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鸟类迁徙的基本趋势

发布时间:2015-01-03 17:51:42

一、世界鸟类迁徙的基本趋势

1、鸟类迁徙的方向

鸟类迁徙的方向取决于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间的位置,由于大多数迁徙鸟类在北方高纬度地带繁殖,南方越冬,因此,鸟类多是南北迁徙。一般来说,越是气候严酷的北方地带,迁徙鸟类的比例愈大。以美洲为例,美国的候鸟比例比加拿大小,墨西哥则更小。到了亚马逊热带雨林地区,鸟的种类很多,但大部分是不迁徙的留鸟。

温度并不是鸟类越冬地的唯一条件,优越的取食条件应该是鸟类选择越冬地的重要因素。很可能,光照时间,雨雪等方面的差异决定鸟类迁徙,迁徙的方向是赤道方向,但不一定到达赤道。如果存在着更为优越的取食条件,鸟类的迁徙方向可能偏离或与正常方向相反。尽管如此,鸟类迁徙的基本趋势是南北迁徙。少数种类先是东西方向迁徙,然后再南北方向迁徙,如极北柳莺。环志结果表明,还有个别种类基本是东西方向迁徙。

2、迁徙路线或通道

鸟类的迁徙路程是漫长的,沿途需要经过许多森林、草原、高山、大川、沙漠、岛屿和海滩。往返于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的迁徙个体或迁徙群都有自己的迁徙路线和停歇地点,这些迁徙路线和停歇地点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许许多多鸟类迁徙经过某些特定的地理区域,形成所谓的“通道”。“通道”可以比喻为“高速公路”,迁徙路线好比是一条又一条的“车道”。只不过高速公路的车道比较少,一般每侧只有2-3条车道。而“迁徙通道”内的“迁徙路线”却许许多多。

迁徙通道的宽度及走向取决于多种因素。首先是繁殖地和越冬地的面积,如果繁殖地和越冬地仅限于狭窄地区,迁徙通道不会很宽。反之,则不会很窄。其次是地形。有些从繁殖地起飞的鸟类为了避免飞越沙漠或大洋,而绕过这些障碍到达它们的越冬地。例如欧洲中部的一些鸟类迁徙时是从地中海的两侧沿岸绕过而不是直接飞过宽阔的海面;有的绕到地中海的东部,再沿尼罗河向南飞以避免条件恶略的撒哈拉沙漠。中欧国家的鹤类是经过西班牙到东欧意大利,白鹳从欧洲到非洲越冬时,为了避开在海上飞行,它们宁可绕道在陆地上飞行。除地形外,影响鸟类迁徙通道走向的因素应该考虑季风和气流。合适的季风和气流有助于飞行,而且,随季风而来的气温和降雨方面的变化会引起植被和鸟类食物的变化。最后,还应考虑历史因素。鸟类的繁殖地、越冬地以及迁徙中途停歇地的选择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一旦形成“本能”行为,轻易不会发生改变。

如果根据迁徙研究结果将每种鸟的迁徙路线和迁徙通道作图,可以清楚看出春、秋两季迁徙的轨迹。但是,不可能将所有鸟类的迁徙轨迹都同时在图面表现。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曾力图比较细致地表达全球范围内鸟类的迁徙动态,他们将候鸟分为五类:陆地鸟、雁鸭和天鹅、鸻鹬及其它涉禽、海鸟及鸥和燕鸥、猛禽。此外,凡是卫星跟踪研究结果,直接用线段表示(附图6-165)。尽管如此,全球范围内的鸟类迁徙看起来仍比较复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为了探讨亚太地区的湿地和水鸟保护,亚洲湿地局曾经描述过全球候鸟迁徙趋势。2005年,随着禽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出现,有些人怀疑候鸟可能散布流感病毒。此时,湿地国际(Wetlands International)与世界卫生组织(FAO)合作,又提出一份全球候鸟迁徙趋势图(附图6-166),提出全球八条主要迁徙通道。应该说,八条迁徙通道主要集中了各国候鸟迁徙研究的成果,包括我国的部分研究成果。基本反映了全球候鸟的迁徙趋势,尤其是水鸟的迁徙趋势。但是,由于许多国家和地区缺乏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尤其是雀形目小鸟和猛禽的迁徙研究,全球范围内候鸟迁徙通道的描述还将不断改进。

二、我国鸟类迁徙的三大通道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条件复杂,迁徙鸟类数量众多。但是,对我国候鸟迁徙通道的研究,长期局限于一般观察基础上。经过二十多年的环志研究,对途经我国的候鸟迁徙通道开始有新的认识。

1985年以前,我国鸟类学界一般认为我国有三条迁徙通道:

1、西部通道

包括在内蒙西部干旱草原、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的干旱或荒漠、半荒漠草原地带和高原草甸草原等生境中繁殖的夏候鸟,如斑头雁(Anser indicus)、渔鸥(Larus ichthyaetus)等。它们迁飞时可沿阿尼玛卿、巴颜喀拉、邛崃等山脉向南沿横断山脉至四川盆地西部、云贵高原直至印支越冬,西藏地区候鸟除东部可沿唐古拉山和喜马拉雅山向东南方向迁徙外,估计大部分大中型候鸟亦可能飞越西马拉雅山脉至印度、尼泊尔等地区越冬。

2、中部通道

包括在内蒙东部、中部草原,华北西部地区及陕西地区繁殖的候鸟,冬季可沿太行山、吕梁山越过秦岭和大巴山区进入四川盆地以及经大巴山东部到华中或更的地区越冬。

3、东部通道

包括在东北地区、华北东部繁殖的候鸟,如鸳鸯、中华秋沙鸭、鸻鹬类等。它们可能沿海岸向南迁飞至华中或华南,甚至迁到东南亚各国;或由海岸直接到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及澳大利亚等国越冬。

1995年以后,结合当时全球范围的水鸟迁徙研究成果,特别是我国青海湖斑头雁(Anser indicus)、渔鸥的环志回收结果,提出亚太地区迁徙水鸟三条迁徙通道,分别是中亚-印度迁徙通道,东亚-澳洲迁徙通道以及西太平洋迁徙通道。各通道之间并不完全独立,互相之间有交叉和重合(附图6-167)。

最近,结合禽流感的大规模发生,湿地国际又提出一份全球候鸟迁徙通道图。全球8条主要迁徙通道,仍是更多地反映水鸟的迁徙。通过我国地3条通道有所改变,分别是:东亚-澳洲迁徙通道,中亚-印度迁徙通道以及西亚-东非迁徙通道(附图6-168)。我们认为,这三条迁徙通道基本代表我国鸟类,特别是水鸟的迁徙通道,而陆地鸟的迁徙通道比较复杂。

总之,由于我国复杂的自然地理条件,辽阔的疆域以及种类众多的候鸟,必然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候鸟迁飞类型。要确切掌握这些候鸟的迁徙规律,还需要通过环志以及更先进的手段(如卫星跟踪)来获得大量资料予以证实。

三、我国大陆水鸟迁徙研究概况

依照湿地国际的定义,水鸟是生态上依赖湿地生活的鸟类。我国主要水鸟有8目,28科,约262种。

全世界15种鹤,中国记录到9种。黑颈鹤是仅在中国繁殖的高原种类,丹顶鹤、白枕鹤等在中国广大湿地繁殖和越冬,大多数鹤类具有跨国迁徙特性。

全世界鸭科鸟类约150种,我国46种,绝大多数跨国迁徙。东亚-澳洲迁徙路线列出的47种和亚种,我国有43种和亚种。

海滨鸟包括雉鸻类,蟹鸻类,蛎鹬类,反嘴鹬类,燕鸻类以及鸻类和鹬类等鸻形目鸟类,我国约有64种。

我国还有丰富的鹭科鸟类(约20种),鹳科鸟类(5种),鹮科鸟类(6种)和鸥科鸟类(约34种),以及潜鸟、 和鸬鹚。其中许多是珍贵濒危鸟类或特有鸟类,如朱鹮、黄嘴白鹭、海南虎斑鳽、东方白鹳、黑脸琵鹭、遗鸥、黑嘴鸥等,在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具有特殊保护意义。

报道我国大陆各种水鸟数量动态的资料较少,近几年结合全国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和湿地资源调查积累了一些资料。例如,1997-1999年期间,我国境内越冬黑嘴鸥的数量为4700多只,繁殖黑嘴鸥的数量约为4300只。

我国大陆正规的鸟类环志工作开始于1983年。首次环志便是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的斑头雁(Anser indicus)和渔鸥(Larus ichthyaetus)。环志初期,我国大陆的年平均环志数量只有5-6千只。1997年起环志数量大幅度增加,2002年环志387种26.6万只,2003年环志近29万只。截止2004年底累计环志鸟类近669种124万余只。其中水鸟环志数量约为4.21万只,仅占环志总数的3.4%。

难以捕捉是限制水鸟环志数量的主要因素。我国大陆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地点开展水鸟环志,如:辽宁双台河口和丹东鸭绿江口、江苏盐城、山东黄河三角洲、上海崇明东滩、青海青海湖鸟岛等自然保护区及河北沧州海兴湿地等地区。其中,许多水鸟的环志,特别是鸥类和鸻鹬类的彩色环志和彩色旗标研究,都是结合中日、中澳政府间候鸟保护合作进行的。

我国大陆环志最多的水鸟是鸻形目(22074),其次是鹳形目(7647)、鹤形目(5246)和鹱形目(3189),分别占环志水鸟总数的52.32%、18.12%、12.56%和7.56%。数量最多的是遗鸥(Larus relictus),其次为黑叉尾海燕(Oceanodroma monorhis)、池鹭(Ardeola bacchus)、黄脚三趾鹑(Turnix tanki)和黑嘴鸥(Larus saundersi)等,分别占环志总数的13.49%、6.46%、6.2%、6.17%和5.82%。

黑嘴鸥环志开始于1991年6月,环志黑嘴鸥雏鸟144只(金属环)。从1996年6月起为了落实中日政府间候鸟保护定期工作会议的精神,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与日本北九州市政府和日本山阶鸟类研究所合作,在辽宁双台河口国家及自然保护区对繁殖黑嘴鸥种群数量、栖息地现状开展了联合调查。同时,对黑嘴鸥的成鸟和雏鸟开展环志和彩色标记,以期进一步掌握其迁徙规律。2000年以后,合作区域逐渐扩大到江苏盐城和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截止到2004年底辽宁双台河口(红底白字)(附图6-169)、江苏盐城(蓝底白字)(附图6-170)和山东黄河三角洲(绿底白字)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共环志黑嘴鸥2456只。1996-1997年冬季日本北九州曾根滩涂环志黑嘴鸥22只,其中:成鸟20只,幼鸟2只,并全部进行了彩色标记(黄底黑字)。

1998年6月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与WWF(香港)合作,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东胜泊江海子环志遗鸥雏鸟579只(附图6-171, 5-172),其中有500只佩戴了由WWF(香港)提供的黄色彩环(无编码)。之后连续3年进行环志,1998年-2001年共环志遗鸥雏鸟4877只。2004年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在陕西省榆林市的红碱淖环志遗鸥雏鸟816只。

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附图6-82)环志最早开始于1986年,在云南省翠湖公园环志16只,1987年环志24只,之后中断多年,从1999年起又零零散散环志了几只,到2004底累计环志596只,其中:2003年环志179只,2004年环志366只,是过去20年环志总数的10倍。

国内最早的鸻鹬类环志开始于1985年(8种55只),截止到2004年底,中国大陆共环志鸻鹬类53种9765只。为了加强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水鸟保护,1988年澳大利亚派员到中国上海崇明举办培训班,培养中方人员识别鸻鹬类鸟类的能力,培训班期间环志鸻鹬类鸟14种150只。培训班结束后,上海崇明环志站成立并陆续开展一些鸻鹬类环志。1996年中澳第二次鸻鹬类调查研讨会继续在上海崇明东滩举行,用当地手动拉网法捕捉鸻鹬类20种303只,其中3只带有不同颜色的旗标。2002年4月中澳迁徙涉禽捕捉及彩色旗标研讨会在辽宁丹东顺利进行,首次用粘网捕到鸻鹬类5种92只。还观察到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地的个体。当年,带有“丹东彩色旗标组合”(附图6-173)的个体陆续在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拉斯加等地被观察到。2002年秋季和2004年春秋两季上海崇明东滩环志站环志水鸟3930只,其中有2454只佩带了上白下黑组合的彩色旗标(附图6-174)。

中国大陆最早开始普通鸬鹚(附图6-175)环志于1985年,到2003年底,共环志普通鸬鹚2099只。初期的环志数量很少,1985-1989年环志155只。其中青海省青海湖保护区内117只,黑龙江省扎龙保护区环志38只。1999年6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所在青海省青海湖保护区内就环志1946只。

除上述水鸟以外,还环志其它水鸟9科77种17 923只,数量较多的有鹭科(7 115)、秧鸡科和鸭科(1 815只)鸟类。有些水鸟通过专项环志获得,如安徽省皇甫山自然保护区1984-1995年环志鹭科鸟类8种1500余只。有些水鸟是通过夜间捕捉与环志获得的,如云南省巍山隆庆关、南涧凤凰山及江西遂川等地开展夜间鸟类环志时也捕获环志了一定数量的鹭科鸟类。鸭科鸟类环志开始于1983年首次环志304只斑头雁,到1995年底共环志1500余只,1996-2003年每一年都有少量环志(30-50只),2004年环志有所增加,环志数量为238只。秧鸡科鸟类环志数量不多,累计环志14种2400余只。

截止到2004年底,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已经弄清的水鸟回收记录是63种523只。其中,回收到大陆环志水鸟24种142只,台湾5种6只,香港5种5只。还回收到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俄罗斯、印度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环志的水鸟43种370只。

我国大陆环志并回收的24种124只水鸟中,大陆回收到18种33只,台湾地区回收1只,国外回收到17种108只。其中日本3种78只、俄罗斯6种11只、韩国2种8只、印度3种6只、澳大利亚2种2只、泰国、孟家拉和越南各为1种1只。

我国大陆回收的43种370只外国环志水鸟中,澳大利亚环志水鸟15种235只,回收种类全是涉禽,以鹬类为主。大滨鹬(Calidris tenuirostris)数量最多(98只),其次是斑尾塍鹬(Limosa lapponica)(40只)和弯嘴滨鹬(Calidris ferruginea)(31只)。

我国大陆共回收到俄罗斯(包括前苏联)环志水鸟15种101只。大陆回收的俄罗斯环志鸟与澳大利亚环志鸟不同,主要是鸥、鹭和鹤。银鸥(Larus argentatus)数量最多(48只),其次是红嘴鸥(L. ridibundus)(16只)和苍鹭(Ardea cinerea)(8只)。大陆地区的20多个省(市)都有回收记录,最远达广西和云南。

我国大陆共回收到日本环志水鸟16种22只。回收的种类有鹭、野鸭和海滨鸟。上海地区回收的数量相对较多。

我国境内还回收到其它周边一些国家的环志水鸟12种12只。如:美国4种各1只,印度2种各1只,新西兰1种3只,马来西亚、蒙古和菲律宾各1只。美国环志的一只黑腹军舰鸟(Fregata Fregata andrewsi)系广西大学的早年(1964年)标本,具体回收日期和地点不祥。

彩色标记观察包括2类:带有号码或字母的彩环观察及无有号码或字母的彩色旗标观察。有些种类,如鹤类及黑嘴鸥,其彩环上有编号或字母。如果观察到彩环上的编号或字母,我们将其归入与金属环相同的回收。还有一些种类,如遗鸥及一部分黑嘴鸥,其彩环之上没有字母和编号。一般来说,用于鸻鹬类标记的彩色旗标也没有字母和编号。

四、我国大陆水鸟迁飞动态

应该说明,仅仅根据我们的环志研究结果,还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我国大陆水鸟的迁徙状况,急需更全面深入地研究。为了描述主要水鸟的迁飞动态,我们将参考大陆鸟类学家的研究和调查。

1、雁鸭类

雁鸭类是广布于全球的游禽,全世界共有2科45属165种,其中我国分布的为1科(鸭科)20属50种(郑光美,2005)。

我国分布的雁鸭类全部为迁徙物种,国外繁殖地主要在欧亚大陆的北部,地中海和西亚。国内繁殖地主要集中在东北,少数物种在北部的内蒙和西北部的新疆、青海、西藏、甘肃繁殖。另外极少数的广布种,如斑嘴鸭的繁殖地从东北一直延伸到长江以南地区。

雁鸭类的越冬地相当广泛,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一些广布种,如绿头鸭、绿翅鸭、赤颈鸭等越冬地的北限超过黄河。值得注意的是,大天鹅的越冬地往南一般不超过长江。少数种类,如白眉鸭,冬季可迁至北纬35ο以南直达海南岛。与绝大多数物种不同的是,斑头雁(附图6-176)繁殖于青海湖,向西南迁徙到达孟加拉和印度越冬。赤嘴潜鸭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我国新疆繁殖,主要越冬于印度、孟加拉、缅甸和长江中游的部分地区。

雁鸭类的主要迁徙通道是“东亚-澳洲迁徙通道”,部分种类利用“中亚-印度迁徙通道”,少数种类也可能利用“东非-西亚迁徙通道”,但目前尚无迁徙到非洲的记录。

我国境内重要的雁鸭越冬地包括江苏盐城、湖北洪湖、湖南洞庭湖、江西鄱阳湖、安庆沿江湿地、香港米埔(雁鸭网络点)、云南拉市海等。其中,江西鄱阳湖仅保护区内越冬的雁鸭类33种,数量约15-20万只。最常见的雁鸭类种类有:小天鹅、白额雁、鸿雁、豆雁、灰雁、赤麻鸭、翘鼻麻鸭、罗纹鸭、绿翅鸭、绿头鸭、斑嘴鸭、针尾鸭、白眉鸭等。其中数量超过全球总数1%的有小天鹅、白额雁、鸿雁、赤麻鸭、翘鼻麻鸭等。

云南拉市海是我国西南部的重要雁鸭越冬地,经常越冬的雁鸭类种类26种,约5万只,主要包括斑头雁、赤麻鸭、中华秋沙鸭、绿翅鸭、凤头潜鸭、花脸鸭、青头潜鸭等。其中数量超过全球总数1%的有斑头雁、赤麻鸭、绿翅鸭、青头潜鸭和凤头潜鸭。

在安庆沿江湿地越冬的雁鸭类群总数通常超过6万只,常见种为鸿雁、豆雁、灰雁、小天鹅、绿翅鸭、斑嘴鸭、绿头鸭等。

雁鸭类飞行能力较强,迁徙时一般选择环境干扰较少、沿海或内陆湖泊湿地较多的路线,高空,白日飞行。春季北迁开始于3月,4月基本到达繁殖地。秋季南迁开始于9月,随气温降低陆续南移。11月中旬大部分已到达越冬地点。例如,在湖北洪湖保护区仅在其中一个观察点,就发现灰雁、豆雁、绿头鸭、斑嘴鸭、针尾鸭、绿翅鸭、赤颈鸭、琵嘴鸭。凤头潜鸭等,数量约4000-5000只。同期在上海崇明东滩的监测点则发现豆雁、斑嘴鸭、绿翅鸭等雁鸭类,多的时候达上万只。雁鸭类秋季迁徙趋势见。

2、鹤类

全世界共有15种鹤类,我国有记录的鹤类共有9种,其中,沙丘鹤属于偶见种;赤颈鹤可能已在我国灭绝。

黑颈鹤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部地区,繁殖地在我国青藏高原的西藏北部、青海、新疆、甘肃和四川,越冬于西藏的一江两河流域、云南北部、贵州西北部,总数约在8000只左右,只有少量个体飞越喜马拉雅山,到不丹越冬。

黑颈鹤以外的其它鹤类,其繁殖地主要在俄罗斯的东南部和西伯利亚。除白鹤以外,其它5种鹤可在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繁殖。除少量个体在朝鲜半岛越冬外,大部分在我国江苏盐城的沿海地区、长江流域的鄱阳湖和洞庭湖、升金湖、沿江湿地、上海的崇明东滩以及黄河三角洲越冬。

黑颈鹤主要在国内迁徙,在四川西北部的若尔盖湿地,青海玉树及其通天河流域与云南的东北部和贵州西北部之间定期移动。只有在新疆东南部、青海西部繁殖的鹤通过唐古拉山口,在藏北繁殖的鹤则由高海拔向南或东南迁徙到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河谷越冬,其中一部分飞越喜马拉雅山脉至不丹越冬。

繁殖于我国三江平原和黑龙江中下游地区的丹顶鹤,沿乌苏里江南下,越过兴凯湖、图们江口和朝鲜半岛北部东海岸(金野地区)等地,越冬于汉江流域(南北朝鲜分界线非军事区),另一条迁徙路线是繁殖于嫩江流域湿地(扎龙、向海等地)和内蒙东部的丹顶鹤,迁经辽宁盘锦湿地、河北北戴河、天津、山东黄河三角洲,到达江苏沿海地区越冬。

我国东北松嫩平原湿地,辽东湾湿地,渤海湾湿地是白鹤迁徙期重要的中途停歇地。长江中下游的一些湿地,如江苏洪泽湖、安徽升金湖、湖南洞庭湖等湿地既是少量白鹤的越冬地,也是白鹤迁徙时重要的中途停歇地。

卫星跟踪表明,繁殖于俄罗斯达乌斯基的白头鹤和白枕鹤,经吉林,辽宁锦州,河北唐山,山东东营,安徽寿县、六安,到达鄱阳湖越冬。另一只白枕鹤经内蒙的查干诺尔(乌兰盖戈壁)、内蒙赤峰市附近、天津、山东的黄河口、山东荣成、安徽瓦埠湖附近、最终到达江苏太湖越冬。

鹤类在迁徙策略上有共同特点。一般来说,9月下旬开始离开繁殖地,10月份大部分种群处于迁徙阶段,11月处陆续到达越冬地,至第二年2月底开始春季迁徙,3月底基本离开越冬地,4月至5月处于春季迁徙阶段,繁殖的个体一般在4月初即可到达繁殖地,以便完成占区和营巢。鹤类秋季迁徙于12月上旬将结束,秋季迁徙趋势见附图6-178。

3、鹳类

世界有鹳类19种,我国分布有两种,分别是东方白鹳和黑鹳。东方白鹳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地区,繁殖地主要集中在东北黑龙江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但近年来在山东的黄河三角洲保护区、安徽的安庆沿江湿地保护区、江西鄱阳湖也有零星繁殖的报道;迁徙时经过辽宁辽河三角洲、山东黄河三角洲,越冬地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西鄱阳湖、湖南洞庭湖、安徽升金湖和安庆沿江湿地、湖北的沉湖和龙感湖。

我国境内分布的黑鹳可分为两个不同的种群,西部种群在我国西部的新疆地区繁殖,越冬地可能在印度,具体迁徙路线不明;东部种群在我国的山西、河北、北京和辽宁等地繁殖,迁徙时经过河北、天津以及山东的沿海地区,最南的越冬地可达江西鄱阳湖和湖南洞庭湖,但近年来,在北京房山区十渡据马河也有十余只越冬群体。

鹳类与鹤类的繁殖地、越冬地以及迁徙停歇地不仅仅在区域上大致重叠,在采取的迁徙策略上两者也基本相同。鹳类的迁徙时间大致与鹤类相同,每年12月基本已到达越冬地,秋季迁徙活动结束。

4、鹮类

世界有鹮类26种,我国分布有4种,分别是黑头白鹮、白肩黑鹮、朱鹮和彩鹮。其中白肩黑鹮和朱鹮为留鸟。

黑头白鹮繁殖于我国的东北地区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迁徙经过辽宁的辽河三角洲、山东的黄河三角洲和江苏沿海,在浙江、福建、广东、香港、海南和台湾等地沿海越冬。

彩鹮繁殖于俄罗斯的远东地区,迁徙经过辽宁的辽河三角洲和山东的黄河三角洲等地,偶见于我国江苏以南的沿海地区。

黑头白鹮的迁徙策略同鹤类。11月初已有人报道黑头白鹮迁徙到达浙江杭州湾,鹮、鹳类秋季迁徙趋势见。

5、琵鹭类

世界有琵鹭6种,我国分布有两种,为白琵鹭和黑脸琵鹭。具最新调查统计,白琵鹭在我国的越冬种群可达16000余只,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鄱阳湖和洞庭湖,以及安徽沿江各大湿地。黑脸琵鹭在我国的主要越冬地是在台湾西部沿海地区,种群数量可达600余只,其次是香港的米埔和后海湾,数量约为240只,澳门有约50只,海南约有60余只。

东北地区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白琵鹭的繁殖区域,迁徙经过辽宁辽河三角洲,河北、天津沿海,山东沿黄河三角洲,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各大湖泊湿地,如江西鄱阳湖、湖南洞庭湖以及安徽升金湖等地越冬,在浙江、福建、广东和香港沿海地区也有一定数量的个体越冬,西部的云南也有白琵鹭的越冬记录。西部地区的繁殖区域可能在新疆天山,具体情况不祥。黑脸琵鹭的繁殖地分布在我国辽宁东部沿海和朝鲜半岛西部沿海的岛屿上,迁徙时经过山东黄河三角洲、江苏盐城、上海崇明东滩、浙江沿海、福建沿海、广东沿海和广西沿海,我国的越冬区域主要在台湾西部沿海、香港米埔、澳门沿海、海南西部沿海,部分黑脸琵鹭将迁徙到越南的红河三角洲越冬。是香港米埔保护区黑脸琵鹭的卫星跟踪示意图,由香港特区渔农署提供。

琵鹭类的迁徙策略类同于鹤类。近年来发现,在江苏盐城保护区有一些黑脸琵鹭的非繁殖个体在此度夏。

根据11月中旬对海南越冬黑脸琵鹭的统计,其数量已达到去年冬季的水平,据此估计琵鹭类的越冬迁徙活动已接近尾声。

6、鹭类

全球鹭科(Ardeidae)鸟类共93种,包括48种鹭和15种鳽(郑光美,2005)。我国有14种鹭和9种鳽,均为迁徙鸟.

许多种鹭类在西伯利亚繁殖。我国主要的繁殖地除新疆和西藏外,在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和西南等许多地方都可繁殖。鹭类的停息地和越冬地在全国分布也较为广泛,在东南沿海如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沿海以及内陆湖泊如湖南洞庭湖和江西鄱阳湖,均可看到大量的鹭类群体停歇和越冬的壮观景象。

根据我们对鹭类的环志和回收记录,鹭类均呈南北向迁徙。不论是西伯利亚繁殖的群体或在我国东北繁殖的群体,均南迁到我国的华北和华南地区、东南亚或更南的地区越冬。并可能存在北方群体迁往华北,华北群体迁往华南,这种现象称为“替代型迁徙现象”。也就是说,在全国各地不论是繁殖期、迁徙期或是越冬期,都可在不同的湿地类型如沿海滩涂、水库、内陆湖泊等都可见到鹭类,但这不表明鹭类是留鸟,这就是鹭类替代型的迁徙。

鹭类每年8月下旬开始南迁。北迁的顺序与鹭的年龄有关,成鹭离开越冬地早而幼鹭稍迟,这一现象可能与成鹭尽早北迁,进行繁殖有关。

就秋季鹭类在全国的分布或迁徙状况而言,恰好呈现出“替代型的迁徙现象”。也就是说在秋季,我国各地都有迁徙的鹭科鸟类群体。在我国东北(如黑龙江扎龙保护区)繁殖的群体将向我国的华北和华南地区迁徙,而华北或华南的繁殖群体则迁往东南亚如泰国等地越冬。鹭类秋季迁飞趋势见。

7、鸻鹬类

鸻鹬类是典型的水鸟,全世界约54属220余种,广布世界各地.我国约有31属76种。估计种群数量3-500万只。鸻鹬类大多生活在沿海滩涂及内陆湖泊沼泽的水边,只有丘鹬经常在森林栖息。

我国的鸻鹬类大都有迁徙的习性,只有彩鹬,鹮嘴鹬,铜翅水雉,距翅麦鸡,肉垂麦鸡等少数几种为罕见留鸟或短距离迁徙鸟。金眶鸻,环颈鸻的部分种群为留鸟。

在我国境内繁殖的鸻鹬类约30余种,大多喜爱栖居在河流、水塘沿岸以及沼泽和稻田等淡水环境。有的种类也能在沿海生活,如黑尾塍鹬,白腰杓鹬,林鹬,金眶鸻,环颈鸻等。只有蛎鹬,蒙古沙鸻,铁嘴沙鸻,主要在沿海滩涂繁殖。鸻鹬类的主要繁殖地在古北界北部,欧洲北部以及西伯利亚。越冬地主要在非洲、印度、东南亚、南亚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因此,我国鸻鹬类的迁徙基本是南北走向,纵贯我国境内的三条迁徙通道都被鸻鹬类利用。

研究资料表明,主要是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日本等地越冬的鸻鹬类去西伯利亚繁殖,至少14种(斑尾塍鹬(34),大杓鹬,大滨鹬(85), 翻石鹬(2),红腹滨鹬(18),红颈滨鹬(18),灰尾漂鹬(2),尖尾滨鹬(8),金[斑]鸻,蒙古沙鸻,翘嘴鹬(4),三趾鹬,铁嘴沙鸻,弯嘴滨鹬(29)于迁徙途中经过我国东南沿海,约占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鸻鹬类总数量的80%。

我国境内繁殖的种类,繁殖地主要在黑龙江北部,新疆西部及西北地区。越冬在长江以南,远至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以及非洲。个别种类去地中海、里海越冬。

每年春季3-4月向北迁徙,我国整个东南沿海的23个地区都曾回收到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个体。一只在澳大利亚布鲁姆环志的大滨鹬,1周后即在上海崇明被回收。到达崇明东滩的鸻和鹬,经过几天的取食,补充营养后继续向北迁徙。除上海崇明东滩以外,环渤海湾以及鸭绿江口也是重要的中途停歇地点。

春季向北迁徙的鸻鹬类在我国沿海登陆后,也有许多个体沿内陆江河湖泊迁徙。有些在我国东北繁殖(如白腰勺鹬),有些在西北繁殖(如红脚鹬),相当多的个体仍然到古北界北部,欧洲北部以及西伯利亚。

不同停歇地点之间的距离很不相同,因种类而异。一般来说,个体大,飞行能力强的种类,停歇地点之间的距离较长,反之则较短。

秋季南迁开始于8月,并不完全受气温的影响。南迁的路线并不完全与北迁路线相同,许多个体经阿拉斯加,跨越重洋返回澳大利亚或新西兰。

我国监测东亚-澳洲迁徙通道鸻鹬鸟类迁徙动态的主要监测点是辽宁丹东,河北秦皇岛,山东黄河三角洲保护区,上海崇明东滩鸟类保护区,以及长江中下游的湖区等地。鸻鹬鸟类秋季迁徙趋势见。此外,全国许多地点冬季可以见到零散的鸻鹬鸟类,他们多半是冬候鸟或留鸟。

8、鸥类

鸥类为广布全球的水鸟,世界上共8属53种,我国有4属19种。其中全球关注的种类有黑嘴鸥和遗鸥,常见种有黑尾鸥、海鸥、西伯利亚银鸥、黄腿银鸥、灰背鸥、渔鸥以及红嘴鸥;罕见种有北极鸥、银鸥、小黑背银鸥、棕头鸥、细嘴鸥、小鸥以及三趾鸥;迷鸟有楔尾鸥、叉尾鸥及灰翅鸥。

鸥科鸟类均具有南北迁徙习性,除银鸥、黄腿银鸥、渔鸥及红嘴鸥部分种群在中亚-印度迁徙通道迁徙外,其余均在东亚-澳洲迁徙通道内活动。

全球关注种黑嘴鸥,繁殖于江苏、山东、辽宁沿海及韩国的松岛等地,迁徙途径华北及华中区,越冬于江苏以南的东部沿海、香港、台湾、韩国以及日本北九州等地。遗鸥,集群繁殖于内蒙古西部及陕西北部,迁徙途径华北、华中及华南区,新近报告越冬于华北沿海。

常见种黑尾鸥繁殖于日本及俄罗斯的东南部,国内繁殖地见于山东沿海及福建沿海;越冬于我国华北及华南沿海,台湾、以及日本北部。其它常见种繁殖于我国青藏区、蒙新区以及东北地区北部,包括俄罗斯及西伯利亚北部、欧洲甚至包括阿拉斯加及北美洲东部;越冬向南迁移,在我国西南地区以及华南沿海,直至印度、东南亚、菲律宾等地越冬。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繁殖于古北界;南迁至印度、东南亚及菲律宾越冬。我国主要繁殖于东北地区,越冬于东部地区及北纬32°以南所有湖泊、河流及沿海地带(青海省除外)。

不常见种棕头鸥繁殖于亚洲中部,我国的西藏中部及青海,冬季至印度、中国东部和西部、孟加拉湾及东南亚越冬。北极鸥及三趾鸥繁殖于北极周围,越冬南迁。其它鸥类繁殖于北非、欧洲、俄罗斯北部、以及北美洲等地,越冬南迁,很少在我国东部沿海发现。

繁殖于我国东部沿海的有黑尾鸥及黑嘴鸥,越冬于我国华北及华南沿海,属于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区,一般每年3月中旬抵达繁殖地,4月中旬-7月上旬为繁殖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陆续迁飞至越冬地。繁殖于我国北方(包括东北、青藏和蒙新区)的有海鸥、黄腿银鸥、渔鸥、棕头鸥、红嘴鸥以及遗鸥,迁徙部分经过华北、华中、西南以及华南地区,越冬见于华中、西南以及华南地区,部分越冬于东南亚其它地区,一般每年3月下旬抵达繁殖地,4月下旬-7月中下旬为繁殖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陆续迁飞至越冬地;仅在我国东部沿海越冬的有北极鸥、银鸥、西伯利亚银鸥、小黑背银鸥、灰背鸥以及细嘴鸥,繁殖地主要集中的西伯利亚的东北部以及日本的北部地区,一般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陆续由西伯利亚东北部以及日本的北部等繁殖地,途径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进入东部沿海部分地区越冬。

9、燕鸥类

燕鸥类为广布全球的水鸟,世界上共10属44种,我国有7属19种。全球极度濒危的燕鸥有黑嘴端凤头燕鸥,目前全部繁殖种群均在中国,仅30-50只;常见种有鸥嘴噪鸥、红嘴巨鸥、大凤头燕鸥、普通燕鸥、白额燕鸥、须浮鸥以及白翅浮鸥;不常见(罕见)种有小凤头燕鸥,河燕鸥,粉红燕鸥,黑枕燕鸥,黑腹燕鸥,白腰燕鸥,褐翅燕鸥,乌燕鸥,黑浮鸥,白顶玄燕鸥以及白燕鸥。

根据历史资料及现有的环志回收信息,除河燕鸥及黑腹燕鸥为云南省西部留鸟外,其它燕鸥科鸟类具有南北及东西迁徙的习性。具有东西迁徙习性的有乌燕鸥和红嘴巨鸥。

全球关注物种黑嘴端凤头燕鸥繁殖于中国东部,现唯一的繁殖地位于福建马祖岛。冬季向南迁徙至南沙群岛等。

鸥嘴噪鸥、大凤头燕鸥、普通燕鸥、白额燕鸥以及须浮鸥等常见种繁殖范围几乎遍布全世界,包括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及澳大利亚,冬季越冬南迁至南美洲、亚洲、非洲、印度洋、印度尼西亚及澳大利亚;在我国大多繁殖在北方,迁徙至东部沿海越冬。红嘴巨鸥(Hydroprogne caspia),繁殖于中亚、西伯利亚中部以及中国的东部,越冬于中国东部、台湾以及印度支那。白翅浮鸥(Chlidonias leucopterus),繁殖于南欧及波斯湾,横跨亚洲至俄罗斯中部及中国,冬季南迁至非洲南部,并经印度尼西亚至澳大利亚,偶至新西兰。

不常见种河燕鸥及黑腹燕鸥,仅分布于云南西部,为留鸟。小凤头燕鸥、河燕鸥、粉红燕鸥、褐翅燕鸥及乌燕鸥,广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至澳大利亚,越冬很少见于我国东部沿海岛屿。黑枕燕鸥、白顶玄燕鸥及白燕鸥繁殖于太平洋西部沿海的热带岛屿及澳大利亚北部岛屿,夏季少见于我国华南近海岸岛屿,越冬很少见于我国南沙群岛以南的近海岛屿。白腰燕鸥(Sterna aleutica),繁殖于西伯利亚、阿留申群岛及阿拉斯加;越冬于南方海域,仅在我国香港有过记录。黑浮鸥(Chlidonias niger),繁殖于北美洲、欧洲至里海及俄罗斯中部的淡水水体,冬季南迁至中美洲、南非及西非,漂鸟远至智利、日本及澳大利亚;我国极为罕见。新疆西部繁殖,内蒙古东部可能也有繁殖种群分布。华北及华中区有迷鸟记录。

繁殖于我国华南沿海的有黑嘴端凤头燕鸥、大凤头燕鸥、小凤头燕鸥、粉红燕鸥、黑枕燕鸥、褐翅燕鸥、乌燕鸥、白顶玄燕鸥及白燕鸥,越冬南迁,其中绝大多数为罕见种,繁殖期为3-5月,9月份开始南迁。繁殖于我国北方(或更北的地区)的有鸥嘴噪鸥、须浮鸥及黑浮鸥,大多在中国东部沿海越冬,每年3月下旬迁到繁殖地,4月下旬-7月上旬为繁殖期,9月中下旬陆续迁飞至东部沿海越冬;繁殖范围广布的物种有普通燕鸥、白额燕鸥及白翅浮鸥,繁殖期为4月下旬-7月中下旬,9月中下旬陆续迁飞至越冬地;红嘴巨鸥繁殖于中国的东部沿海,越冬期也见于东部沿海大部分地区;仅在云南西部繁殖越冬的有河燕鸥及黑腹燕鸥。

我国的燕鸥类,除河燕鸥及黑腹燕鸥在云南西部或西南部为留鸟外,其它均具有长距离迁徙习性。鉴于大多数燕鸥属于海洋性鸟类,在内陆湿地或水域不易发现,仅白额燕鸥、普通燕鸥、须浮鸥以及白翅浮鸥等越冬地需要重点监测。燕鸥类秋季迁徙趋势见。

10、鸬鹚

全世界鸬鹚共有1属39种,我国分布1属5种(郑光美,2005),分别为:普通鸬鹚、绿背鸬鹚、海鸬鹚、红脸鸬鹚和黑颈鸬鹚。其中,普通鸬鹚为最常见种,全球种群约150万只,在亚太迁徙路线上的约40-80万只;2001年亚洲水鸟调查在东亚发现普通鸬鹚13839只;绿背鸬鹚估计约10万只,但2001年在东亚只统计到783只。红脸鸬鹚全球种群约20万只;海鸬鹚2001年在东亚统计到543只。

除黑颈鸬鹚外,其余4种鸬鹚均为迁徙鸟。普通鸬鹚在我国主要繁殖于长江以北的适宜地区,其中,青海湖为大群聚集繁殖场所,每年4月上旬至6月中旬在此繁殖的普通鸬鹚约4200对(蔡景龙等,2001)。此后,普通鸬鹚陆续迁徙经过我国中部,到达南方各省、海南岛及台湾越冬。其中,洞庭湖、鄱阳湖均为重要的越冬地。根据我们环志研究的结果,青海湖繁殖的普通鸬鹚向西南的印度阿萨姆帮方向迁徙越冬,而在东北繁殖的普通鸬鹚则迁徙岛台湾附近越冬。

绿背鸬鹚全部种群分布于东亚,主要繁殖于朝鲜半岛、日本、库页岛及萨哈林岛,迁徙途径沿海海域至中国东南部沿海,为罕见或不定期冬候鸟。

红脸鸬鹚繁殖于西伯利亚东部、日本、库页岛及阿留申群岛,在我国非常罕见,仅在渤海及台湾海域有零星记录。

海鸬鹚繁殖于阿拉斯加至西伯利亚及日本越冬于美国加州、日本南部和中国。在我国不常见,主要迁徙经过我国东北,越冬于渤海、辽东湾至东部沿海、广东越冬。 根据鸬鹚类的食性和生活习性,迁徙路线应该选择塘库众多之地,以便在中途停歇时进行觅食。

11、翠鸟与雨燕

我国有翠鸟7属11种,大部分为当地留鸟,少数种类具有迁徙习性,如普通翠鸟(Alcedo atthis)和蓝翡翠(Halcyon pileata)。

目前,翠鸟科的种群数量不详。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大陆共环志普通翠鸟1058只,蓝翡翠829只,没有回收记录。

据记载,普通翠鸟指名亚种繁殖于新疆天山,在西藏西部较低海拔处越冬;bengalensis亚种在东北地区繁殖,在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海南及台湾越冬地,同时分布于这一地区的部分普通翠鸟为留鸟。

繁殖于黑龙江北部、内蒙东部北部地区的普通翠鸟每年8月下旬-9月中旬开始南迁,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到达辽宁省大连市、河北省北戴河、山东长岛。翌年4月上旬-下旬从南方迁至山东长岛、河北省北戴河、辽宁省大连市、吉林省吉林市和珲春市等地,4月下旬-5月上旬返回黑龙江北部、内蒙东部北部地区;西部地区:9月中旬-10月中旬到达云南西部的巍山和南涧。

蓝翡翠(Halcyon pileata)分布于东北、华东、华中及华南地区,从辽宁至甘肃的大部分地区以及东南部包括海南岛。北方亚种南迁至印度尼西亚越冬。

繁殖于黑龙江北部的蓝翡翠鸟每年8月中旬开始南迁,8月下旬-9月下旬到达河北北戴河、山东长岛和青岛、上海崇明、江西遂川等地。翌年5月初-下旬返回山东青岛和南四湖、河北省北戴河及黑龙江等地;9月中旬-10月中旬到达云南西部的巍山、南涧、新平。

我国境内有雨燕4属9种,其中5种具有迁徙习性。金丝燕(Aerodramus)属3种,仅有短嘴金丝燕(Aerodramus brevirostris )为候鸟;针尾雨燕(Hirundapus)属2种,其中:白喉针尾雨燕(Hirundapus caudacutus)为候鸟;雨燕(Apus)属3种,雨燕(Apus apus)、普通楼燕(Apus apus)、小白腰雨燕(Apus nipalensis )均为候鸟或季节性候鸟。目前,雨燕科所有鸟种的种群数量不详。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大陆环志的雨燕共4种:白喉针尾雨燕28只;雨燕1051只,其中,北京重捕90只,天津回收1只;环志白腰雨燕1296只,回收到1只。该鸟1984年7月8日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车牛山岛环志放飞(F00-0405),20天后在山东省日照市回收;小白腰雨燕环志数量为63只。

我国的雨燕科鸟类主要有二条迁徙通道。一条与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重合,主要包括3条路线:在东北地区、俄罗斯和蒙古国东部繁殖的个体,经过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到达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内蒙中部及蒙古国繁殖的个体,经可沿太行山、吕梁山越过秦岭和大巴山区进入四川盆地以及经大巴山东部向华中、华南地区到达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及新西兰越冬;西藏地区候鸟可沿唐古拉山和喜马拉雅山向东南方向迁徒至泰国越冬。另一条迁徙通道是向西南迁徙,到非洲南部越冬。主要是在西部地区、俄罗斯和蒙古国西部繁殖的个体向西南迁飞经阿拉伯半岛到非洲南部越冬。

五、 我国大陆陆地鸟的迁飞动态

1、鸠鸽类

我国的鸠鸽科鸟类约7属31种,绝大多数为当地留鸟。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陆环志的鸠鸽鸟类11种6200多只。环志数量最多的是山斑鸠 (Streptopelia orientalis)5431只,其中山东省长岛环志2409只,山东青岛1309只,辽宁大连295只,云南巍山129只,云南南涧314只。其它一些环志站,如河北北戴河,黑龙江省帽儿山,嫩江高峰,兴隆青峰,三江,内蒙乌尔旗汉,吉林珲春,江西遂川等都曾捕捉和环志,只是数量很少。

回收记录只有山斑鸠7只。环志时间都在秋季9月,环志地点分别是山东的青岛(4只)和山东长岛(3只)2个环志站。回收时间有夏季7月(2只),大多在冬季(5只)。分析认为,山斑鸠有迁徙习性,山东应该是山斑鸠的迁徙途经地。春季北迁可以到黑龙江,秋季南迁可以经山东到江苏,广东和广西。从回收的日期看,山斑鸠的迁徙时间相对比较稳定。每年9月途经山东,10月到达江苏,11月以后在江苏以南的江西,广东和广西等地越冬。

至于头一年秋季在山东长岛环志的个体,为什么第二年7月初仍在江苏,应该继续分析研究。

2、鸨

鸨类是典型的草原荒漠鸟类,全世界有9属22种,分布在非洲、欧洲、亚洲和澳洲。我国有3种,大鸨(Otis tarda dybowskii和Otis tarda tarda),小鸨(Tetrax tetrax orentalis),波斑鸨(Chlamydotis undulata macqueenii)。其中,大鸨东方亚种的数量约700余只;大鸨指名亚种数量约1200只;小鸨种群数量约200只;波斑鸨种群数量约6000余只。

我国的鸨科鸟类都有迁徙的习性,其中,大鸨东方亚种的繁殖地在东北的中、西部以及内蒙的中部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内蒙东北部、中东部和西部;越冬地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以及东北松嫩平原地区,包括陕西和山西的交界处、河南、河北、山东黄河两岸的局部地区,湖南、湖北、安徽和江苏四省局部地区,内蒙东部、吉林西部及黑龙江西部。

大鸨指名亚种在我国为夏候鸟,繁殖地在新疆西北部地区,越冬地主要在印度和巴基斯坦。

小鸨的繁殖地在新疆准葛尔盆地东侧、甘肃西部、内蒙西部和宁夏的西部地区及蒙古国境内的部分地区,越冬地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南亚国家。

波斑鸨的繁殖地在新疆准葛尔盆地周边区域、甘肃西部和内蒙西部,越冬地在阿拉伯半岛和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

我国的鸨科鸟类主要有两条迁徙通道,一条是大鸨东方亚种自北向南迁徙。其中包括两条路线,一是在东北地区和俄罗斯及蒙古国东部繁殖的个体,经河北的北戴河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二是内蒙中部及蒙古国繁殖的个体,经宁夏、甘肃、陕西北部到达陕西渭河流域和黄河流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另一条迁徙通道是向西南迁徙,与中亚印度迁徙路线重合。其中也包括两条路线,一是沿张掖、酒泉、巴里坤、木垒、玛纳斯、乌苏、精河从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二是从木垒、奇台沿准葛尔盆地向富蕴、福海、和布克赛、塔城、进入哈萨克斯坦;最终都经由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至阿富汗、巴基斯坦及印度越冬;或从土库曼斯坦转向伊朗南部及阿拉伯半岛越冬。在西部通道上迁徙的鸨类有大鸨指名亚种、小鸨和波斑鸨(附图6-187)。

鸨科鸟类迁徙时很少翻越高山,通常沿山脉走向飞行。向西迁徙的鸨类每年9月中旬至11月上旬离开我国,10月末至11月底到达越冬地;次年3月初至4月初陆续抵达我国,留居时间为150-190天。

向南迁徙的鸨类10月中旬开始向南迁徙,约在11月上旬到达越冬地,迁徙时间为15-45天;次年3月上旬开始离开越冬地,4月初抵达繁殖地。

每年12月,向西迁徙的鸨类已经基本全部离开了我国境内,向南迁徙的鸨类也已经到达了越冬地点。值得指出的是,向南迁徙的鸨类,其主要的繁殖地和越冬地都在我国境内,因此目前需要加强越冬地的监测工作。

3、猛禽

猛禽涵盖了鸟类传统分类系统中隼形目和鸮形目的所有种,包括鹰、雕、鵟、鸢、鹫、鹞、鹗、鸮、鸺鹠等次级生态类群,均为掠食性鸟类。

隼形目的猛禽(附图6-64)嘴强大,尖端钩曲;翅稍短而宽阔,且强有力;善于空中翱翔,能较长时间盘旋于高空。脚和趾均强壮粗大,趾端具锐利而钩曲的爪。为昼间活动的猛禽。多数捕食啮齿类动物或食腐食、尸体,也捕食鸟类。

鸮形目的猛禽(附图6-188)头部宽大,嘴短而硬,先端具钩状尖,蜡膜略被硬羽覆盖;眼大而位于前方,眼周围有放射细羽构成的“脸盘”;耳孔特大,耳孔周缘具皱襞或耳羽;脸形似猫,故俗称“猫头鹰”。双翅宽阔;尾羽短圆。双脚粗壮强健,多数全部被羽毛。昼伏夜出,黄昏时飞出捕食。以食啮齿类为主。

我国隼形目和鸮形目分别有50种和31种(郑光美,2005)。隼形目如金雕(Aquila chrysaetos)、普通鵟(Buteo buteo)、苍鹰(Accipiter gentilis)等34种在我国为候鸟,鸮形目如红角鸮(Otus scops)、领角鸮(O. bakkamoena)、长耳鸮(Asio otus)等10种在我国为候鸟。所有猛禽均为国家级保护的野生动物。

据文献记载,猛禽的繁殖地主要在俄罗斯和我国的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和新疆和西藏等西北地区,辽宁、山东以及浙江沿海是猛禽主要的停歇地,长江以南主要是猛禽的越冬地,或更远至、东南亚、马来西亚半岛和巽他群岛,韩国和日本也有猛禽越冬。部分猛禽如雀鹰(Accipiter nisus)在我国华北也有越冬的记录。

还有一些猛禽繁殖地和越冬地比较特殊,如赤腹鹰(Accipiter soloensis)在华南均有繁殖,迁徙经过台湾及海南岛;金鵰繁殖于内蒙古东北部,越冬在东北长白山区。燕隼(Falco subbuteo)繁殖于中国北方及西藏,越冬于西藏南部,有时在广东及台湾越冬。猎隼(F. cherrug)繁殖于新疆阿尔泰山及喀什地区、西藏、青海、四川北部、甘肃、内蒙古及至呼伦池,越冬在中部及西藏南部。拟游隼(F. pelegrinoides)繁殖于天山及青海;越冬于新疆西部喀什地区。雪鸮在东北及西北越冬;短耳鸮(Asio flammeus)繁殖于中国东北,越冬时见于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

我国大陆猛禽的迁徙研究相对开始较早。环志初期的1984年,环渤海湾的山东长岛,青岛,大连老铁山等地就建立了以猛禽捕捉和环志为主的环志站。20多年来,捕捉和环志一直没有间断,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截至2004年底,我国大陆共环志隼形目鸟类32种4万多只,鸮形目鸟类17种3万余只,环志数量最多的猛禽是松雀鹰(2 2879只)、雀鹰(16 504只)和红角鸮(26 030只)。

成功回收我国大陆环志的猛禽132只,其中雀鹰(58只)最多,其次是松雀鹰(25只)。苍鹰和红角鸮各13只,长耳鸮8只,其它6种(大鵟、红隼、领角鸮、普通鵟、秃鹫、纵纹腹小鸮)的回收数量为1-5只。我们主要分析回收数量相对较多的几种猛禽的迁徙动态。

(1)雀鹰(Accipiter nisus)

成功回收近60只雀鹰(附图6-189),其中50只回收鸟的环志地点在山东长岛,6只在辽宁大连老铁山,其余在山东青岛。除3只回收雀鹰为春季(4-5月)环志外,其余都是秋季(9-10月)环志的。

半数以上的回收地点都在环志地点周围,时间分别在春季和秋季,说明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是雀鹰春、秋两季迁徙的必经之路。

逐月分析雀鹰的回收,发现3-4月的回收地点有江西、安徽和山东。5月到了辽宁,有2只飞越国境到了俄罗斯,说明繁殖地点应在黑龙江以北。秋季回收包括9-10月环志地点的回收。此外,12月的回收地点有广西、浙江、江苏,1月回收地点有安徽。说明雀鹰主要在我国南方越冬。

(2)松雀鹰(Accipiter virgatus)

松雀鹰的环志与回收情况与雀鹰相似。成功回收的20余只鸟中,山东长岛是主要环志地点,其次是山东青岛和辽宁大连老铁山。回收分析表明,4-5月松雀鹰主要在山东和辽宁回收,7月初山东境内还回收1只同年5月在青岛环志的个体。但是,8月在俄罗斯阿穆尔地区也回收到头年秋季在山东长岛环志的个体,说明繁殖地点应在俄罗斯。10月以后陆续在湖南、江西和江苏有松雀鹰回收,说明其越冬地点仍在我国南方。

(3)苍鹰(Accipiter gentilis)

被回收的苍鹰,其主要环志地点仍是山东长岛,大连老铁山环志的只有2只。5-7月,俄罗斯回收到2只,分别是大连和长岛秋季环志的个体。说明苍鹰的繁殖地至少在黑龙江以北地俄罗斯。与雀鹰和松雀鹰迁飞趋势相似,但春季回收地点新增河南,冬季回收地点新增湖北。

(4)红角鸮(Otus sunia)

可供环志回收分析的红角鸮只有13只,都于1985-2000年间秋季在山东长岛(10只)、青岛(1只)和辽宁大连老铁山(2只)环志。3-5月的回收地点有山东、辽宁和日本北海道。10-11月的回收地点有江苏和广西。说明红角鸮的繁殖地点仍在北方,越冬地点可达广西。

(5)长耳鸮(Asio otus)

附图6-194是依据8只回收长耳鸮的迁飞趋势图。与其它猛禽一样,回收鸟的环志地点仍以山东长岛环志为主,青岛和辽宁大连老铁山各环志1只,且环志时间都在10-11月。

长耳鸮的春季(4-6月)回收地点在我国的山东长岛和吉林,另1只在前苏联的托木斯以西,说明繁殖地点至少在托木斯和吉林省以北。冬季回收地点也有山东长岛,说明山东仍是南、北迁徙的通道。与其它猛禽不同是冬季回收地点包括山东省日照市,安徽、江西以及韩国的骊州,说明越冬地在山东以南(包括山东)。

仅仅依据目前的环志回收记录尚不能完全反映我国猛禽的迁徙通道,只是以环渤海湾为中心的猛禽迁飞趋势。可以看出,猛禽均呈南北向迁徙(附图6-195)。国际上对猛禽迁徙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东亚迁徙通道上,即在西伯利亚至东南亚如马来西亚半岛等地区间的迁徙的研究。这条迁徙通道可细分为三条,其中一条途径中国的东部及其沿海,经东南亚的北部和马来西亚半岛,然后通过马六甲海峡到苏门答腊岛,最后进入巽他群岛(Lee & Christie,2001)。由此可见,我国东部渤海沿岸地区是全球最重要的猛禽迁徙通道之一。通过这些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勾画出猛禽在我国较为详细的部分迁徙路线图,即从繁殖地俄罗斯或我国东北地区,经过东部内陆或沿海一带,迁徙至韩国和日本,或继续向南到华南或更远的地区。

猛禽在9月开始南迁,隼形目的猛禽大多白天迁徙,而鸮形目的猛禽往往在夜间迁徙。迁徙过程中常常形成比较松散的群体,并借助于上升的热气流进行飞行。大多数体形较大的猛禽如金雕是单独迁飞的,体形较小的猛禽如灰脸鵟鹰和雀鹰也有成对迁飞和结群迁飞的。猛禽开始迁飞的时间与其食性密切相关,以昆虫、食虫鸟类为猎物的猛禽开始迁徙的时间较早,以鼠类、野兔、有蹄类动物等为食者,开始迁徙的时间较晚(郑光美,1995)。有些翅较狭长的猛禽迁徙顺序存在着年龄差异,如苍鹰、雀鹰、松雀鹰等的亚成体比成体迁徙时间稍早一些(Zimmerman,1998)。

在每年的春(3月-5月)秋(9月-11月)两个迁徙季节,在我国东部海岸,秋季约有11000只以上的猛禽经过河北省北戴河,其中包括约6000只鹊鹞(Circus melanoleucos);在经过日本、我国东部海岸到台湾的迁徙路径上,约有70000只赤腹鹰和10500只灰脸鵟鹰(Butastur indicus)在秋季可以观察到(Lee & Christie,2001)。可见每年迁徙通过我国东部渤海沿岸地区的猛禽的数量和密度极大。每年7月是猛禽的繁殖季节,活动区较为稳定,为了喂养幼鸟,成鸟将经常外出寻找猎物;而在每年的1月,猛禽已经迁徙至越冬地。

4、雀形目

雀形目为中、小型鸣禽,适应辐射到各种生态环境内,种类及数量众多,占鸟类种类和数量的绝大多数。全球共100科1158属5700余种,约占世界鸟类种数的59%。我国有44科188属744种,约占全国鸟类种类数量的56%,全球雀形目种类数量的13%。

据国内资料,我国的阔嘴鸟科,雀鹎科,叶鹎科,和平鸟科,盔鵙科,燕鵙科,河乌科, 鹪鹩科,扇尾鹟科,画眉科,扇尾莺科,长尾山雀科,鳾科,旋木雀科,花蜜鸟科,雀科, 织雀科,梅花雀科等18科200种鸟,一年四季皆可在当地见到,认为是留鸟。

另外9科,大多数种类为当地留鸟(157种),只有一部分种类具迁徙习性。如八色鸫科在西藏东南部,云南南部,广西西南部等地为留鸟,只有代表种类仙八色鸫(Pitta nympha)在黄河中下游以南地区为夏候鸟。又如鹎科,我国7属22种之中只有3种的部分种群有迁徙性;椋鸟科的八哥,鹩哥等10种不迁徙。鸦科30种,只有4-5种的个别种群有迁徙性。岩鹨科9种,4种不迁徙;鸫科39种为各地留鸟,约占我国93种的42%。 鸦雀科鸟类我国有 3属20种,除文須雀外多为留鸟。莺科99种,其中29种不迁徙;我国20种山雀科鸟类,只1种部分迁徙;我国啄花鸟科1属6种,只1种有迁徙种群。

大部分种类具有迁徙习性的有百灵科,燕科,鹡鸰科,山椒鸟科,太平鸟科,伯劳科,黄鹂科,卷尾科,鸫科,鹟科,王鹟科,绣眼鸟科,旋璧雀科,燕雀科和鹀科。鸫科迁徙种类约占种类数量的2/3,燕雀科半数以上的种类可长距离迁徙,鹀科6属31种之中只有4种为留鸟。

雀形目也是我国历年环志数量最多的鸟类。截止到2004年底,全国共环志鸟类669种124余万只,其中雀形目鸟类402种约110万只。成功回收到雀形目鸟类14科47种200余只。由于回收资料很少,且约半数回收种类每种仅1只鸟。所以,我们重点分析回收数量超过6只的10种鸟(表6-3),根据这些鸟的环志与回收资料,初步分析雀形目鸟类的迁徙趋势。

图6-167 回收数量超过6只的雀形目鸟类

(1)红胁蓝尾鸲(Tarsiger cyanurus)

我国大陆1996年以前环志的红胁蓝尾鸲只有1千余只,1997年以后每年的环志数量逐渐增加,2004年底累计达6万余只。成功回收的6只鸟中,2只由山东青岛环志站于10月和11月环志,1-2年后的5月和6月在北戴河和辽宁的锦州被回收。黑龙江省帽儿山环志站于9月和10月环志的3只红胁蓝尾鸲(附图6-196),分别于10-1月期间在辽宁,贵州和广西被回收。俄罗斯的1只红胁蓝尾鸲于2003年10月13日被环志,1周后在我国吉林珲春环志站被捕获,两地距离约200多公里,估计正在秋季南迁途中。

分析认为,红胁蓝尾鸲在辽宁以北繁殖,越冬地至少在我国南方,或更南地区。春季北迁季节5月经山东到河北,6月到辽宁。秋季南迁经辽宁,山东,到贵州和广西(附图6-197)。

(2)银喉长尾山雀 (Aegithalos caudatus)

银喉长尾山雀(附图6-198)是环志数量较多的长尾山雀,目前已经累计环志2万余只,成功回收12只。除北京小龙门原地回收以外,黑龙江帽儿山环志的5只及黑龙江青峰环志站环志的4只分别在本省被回收。另外两只俄罗斯同日环志的银喉长尾山雀,20天后在我国吉林被同时回收。北京小龙门环志和回收都发生在6月,可能在当地繁殖。其它11只鸟的环志和回收大都在9-11月,更有1只在12月。此外,都是在秋冬季节,回收地点的方向并不一致。分析认为这些鸟的运动应属于冬季游荡,虽然跨过国界,但距离只有几百公里(附图6-199)。

(3)煤山雀(Parus ater)

煤山雀(附图6-200)是环志数量最多的山雀,至今已累计环志3万余只。成功回收的13只鸟中,黑龙江省环志5只,分别是兴隆林业局青峰环志站(1只),嫩江林场高峰环志站(3只),洪河保护区(1只)。内蒙乌尔旗汉1只,辽宁大连4只,山东长岛和青岛分别为2只和1只。于春季环志的只有大连1只,其余都是9-10月环志。

回收地点有内蒙乌尔旗汉和黑龙江省嫩江高峰环志站。两个环志站在秋末冬初互有回收,说明煤山雀在两地游荡。其余回收地点在山东,辽宁大连,吉林及黑龙江的鹤岗。分析认为。黑龙江环志的煤山雀秋季经过吉林、辽宁大连到山东。山东和辽宁大连的煤山雀于春季北迁,3月在山东,4月到大连,5月达黑龙江。很可能,有些个体到更北的地方繁殖。

都说山雀是留鸟。环志研究表明,煤山雀有迁徙习性(附图6-201)。秋季,有些个体可能在内蒙和黑龙江两地游荡,然后向南迁徙,10月中、下旬到达山东。至于是否继续向南越冬,应该继续研究。

(4)燕雀 (Fringilla montifringilla)

雀形目鸟类环志数量最多的是燕雀,至今环志数量已达9万余只。1988至2002年间回收燕雀8只,其环志地点分别是山东青岛环志站和山东长岛环志站各2只,黑龙江嫩江林场高峰环志站3只,日本北海道环志1只。春季3-4月只环志2只,其余6只为秋季的9-10月环志。根据回收日期,可以推断:燕雀的繁殖地应该在我国黑龙江以北及日本的北海道或更北的地区。春季3-4月以及秋末冬初的10-12月,燕雀在山东境内停留。黑龙江省嫩江高峰环志站9月下旬环志的燕雀于10月到达江苏和山东,到达山东后有些个体继续南迁,于1月到达湖南。日本10月份环志的个体,12月份在山东被青岛环志站捕捉,很可能继续向南迁徙,今后应该密切注意。

(5)北朱雀(Carpodacus roseus)

2001年以后,北朱雀的环志数量有所增加,到2004年底共环志3万余只。1997至2004年间共回收北朱雀12只,都在黑龙江省环志。其中帽儿山环志站环志9只,嫩江高峰环志站2只,兴隆青峰环志站1只。春季环志3只,其余9只于10月份环志。10月份环志的个体,直到次年4月在黑龙江省内都有回收。其它2只分别于11月和12月在吉林省被回收,还有1只于11月在山东被青岛环志站回收。帽耳山春季(3月)环志的北朱雀,当月即被嫩江高峰环志站和兴隆青峰环志站回收,说明它们尚未离开越冬地。结合辽宁、河北和山东有关环志站的分析表明,北朱雀是生活在黑龙江与吉林的冬候鸟,少数个体可以向南经辽宁、河北、到山东越冬。4月份以后迁徙到黑龙江以北的地区繁殖。

(6)白腰朱顶雀(Carduelis flammea)

早在1985年,我国黑龙江省便回收到芬兰环志的白腰朱顶雀(图6-148)。1998至2004年间,黑龙江省有多个地点陆续开展鸟类环志,每年环志的雀形目鸟类由几万只增加到几十万只。截止到2004年底,白腰朱顶雀的环志数量已达6万多只。成功回收的28只白腰朱顶雀中,北欧3国(芬兰、瑞典、挪威)环志的各1只,其余25只分别由兴隆林业局青峰环志站(13只)、嫩江高峰环志站(8只)和帽儿山环志站(3只)环志。辽宁大连秋季环志的1只白腰朱顶雀,11天以后在铁岭回收,认为该鸟11月份仍在辽宁停留。

部分回收鸟(5只)于3月份在青峰环志站、高峰环志站和帽儿山环志站被环志,其它回收鸟的环志日期在秋季的10-11月。帽儿山3月份环志的1只白腰朱顶雀,5天以后被青峰环志站回收,其余4只都是11-12月份回收。吉林、黑龙江、俄罗斯和瑞典各回收1只。秋季环志的回收鸟,直到次年4月都在内蒙、黑龙江和吉林都有回收,其中1只于2月份在挪威被回收。北欧环志的3只白腰朱顶雀,环志日期分别在3月、9月和12月。2只在黑龙江被回收,回收日期是10月和11月。1只在吉林市被回收,回收日期在11月中旬。

以上的环志回收结果表明,白腰朱顶雀在我国的内蒙、黑龙江和吉林一带越冬,向南可到达辽宁,来年4月以前飞往繁殖地。每年9月下旬秋季迁徙到我国,我国的黑龙江省、吉林省以及北欧的挪威、芬兰和瑞典等地都是越冬区。北欧与我国黑龙江省之间似乎存在一条越冬带,繁殖过后的白腰朱顶雀可以经北欧到黑龙江和吉林越冬,也可以经黑龙江和吉林到北欧越冬。

(7)黄雀(Carduelis spinus)

黄雀也是我国大陆环志数量相对较多的雀形目鸟类,到2004年底已经环志近4万只,成功回收21只。回收地点从东北的黑龙江,内蒙,吉林,辽宁,河北,山东,直到江苏和上海,更有1只在陕西西安被回收。回收鸟的环志地点共7处,分别是:青岛环志站(6只),长岛环志站(5只),北戴河和大连环志站(各1只),黑龙江高峰环志站(4只),帽儿山(2只)及青峰环志站(1只)。

春季,山东境内环志和回收过黄雀,其它的环志和回收地点已经到了吉林和黑龙江。回收鸟的秋季环志时间都在10月,秋季回收时间在10月至次年2月。同是2003年10月,黑龙江嫩江高峰环志的黄雀(A29-2688),半月后到达山东青岛。另一只黄雀在辽宁大连环志,48天后在陕西被回收。同样,2002年10月在山东青岛环志的黄雀,10天以后在江苏被回收,秋季南迁的趋势十分明显。由于回收时间尚未进入相对稳定的季节,应该继续调查是否往更南的地方迁徙。

值得注意的是哈萨克斯坦秋季环志的1只黄雀,3年后的9月下旬在黑龙江高峰环志站回收。如果存在东西方向的迁徙路线,今后还应继续发现回收的个体。

(8)田鹀(Carduelis spinus)

田鹀是我国大陆近年来环志数量较多的雀形目鸟类之一。自1998年以来,年环志达到2万只,累计环志近7万只。成功回收的15只田鹀中,有北欧(芬兰和瑞典)环志的2只,其余13只分别由黑龙江高峰(5只),黑龙江青峰、帽儿山和山东长岛(各2只),以及黑龙江大庆和吉林珲春(各1只)等环志站环志。回收鸟的环志时间有春季(4只),也有秋季(11只)。回收时间多在春季的3-4月(9只),秋季回收(6只)时间在10月至次年1月。春季回收的地点都在黑龙江,说明田鹀在黑龙江或黑龙江以北的地方繁殖。秋季回收地点除黑龙江以外,还有吉林和天津,山东长岛曾回收过来自黑龙江的田鹀,说明在我国越冬的田鹀往南可以到达山东。

春季4月,黑龙江回收到芬兰秋季环志的田鹀,吉林于初冬回收到瑞典秋季环志的田鹀,说明北欧的田鹀秋季横跨欧亚大陆,向东偏南方向迁徙6000公里到我国东北越冬。此外,吉林珲春秋季环志的田鹀,第二年春季在韩国回收,说明韩国也是田鹀越冬地。

(9)黄喉鹀(Emberiza elegans)

我国大陆黄喉鹀的环志数量与田鹀相似,都将近7万只。成功回收的15只黄喉鹀中,大陆环志并回收的10只,大陆环志日本回收1只。国外环志(俄罗斯),大陆回收4只。俄罗斯的环志地点(海参威)距离我国边境很近,秋季环志8-38天后分别在我国吉林及河北北戴河回收,说明秋季迁徙向我国南部移动。日本北海道春季回收到辽宁大连秋季环志的黄喉鹀,说明春季迁徙达到北海道或更北的地区繁殖。

我国大陆其它地点的环志与回收信息是:北京小龙门6月环志的一只黄喉鹀,第二年6月原地回收(归家),说明黄喉鹀可在北京繁殖。山东青岛秋季环志的个体,春季在山东长岛和黑龙江都有回收,说明山东是黄喉鹀南北迁徙经过的地区。值得注意的是,云南巍山环志站秋季环志的黄喉鹀,第二年春季在黑龙江被回收,说明黄喉鹀越冬地点可能在更南的地区。上述情况如果属实,今后应该会发现其它回收记录。

(10)灰头鹀(Emberiza spodocephala)

灰头鹀(附图6-211)是我国大陆环志数量最多的雀形目鸟类之一,环志数量与燕雀相同,都是9万余只。成功回收的10只灰头鹀中,都是我国大陆环志的个体。其中山东青岛环志站春季(4-5月)环志2只,山东长岛环志站秋季(10月)环志4只,黑龙江帽儿山环志站春、秋季各环志1只,黑龙江兴隆青峰环志站秋季(9月)环志1只。

黑龙江春季环志的2只灰头鹀,当年5月在黑龙江其它地点回收1只,一年后的4月在原地回收1只。山东春季环志的2只,1年后的春季在黑龙江回收1只,另1只5年后的4月在俄罗斯的海参威被回收。分析认为,春季北迁季节,灰头鹀从山东向黑龙江迁徙,并在黑龙江停留,繁殖地可能在黑龙江或黑龙江以北。秋季南迁季节,许多灰头鹀可能经过山东向南迁徙,最远到达广东。至于为什么停留到6月18日,应该继续注意研究。

世界鸟类迁徙的基本趋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