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冯小刚、叶京的往事

发布时间:2011-04-28 12:40:08

叶京:紧密团结王朔 才能像冯小刚那样红

(左起)葛优、冯小刚、王朔、赵宝刚早年合影。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剧照。叶京说冯裤子就是暗指冯小刚。

年轻时候的王朔还有点帅。

(引言)有个人爆料,说冯小刚当初为了成功什么架子都能放下来,经常跑到王朔面前痛哭。还善于利用人。

这个人叫叶京,他导演的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最近有点名气,说是影射了王朔、冯小刚等人的陈年往事。事实上,这部剧也是改编自王朔早期的几部小说。

由此,我们对他和其余相干人等做了采访,从他们的口述中得出的结论是这样的——

紧密团结在王朔周围

才能像冯小刚那样红

冯小刚、王朔、叶京共同经历了中国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电视剧与电影的发展,早期的经典也大多出自他们之手。

2006年的秋天,电影《夜宴》在争议声中票房过亿,导演冯小刚的转型之作最起码地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52集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以网络和盗版光盘的形式慢慢火起来,编导叶京说,我现在豁出去了,自己还只有十年的奋斗时间;10月初出版的文学杂志《收获》中,发表作家王朔与另一位作家孙甘露的访谈录,王朔说我内心有无限的黑暗与光亮,他在访谈中绵里藏针地批评了中国大片其中也包括冯小刚的《天下无贼》,王朔最近一次与娱乐圈挂钩,是创作了电影剧本《梦想照进现实》,徐静蕾说他一直都没有丧失对生活的热情。

记者本来是想请叶京谈谈自己这部火得邪气的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谈谈他所熟悉的北京大院生活和那个年代的记忆。当记者问他,是不是如网上有些网友的评论所说,剧中有些角色是在影射现实生活中的人,比如方言之于王朔、汪若海之于海岩、冯裤子之于冯小刚时,叶京只承认他创作的角色——冯裤子身上部分生活细节的确取材于他所认识的冯小刚。于是,谈话就涉及到冯小刚与王朔之间不为人知的分分合合。剧中,冯裤子爱哭鼻子,常被哥几个欺负,在该剧的最后,他却成为大智若愚的人,用一番深刻精彩的言论狠狠地教训了其他人,也算让这个角色最后得到了升华。

叶京口述:

冯小刚这辈子最在乎王朔的评价

冯小刚最大的聪明,就是善于利用更聪明的人

我叶京不是名人,我知道,但是王朔是名人,火了。只要跟王朔挂钩的一大批影视名人至今都还在一线上火着。冯小刚更不必说了,完全是靠王朔托起来的。冯小刚是王朔介绍给我认识的,我和王朔是至交发小,从小一起偷幼儿园的向日葵,从楼上往过路人身上吐痰玩。我跟冯小刚这些人已经没有什么联系了,道不同自然不相为谋,我太熟悉冯小刚这些人是怎么火起来的。很多人跟我说,我要是有冯小刚性格的百分之一,早就成为中国最大的腕。我叶京就是性格悲剧,有自知之明,我早就看透了,并不是我迷茫、不懂了,我太懂那一套了,我至今还是个老愤青。

冯小刚最大的聪明,就是善于借鉴和利用比他还要聪明的人,如果听到别人说了什么段子,他第二天就能用上。不过冯小刚确实没什么文化知识,经常白字连篇,记得有一次,我跟他在车上,他看到一本杂志把徐帆作了封面,打长途给她念,说:帆子,这里面说你青春青丽。我就在旁边纠正,那是靓丽。我看《夜宴》里周迅扮演的青女其实应该叫靓女的。

《甲方乙方》时,王朔和冯小刚就分了

当然这也不能怪他本人,也许是时代的原因。他现在却成了中国最出名的导演,引领着大众的电影口味。我戏里的冯裤子,动不动就哭,这个细节就来自冯小刚。我认识的冯小刚渴望成功,做梦都想出名,为了成功,什么架子都能放下来,他很会做人。多少次他都在王朔面前痛哭,光在我面前就有好几次。

记得在拍摄《甲方乙方》时,王朔和冯小刚就开始掰了。从外地宣传回来的时候,我还有点纳闷,王朔没有跟我打电话,也没见过冯小刚跟他混在一起。这个电影是根据王朔的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改编的,剧本的原始名是《比火还热的心》。该片筹备初期王朔刚回国,冯小刚对这个电影挺上心的,因为之前一直没有出好作品,事业陷入了低谷,就指着这个电影翻身了。制片主任陆国强跟我说他们两个人已经分道扬镳,我这才知道。陆国强跟我说,有一次冯小刚派他去给王朔送5万块钱的稿费,没料想给王朔扔了出去,并没有接受,他不是嫌钱少,而是王朔已经厌倦了冯小刚的行事方式。那时王朔刚从美国回来,感觉到他已经在和冯小刚慢慢疏远,也没有以前那么热情,两个人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终于在拍摄《甲方乙方》时爆发了。我听完陆国强的叙述后,当时还有点替冯小刚打抱不平,觉得当时冯小刚正忙着他的贺岁片,可能忽略了身边的王老师,我觉得老王不至于啊。

跟冯小刚一起合作完《甲方乙方》后,我开始筹备自己的第一部电视剧《梦开始的地方》,当我拍摄进度到了一半的时候,有一天,冯小刚突然给我打了电话,又差点哭了。冯小刚说有件事必须由我出马才行,原来是筹备根据王朔小说《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改编的电影,也就是后来的那部《一声叹息》。这个电影以前就想拍来着,还曾叫过《男女关系》,但被广电总局叫停了,冯小刚趁着自己往上的势头,重新把这个剧本捞起来了,但是这个剧本是冯小刚跟王朔共同创作的,必须通过王朔的认可才能拍这个戏,可他一直不接冯小刚电话。冯小刚在我之前曾托遍圈内与王朔关系不错的人,希望联系上王朔,他说想来想去只有我能请动王老师。于是,我就打电话给王朔说有事找他。他就说下午四点半在京广中心附近的酒吧见面。冯小刚听说我已联系到王朔,激动不已,一定要争取请上王朔共进晚宴。我见王朔后就说,我来其实是受冯小刚之托谈《一声叹息》剧本。但王朔说要拍就拍跟我没任何关系。我劝他这事还是好事,我说冯小刚也不容易,为了这事都在我面前委屈地哭了。王朔来了一句,他就这样。

王朔说《一声叹息》有所有中国电影的缺点

据说王朔当年为了冯小刚能做《编辑部的故事》的编剧,曾对郑晓龙说,如果不让冯小刚一起参与,我也退出。

在拍摄《北京人在纽约》时,很多有关的人也不希望冯小刚参与导演,要不是看在王朔的情分上,恐怕他也没有参与创作该片的机会了。后来,王朔开始感觉到冯小刚太功利了,是利用他来办自己的事。在我的劝说下,王朔终于同意与冯小刚见面。一听这个消息,冯小刚开车过来,激动得都迷路了。冯小刚非常看重《一声叹息》的,在他心中这个电影实际才是他真正的转型之作。该片内部放映,冯小刚请我和王朔去北影看。之前,他也请过我看,但我没有去。那天王朔看完后,冯小刚问他的意见。王朔说挺好的,挺好的。冯小刚这辈子最在乎他的评价。可是,等我和王朔走了以后,王朔在车上说,所有中国电影的缺点都被这个电影吸收了。这句话冯小刚是不可能知道的。该片曾经获得埃及某电影节的奖项,有记者问过王朔的意见,王朔说:在我的印象中,埃及电影节就相当于中国一个乡镇企业奖。冯小刚特别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为了这句话他也在我面前抱怨过。他又哭了,说王老师不能够这样对我啊。冯小刚曾经问我:如果我和王朔出去,哪个更受老百姓欢迎,他心里也想超过王朔。

实际上,冯小刚与我并没有直接的冲突,但是我因为王朔的原因与他逐渐疏远了。这些年,我与王朔也疏远了,一方面是他在忙着小说创作,另一方面有其他原因的,虽然王朔对冯小刚不满,但是后来我也听说他们又开始来往了,还在一个公司共事。我觉得我是为你王朔跟冯小刚疏远的,结果你王朔又跟冯小刚来往了,你们这不是分明在涮我吗?

以前我从不接受媒体采访,但今年开始我转变了想法,凭什么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凭什么他们能频频在媒体前口出狂言。我为什么不能有话语权呢?

执导过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的郑晓龙,曾是北京电视艺术剧中心的一把手。如果说叶京的回忆像一锅味道麻辣的水煮鱼,那郑导的回忆反倒像一壶菊花茶了,味道平和但是细节耐人寻味。

记者提起叶京借《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冯裤子一角来影射冯小刚时,郑晓龙笑了,说其实只要没有点名说他写的就是冯小刚,那还是属于人物创作。在采访郑晓龙之前,记者听某资深娱记说,刘沙(曾任北京电视剧艺术中心工作制作人)曾说,他们几个包括冯小刚、赵宝刚等人后来都离开了中心,有个不成文的约定,那就是不再谈当年那点破事。记者就此事求证郑导时,他说:没有什么约定吧,我不知道,过去的事情有什么不可以提的呢?也许是因为他们现在都有名气了。

王朔是冯小刚的精神领袖,尽管两人的本质相去甚远,冯小刚的思想、语言轮廓都来自王朔。冯小刚曾开玩笑说,王老师是大海,我是一滴水。 ——孙健君

冯小刚是在模仿王朔的语言风格中成长起来的,他当时能把王朔的小说倒背如流。 ——郑晓龙

陆国强跟我说,有一次冯小刚派他去给王朔送5万块钱的稿费,没料想给王朔扔了出去,并没有接受,他不是嫌钱少,而是王朔已经厌倦了冯小刚的行事方式。 ——叶京

其实,《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并非叶京第一次讽刺冯小刚了,在前作《贻笑大方》中他对冯小刚甚至包括徐帆的讽刺可谓毒辣。不过,冯小刚却很大度,只淡淡地说,那片子没意思,不喜欢,并不会阻止身边的人去看。老早前跟冯小刚打过交道的记者都觉得冯小刚还是很有礼貌的,并没有什么架子。

郑晓龙口述:

王朔的语言是冯小刚安身立命的根本

北京电视剧艺术中心在当年是少有的电视剧制作单位,我当时主抓生产,像冯小刚、赵宝刚等人进入中心,都要经过我的同意,刚进入中心的时候,冯小刚是美工、赵宝刚是道具,起点都很低,但是他们都很努力,取得了今天的成绩。可以说,那个时候谁要想进入这个圈子都要通过我,所以可想而知,冯小刚对我的态度是什么,是谦虚的、恭敬的,整天跟在我后面跑。其实,冯小刚能够认识王朔是通过我。有一次,我在导戏,正好空隙时我看一本刊登了王朔小说《浮出海面》的杂志,正在试用期做美工的冯小刚站在我旁边,我看小说写得挺逗的,冯小刚也看着笑了,问我这个人认识吗。我说认识啊,是我很好的朋友。冯小刚就说一定要引见我认识王朔。后来就由冯小刚做东,请我和王朔一块在燕京饭店吃饭,从那以后,冯小刚就王老师长,王老师短。

《编辑部的故事》的编辑最开始有六个人包括王朔、苏雷、魏人、葛小刚、马未都、冯小刚,当时我们开会讨论出故事大纲和角色定位,然后各人分题目写。最后是王朔统稿,该剧一共25集,冯小刚写的是7或者9集,其他的基本上都是王朔写的,其他人写的都被毙了,是王朔帮着改稿,署上哥几个的名字。可以说,冯小刚是在模仿王朔的语言风格中成长起来的,他当时能把王朔的小说倒背如流。他能走到今天,完全是王朔的语言风格推着他走到今天,别看他现在转型,但是他以后还是回到老路子上的。王朔的语言是冯小刚安身立命的根本。

冯小刚写剧本可以说是我手把手带出来的,在拍摄《北京人在纽约》的时候,剧本由我和李晓明先写出来,然后让冯小刚再顺一遍,最后我统筹。他在当中虽然说是导演之一,但他坐在监视器前,然后等我说可以了就可以了。他当时的职务相当于今天的执行导演。冯小刚现在名气大了,开始做大片,希望他能有更好的文化修养走得更远。

京腕的圈子

想了解《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梦开始的地方》、《阳光灿烂的日子》这些影视作品背后的人与事,就应该了解以王朔为中心的圈子

叶京和王朔

叶京和王朔出生在北京训总大院,是从小长大的发小,他们一起度过童年、少年,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一起倒卖过电子表,在五棵松一起开过北京第一家川菜馆。他们都生活在大院子弟圈子1995年,叶京的父亲去世,给他的触动很深,然后写下第一个剧本《梦开始的地方》,写完后就给王朔看。也许,从这个时候,叶京就进入了以王朔为中心的一群人构成的影视圈子。而叶京也开始接触到冯小刚、赵宝刚、姜文、张元、徐静蕾等人,说他们形成以王朔为中心的圈子并不为过。

赵宝刚与王朔、海岩

冯小刚暂且不表,赵宝刚与冯小刚一样都在北京电视剧制作中心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他担任导播的电视剧《渴望》、担任第二导演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的编剧均是王朔,而后执导的《过把瘾》是根据王朔小说改编,但是凭心而论他所受王朔的影响不及冯小刚深刻。他最后被观众熟悉的原因反倒是他与作家海岩的数次经典合作比如《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和《永不瞑目》等。不过,近年赵宝刚与海岩也选择不再合作。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叶京表示《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中的角色汪若海并非影射海岩。

姜文、王朔与《梦开始的地方》

姜文的第一部经典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不仅有王朔出任配角,该片的剧本也同样取材于王朔小说《动物凶猛》,这个众所周知。但是,恐怕不是很多人知道的是,叶京的第一个剧本《梦开始的地方》写出来后,王朔就表示赞美。叶京说可以让冯小刚或者赵宝刚来导,王朔不置可否,而同时看中这个剧本的还有姜文,他当时即将去法国,与当时的法国妻子见面,对叶京说,请把剧本保留到我回国。后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本来不想自己做导演的叶京亲自执导该剧本。

徐静蕾、王朔与《梦想照进现实》

虽不能肯定徐静蕾是否如外界所猜测,与王朔有过情感关系,但叶京接受采访时提过,徐静蕾就是他们(比如自己、王朔)这一代的人心中美女的标准:质朴,不做作。徐静蕾出演过根据王朔小说《过把瘾就死》改编的电影《我爱你》,而她最新的电影作品《梦想照进现实》邀请久未出手的王朔担任编剧,剧本将王朔式语言发挥得淋漓尽致。

张元、王朔与《看上去很美》

张元与王朔的第一次合作就是电影《我爱你》。而第二次合作就是根据王朔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看上去很美》。不为人知的细节是,叶京向记者透露,他在张元之前就曾经向王朔口头提过希望改编这个小说,王朔表示同意。更令人觉得巧合的是,电影《我爱你》的文学接触——小说《过把瘾就死》、《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主人公都叫方言,而《看上去很美》中的方枪枪其实是童年方言。

其他人眼中的王朔与冯小刚

(素材来源于《三联生活周刊》一文《扶冯小刚一程的那些人》)

王朔要冯小刚活

冯小刚和王朔、彭晓林成立了好梦公司,公司名字来源于他们的剧本《好梦一日游》,是根据王朔的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改编的,它也是《甲方乙方》的原型,好梦公司成立几年后,相继所拍的几部影视剧要么票房不好,要么被禁,最惨的时候,冯小刚他们退了租用的办公室,拉着办公室用品满街转,找不到落脚的地方,好梦公司被圈内人视为毒药,不再有人敢投资。冯小刚那时候感到很绝望,王朔对冯小刚说,你有机会活,不要一起死。

冯小刚曾一度痛苦

王朔出国后,冯小刚一度很痛苦,困惑,编剧王刚回忆,那时因为《月亮背面》的患难,他和冯小刚的友谊经历了最好的时光,他所在公司在崇文门一个酒店,有长包房。冯小刚常来找他吃饭、聊天,那时冯小刚告诉他,有八大公司要联合投资他的电影,结果写完后那些公司全不见了。

王朔是冯小刚的精神领袖

《爸爸》是冯小刚和王朔的最后一次合作,从那以后,王朔去了加利福利亚很长时间,两个人这几年联系也很少。冯小刚的好友孙健君说是因为王朔那时看了很多书,反思自己过去写了一批精神冲动的小说,对以前的玩闹也失去了兴趣。冯小刚的智慧不是来自于读书,他的第一时间用于社交,第二才是改剧本,他家就是一个小社交圈,流水进出各种人,他离不开人群,两人在工作上有了分歧。

圈子关系也纵横交错

条条大路通罗马,谁红谁是大哥大!(设计台词)

叶京说:我小时候住在总参军训部大院,王朔比我小一岁,还有王中军和王中磊。

有网友指出,《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面的高洋就是《北京人在纽约》里面的王启明,在现实中就是华谊老总王中军,而高晋则是华谊副总王中磊。

冯小刚和赵宝刚曾一起在北京电视艺术制作中心当学徒,起点都很低。

冯小刚为导演之一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姜文扮演男主角。

冯小刚视王朔为精神领袖,靠模仿王朔语言风格起家。

叶京说,徐静蕾就是他们(比如自己、王朔)这一代的人心中美女的标准:质朴,不做作。

叶京是一个导演,除了《与青春有关的日子》,还导过《梦开始的地方》,也做过演员,在冯小刚的《甲方乙方》里出演过。

叶京表示《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中的角色汪若海并非影射海岩。

后记

当叶京讲述王朔与冯小刚之间发生的故事时,冯小刚正忙着宣传自己的《夜宴》,当我准备开始写这篇文章时,冯小刚已经忙于开拍自己的新作——《集结号》。冯小刚拍电影的步伐走得快,快到他无暇顾及过去的自己如何成为他人叙述的重点。我曾经试图采访徐帆,希望她能够以一个妻子的身份去看待叶京如何描述自己的丈夫,但徐帆表示在她的心中,冯小刚当然什么都好,他们两口子对于别人的说长道短也不想回应。我又试图采访故事中曾经提到的当年电影制片主任陆国强,他的回答是时隔多年,已经什么都不记得了,而且他是底下办事的,什么都不知道。他还反问记者,你们问过冯导本人么。所以,在这个故事里大家听不到冯小刚的声音。

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刚好在电影院看了动画片《丛林大反攻》,片中那只从胆怯、不知所措变成勇敢、充满智慧众多动物的领袖大棕熊,正好就是冯小刚配的音。在看完电影后,我笑得很开心,一为故事中可爱的大棕熊,二是联想起叶京等人讲述的冯小刚。革命不计较出身,至少在中国很多人都很喜欢冯小刚的贺岁片,很享受他曾带给大家的快乐——当然他现在正在转型,就像片中大棕熊急于适应丛林生活一样。一个充满智慧的人终究是要成功的。

窗体顶端

冯小刚与王朔叶京恩怨大揭秘 往事不如烟

冯小刚、王朔、叶京(从左到右

    80年代末,他们形影不离,构筑了尽人皆知的京派文化。但是现在,这个圈子解体了,大家分道扬镳,各奔东西。

    叶京VS冯小刚

    记者:媒体这两天报道你曝料王朔与冯小刚(冯小刚新闻,冯小刚说吧)之间的恩恩怨怨,有人说是因为你不得志,才这么挤兑冯小刚?

    叶京:那些媒体也没真正说到点上,他们把我很多话都省掉了,就皮毛地登了一点现象,比如拍《甲方乙方》王朔把钱扔给他,两人开始不合,包括冯小刚就是一个为了自己成事,什么都肯做的人。

 

    但究竟他为什么会这样,真是一两句话没法说清楚的。

    我当时也想到了,老百姓看了一定会想,你叶京有必要这么说人家吗?人家现在成功了,你就背后说人家,你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你不厚道。更有甚者说你是借着冯小刚、王朔炒作你自己。实际上,我早就吃过葡萄,它压根儿就是酸的。我后来想明白一件事,他们都是靠这些成长起来的,尽管我不能苟同那样一种成长方式,但你必须承认成者王,败者寇,这是再简单不过的理论了。我对这些无所谓,我叶京没有得志不得志,因为本身我就不是这圈里的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我根本不在乎任何人的看法,你不可能为了别人对你的看法活着。

    我当初为什么选择搞影视,就是因为当初我发现连这些没文化的人都干了导演、写了剧本,甚至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引领了中国影视文化潮流,引领了大众口味。他们成功了,取得话语权,他们放个屁,老百姓都觉得是香的。我为什么要去说?就是想说大家不要再把那个屁当成香的去闻了。

    记者:您在冯小刚的《甲方乙方》里演过一个让人过目不忘的角色,把全村鸡都吃光了,按理说,当时您和冯小刚的关系不一般?

    叶京:《甲方乙方》纯属我帮冯小刚忙去了。冯小刚是很会利用别人的人,你知道他当时拉我去为什么吗?我太了解了,冯小刚为人行事是带有强烈的个人目的性的。《甲》当时没钱啊,340万能拍什么?搁现在,340万给他一人酬金都不够。三百多万,还包括他自己的酬金都压进来了,葛优(葛优新闻,葛优说吧)还压进10%,连葛优那么爱财如命、谨小慎微的人都压进来了。巴顿将军那场戏,我无偿给他调来一个营的坦克。你知道坦克要多少钱吗?就拧一下钥匙点一下火,每辆坦克就五六千块钱一个磨合小时。

    记者:当时为什么给冯小刚这么大的面子?

    叶京:是王朔领着他认识了我叶京。冯小刚多会做人啊,天天叶老师长叶老师短。我曾经问过王朔,既然你这么讨厌这个人,早干吗了?王朔来一句:如果一个人天天拍你马屁,你不能跟他急吧。我觉得这话特经典,因为我也特有感受。冯小刚夸人有个技巧,能在你不在的时候当着你特别好的朋友面夸你,这招最灵。冯小刚在我面前没说过一个王朔字,他知道我会把这些话带给他的王老师。

    受王朔影响,后来我也发现这人跟你套近乎有强烈的个人动机。我坦克调不来他能拉我拍《甲》吗?当然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他知道我跟王朔的关系,因为当时王朔已经在跟他疏远,更何况,在当时情况下,又不能署王朔的名字。

    记者:至少那时你们还相安无事,彻底翻脸是为什么?

    叶京:我操作我的第一个剧本《梦开始的地方》,当时很多导演都想做这部戏,包括姜文(姜文新闻,姜文说吧)、赵宝刚。冯小刚也特想窥着这剧本。按王朔的话是,这人有好事从来不落空,他生怕你的事跟别人合作,没跟他合作。但事后,冯小刚以能给我搞到拍摄《梦开始的地方》的资金为交换条件,拉我陪他宣传《甲方乙方》,并且表示路上还能跟我一起探讨剧本。后来我发现他最大的动机是想拉着我陪他一路玩扑克牌,因为当时他们三缺一。那时冯小刚天天沉溺于玩扑克牌。

    一路上,冯小刚对《梦开始的地方》剧本的事只字未提。《甲方乙方》宣传回来后,由于他跟投资人开黑价,把《梦》剧本投资谈崩了,并且连声招呼都不打,就没信儿了。我对他的这种做法深恶痛绝。

 

窗体底端

冯小刚VS王朔

    记者:冯小刚与王朔之间怎么就不明不白地分手了?

    叶京:很多事不是一句两句话说得清的。王朔是一个多变的人,很情绪化。当时是他最低潮苦闷的时候,又赶上当时对冯小刚彻底失望,他不想再插手管任何影视圈的事。

    他说影视跟我没有任何关系了,我以后就写我的小说。这是他的原话。但是你说他能不介入吗?他前段时间接受孙甘露采访,围绕中国电影,围绕他和徐静蕾拍的《梦想照进现实》做了一次长长的访谈。那一次,王朔把中国电影连同冯小刚一个没落全讽刺一遍。王朔的话你也不能全信,就跟他从前跟我说姜文似的,姜文的话你只能信40%。我觉得他说得很对,别说姜文,现在娱乐圈大多数人你只能信30%70%是不可信的,全在装和做秀。

    记者:您曾说过冯小刚特别在乎王朔对他的评价?

    叶京:王朔是他的恩师,大家一致公认的一句话,王朔是他的精神支柱,他的灵魂。没有王朔,就没有冯小刚的今天。冯小刚跟王朔签完《一声叹息》合同,第二天他抱着我又哭。为什么说他左右逢源?他第一次跟王中军、王中磊合作,那是他哥俩掏钱。他既想巴结王中军、王中磊,又想讨好王朔。他哭着对我说:朔爷为什么那么不给我面子啊?人那么大老板掏钱买朔爷的剧本眼睛都不眨啊。王老板很大度,人家把给你的税钱都背了。结果王朔不冷不热回了一句:哎,人那么大老板也不缺这几万块钱。当时搞得冯小刚很下不来台。我说你就嘴欠,就是一农民。

    叶京VS王朔

    记者:王朔最近给徐静蕾创作的《梦想照进现实》不知您看了没有,评价如何?您觉得这么多年王朔隐在后面,不再抛头露面的原因是什么?

    叶京:王朔曾经跟我说过,绝不再接触影视圈,他说我嫌恶心,嫌脏。我也认为,人多的地方是非就多,是非多就不干净。他跟徐静蕾搞的那个电影再自然不过了,那是他兴趣使然,说老实话,他做那东西很正常,他自己不也说了吗,他想养家糊口,挣点零花钱。

    记者:您曾说是因为王朔疏远了冯小刚?

    叶京:我彻底跟冯小刚掰的确因为王朔,并不是他亲自跟我说了什么,而是因为我跟他几次聊起这方面的事,王朔话里话外透着对这人恶心。我想王朔都跟他掰了,我何必再搭理他呢?

    记者:和王朔之间,你们是相互影响吗?

    叶京:在生活上相互影响,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生活阅历,不是能割舍得掉的。在创作上我们不搭界。

    记者:您和王朔现在也不来往了,是不是跟他也掰了?

    叶京:我们原来也没真正共过事,只不过我们是生活中的好朋友,一块从楼上往过路人身上吐痰的发小,我们都很在意我们小时候的情谊。但现在生活中我们很难有机会再聚到一起了,我跟王朔大概有三年没见了,连电话都没通。但说老实话,我知道他在干吗,他也大概知道我在干吗。我们之间也曾经历过一些挺伤感的事。

冯小刚VS王朔VS叶京

    记者:这两天,包括王朔、冯小刚或者当年和您一起的朋友,有没有给您什么反馈?

    叶京:绝不会有,要有首先是冯小刚,他怎么会给我呢,王朔更不会了。冯小刚敢回应我吗?如果他敢回应,只能说他聪明了半辈子,终于傻了一回。很简单,第一我说的这些全是事实,他拿什么回应我?第二,他越回应越此地无银三百两,不打自招。第三,他能傻到帮我炒作啊?

    记者:怎么看你们三人现在这种关系?

    叶京:没什么关系,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们已经分道扬镳,而且我们都快到了知天命的人,还何惧所有,谁靠谁啊。

    记者:《梦开始的地方》《贻笑大方》都是非常有影响的作品,但您很少接受媒体采访。现在您爆出这么多猛料,为什么一下有这么大的转变?

    叶京:以前我立过规矩,绝不接受任何采访。后来想了,凭什么许他们州官放火,不许我们百姓点灯。不要忘了,王朔他们出道不久也骂过不少人,冯小刚不也是在骂声中成长的吗?我看不惯他们的做法,我为什么不能说呢?另外一个原因,无数人劝我,《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你为什么不接受采访?我就接受了。本来我说就谈《与》这部戏,但聊着聊着,我有必要为大家揭开戏里的谜团。本来不想说的就说出来了,肯定口无遮拦,会得罪人,我说话太直白,连弯都不拐,而且说得比较刻毒。

王朔、冯小刚、叶京的往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