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3-08-28 13:30:51

《清兵卫与葫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志贺直哉相关生平、代表作品;

2、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
3、结合单元话题,仔细体会本篇小说情节发生的特点及其妙处,如本小说中的摇摆处理。4、体会小说中细节描写的独到之处及其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体味文章结构艺术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细节描写、摇摆等艺术手法的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期望和个性解放、人道主义的精神追求。教学重难点:

重点:1、分析小说情节发生的特点及其妙处。2、把握作品主题难点:理解“摇摆”等小说中常用的方法与技巧教学用具: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
宁波三中的校长、浙江省特级教师张曦说美满幸福人生应该有几个指标,其中一个就是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两项可以终生从事兴趣爱好。可见兴趣爱好对生人幸福的重大作用。第一位登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家阿姆斯特朗小时候对他的母亲说:我要跳到月球上去。他的母亲听了很高兴,说:可以啊,但是你要记得回来。阿姆斯特朗是幸福的,在母亲的支持鼓励下,他实现了自己而是的理想,也迈出了人类最伟大的一步。但是有更多的人是不幸的,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坚守自己的兴趣爱好,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今天我们就要来走近一个遭遇了这样的不幸的孩子,他的名字叫清兵卫。二、细节描写
1
看过小说,我们知道清兵卫是个可怜的孩子。在课文的第一段,作者用什么样的叙述手法交代了清兵卫的痛苦遭遇?
明确:倒叙手法。清兵卫从热衷葫芦变成了热衷绘画。2小说从哪些细节刻画出清兵卫对葫芦的热衷的?
看葫芦:错看、呆呆地望、到处看、永远不倦地看做葫芦:切、掏、擦、收拾、装、放、藏、看、系、挂玩葫芦:价值、数量、技巧
清兵卫对葫芦的喜爱,已经超出了热衷的概念,甚至可以用“痴迷、走火入魔”来形容了。
三、情节的摇摆
1
清兵卫是如此痴迷于他的葫芦,那又为什么突然喜欢喜绘画来了?难道他朝三暮四,移情别恋了?清兵卫到底遭遇了哪些波折才放弃了他痴迷的葫芦?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21-44小节。
明确:①1毛钱买葫芦
②上课玩葫芦,被没收
③教员家访,墙上葫芦未被发现④父亲回家,砸毁葫芦⑤热衷绘画
2
如果我们把故事情节发展作为横轴,把清兵卫的情感作为竖轴,建立一个坐标系,以清
兵卫喜欢葫芦为原点,请一位同学把相应的序号标在这个坐标系中。


3我们很直观的看到,故事情节的运行不是毅然决然地向前奔突,而是要呈现出犹疑不定,曲折回环。这就是情节的摇摆。情节的摇摆能够使故事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刚才我们讲的情节中,有一处摇摆的设计不仅紧紧扣住清兵卫的心,也紧紧扣住了读者的心。请大家说一说。明确:③教员家访,墙上葫芦未被发现,“清兵卫透了一口大气”④父亲回家,砸毁葫芦,清兵卫“脸色发青,不敢作声”。葫芦终于没有逃过被砸的命运。清兵卫的爱好也就在这样粗暴的干涉中,不得不终止了。四、主旨挖掘
1
小说除了塑造清兵卫的形象外,还塑造了父亲和教员的形象,他们对清兵卫的爱好始终持否定的态度,课文中也多次提及。用几个词语来概括父亲和教员的形象。明确:自以为是、粗暴
2小说要表达一个什么主旨?要批判什么?明确:批判了大人对小孩子爱好兴趣的扼杀。
3这里清兵卫对葫芦还仅仅停留在兴趣、爱好的层面上吗?清兵卫在葫芦上的造诣已经仅仅是爱好、兴趣这么简单了。他对葫芦有着非凡天赋。因此小说的主旨是大人对小孩子天赋天性的扼杀。小说是借助了什么细节来深化这个主题的?
明确:一个以1毛钱买的葫芦,几经转手变成五十块,最后变成了600块。
4
清兵卫的葫芦能卖这么高的价钱真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这个看似意料之外的事件,其实又是在情理中的,前文已经有了的暗示。请大家找一找。明确:家长谈论马琴的葫芦时,清兵卫独到的见解,以及他对于葫芦处理的技巧的描绘,都暗示了这个葫芦将会卖出高价。从前文中,我们也能看到,清兵卫从对葫芦的痴迷,然后转而写清兵卫队葫芦的鉴赏力,最后卖高价还能看出他非常强的创造力。一个1钱的葫芦经过他的手就变成了600块的高级货。
5
清兵卫的悲剧也随着葫芦卖高价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主旨也随之升华了。葫芦的价值越高,清兵卫的遭遇就越令人扼腕叹息,就越能批判大人的粗暴干涉。试想,清兵卫的老师和父亲知道这个葫芦卖了600块,他们还会这样粗暴地扼杀他的天赋吗?明确:不会。
6
小说到这里,主旨,已经非常清晰了。但是作者还是给小说最后写了两段话。大家觉得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