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1714624926

第32卷第4期 
2012年8月 
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IZH0U UNIVERSI.rY 
VoL 32.No.4 Aug.2012 
试析《论语》中孔子的生死观 
葛彬超 
(中山大学

社会科学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要:《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论语》中记载孔子对生死问题的阐述并不多,总共不过十几 
处,但这其中却可以体现出孔子对生死一种价值取向。文章试通过《论语》中孔子对生死问题的阐述,深入解读孔 
子的生死观,展现孔子的价值取向,同时给予那些仍然将生死问题视为玄机的人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孔子;生死观;价值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34(2012)04—0099—0 
世间万物莫不有其生长消亡的过程,恰如日升月 落、四季轮回。死,同生一样,是生命过程中的必然现 象,死和生都代表一种价值,而并不是什么特殊的不可 
基础上形成的,孔子尊重周代的礼乐章程,其天命观的 
立足点是周文化,但同时又对周文化有所改进,其对生 
死的认识又有高于天命观的内容。春秋战国时期,随 
认识的东西。然而,时至今日,依然有人将生死问题视 为玄机,事实上,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对生死问题进 
行了深刻的思索,并形成了他的价值观。 

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人的地位也随之 提高,人格渐渐受到尊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夏商 
周以来的神权思想。孔子在这个时候也认识到在天地 
万物中,人的重要性: 

孔子生死观解析 
(一)孔子生死观的渊源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 
孔子肯定了人在宇宙万物中的地位和价值,这一 
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 
(二)孔子生死观的结构 
孔子的生死观源自于天命思想,天命思想是原始 
宗教的产物。在夏商时期,人们由于对天神的崇拜和 
依赖而将其置于政治体系的最高位,认为人的行为必 须符合天神的意志,人的命运亦取决于天神。此时 “天”在人的头脑中失去了其自然属性。 
随着历史的推移,周朝统治者为控制民心,制造取 代殷商的理论依据,将商朝的天命观的内容进行了改 革,在敬天敬神的同时,对天命提出质疑。这表明了周 
研究孔子的生死观,先要剖析孔子的天命观。孔 
子的天命观分为“天”和“命”两个层面。《论语》中孔 子所讲的“天”有两层含义: 
是指自然之天,如: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阳货》) 

与殷商在天命观追求方面质的不同,一个是绝对服从, 

是指意志之天,如: 
个敬重与怀疑并存。周对天命的怀疑,对于还原和 子日:“噫!天丧予!天丧予!”(指颜渊之死) 
认识天的自然属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孑L子天 
命观的形成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 
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论语・先进》) 
与“天”相应,孔子对“命”的理解也有两层含义: 
是与自然之“天”相对应的寿命之“命”,如: 
“有颜回好学者,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 八佾》) 
周朝借鉴夏、商两代历史的演进,而制定自己的制 度、礼乐、文章,是在充分批判和继承前代文化成果的 
收稿日期:2012—05—05 
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 
二是与意志之“天”相对应的命运之“命”,如: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 察其如命何?”(《论语・宪问》) 
基金项目: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12WKPY69) 
作者简介:葛彬超(1983一),女,黑龙江鹤岗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价值论和文化哲学。 


00・ 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2卷 
孔子均赋予“天”与“命”以双重含义,这使得“天 
命”这一概念具有了自然法则和人文精神的双重意向, 
体现了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自然和人类自身所能 获得的合理认知。因此,虽然孑L子在《论语》中多谈意 志之“天”与命运之“命”,但是我们在探讨孔子的天命 观时,还应注意到“天”与“命”的自然属性,也就是脱 离宗教神学束缚的非意志的因子。正是这种自然因子 的存在,使得孔子的天命观表现出左右摇摆的状态:孔 子既相信鬼神存在,承认天的意志性,又对鬼神、祭礼 之事谨言慎行,含糊其词,甚至采取批判态度。正是这 种摇摆不定的态度使得孔子的“天命”思想陷入了两 难境地,他既想在困惑中寻求天命的支持,又表现出了 
对天命的怀疑。于是当回归到人的生死问题时,孑L子 便既抱有一种积极人世的人生态度,同时又对无法摆 
脱死亡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顺从。 
因此孔子认为人活着就要有所追求,人也同样应 
该把死亡落实到对仁道的追求上,生命才会实现其自 身的价值;人生在世,应当把主要精力置于实现现世的 
道德理想,对于死后世界的问题则无须过多地追究。 
二、孔子生死观的价值论思考 
(一)“重生轻死”的价值关怀 
孑L子认识到人的自然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一般 来讲,却又避免正面探讨死亡问题。他不愿意、也无力 
从本体论上解释死亡。孔子的学生子路曾向他请教有 关死亡的问题,而他却闪烁其辞: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还未了解活着的真谛,怎么能知道死亡的道理以 
及死后之事?要想知道死亡是怎么回事,就要在生命 中去寻找,不知道生命的意义,怎么能够领会死亡的意 义?这就是孔子所言“未知生,焉知死”的真正涵义。 孔子对死后世界的态度是存而不论,或许在他眼里,死 
的问题比生的问题更难以解释,既然解释不清,与其盲 
目纠缠,不如先做好现世之事。因此他不主张过多考 虑死亡以及死亡之后的事情,而主张更多地重视生,高 扬生命的价值。孔子意在告诫子路,应该先履行分内 的责任,再去关心死后或命理之事,如果连现世之事都 
照顾不好,如何再去问鼎另一个世界?君子行事务求 
立足本分,若本末倒置或只求幸进,则必世风日下,民 不聊生。“根据孔子的这一精神,‘物有本末,事有先 
后’,如果眼前的事都做不好,如何奢求以后的事能好? 如果对此生都照顾不好,如何照顾死后来世?这代表 
生后世界并非不重要,而是在优先顺序上,应以生前现 世为先,才能符合仁心人道。”… 
孑L子把对人的有限生命的思考转移到对个人事业 
成败的经验总结上,把个体生命的有限存在与人生事 
业的无限追求相比附:个体生命的存在是有限的,人的 
死亡是难以把握、难以改变的客观规律。因此,姑且把 
握好今时今世的有限生命,来孜孜以求地追寻现世幸 福,实现今世价值,实现思想与客观事物运作规律的和 
谐。孔子的这一价值取向可以使人们注重当下生命价 
值的实现,免去对宗教神学的偏执迷狂,让人们在悟道 践义的层面上,感受到超越有限生命的更高的精神的 存在。这是一种死而不忧的价值关怀。 
(二)求“仁”而死的终极选择 
孔子主张人在活着的时候要努力去实现现世的价 值,这样才能享受到生的幸福;而生的价值又远不如道 德的价值,因为孔子终其一生最为崇尚的就是“仁”, 
所以在孔子看来,人们固然应当重视生,但为了理想、 道义也不要回避死亡。这是孔子的一种以道德价值为 
核心的生死观。 
孔子认为,死亡是人生的最后一种行为,死亡只有 
落实在天所规定的仁、义、礼、智、信上,才能实现其自 身的意义。因此,他把道德价值置于生与死之上,把现 
世的成仁成义提升到超乎肉体生命的意义的高度,视 其为人生的最大价值,从而在研究人生时强调为道义 而努力奋斗,面对死亡的胁迫,亦能为实现道义而从容 
就死: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死而后 
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孔子以道德为最高价值,认为当仁与生不能两全 
时,应当舍生取仁,成仁便达到了道德的最高境界。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 
语・卫灵公》) 
孔子强调在死亡上面体现出人格的力量,通过死 节来完善道行,只要对“仁”道有所知晓,生命的价值 也就实现了,虽死无憾。即:“朝闻道,夕可死也。” 
(《论语・里仁》) 
孔子的仁道是中国人面对死亡的精神依托,既然 
为求仁,死不足惜,人生的其它需求就更在其次了。天 地万物倘若皆归于仁,仁者可寿,死亦无惧无忧。因 此,这成为了中国人普遍的希望与心理情感,“死得其 所”作为一种价值体现,成为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终极 关怀,而“未得其死”则被视为缺乏善终的人生,是孔 
子、也是历代中国人所厌弃的。 
与这一思想相适应,一方面孔子对那些求“仁”而 
死、循“礼”而去的人,大加褒奖: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日,殷 

第4期 葛彬超:试析《论语》中孔子的生死观 ・101・ 
有三仁焉。”(《论语・微子》) 
另一方面,孔子认为人生在世,不仁不礼,虽生犹 死,毫无价值: 
小信而去自杀。“孔子为管仲不死而开脱的逻辑,似乎 
可以说明,在不平等的人类社会中,死亡的选择权利也 是不平等的,死亡的价值也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 
等。” 
(四)生荣死哀的义利取向 
“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论语・宪问》) 
孔子这种以道德价值为核心的生死观,建构在人 对于孔子功利主义的探讨,我们可以通过将其与 们对死亡的恐惧心理之上,这种价值观可以帮助人们 
坦然面对死亡,在消除人对死亡的恐惧心理的同时,更 可以提高人的道德情操。“‘死亡’因孑L子的这种观念 而获得了一种崇高的价值,人生命的行程也因之而产 
生了一种紧迫的使命感,具备了这种生死观念的人,往 
往能够使自己的人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三)弃节取功的等级观念 
孔子把“仁”提升为死亡的目的追求和价值准则, 但在特定情况下,“仁义不能有成,就无必要去舍身就 
义。所以,不应有迷狂的宗教殉身的死亡意态,要紧的 是当生即生,当死即死,惟道义之所在。” 
历史中曾有齐桓公杀了公子纠,按照当时的君臣 之义,公子纠的师傅也应该自杀,而管仲作为公子纠的 
师傅却没有自杀,反而做了齐桓公的丞相,辅佐齐桓公 
成就了大业。子路和子贡都认为管仲的行为有失仁 德,而孔子却说: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 
如其仁”。(《论语・宪问》) 
对于上面这句话,学界大体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 
孔子将管仲之举视为真正的仁,乃大义之举;一种认为 
此处体现了孔子对生死的等级观念。笔者倾向于后 者。《论语・颜渊》记载:“克己复礼为仁”,此处的 
“礼”即为周礼,“克己复礼”意为以周礼来约束自己就 是仁义之举。周礼的根本要求是亲亲尊尊、忠孝节悌, 可见孔子所维护的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 
建等级秩序,这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根基,孔子的整个思 想体系都是建立在这一根基之上的,由此可见,孔子在 这里认为管仲不应该像匹夫匹妇那样为守小义而殉 
死,对于如管仲一类的“英雄”人物,不应轻易就死,历 史更需要的是他的才能,其死亡的价值不在于小义,而 在乎大道。事实上,孔子在这里强调了死亡选择中的 
事功和等级原则。普通老百姓的死亡与大人物的死 亡,价值是不相等的。像管仲这样后来为国建功立勋 
的人物不能同普通老百姓一样,默默无闻到为守小节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进行对比进行认识。之所以将 这两个人物进行对比,是因为同作为古代文化圣人的 
代表,中国的孔子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生活的时代大 致相同,身世遭遇相似,但他们却各自以其思想和行为 
阐发了截然不同的生存原则,分别奠定了两种相反的 
生存价值取向。孔子是一个能够冷静地审时度势的现 
实主义者,他所倾向的是一种利命保生的协调精神,与 
此相反,苏格拉底则表现出了一种不倦地追求理想乃 
至为之献身的精神,因此苏格拉底选择了一种舍身殉 
道的理想超越精神。 
孔子所制定的生死价值观念与现实社会秩序和人 情心理相吻合,利命保生是至高无上的生活原则,其价 
值取向所体现的人情味更浓些,但也充分暴露了孔子 对现世功名的追求;而苏格拉底则把追求理想和为之 殉道作为人生的主要内容,他所崇尚的超越性价值观 则与雅典人的宗教习惯格格不入。因此,“孔子虽然常 常感叹时运不济,却也寿终正寝;苏格拉底则为了他的 
新宗教而以身殉道。” 
孔子极其重视生前个人荣誉的确立,因此他把砝 码压在个人名誉是否得到人们称颂之上。他以这种死 
亡价值大小的标准来评价齐景公与伯夷、叔齐的死: 
“齐景公有马钱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 
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论语・季氏》) 成其德行,有所作为而死的价值取向,使得孔子极 
为重视实现人生的功利目的,经常从内心深处萌发出 “时不我待”、“人生易老”的紧迫感: 
“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 这应该看作孔子对人生和死亡的一种深沉的感 叹。为了生前的荣誉而死,或者说,先行到荣誉中去的 死,这种观念对中国的士大夫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 影响极大。孔子的学生子贡用“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论语・子张》)来惋惜老师的死。因此我们可以把孑L 子及其弟子的这种死亡观界定为现实人生功利主义死 
亡观 [ 


102。 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2卷 
参考文献: 
[1]冯沪祥.中西生死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50. [2]靳风林.论孔子的死亡观[J].北方论丛,2000(1):65—70. 
[3]李向平.死亡与超越[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1997:83. 
[4]张三夕.死亡之思与死亡之诗[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7. 
[5]赵林.利命保生与舍身殉道——孔子与苏格拉底生存原则的文化意义[J].天津社会科学,1994(6):86—88 
【责任编辑:沈天舒】 
A Study on Confucius’View of Life and Death in The Analects o Conucius 
GE Bin.chao 
(Deparment fSocial Scnce Educaton,Sun Yat—Sen Uniemi@,Guangzhou 510275,Guangdong China) 
Abstract: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is the record of Conucius and his diseiple8’words and deeds.The Anaects o Conucius has not more than twenty records on the problem of life and death,but i refects Conucius’value orientation on death.This paper tes to inter- pret Conucius’view of lie and death,show the value orentation o Conucius,ad give certain enlightenment. 
Key words:Conucius;view o life ad death;vaue 
(上接第76页) 
[20]HERTZ T.Uunderstanding Mobiy n Amiereian,he Cent or Amercan Progress[R/OL].(2006).htp://WW3V.ameran- 
progess.org/ktThertz.mobiliy.aysis.pdf. 
[21] KHOR N,PENAVEL J.Income Mobiy o ndividua inChina and theUnied States[J].Economics of Transions,2006,14 
(3):417—458 
22 王海港.中国居民家庭的收入变动及其对长期平等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5(1):56—66. 23 尹恒,李实,邓曲恒.中国城镇个人收入流动性研究[J].经济研究,2006(10):30—43. 24 
孙文凯,路江涌,白重恩.中国农村收入流动分析[J].经济研究,2007(8):43—57. 
25 章奇,米建伟.收入流动性和收入分配:来自中国农村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7(11):123—138. 26 王朝明,胡棋智.中国收入流动性实证研究一基于多种指标测度[J].管理世界,2008(10):30—40. 27 
罗楚亮.城乡居民的收入流动性研究[J].财经科学,2009(1):35—4_4. 
【责任编辑:肖力华】 
A Review o Chinese Urban--rural Income Gap 
CHEN qiu—feng 
(J.South CaAgrculural Uniy,Guangzhou 510642,Guangdong Chi2.Huizhou Univey,Huihou 516007,Guangdong  
Abstract:Te widening urba—rural income gap has become a hot issue o society.More ad more related researches have been made.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seaches o Chinese ur—rral income gap from the static ad dynamic perspectives,ad makes bref comments on the researches o urban—rral income gap. 
Key words:urban—rral income gap;China;static;dynamic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