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简史复习答案

发布时间:

一、名词解释6X5大化改新p.17
大化改新,日本的社会政治变革运动,发生于646年,此年为大化元年。这一事件史称乙巳之变,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济到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并诏书公布改新的内容,律令严格划分良贱的身份制。大化革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关原之战
关原合战是日本的安土桃山时代以及战国时代发生于美浓国关原地区的一场战役。战役双方均动员了超过十万兵力,多数大名各自表述自己的立场,是应仁之乱以来全日本的最大规模的内战。此战是德川家康与丰臣秀赖的家臣石田三成的直接对决。由于其战争的胜负影响了谁可以拥有天下,所以此战也被誉为“决定天下的战争”。最终在小早川秀秋叛变之下,使这场战争在一天内分出了胜负,德川家康取得了统治权,为其建立德川幕府奠定了基础。
应仁之乱p.70
应仁之乱(1467年─1477年,应仁元年—文明9年)是日本室町时代的8代将军足利义政在任期间的一次内乱。幕府管领的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等有名守护大名的争斗。此后日本进入战国时代。

堪和贸易
明代日本两国一衣带水,往来以船。日本幕府对明贸易所用之船称遣明船,因为贸易是采取进贡形式,又叫做进贡贸易,特别是日船入港需要持有明政府发给的勘合作为护照,所又叫做勘合贸易,而船则叫做勘合贸易船。
丰臣秀吉p.76
丰臣秀吉是日本战国时代末期封建领主,是继室町幕府之后,完成近代首次统一日本的日本战国时代大名,1590-1598年期间日本的实际统治者。
大政奉还
大政奉还,发生于庆应三年(1867年)10月,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把政权还给了天皇,标志着持续260多年的德川幕府统治结束。大政奉还标志着日本封建时代的结束、近代日本的开始。而孕育这一事件的土壤——江户时代则是了解现代日本社会和日本人的思维方式的极为重要的时代。
岩仓使节团
岩仓使团以右大臣外务卿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以大久保利通(大藏卿)、木户孝允(参议)、伊藤博文(工部大辅)、山口尚方(外务少辅)为副使,共48

人,另有50多名留学生随行。这些成员都是王政复古明治维新的主力军,大多为萨长藩的开明武士,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还都是维新三杰(另一人是西乡隆盛,后来他们归来战胜留守派,大力推进维新立宪,岩仓具视做了日本的太政大臣,大久保利通和伊藤博文都做了日本首相。岩仓使节团考察目的一是向缔约国致以“聘向之礼”,并修改不平等条约:二是参观考察欧美各国先进文化和制度,以备日本实现现代化的参考。最终虽然修改不平等条约未能实现,但这次欧美之行使得日本看到了日本与西方在经济、文化上的巨大差距,加深了民族危机感,同时激发了努力学习西方文明的动力。
西乡隆盛
西乡隆盛,是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幕末)的萨摩藩武士、军人、政治家,他和木户孝允(桂小五郎),大久保利通并称“维新三杰”。前期一直从事于倒幕运动,维新成功后鼓吹并支持对外侵略扩张,因坚持征韩论遭反对,辞职回到鹿儿岛,兴办名为私学校的军事政治学校,后发动反政府的武装叛乱,史称西南战争,兵败而死。
西南战争
西南战争发生于明治十年(1877年)2月至9月间,是明治维新期间平定鹿儿岛士族反政府叛乱的一次著名战役。因为鹿儿岛地处日本西南,故称之为“西南战争”。
黑船事件
黑船事件是指1853年美国以炮舰威逼日本打开国门的事件。19世纪上半期,当日本在锁国政策下局限于东北亚一隅时,世界正在快速转变,英、法、俄、美等国成为新一波称霸世界的强国,她们在经历产业革命、交通革命的洗礼之后,开始为了产业革命后所需要的原料、市场、殖民地与转运站积极经营远东。“黑船事件”后的日本政局一天比一天混乱,也埋下了幕府灭亡的导火线。
自由民权运动p.108
自由民权运动,19世纪70年代,各种不满现状的政治力量掀起了要求开设民选议会、实行君主立宪、减轻地税、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政治斗争,是在日本明治时代发生的一场政治及社会运动。1874年民撰议院设立建白书递交以来,该运动的分子就向藩阀政府提出一系列开设议会,减免地租,修改不平等条约及保障言论与集会的自由等等的要求。直至1890年帝国议会开设后,该运动仍继续。其本质是明治维新的继续和发展,其目的是促进日本政治的资产阶级改革,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


大正运动p.139
大正时代开始时,政治上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调和军部推行的急剧增加军备与严重的财政困难的矛盾。经过日俄战争,日本将朝鲜和中国东北南部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使军备的需求急速膨胀。191212月,西园寺公望内阁因陆军部要求扩军两个师团而集体辞职,由军阀巨头桂太郎接替。但桂太朗的上台,引起了普遍的抗议风潮,东京爆发第一次护宪运动。立宪国民党和立宪政友会提出“打倒阀族,维护宪政”的口号。这一运动的幕后支持者是企图从军阀、官僚手中夺取政权的产业资本家。1913年,反对党提出弹劾内阁案,迫使国会休会。愤怒的民众包围国会,袭击警察局、派出所,动荡波及大阪、神户等大城市,形势恶化。大正天皇出面干涉,表达了希望维持政局稳定的意愿,桂太郎内阁因此下台。资产阶级民主运动战胜保守势力,史称“大正政变”。
朝鲜特需
1950-1953年朝鲜战争期间,为了向朝鲜前线提供军需用品,并且执行“遏制共产主义”计划,美国调整了对日本的占领方针,不但削减日本的战争赔偿,并增加对日援助,同时在日本进行了大量的军事订货和劳务购买,被称作“朝鲜特需”。这一特殊背景下的产物,对战后日本经济复兴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日本迅速进人世界经济强国的助推剂。

洛克希德贿赂事件p.202
洛克希德事件,发生于1976年与昭和电工事件、造船丑闻事件、里库路特事件并称日本战后四大丑闻事件。然而洛克希德事件并不是由日本司法机关发现的,而是始于19762月爆发在美国的洛克西德公司行贿案。洛克西德公司是当时美国最大的飞机制造公司和军火供应商之一,该公司主要是依靠行贿打开国外市场的,因此,美国的许多飞机制造商向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跨国公司小组进行了举报。该事件暴露出政界大量接受外国资金及儿玉誉士夫等财界台前幕后操纵政治等黑幕,洛克希德案为战后保守政治的‘金权体制’打上了深刻烙印”,同时“也给保守政治界带来了深重的伤痕。

55年体制p.179
1955年,日本保守势力的各党派和革新势力的各派各自进行了联合,形成了代表保守势力的自由民主党和代表革新势力的社会党保革对立为特征的体制,在日本历史上被称为55年体制。在法治上虽然是两党制,实际上是两党制表层下的自民党一党执政的体制。55年体制是战后日本政治中一个重要环节,在55年体制下,自民党长期处于执政党地位,牢牢控制了日本的政治经济,从而引导日本走上了一条经济优先的道路,创造了日本奇迹,但是在一党长期专政的情势下,日本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最后都走进了一个瓶颈,终于在各方面问题的爆发中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p.185
日本19611970年间的经济发展计划。该计划由池田勇人内阁制定并实施。目标为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8%,人均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9%
简答(3X10
1.简述圣德太子改革的内容与意义。P.14-16
内容:
1.划定冠位12
12阶冠位制定于推古天皇12(公元604。第二年开始实施。冠位员无定,又无职权,所以它不是官职,而是授与贵族的荣爵。冠位只按才干和功绩授与个人,不能世袭。因此冠位制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抑制氏姓门阀势力和选拔人才的作用,并推进了贵族的官僚化和以天皇为首的官僚体制的形成。在推古朝时期官僚体制已经萌芽,朝廷出现了大夫协商制,地方存在国县制。2.制定17条宪法
17条宪法制定于604(推古天皇12《宪法》采取一种道德训诫的形式,对违者也没有制裁的条款,所以最多不过是行为规范。《宪法》的内容多出自中国儒、法、道诸子百家及佛教思想,儒家思想尤多。儒家的三纲五常可说是《宪法》的核心思想。《宪法》提出承沼必谨,君则天之,臣则地之国靡二君,民无两主;率土兆民,以王为主。其目的在于提高皇权,压制氏姓贵族的势力,建立中国式的君主专制王朝。《宪法》要求贵族上下和睦,克制私欲,息争守礼。同时提出给百姓以必要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如国司、国造勿敛百姓农桑之节,不可使民,企图以此增加生产,消洱人民的反抗。3.提倡佛教
佛教提出众生平等,因果报应,生死轮回、涅架等教义,要人民断欲爱、求解脱,安分守己,脱离斗争。圣德太子通过振兴佛教以达到树立一个全国共同崇拜的宗教来削弱氏姓贵族的势力,提高皇权。推古天皇2(594下沼兴隆三宝,在17条宪法中也提出笃敬三宝太子带头建立斑鸣寺(法隆寺的前身亲自在宫中讲解佛经,又撰写《三经义疏》。结果国内很快出现了弘扬佛法,竞造佛寺的局面。推古天皇32(公元624,全国建立寺院46所,僧816人,尼569人。4.恢复中日邦交
积极摄取中国的先进思想和文化圣德太子为了向中国学习,遣使通好隋朝,复中断一个多世纪的中日国交。推古天皇15(公元607,圣德太子遣小野妹子使隋。公元608年小野归国时,隋朝遣裴世清出使日本。当年9月,裴世清回国时,日本又遣小野妹子第二次赴隋,还派去了8名留学生,其中4名留学生是便汉直福因、奈罗译语惠明、高向汉人玄理、新汉人大国,4名学问僧是新汉人曼、南渊汉人请安、志贺汉人慧隐、新汉人广齐。这些留学生后来回国后,在大化改新中发挥巨大作用。公元614年再次派犬上御田锹、矢田部造使隋。这一时期日本改变过去向中国朝廷请封、朝贡的态度,采取对等的立场。使者小野妹子第一次使隋时递交的国书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第二次使隋时带来的国书称:天皇敬白西皇帝……”这也反映了太子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强烈愿望。5、编纂史书

推古天皇28(公元62l太子开始撰写《天皇记》《国记》及《臣、连、伴造、国造180部并公民等本记》等历史书,以提高皇室的尊严,加强国家观念。这些书在大化改新时大部分被苏我虾夷烧毁。
意义:圣德太子的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压制了氏姓贵族的势力,在贵族中间打下了皇权思想的烙印,为后来建立中央集权制奠定了思想基础,并通过向中国派遣留学生,给中小贵族授与冠位等形式,培养了人才,所以说圣德太子的改革是大化改新的准备和先声。但圣德太子的改革是极不彻底的。冠位制是在没有废除氏姓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且仅在畿内及其周边地区的中下级贵族中实行。17条宪法作为训诫,只能起到教化作用,没有更大的约束力。更主要的是没有触动当时社会症结的部民制,所以削弱氏姓贵族势力,提高皇权是极为有限的,更不可能解决国内的阶级矛盾,挽救社会危机。


2.简述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与主要政策。P.100-106(3点);P.107
背景
1、在19世纪中期的亚洲,日本处于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时代。掌握大权的德川幕府对外实行“锁国政策”,禁止外国传教士、商人与平民进入日本,只有荷兰与中国的商人被允许在原本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长崎继续活动;此外德川幕府亦严禁基督教信仰。
2、同一时期,在日本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开始出现家庭手工业或手工作坊。作坊内出现了“雇用工人”制,形成资本主义的生产体系。商人们感觉到旧有制度严重制约着他们的发展,于是开始呼吁改革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色彩的大名(藩地诸侯)、武士,和要求进行制度改革的商人们组成政治性联盟,与反对幕府的基层农民共同形成“倒幕派”的实力基础。
3由于接踵而来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德川幕府再度成为日本社会讨伐的目标。日本封建阵营出现分化,中下级武士中要求改革的分子形成革新势力,号召尊王攘夷。
4、幕府末期,在经济中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同时,出现了所谓豪农豪商阶层。下级武士中的革新势力和出身豪农豪商的志士,联合与幕府有矛盾的西南强藩和皇室公卿等,在尊王攘夷的口号下,展开了要求改革幕政、抵御外侮的斗争,并在人民群众推动下,发展为武装倒幕。
主要政策
1、政治方面:1)废藩置县(作用:消灭了封建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2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2、经济方面:大力进行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1)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2)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作用:为日本近代化工业迅速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3、军事改革(1)内容: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2)目的:①防止的抵御外国入侵(对外)②加强镇压和对外扩张③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对内)3)评价:①积极作用——废除了武士对军事的垄断,建立了资产阶级常备军。②局限性——“皇军”把天皇当作神来崇拜,宣扬武士道精神,并且有侵略扩张之意,所以军队成为日本对外扩张的工具。

4、文化方面:推行“文明开化”政策(1)内容:①提倡新文化(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旧文化(封建文化)②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2)作用:①普及文化知识,国民素质提高。②使日本从封建落后国家一跃而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
3.简评日本战后改革的各项措施。政治改革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改革天皇制:新宪法取消了天皇总揽国家一切统治权的权力。天皇只是日本国的象征,由内阁负其责任”。同时,废除辅佐天皇的枢密院、贵族院及天皇制的支柱-军部。对天皇制的改革,不仅革除了类似封建帝王的专制主义大权,而且铲除了法西斯帝国主义的精神支柱-天皇主义。②改革议会制:通过改革,取消了贵族院,设众议院和参议院,其次,取消天皇以敕令、敕语立法的权利,排除天皇和军队对议会的控制和干涉。③改革内阁制:总理大臣奉天皇之命组织内阁;经改革,建立了议会制内阁,总理大臣由国会确定,④改革中央集权制,实行地方自治:战前地方的一切行政事务和人事,均由中央决定和管理;同时,扩大了司法机构的独立性,最高法院成为同国会、内阁鼎立的独立机构。⑥扩大民主权利:规定了国民的义务和权利,特别是过去政治地位很低的妇女,从此也和男人一样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育改革
战前日本教育带有封建法西斯军国主义色彩;战后盟军总司令部连续发出指令,要求排除教育领域中的法西斯军国主义,禁止用神道进行宣传和教育。实行与地方自治相适应的地方分权制,由民选的各级教育委员会负责当地教育行政及教员任免等事务。国民义务教育由6年延长为9年。通过教育开发“人材资源”,有力地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解散财阀
以封建血缘家族为中心形成的日本财阀,是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的经济基础和对外进行经济侵略的先锋。日本投降后,作为日本经济非军事化和民主化的一项措施,盟军总司令部指令“解散财阀”。《禁止垄断法》后经数次修改,放宽了限制。尽管如此,“解散财阀”对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仍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具有实际管理能力的中上层管理人员登上财界的领导岗位,建立了资本和经营相对分离的新体制,对改善经营管理起了较好作用。
农地改革
改革前,这种情况严重阻碍农业的发展。由于战后空前的粮食危机,土地和粮食问题更加突出。基本上消灭了寄生地主及其土地所有制。日本战后的改革虽然很

不彻底,但打击了法西斯军国主义势力,加速了资产阶级民主化进程,对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4.简述江户时期闭关锁国体制的形成过程与影响。P.80
日本闭关锁国是日本江户时代德川幕府实行的外交政策。1635年开始实行,直到1868年德川幕府被推翻为止。德川幕府明确禁止日本人出国、禁止在外的日本人回国,并规定于外国的贸易关系仅允许在长崎进行,而且对象仅限于中国和荷兰。此外,某些地方藩主会与特定国家进行贸易,包括对马藩的宗氏与朝鲜、萨摩藩岛津氏与琉球国的贸易。
十六世纪,葡萄牙人来到日本,向日本人民传天主教,饱受压迫的日本农民很快接受了天主教。幕府很快察觉天主教对统治者的严重威胁,遂大肆镇压。杀害天主教徒达二十八万之众。但这样还不能禁止人民信教,幕府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全面锁国,自1633年到1639年连发五道锁国令,规定全国检举天主教徒,不给天主教在日本有一点立足之地。并禁止一切西方人来日贸易,同时规定日本人在海外者不许回国,日本人不得出海。这些命令的一个副作用是,中国沿海的倭寇从此绝迹。在日西方人被隔离到一个名叫出岛的小岛,与日本人隔绝。幕府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自此国内表面上平安无事,局面稳定。不过,实际上,幕府以表面稳定为代价拒绝外来文明的锁国政策,使得日本民族的发展陷于停滞,十七世纪初日本出现的变革活力被窒息了。此后二百余年的德川幕府统治被后来的日本人认为是日本落后时期的代名词。
形势的稳定使得武士阶层马放南山,沉沦于游乐之中,而商人阶层崛起,大名武士皆拜在商人脚下,日本民谣说,“大阪商人一怒,天下诸侯惊惧”。而且商人还花钱买来武士刀,摇身一变成为武士。
日本锁国后,独有两国可以继续对日贸易,一是荷兰,因为荷兰是新教国家,对传教不感兴趣,只注重贸易,另一国就是中国。
影响:闭关锁国政策短期内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维护日本的独立与抵制外国的侵略,但长时间的闭关锁国使得日本与世界隔绝,不能与西方先进国家进行文化、科技交流,使得日本在西方国家工业革命后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当1852年后美国、俄国等西方国家开始用武力要求日本开港时,落后的日本根本无法保持独立或抵制外国的侵略。
事实证明,德川幕府所施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只是在短期对于维护日本独立和抵制外国侵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注定只是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本上维护国家主权,而这种闭关锁国的政策却使日本由于长期的与世隔绝而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综上,闭关锁国维护了日本内部的自然经济发展,巩固了幕府统治,在一定程度下维护了日本独立.但最大影响是其局限性,在于科技水平逐渐落后于世界.实质上并未从根本上抵制外国侵略.

5.简述明治宪法的特征。P.121该部宪法,兼具立宪主义和国体论的要素,一方面基于立宪主义确立了议会制度,但另一方面议会的权限也受到国体的制约和限制。
1、确立天皇专制制度:宪法确立天皇主权原则;确立天皇居于国家统治权的中心地

位;确认天皇拥有独立的统帅权。2、规定了有限的自由权利
明治宪法作为日本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是明治维新的产物和学习西方法制的结果,对于进一步打破封建制度,创建日本政治的近代化有重要作用。但是,在明治宪法体制下,民主、自由的内容有限,天皇拥有绝对的大权,而且默许军部享有独立于内阁之外的军权,这既是日本封建军国主义残余的体现,也是其日后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发动法西斯战争提供了可能。
3、宪法第2章保障臣民的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及秘密通信等权利,但其前提是上述权利仍受到相关法律的保留。
4、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立法权由帝国议会行使,行政权由国务大臣掌控,司法权由法院支配。
5、宪法第3章规定设立帝国议会,众议院由民选的议员组成。6宪法第4章规定,天皇的行为应得到国务大臣的辅助。(大臣责任制或大臣进言制)
7、确立了司法权的独立。

6.简评占领时期美国的对日政策。P.165-168
1945年日本战败,美国对日本占领持续大约7年时间,1、非军事化和民主化19458————194810
在第一个时期,军事阶段和政治阶段并行。军事上,9月全面停止军需生产、解散陆海军部、逮捕东条英机等战犯。政治上104日的人权指令(关于对天皇的自由议论、释放政治犯、彻底废除思想警察等等)1011日关于民主化五大改革指令(妇女解放、鼓励成立工会、学校教育民主化、秘密审问司法制度的废除、经济机构的民主化),非军事化和民主化同时进行,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美国陆续采取了诸如解散日本军队、逮捕战犯、剥夺军国主义头目和职业军人的公职、整肃一批极右政界人物、恢复日本共产党合法地位、解散财阀、实行土地改革、制定新宪法,推进民主化等一系列措施。
2、对日占领政策的转变194810————19506
随着美苏冷战全面展开,蒋介石政权的垮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等国际形势的骤变,美国对日政策也相应发生了重大变化,从遏制转为扶植,培植强有力的日本政府,重新武装日本,使其成为美国反共战略的急先锋和亚洲的盟友。
经济上,美国实行了从限制转为扶植的政策。主要表现在:第一,放弃了对日本的战争索赔,撤消了以拆迁日本军事工业作为战争赔偿的计划。第二,撤消了解散日本大企业的大部分指令。第三,美国增加了对日本的经济援助,同时大批的军事订货也对日本经济的恢复起了重要的作用。
政治上,随着美苏对抗的加剧,美国对日占领方针从“打击”改为“扶植”,对日本的社会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一,使日本社会政治“总体保守化”,民主进步势力受到压制,日共及其左翼同情者受到镇压。其二,致使日本军国主义没有受到有力的批判和清算。
外交方面,战后初期,日本政府的外交职能被中止,外交政策一律由美国决定,所有对外交涉,均需麦克阿瑟首肯。
3、从朝鲜战争到姌和条约的缔结1950年月————19524

随着美苏对抗的加剧,尤其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为使日本成为“拦住共产主义东进和南进的壁垒”,美国需要结束占领状态,使日本独立。195198日,在美国的操纵下.48个国家于旧金山签署了片面的对日媾和条约(中国被排除在外)。至此,长达六年的被占领时期宣告结束,日本获得了独立,相应地也恢复了外交职能。
论述题(1X20
1.试析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途径与影响;
(一)、中日文化交流的四个时期
中国与日本不但地理位置相近,文化方面的交流也是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中日文化交流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且双方交流的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彼此相互的影响也极为深远。从古代至近现代,其内容或方式都具有独自的特色。
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起,中日文化交流史从上古一直到十九世纪,约可划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1)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六世纪:即中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日本则为弥生Yayoi)时代、古坟(Kohun)时代与大和(Yamato)时代前期。这时期多从朝鲜半岛经陆路或沿岸航行,由中国移民(渡来人)传播先进的文明到日本。尤其在四至五世纪,中国儒书《论语》及《千字文》的东传,对尚无独自文字的日本社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个时期,双方交流的内容多偏向物质文化,如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层面。
2)公元六世纪至九世纪:中国的隋、唐时代,日本的大和时代后期、奈良时代及平安时代前期。交流路线以直接渡海为主,并有遣随、遣唐使节的往来,出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这个时期的交流内容则以制度及文化层面为主,如唐朝律令制度的东传,不但促使日本律令制度的形成,也影响到《古事记》《万叶集》《日本书纪》《怀风藻》等日本文学领域的发展。此外,圣德太子推行大化革新,603年「官位十二阶」的设置,604年「十七条宪法」的制定,教育制度的整备,甚至佛教东传日本而引发新旧思想的交替,受到北魏及六朝文化的影响,而形成日本最早的「飞鸟(Asuka」佛教文化,都属于这个时期中日文化交流之成果。3)公元十世纪至十四世纪:中国五代、宋、元时期,日本平安(Heian)时代后期、鎌仓(Kamakura)时代、室町(Muromachi)时代前期。交流路线转为以东海航行居多。交流方式多为民间贸易、僧侣往来等,这个时期渡唐僧日本天台宗开祖最澄767822真言宗开祖空海774835推行的密教文化以及唐风的建筑、雕刻、绘画、汉诗、书法的弘仁贞观文化颇受关注。此外,国风文化的平假名、片假名文字之产生,物语文学、日记文学、女流文学、「大和绘(Yamatoe「神殿造(Shindenzukuri」的发达,也是文化交流的重点。
4)公元十四世纪至十九世纪初期:即中国明、清时期,日本是室町时代后期、安土桃山时代与江户(Edo)时代。交流方式变得更多样化,如明代的「勘合贸易」清代的「信牌贸易」,还有移民和战争。这个时期以中国典籍文献的东传及中国文人在日本发扬、儒学、汉学、禅学等领域之教育,最受关注。


2.评述近代以来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思潮与行动;
行动: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强国发展之路,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发动对亚洲特别是中国的侵略战争,从日本军国主义先是吞并中国藩属国琉球,侵略朝鲜半岛,挑起中日甲午战争;到加入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从1904年在中国东北发起日俄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和会”期间,强占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抛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从阻挠国民革命政府北伐;到“九一八”事变揭开日本军国主义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野心,随后它占领东三省,建“伪满洲国”,开启在中国“以战养战”的序幕。又紧接着发动“一·二八事变”,步步蚕食,筹划“华北自治”。到“卢沟桥事变”,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全面发动!对外侵略扩张的思潮
1、岛国心态与侵略扩张意识
日本国土狭小,四面环海,资源匮乏,地震频繁,这种岛国地理环境带来的是一种岛国情结这种岛国情结具有强烈的排他主义。此外,日本国民膨胀的民族优越感在处理民族关系时极易演变为民族沙文主义;民族精神的情结过度浓重也会转化为狭隘的民族主义。岛国情结的心态还伴有严重的危机感。在排他主义的作祟下,往往使本民族的人们格外团结,特别关注本民族的生存空间,所以在国内阶级矛盾和政治、经济危机出现时往往开展对外扩张,对外侵略,转嫁国内危机,以求得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2、耻感文化与崇尚暴力的价值观
耻感文化在日本社会中表现为日本人道德观念薄弱。这种文化心理培育了整个日本民族对暴力的崇尚,对战争的狂热。对外民族的侵略、折磨和破坏是对他们那极易受伤的自尊心的补偿,平日在现实压力下产生的耻辱感在迫害和折磨他人的过程中得到转移和发泄。在这种文化的指导之下,日本政治、军事、外交策略直接受利益的制约比较明显,较少对道德因素进行权衡和考虑,具有很重的实用主义色彩。3、神道教与军国主义的产生
神道教是日本文化传统的核心价值所在,它宣称日本为神造之国——即为,其他国家则是神创造日本时溅出的泡沫凝聚而成。这种神国观念使日本人认为自己在世界上有着绝对优越地位,他们负有统治世界的神圣使命。日本文化中的神道教是日本推行军国主义政策的理论渊源,而日本文化隐藏的浓厚的军国主义基因又是日本侵略成性、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根源所在。4、集团主义与日本对外侵略
集团主义发展的最终归宿是所谓忠君爱国,就是在国家至上的信念引导下,抑制和放弃自我、无条件地服从天皇和国家。在日本发动的一系列对外侵略战争中,集团主义的变种——剥夺自我、抹杀人性的军国主义被作为军人思想教化的工具,造就了无数愚昧、狂热的军人。
3、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日本简史复习答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