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曲

发布时间:


xx
xx介绍:
《梅花三弄》是一首最古老的古琴曲,它旋律优美流畅,形式典雅独特,通过对梅花凌霜傲雪神态的描写,赞颂文人高洁的品格,艺术价值很高。作者桓伊系东晋淝水之战名将。
《梅花三弄》乐曲主题表现梅花,三弄实际是三个变奏,古代有:高声弄,低声弄,游弄之说。
全曲共分十段,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采用循环再现手法,后四段为第二部分,描写梅花静与动两种形象。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曲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谱中解题称晋代桓伊曾为王徽在笛上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此说源于《晋书.列传第五十一》,但未写明是以梅花为题材。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四南朝宋鲍照(约414466)《梅花落》解题称,《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声犹有存者。今存唐诗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说明南朝至唐间,笛曲《梅花落》较为流行。关于笛曲《梅花落》改编,移植为琴曲《梅花三弄》,有托于唐人颜师所作《江梅引.忆红梅》中弹绿绮,引三弄,不觉魂飞句,说明此曲宁代尚流传。
琴曲《梅花三弄》以泛声演奏主调,并以同样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3次,故称为《三弄》。《乐府诗集》卷三十平调曲与卷三十三清调曲中各有1解题,提到相和三调器乐演奏中,以笛作下声弄、高弄、游弄的技法。今琴曲中三弄的曲体结构可能就是这种表演形式的遗存。
关于《梅花三弄》的乐曲内容,历代琴谱都有所介绍,与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现怨愁离绪的情感内容不同。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今演奏用谱有虞山派《琴谱谐声》(清周显祖编,1820年刻本)的琴箫合谱,其节奏较为规整,宜于合奏;广陵派晚期的《蕉庵琴谱》(清秦淮瀚辑,1868年刊本),其节奏较自由,曲终前的转调令人耳目一新
1/4



音乐赏析《xx
每年的梅花盛开时节总会吸引络绎不绝的游客,中国人的赏梅习俗由来已久,而中国文人更是喜爱梅花的品格与风骨,喜爱梅花的坚韧与高洁。梅花的气质成就了历代文人的许多诗词、绘画、音乐作品。在万木凋零的寒冬,唯有梅花不畏严寒,最早迎接春的到来。梅花不随俗,亦不媚俗,有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为证: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古琴曲《梅花三弄》是一首典型的颂扬梅花的音乐作品。据传,《梅花三弄》最早是晋代的一首笛曲,到了唐代,有琴家将此改编为古琴曲,以后它又被记载在明代的琴谱《神奇秘谱》中。第一次听《梅花三弄》,我是被乐曲中清澈、飘逸的泛音所打动,而这些动人的泛音部分,恰恰是《梅花三弄》的主题旋律。所谓三弄,是该曲主题的三次不同的变奏。古琴的泛音清、雅、洁、透,与梅花的气质相吻合,古琴特有的泛音音色使《梅花三弄》的主题有了更高的审美意境。
泛音演奏的《梅花三弄》主题晶莹剔透,使人联想到梅花傲雪凌霜的形象,此为第一弄:
音乐赏析xx《流水》
中国士大夫常常寄情于山水,他们徜徉于山水之间,创作了许多描绘山水的艺术作品,留下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佳话。中国传统音乐代表曲,古琴曲《流水》就是这样一首富有表现力的乐曲。《流水》共有9段,从缓慢的散板、清澈的泛音到疾速的滚拂,表现了滴滴清泉、涓涓细流直至滔滔江河、浩瀚大海的不同景象,将水的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予人们丰富的想象空间。
几千年来古琴家不断积累,产生了一百多种左、右手指法规范,比如在古琴演奏中通过散音、按音和泛音,以及吟、猱等技巧弹奏出不同的音色变化。古人冷谦对琴声提出十六法
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澹、中、和、疾、徐;这些既是古琴美学的总结,也是历代琴家给予古琴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古
2/4



琴的泛音明亮、令人感到清丽、高雅,《流水》中清澈的泛音犹如滴滴清泉汇成流,此为《流水》第二段中的音乐:
人们常常感叹光阴似水,其实人生有时也与水相似,平静的生活就像潺潺流水,一旦经历突发事件却是惊心动魄,就如群山奔腾、汹涌澎湃,而后再恢复平静时,恰似轻舟远去,余波激石。《流水》第六、七段中的音乐就描绘了这一景象:
有一位文人说,古琴的发展使得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音乐自身的价值,由物质转变成一种特有的中国文化的精神。
《流水》还流传了一个关于知音的故事。传说,古代有一位琴家伯牙正在演奏他新作的一首琴曲,樵夫钟子期静坐在一旁,闭目欣赏。当伯牙奏出昂扬挺拔的音乐时,子期感叹:
太妙了,犹如巍峨的泰山!当伯牙奏出流畅清丽的曲调时,子期赞美:太妙了,恰似奔流的江河!伯牙十分钦佩子期的欣赏能力,因为他的新作品的内容就是《高山流水》,从此两人结为知音。子期死后,伯牙因失去知音,便摔琴绝弦,再也不弹琴了。伯牙的《高山流水》到了唐代被分为《高山》和《流水》两曲。
古琴音乐承载着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而《流水》作为古琴音乐的代表作也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1977年,美国发射了二艘名为航天者的宇宙飞船,飞船上装有2张名为地球之音的镀金唱片,中国古琴曲《流水》与地球上其他各大洲主要民族的6首乐曲一起被收录唱片带上飞船。推荐者为著名华裔作曲家周文中,他说,这是一首人类意识与宇宙共鸣的冥想曲。音乐赏析《阳关三叠》
在中国古琴曲中,有两首著名的乐曲曲名都与有关,它们是《梅花三弄》和《阳关三叠》。《梅花三弄》中的三弄是指乐曲主题的三次不同的变奏,而琴歌《阳关三叠》中的三叠则是指诗句的三次叠唱。很遗憾,今天很难见到关于《阳关三叠》的琴歌录音版本,流传较广的是由现代作曲家王震亚根据琴歌改编的合唱曲《阳关三叠》。
3/4



合唱曲《阳关三叠》共有三段歌词,歌曲改编于1864年出版的古琴谱集《琴学入门》中的同名琴歌。琴歌的第一段: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古人。歌词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著名诗歌《送元二使安西》,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安西位于今新疆库车,这位名为元二的友人奉朝廷使命前往安西,唐代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位于长安西北,即秦都咸阳古城。
这是一首深情的离别诗,它言简意赅,全诗才短短两句,第一句为送别构画出一幅清新明朗的图景;第二句只截取了宴席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酒过多巡,告别的语言说了许多,但这一句却高度概括了主客间的惜别之情:
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歌给人们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真可谓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这是王维的诗所展现的魅力。因王维的诗中有渭城、阳关的地名,该诗歌在流传的过程中又名《渭城曲》、《阳关曲》和《阳关三叠》,而《阳关三叠》则演变出30多种的琴歌,历代琴人都注入了自己不同的诠释,这些琴歌都在王维原诗的基础上衍生出多段歌词。但不管增加多少段歌词,王维的原诗才是琴歌的精华。
尽管合唱曲《阳关三叠》脱胎于琴歌,但是在这里已找不到琴歌的影子。继承传统与推陈出新对于现代人来说确实会陷入两难的境地,太传统了不易被人接受,现代人能接受的又与传统渐行渐远。
现代作曲家也有将《阳关三叠》改编成二胡、钢琴等器乐曲。有一首与《阳关三叠》合唱曲旋律相近的古琴曲,但受到歌曲结构的束缚,古琴的表现力已逊色不少。
4/4


古琴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