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6-18 16:08:00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美读诗歌,想象画面,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形象美、情感美

初步掌握诗歌欣赏的一般方法,并运用此方法自学一首诗歌

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朗读法,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在反复的有感情的朗读中体

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

联想、想象法,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借助美术、音乐等手段,

为诗歌勾勒的图画,从而进一步领略诗歌的意境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古诗的热爱,自觉走进诗歌殿堂,进而培养

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形象美、情感美掌握诗歌欣赏的一般方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时间:20121015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内容及重点:《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读通----读懂---读透

《观沧海》

一、创设情境,引生入诗

同学们,谁知道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明清两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的最有成就?(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为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代诗歌四首》之中的前两首。

二、诗歌格律常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观沧海》。而把唐朝新出现的律诗、绝句叫近体诗。如《次北固山下》就是律诗,《夜雨寄北》就是绝句。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规定押韵、限制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中间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

、作者作品及背景简介

1、齐读注释(补充:与曹丕、曹植父子三人并称为“三曹”

2、补充:

①曹操性格:有抱负《三国演义》

背景:《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打破盘踞在我国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他经过碣石山,触景生情,写下了这诗。

③关于汉乐府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读通文本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

提示: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

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指名学生读。

3)男女生比赛读

、合作交流读作者

读通是学好诗的序幕,读懂诗,读出诗里所包含的意思,这才是学习诗的正式开始。我们怎么读懂它吗?

1)谁能说说你所知道的曹操?

2)提问:谁能说说作者的感慨?或者感受?

总结:作者宏观纵览,所见者大。海水、岛、树木、百草、日月、星汉。

视野宽阔、粗线勾勒。把大海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情。

3)手法领悟

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这首诗哪些诗句是写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学习,全班讨论。

[明确] 全诗以字统领全篇,以下由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力量和宏伟。全写实。

日月之行若出其里:借助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

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国的抱负

设置情境,出意境

的最高境界是读透它。读透就是要求我们在读时,一边读,一边想象中所描绘的景象,做到图合一,身临其境。)

所听到的,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所感受到的。

点拨:全篇从大处着墨,通过秋风、洪波、日月、星辰等雄伟恢弘的景象,着力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势,赋予大海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寄予着作者很深的感慨。大海寄托了一种胸怀,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次北固山下》

一、初步感知

问题:1次,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2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乡愁故园之思

3、最著名的一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二、范读诗文,感知内容

1)让学生听准字音,把握五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221212。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海日//残夜,江春//旧年。

2)学生自由诵读,思考下列问题:

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明确:

首联:诗人在船上想象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 尾联:离家不能归,联想鸿雁传书。

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次北固山下》,诗人触景抒情,细致的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作者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三、研读诗文 赏析名句

学生自主探究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

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而字兼包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日生残夜”“春入旧年表时序交替,而且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

、课堂测试,人人达标

当堂背默这两首古诗

五:课后反思:

六:备课建议:

附:板书设计

观沧海

东汉末年 曹操

(“观”为字眼,统领全篇)

word/media/image1.gif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停泊

首联:旅途之思

颔联: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风正帆悬,潮平岸阔

颈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生,入)

尾联:思乡之情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