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性主义解读张爱玲的《色戒》

发布时间:2018-06-28 01:26:12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色戒》

摘要:

色、戒二字,讲的是欲望和警戒。欲望是对美和爱的欲望,警戒则是对女性的告诫,莫要被粗俗的物质和飘渺的爱情迷了双眼。女性应该学会自尊自强自爱,方可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存在的价值。王佳芝作为一个在男权社会中被残酷“抛弃”的女性,是“色戒”二字的典型代表。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分析张爱玲的《色戒》及其女主人公王佳芝,以此审视女性应该具备的品性和德行。

关键词:

色戒、爱情、女性、独立、价值

正文:

张爱玲的《色戒》,前几年因为李安导演翻拍电影,再次火了一把。这样一个充满了戏剧元素又饱含张力的故事,确实很适合拍成电影。可是,也正是因为电影的拍摄,让我们在谈到《色戒》时,不再坦然自若,仿佛每次都在说一个充满了禁忌意味的词语。

虽然李安曾在记者会上说,这里的“色”,不仅是指色欲,还是色相,而人生万象都可以归为色相。因此“色”其实是一个很广义的词,而非大家原先所想的与片中情色场面相对应的狭隘的色欲之意。但是过度的情色场面的拍摄和刻画,使得它成了一种“禁忌”。

作为一个“张迷”,李安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是为了吸引人的眼球,获得更高的票房收益呢?还是真如他自己所说,电影是视觉工具,这样拍摄可以将小说中隐藏的“心意与心理”欠缺部分用故事的形象表现出来呢?那么,我们就要先看看张爱玲的小说时如何描写这个故事的。

其实《色戒》一文并不长,叙述的故事也很简单。讲的是一个女学生王佳芝想要利用美人计刺杀特务头子易先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典型的政治和道德题材,但是张爱玲却做出了非政治和非道德的处理,让它完全变成了一个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故事。故事的时间跨度是两年,张爱玲通过插叙的手法交代了故事的背景,而她真正详细描写的是王佳芝被易先生带去买戒指,惊觉对方爱着自己,于是将他放走的部分。

王佳芝为什么会突然觉得易先生是爱自己的?就是因为他给自己买了戒指吗?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女人都被描写为注重打扮,看重外貌的生物。“爱美是女人的天性”这种说法也被绝大多数人所认同。《色戒》的开头描写王佳芝和易太太等人搓麻将的场景中,就有对于外貌和饰品的描写,如她们的大衣、她们的金链条、她们钻戒等,而王佳芝有的,只是翡翠戒,让她觉得“早知道不戴了,叫人见笑”。女性喜欢饰品,也喜欢以此来攀比。仿佛只要拥有了一件引以为傲的饰品,说起话来都能比别人响上三分。而钻石,更是很多女人的终极追求。因为它的昂贵和稀有象征了爱情的永恒和珍贵。王佳芝端详着易先生给自己买的钻石的时候,突然就相信了这个男人是爱着自己的。毕竟他们有了两年的情义啊,毕竟他刚刚才拒绝了给自己的太太买钻戒却转身给她买了一个,还是有价无市的,是只存在于《天方夜谭》里的,这难道还不能证明他对自己的爱吗?可是,对于王佳芝来说,这一切都只是一场戏,钻戒也不过是一个道具,等舞台落幕了,戏也就结束了。于是她通知了易先生“快走”。似乎只要他还活着,自己的戏就永远不会演完,他们的爱情也就能像这钻戒一样永远地存在了。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个女人被自己的欲望迷惑了双眼开始堕落的情节。但是这欲望却不是对“美”的欲望,而是对“爱”的欲望。

小说中描写的王佳芝是学校剧团的当家花旦,是一个美貌年轻的女子,她的“色”成了她的武器,却也成了刺杀易先生的工具。而相对的,易先生则是一个其貌不扬,比穿着高跟鞋的王佳芝矮了半个个头的男人。可见,王佳芝对易先生的爱并不是对“美”的追求。再将易先生与文中其他出现的另一个男人做个对比。一个是梁闰生,一个有过嫖的经验的男人,他教会了王佳芝性经验,却被王佳芝嫌恶。在性方面,他被王佳芝拿来和易先生作对比,王佳芝觉得“每次跟老易在一起都像洗了个热水澡,把积郁都冲掉了,因为一切都有了个目的”。我很佩服张爱玲的一点就是,在那样一个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她写文章却不愿屈从。她笔下的女性大多都要自己的“欲”和“爱”。王佳芝的“性”被拿来做了工具,但她并不以传统的道德束缚自己。她不会因为梁闰生是“好人”而认同他的性,也不会因为易先生是特务头子,就认为自己和他的性是不道德的。她唯一介意的,不过是同伴们看自己的目光。明明自己是因为爱国才承担下“美人计”的任务,甚至还不惜牺牲自己的童贞去换取易先生的信任,换来的却是“好奇的异样的眼光”。自古以来,人类社会的绝大多数“道德伦理”都是男性们制定的,有些甚至是男权社会用以加强统治的工具。几千年来,女人都是活在男人的眼光下。她们要为男人“三从四德”、要“为悦己者容”,要将自己的欲望压制,她们做了几千年的失语者。而在张爱玲的笔下,她们不一样。她们有自己的思想,她们有自己语言,她们诉说着自己心底的欲望,她们让世上很多男人在她们面前都黯然失色。

王佳芝的欲望是对“爱”的欲望。她是活在那样的一个年纪,比我们大概也大不了多少,还在读大学,风华正茂。如果不是因为战乱,她一定也渴求一段浪漫的爱情:在某个瞬间,惊鸿一瞥,心便沦陷了,被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囚困了,从此两个人谈一段不算太平淡,但也不用提心吊胆的爱情,到了适当的年纪,两个人结婚生子。婚后他们可能会因为琐事争吵,但是不用担心,因为有爱,他们最终一定还是可以和好的。等到老了,儿孙满堂,他们可以笑着和孩子们聊聊年轻时候的爱情。可是现在因为战乱,因为被拉进这样一场以救国为名的阴谋里,她再也不能奢求什么了。思想单纯的王佳芝其实完全没有明确的救国概念,也没有意识到其中包涵的血腥和残酷,她只是把它当成一出刺激的戏剧。她在这个舞台上努力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只可惜,涉世未深的她又怎么会是特务头子的对手。她终于入戏太深,她在钻戒里感觉到了对方的爱,或许就和自己曾经想象的那样是汹涌澎湃的,于是万劫不复。

王佳芝最后在张爱玲的笔下“隐喻地”死去——易先生脱险后立刻打电话去“把那一带都封锁起来,一网打尽,不到晚上十点统统枪毙”。易先生还想着“她临终一定恨他。不过‘无毒不丈夫。’不是这样的男子汉,她也不会爱他。”尼采在《快乐的科学》中曾说:爱情对于男女来说,实际上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意思。女人理解的爱情十分明确:它不仅意味着奉献,更是全身心的、毫无保留的、不顾一切的奉献。这种对爱的无条件性让爱情变成了信仰,她唯一拥有的信仰。至于男人,他爱上一个女人,他想获得的是她的爱情,因为他对于爱情的要求和对女人的感情的要求远不相同,要是有的男人也对爱情产生不顾一切的欲望,可以肯定的说他们必定不是男人。因此,易先生会选择牺牲王佳芝来保全自己。在相对于男人的爱国情怀,面对是非的理性判断,利用女人作为工具等等,王佳芝在最后关头舍弃了所谓的“爱国”主义,听凭冲动选择成全爱情,更加人性化,也为她博得了无数读者的同情。她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易先生对她身份的承认——红颜知己,但却没有换来他对自己的爱和怜悯。在自己的生命安全和她的爱情里,易先生选择了前者。而她,则成了“爱”的符号。至于这是不是王佳芝要的,就不得而知了,因为她已经永远地“失语”了。“她的影子会永远依傍他,安慰他”,只要易先生还活着,她就在自己的心里。这就是男性主义的冷酷和无情。

《色戒》一名,起得实在精巧。色,是色相,也是欲望。也有人将其理解为男人要戒色。易先生若不是受了王佳芝的美色诱惑,又怎会差点陷自己于万劫不复之地呢?可是,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这“戒色”二字却是对王佳芝这样的女人说的。女性总是执着于自己的美,沉迷于虚幻的爱。可是,当女人要为了这两者飞蛾扑火时,就是女人应当“戒色”之时。女人要戒除对男权社会的幻想,戒除对物质的过度贪婪,戒除对爱情的盲目崇拜,学会自我成全和精神独立,才能最终拯救自己。就像张爱玲笔下的另一个女人白流苏。她原本也是没有独立生存能力的,为了求得安稳的人生而为了“物质婚姻”奋斗,成了男人的依附物。她完全靠的是自己的精明和智慧。同样是在战争中,她却成全了自己的婚姻,成全了自己的人生。

我心中理想的爱情应该是要向舒婷的诗歌《致橡树》中所说那样;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如果我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霓虹。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如果女性只是依附于男人,正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认为这样的女性最终是要被社会淘汰的。所以女性必须独立自强,自尊自爱。不一定要成为所谓的“铁娘子”、“女汉子”,但必须拥有自己的价值,只有这样,女性才有爱人和被爱的价值。

从女性主义解读张爱玲的《色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