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发布时间: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
1、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女孩一般是10岁入青春期,男孩一般是11岁入青春期。青春期的重要标志是女性的月经初潮和男性的首次遗精。
2、影响生长诸因素:(遗传)(营养)(体育锻炼)(疾病)(自然环境)(环境污染)(社会因素)
影响生长诸因素:(遗传)(营养)(体育锻炼)(疾病)(自然环境)(环境污染)(社会因素)
3、科学用脑(★科学用脑五要素:课程交替、动静结合、反复强化、勤于思考、适当休息)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
1、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遗传)。种豆得豆,种瓜得瓜;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就是(遗传现象)。
2、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大自然如此的千姿百态、丰富多彩,那是因为生物(变异)的缘故。如:一颗之果——有苦有甜;黄鼠狼生鼠辈——一代不如一代;龙生九子——个个不同;一母之子——有愚有贤;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
3、(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孟德尔)是著名的遗传学家,也是现代遗传学之父。
4、袁隆平是我国著名水稻专家,他经过多年选育培育杂交水稻新品种,20012月,他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6、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比如用(X射线)照射种子。7、三叶草通常有三片叶子,但也有极少数是四片,这是因为(变异)现象。
8、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比如用(X射线)照射种子。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如:无籽西瓜、新型草莓、太空椒、瘦肉型猪。将种子带到太空环境中,然后带回地面是属于(人工变异培育)。
第三单元《进化》
1、第一块恐龙化石是1822年被人们发现的,恐龙属于爬行动物,它生活在距今6500万年前,恐龙是卵生的。所有关于恐龙的知识都是来源于对(化石)的研究。
2、(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几百万年以前死亡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化石的形成过程。(注意顺序)动物死亡→被沉积层包围→矿物化→地壳运动→接近地表
3、(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5、达尔文是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之一,他在观察、研究大量动物的基础上,于1859出版了《物种起源》。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6、自然选择:在生存竟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在自然选择中,凡是
1


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人工选择:是在利用生物的过程中,人们为了获得好处或利益而采取的选择。自然选择是客观的,人工选择是主观的。
7、生物的形态与其所处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是(进化)的结果。如:极地狐狸的耳(短圆),可减少(热量的流失);非洲沙狐的耳(长而大),有利于在炎热环境中(散热)
8、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1)达尔文认为:①生物最初是由(非生物)发展起来的,现在的各种生物存在(共同)的祖先。②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则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③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发展着、进化着。
9、“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含义是什么?
答:“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含义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只有那些适合并主动适应周围变化的生物才能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其他不能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
1、蓝色的地球是生物共同的家园。
2、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栖息地。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可以在一起生活,有些可能成为很好的朋友,有些却可能成为敌人。合作关系的生物有:小丑鱼和海葵,蜜蜂和花,啄木鸟和树,
敌对关系的生物有:熊吃鱼,小鸟吃虫,捕蝇草和飞虫。
3、仙人掌的表面有许多刺,这是它的叶子,它把易散发水分的(叶子)长成细小的(针状),以减少水分散发的面积;它的茎表面生(蜡质),可以减少水分蒸发;茎肥厚多汁,能(储存水分)
4、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能在沙漠生存是因为它有抗捍、抗风沙的本领。浅海生活的小动物有的透明,有的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是为了水底和水面的天敌难以发现他们。让身体表面有着适当的颜色,避过敌人,在生存竞争中保护自己,这种保护自己的方法就是(保护色)
5、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源头是(植物),终点是(凶猛的动物)
6、食物链的群体: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自己制造食物,养料来自光合作用。如:玉米、枊树、小麦、白菜、小草。消费者:以其它食物为食。如:蜘蛛、老虎。分解者:如蘑菇、细菌、蚯蚓、霉菌。
9、食物链的营养主要来源于植物。作为生产者的植物,其养料主要来自于光合作用。
10、完整生态系统中的四大角色分别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生命物质)。无生命物质,如空气、水、阳光、简单化合物。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就叫做生态平衡。
11、目前,中国已建有22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动物资源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方面。
2


12.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危害行为:(过度放牧)(过度捕捞)(滥施农药)等。
13.保护生态平衡、珍惜动物的途径:建立自然保护区、植树造林、制作喂鸟器、建设生态工程。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
1、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虽然看不见它,但能感觉到它。如果没有能量,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动都将停止。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它们能以不同的方式被(储藏)和(运用)。能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
2、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或(发声)的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3、我们生活中各种能量的作用:光能使植物生长;热能将水烧开;电能使电灯发亮;食物中的化学能使我们运动。声能使纸片振动。打开电视机,电能就转换成(光能)和(声能);搓手,动能就转换成了(声能)和(热能)
4.家中和工农业生产中使用的能量大部分来自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它们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被称为不可再生性能源;还有一些能源是可以再生的,被称为可再生性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5.太阳是人类的能源之母。生活中浪费能源的行为:日益增多的机动车、长明的路灯、空调温度的不当设置等。
7、几种有开发前景的的新能源:(潮汐能)(核能)(生物质能)(地热能)
8.我们生活中各种能量的作用:光能使植物生长;热能将水烧开;电能使电灯发亮;食物中的化学能使我们运动。声能使纸片振动。
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
1、拓展就是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某些现象。“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讲的都是拓展能力。
2、张衡利用地震波在固体中传播的原理,发明了地动仪。18世纪英国发明家瓦特根据蒸汽产生动力的原理,制造出了用途广泛的蒸汽机。19世纪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磁感应生电的原理。
3、火箭升空利用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气垫船能在水面高速滑行是利用了(物体与空气的摩擦力小)的原理。瓶子吹泡泡的实验是利用了空气的(热胀冷缩)原理。“烧不死的鱼”的实验说明:水是热的不良导体。气垫汽车是利用(空气动力)原理前进的。
4、我知道收集证据的方法有:观察测量、搜集资料、实验、调查等。
3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