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扇意象的怀才不遇的表达

发布时间:2018-03-18 10:37:06

唐诗中扇意象的怀才不遇的表达
作者:魏甜甜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04

         要:扇子作为唐诗中常见的意象,有多种表达,其中怀才不遇这一意象表达自汉代班婕妤《怨歌行》秋扇见捐开始,成了扇子意象中的重要表达。

        关键词:扇子;怀才不遇;秋扇见捐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008-01

        扇子的起源很早,可以上溯到上古时代。最初扇子表达怀才不遇的诗歌出自西汉班婕妤的《怨歌行》。西汉班婕妤的《怨歌行》中表达的秋扇见捐的哀怨引起无数怀才不遇的文人的共鸣,到了唐代,扇子更与人们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却扇”“仪仗扇等突出了扇子在生活和皇权中的重要地位。

        “轻罗小扇扑流萤,扇子本是夏日延凉之物,但是一旦秋节至,也只能弃捐箧笥中的际遇引起了无数文人墨客、思妇将相对身世遭遇的哀叹。借秋扇见捐表达宫怨和怀才不遇的最先也是最著名的是班婕妤的《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班婕妤由君王盛宠到失宠居长信宫,见扇思人,诗中句句不离扇,句句以扇喻人,字字含悲且怨,自哀自怜。

        到了唐代,唐诗中,扇成为诗人乐此不疲的吟咏对象,他们同情班婕妤或者同情自己的命运,将团扇、薄幸等联系起来,因此出现了大量秋扇见捐主题的诗歌,其中一部分追忆婕妤失宠之事,怀古伤今,一部分借班婕妤写自己怀才不遇,却遭遇小人得志的痛苦。古代宫廷之中,以色事他人的女子,总会遭遇色衰而爱弛,田娥曾在《携手曲》中写道:

        行乐逶迤念春色,色衰只恐君恩歇。

唐诗中扇意象的怀才不遇的表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