具有隐事说/讽谕说/爱情说/感伤说/自伤说多重主题,并贯穿着抒情笔调,语言明白晓畅,对后世抒情长诗产生了深远影响。

杜牧 怀古咏史诗

杜牧,字牧之,是晚唐时期的代表诗人。其诗立意高远,内容充实。诗歌主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反映他爱国忧民怀抱的政治咏怀诗;二是咏史怀古诗;三是杜牧还有一些山水诗;四是还有一些伤春伤别诗。其怀古咏史诗有两类,一类是借历史题材来讽喻当时的最高统治者的;咏史诗的第二类,是借史著论,有意发挥,抒发情志,表现其独到的识见。这类诗实可作杜牧个人的史论看。杜牧的诗是文采和情韵的结合。既清丽俊爽又含蓄绰约。代表作《题乌江亭》。

中国古代文学史2 名词解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