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学前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8-08-29 23:33:07

吉首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书

年级:2013 专业: 学前初等教育 2015 1 20

吉首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毕业论文

标题: 论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应

具备的心理素质

年级:

专业: 学前初等教育

层次: 大专

姓名:

论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作者姓名:

作者单位: 地址: 邮编:

摘要: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创造和谐温馨的气氛,使幼儿心情愉快,如沐春风。情绪紧张、烦躁、忧郁的教师常常会造成一种紧张与压抑的气氛,使幼儿惶恐不安,如坐针毡。反过来,幼儿会因教师的亲近、关怀、鼓励而高兴、自信、活跃,会由于教师的疏远、拒绝、冷淡而沮丧、自卑。在幼儿园中,教师的偏见、不公正、误解、粗暴等都可能造成师幼关系紧张。紧张的师幼关系不仅不利于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对幼儿心理的成长也将产生间接、持久的影响。

关键词:幼儿教师 心理素质 影响 幼儿教育

一:教师的基本素质

幼儿教育工作是一项伟大而神圣的事业。我国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认为:幼儿教育工作不仅是一个光荣重要的岗位,而且是一种崇高而愉快的事业,它对国家人才的培养、文化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后一代的成长,起着重大作用,因为它是基石。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仅要认清自己的社会作用、职责、劳动特点和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同时还应深刻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大社会使命。衡量一个幼儿教师是否称职的标准,就是看其综合素质是否全面和过硬。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做以德为现的模范      

 1.深化职业理解和认识,做合格的幼儿启蒙者 

     幼儿教师不仅要成为人类文化传播的奠基者,而且要做幼儿个性全面发展的启蒙者。教师的作用不仅要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教育孩子们,把他们打造成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因此,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仅要有以幼儿为本的职业操守和师德为先的高尚品格,还应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和扎实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进取态度。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作为启蒙教师,应该按照教育目标并结合幼儿已有的身心发展水平,有步骤、有计划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经过精心选择、创造和加工,将它们变为教育因素,为幼儿的成长服务,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基础。       

 2.爱岗敬业、献身幼教事业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先立德后立业。没有良好的道德操守就难以胜任幼儿教师的光荣使命。虽然幼教工作注定要全身心地奉献,而且会异常艰辛,但是,真正爱孩子的人会在工作中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并获得幸福和愉悦。 

      教师专业标准对幼儿教师的师德与专业态度提出了特别要求,并明确指出,师德与专业态度是教师职业的基准线。因为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身心发展迅速、可塑性大、同时易受伤害的幼儿。这就更要求从业者师德高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爱岗敬业、献身幼教事业是师德的基本要求,热爱本职工作是一个职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献身幼教事业不是仅凭三分钟热度,而是要真正热爱幼儿,时时以幼儿为本,给予幼儿精心的呵护和教育培养。老实做人,扎实做事,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是师德的具体体现。 

      3.理解孩子、爱孩子是做好幼儿教师的前提 

      冰心曾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一名幼教工作者只有从心灵深处爱孩子,才能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只有把事业当作生命,我们才会去敬畏她的崇高,只有把幼儿当作自己的孩子,我们才会去用心呵护。爱孩子应是我们每个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美德,理解孩子则是爱的基石。幼儿园孩子年龄小,独立生活能力比较差,孩子在一日生活中的吃、喝、拉、撒、睡以及学习、游戏都要幼儿教师来照管,孩子的饥饱、冷暖、生病护理、行为习惯的培养,都需要幼儿教师饱含爱心地去做。幼儿园工作看起来很平凡和琐碎,但是每件事做好的确不容易,幼儿教师只有把爱心放在第一位,才能够不怕脏、不怕累、不怕麻烦,处处为孩子着想。幼儿教师只有怀着像母亲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的热情和爱心,才能够更好地去关心、体贴、理解孩子,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创造性地做好幼教工作。 

      树立幼儿为本的意识,切实提高业务能力   

    1.做幼儿健康安全的保护者 

      近些年来,小学和幼儿园伤害案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桩桩事件让我们悲痛和愤慨!特别是发生在一些幼儿园的虐童事件,让我们心痛,但更多的是不理解:面对天真烂漫的孩子,他们怎么能下得了手!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天使般的高尚情操、母亲般的舔犊之情、卫士般的责任之心一样都不可或缺。怎样保护这些稚嫩和柔弱的孩子,成了每一位幼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摆在幼儿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就是,进一步重视幼儿的生命与健康。这些孩子不仅是祖国的未来,还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作为幼儿教师首先应该成为幼儿健康和安全的保护者。在与幼儿的共同生活中,让他们感觉到父母般的慈爱,让他们始终处在放松和愉悦的氛围里,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幼儿身体的发展特点,力求做到保护幼儿身体不受损伤,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2.努力成为幼儿全面发展的引导者 

      幼儿教师应该成为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引导者。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积极做好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为幼儿创造优美的环境和温馨的成长氛围。科学合理地策划组织幼儿的一日生活,遵循幼儿成长的规律,根据幼儿身体发育的特点,组织幼儿进行合理锻炼,使他们具有健康的身体。用符合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的方式给幼儿传播科学知识,寓教于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之中,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幼儿教师要真正走进幼儿的心理世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把社会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传授给幼儿,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充分表现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尊敬师长、热爱劳动的美德。组织各种活动让幼儿用不同形式来表达生活中的美。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以自身的知识才能、品德和智慧,利用各个生活环节随机向幼儿进行教育,不断提高孩子的求知欲,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个性和心理品质,在他们心里埋下智慧的种子,开垦他们心里高尚道德情感的绿洲。 

    

二: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创造和谐温馨的气氛,使幼儿心情愉快,如沐春风。情绪紧张、烦躁、忧郁的教师常常会造成一种紧张与压抑的气氛,使幼儿惶恐不安,如坐针毡。反过来,幼儿会因教师的亲近、关怀、鼓励而高兴、自信、活跃,会由于教师的疏远、拒绝、冷淡而沮丧、自卑。在幼儿园中,教师的偏见、不公正、误解、粗暴等都可能造成师幼关系紧张。紧张的师幼关系不仅不利于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对幼儿心理的成长也将产生间接、持久的影响。

当代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1. 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儿童在幼儿时期并不一定要学会多少知识,而更多的是行为的养成和人格的形成。此时,教师的言行举止具有一种不可抗拒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每天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幼儿园这个环境中,与教师朝夕相处,他们的游戏、学习、生活都由教师指导、管理和培养。在幼儿眼中,教师是无所不能的权威。教师的威信是父母和社会其他成员远远无法与之相比较的。他们总是习惯于模仿教师的言行,并把自己的言行同教师的言行相比较、鉴别,由此判断自己的言行。 可以看出,在幼儿人格萌芽、形成和逐步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教师人格始终是一种“无言之教”。它作为一种自觉的非权力性、非强制性的教育影响力,制约着幼儿道德信念体系的形成和道德行为模式的建立。因此要培养人格健全的儿童,必须加强幼儿教师的自身修养,使之具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2.积极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当代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有创造精神的儿童,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幼儿教师要争做创造型的教师。一个具有创造精神的教师首先要深深地热爱、甚至迷恋教学工作,只有保持这种积极主动的态度,灵感才会闪现,创造性思维才能发挥作用。其次,创造型教师应多参与充满不确定性、高挑战性的活动,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而不是借助外力来达到目标。第三,顽强的意志也是创新活动必不可少的。要将创新过程进行下去,没有顽强的意志力是不行的,古人云,“立大事者,不惟有超常之才,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成功的教师应该是研究型的教师。”这一观点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要成就大批有创造精神的教师,必须要使其具备较高的教育科研能力。同时,教师要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科学研究能力也是重要素质之一。教师要运用科研方法、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并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理论服务于教学实际;同时要不断调查研究教学过程,分析总结经验,改进教学,并将其中成功的经验上升为新的理论,以指导实践。反之,如果教师缺乏科研意识,必将导致思想僵化、教学方法陈旧,教育教学能力下降,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此外,随着教育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未来的教学工作与宏观教育和社会大环境的联系必然更加密切,教师必须研究宏观教育规律和经济发展趋势,只有具备这一素质,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3. 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耐受挫折的能力 

当代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展开,竞争不断加剧,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复杂。教师囿于其中,怎样合理调整心态,积极地适应环境也是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教师要善于根据所在幼儿园的客观条件、管理模式、幼儿状况和人际关系等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心理习惯,保持自身与园内环境的动态平衡,力求教育效果与自身发展达到最优化;特别是年龄偏大、知识结构陈旧的教师更要主动学习,充实自我,适应时代要求。 

幼儿教师的成长过程决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不仅要适应坦途的挑战,更要适应挫折的打击。良好的耐受挫折的能力,是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幼儿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难免遇到各种挫折,关键问题是怎样面对挫折。首先,幼儿教师应正视现实、淡泊名利,要看到这一职业的崇高和无可替代性,保持心理平衡。其次,如果遇到挫折应选择合理的方式宣泄,或是向他人倾诉,或是求助于心理医生的疏导,还可以通过丰富的文化生活来转移情绪,如打球、听音乐、看电影、旅游等,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豁达的人生态度。最后,提高自我效能感,自我建构一套客观的认知评价体系,不因他人褒贬而或喜或悲,始终以一种乐观、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 

4. 广泛的兴趣和合理的知识结构 

兴趣是个人对客观事物选择性的态度,是由客观事物的意义引起良好的情绪色彩的结果。随着现代化脚步的加快,新事物的不断涌现,儿童的兴趣范围越来越广,所提的问题也越来越深刻。这对幼儿教师的知识储备有了更高的要求,幼儿教师不仅要专业素质过硬,还要了解天文、地理、人文、历史等各方面的知识,要有广阔而浓厚的求知兴趣和虚心好学的态度,不仅要向书本学,还要向儿童学习。 

幼儿教师广泛的兴趣不仅要表现在不断地丰富自己上,更要表现在对幼儿的关注上,表现在积极地探索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幼儿的需要和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上。幼儿教师要想深入了解儿童,为儿童所拥护,还要具备一颗“不老的童心”,真正地体会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广解儿童的内心体验和行为方式,做到因人施教。  

5.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豁达的胸怀 

社会关系特别是人际关系对于个人在社会中的成长、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在教育行业中,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工作的有力保障。对教师来讲,人际关系主要指师生关系和同事关系。良好的课堂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最佳心理状态形成的基础。师生关系不融洽,教师走进教室就会有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也就势必影响教师的授课情绪和心理状态。《华记》云:“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幼儿只有信任老师,愿意与老师交朋友,才容易相信老师所传之“道”。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具备爱心和同情心,宽容、豁达,乐于接纳幼儿,不仅接受孩子们的长处和优点,还要能容忍、接受他们的不足和缺陷。教师所面对的群体除了幼儿之外还有领导、同事和幼儿家长等,如何协调好与这三者的关系,也是保持良好工作氛围的关键。在工作中教师之间难免会有磨擦和分歧,对这些分歧应挣一种对事不对人的态度,一切从幼儿的健康发展出发,站在解决问题的立场上处理事情,而不是激化矛盾,甚至耿耿于怀。凡事存一颗宽容之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宽容实际上就是对自我的一种超越,是丰厚文化底蕴和良好修养的体现。宽容并不等于懦弱,它是一种超然的大智若愚,往往能化干戈为玉帛,更好地促进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凤、幼儿教师心理素质基本结构及其现状研究

2. 经柏龙、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3. 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师范大学出版社

大专学前教育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