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词中的哲理与情思

发布时间:2010-10-09 23:19:20

苏轼诗词中的哲理与情思

内容摘要:哲学是一门世界观的学科,是对各门学科的思想总结。因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哲学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中国古代,苏轼以其独特的审美视角和独特的创作笔法,在诗词中流露出淡淡的哲理蕴味和浓郁的人性情怀,因而成了我国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对我国的文化发展史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苏轼的生平、人生理想、艺术风格等多方面入手,通过详尽的论述将其诗词中的哲理与情思有机地结合起来,、情理并重,不偏不倚,也算是一种心得吧。

关键词:哲理与情思 创作旨趣 文化视角 人性论 认识论

如果有人问我:“在中国历史上你最崇拜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苏轼”,这样说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与自己十几年的人生感受息息相关的。记得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学过他的一首诗《题西林壁》,上了中学之后又学习了《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和《念奴娇 赤壁怀古》两首词,被他那种豁达豪放的情怀深深地感动了,并由此产生了心灵的共鸣。总觉得他的诗词中有一种淡淡的哲理蕴味,但又非西方哲学中单纯的理论主义,而是把生活感悟、人情世故、社会伦理与文化思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有幸拜读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对其生平和理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临逢毕业论文构思之际。不假思索地选择了他,借此机会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和认识,见贤思齐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时势造英雄”的观点,应该说苏轼的生平也恰好印证了这个观点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的家庭富有文学传统,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作诗。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曾对苏轼悉心教导。母亲程氏深明大义,教苏轼读《后汉书 范滂传》,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这对苏轼后来的官宦生涯和文学创作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苏轼勤奋好学,思想通达,在当时三教合一的思想氛围更加如鱼得水。苏辙记述苏轼的读书过程是:

“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继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辨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注释1

苏轼不仅对儒道释三种思想都能坦然接受,而且认为他们本来就是相通的,他曾说:“庄子盖助孔子者,,对孔学的态度是“阳挤而阴助之”(《庄子祠堂记》《苏轼文选》卷一)。他又认为“儒道不谋而同”(《南华长老题名记》《苏轼文选》卷一二),这在无形中构成了苏轼人生哲学观的基础。

纵观苏轼的一生,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喜忧参半,悲喜交加喜从何来?他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早年平步青云,在仕途上是非常顺利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对他来说是得来全不费工夫,而欧阳修的赏识和鼓励有使他在文学方面有了更高的成就。忧从何生?苏轼平生受到了两次最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在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往黄州,一呆就是四年。第二次是在59岁那年被便往惠州,62岁时被贬往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的,这一贬又是六年,苏轼去世前的自题画像说: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自题金山画像》《苏轼诗集》卷八四)(注释2)

“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注释3和李白一样,正因为有了政治上的不如意,才使他在文学上有了更深的造诣,安逸的环境培养不出时代的伟人,从这个意义上将,苏轼集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于一身,流芳百世,成了我国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一,诗中理趣,情理并至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诗宋词,这是长久以来的说法,唐诗重情,宋诗重理,而情是感性认识,理则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这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一种升华,我们先看看苏轼的两首诗《题西林壁》和《惠崇 春江晚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从最普通的生活现象中总结出一个道理:水到底是冷还是暖要问鸭,为什么呢?这用我们哲学上的话说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小见大。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并且把这种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是一种独创。再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对于同一座山,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便会有不同的结果,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也有这样的观点,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所以我们要学会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二者不谋而合,由此可见,苏轼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超前性,这点毋庸置疑。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有提出了一个自我认识论的问题,,我们常说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认识世界并且改造世界首先要认识自己,而这似乎又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在我国古代庄子和他的朋友惠子的对话中就已经谈及到这个问题: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这里所说的鱼,吾之间知与不知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认识与被认识之间的关系。佛洛伊德曾把人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称为三步人格结构所谓本我,就是本能的自我,这种“我”是由与生俱来的各种本能、原始欲望构成的,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比本我高一个层次的便是自我,这是面对现实的我,他是人格中受到教化的那个部分。自我代表人的常识、理智,它遵循现实原则,受到了一定的压制。人的最高层次便是超我,超我指道德化、社会化和理想化的自我,它代表着传统道德和宗教准则,对自我的选择进行严格的监督,朝我不断地凭借犯罪感和内疚感来惩罚自我不合乎准则的选择。

在佛洛伊德看来,现实的人是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合为一体的人,但是由于三者的特点和所遵从的原则不同,在人的精神生活中,三者总是存在激烈的冲突,因此要使三者协调起来活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见,自我即人的理性部分经常处于危难之中,它要受到三方面的压迫:本我,现实和超我。所以说生容易,活容易但生活不容易,从这个意义上讲,要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之上,协调自我的行动并非轻而易举之事。所以苏轼发出了“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慨。苏轼也有很多诗,同样有类似的人生感悟,如著名的《和子由渑池怀旧》(注释4):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娜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弿驴嘶。

中国哲学注重对人生价值的探索,而西方哲学则注重对感观世界的认识,因而“人生”成了中国古典哲学的主题,这两个字也出现在许多仁人志士的格言中,如: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仁安书》)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短歌行》)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行路难》)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人生七十古来稀”,(注释5)所以他们要在有生之年尽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自从汉代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被汉武帝采纳以后,儒家思想便成了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学而优则仕(注释6也深入人心;因此广大读书人大都积极投身于政治,要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这才是人生理想的最高境界。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苏轼的官宦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先后两次被逐出京城,到地方任职,在颠沛流离中他深感人生之变幻无常,所以有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感慨,在这首诗中,自然现象已经上升成一种哲理,在此基础之上通过鲜明的意象表现出来,既优美动人,又有一定的思想趣味,是典型的理趣诗。类似的句子如: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总是善于观察和思考,在细微的生活中发现一些与人生联系比较紧密的规律,将之升华成一种哲理,这也是对生活的超越和解脱;所以在遭受重大的打击之后,他往往能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如《东木兰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再看他的《石苍舒醉墨堂》中有两句: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这里面是说,人一旦识字便是忧患的开始,苏轼的这种观点与西方哲学家叔本华的知识痛苦观相似;“人生识字忧患始”,这是苏轼的名句,常用来感慨对人生了解太多,烦恼和愁苦也就越多。在叔本华看来,人生就是痛苦和无聊;他认为:意志是生命乃至整个世界的本质,意志实际上就是盲目的冲动;人生就是被无限的欲求鼓动起来的一叶扁舟,在茫茫的苦海上挣扎,他把人的意志或欲求受到外界的阻碍叫做痛苦,而把意志或欲求的暂时满足叫做幸福,他说“困乏和痛苦一旦予人以喘息,空虚和无聊又立即围绕上来,以致人必然又需要消遣”,这叫做“逃避空虚无聊的挣扎”。如果不识字,对这些理解就不会太多。他又说“天才最痛苦,白痴最幸福”,因为植物无痛感,低等植物痛感微弱,而高等植物则痛感很强烈,人的痛感达到顶峰,至理愈发达痛苦愈多,,所以说白痴最幸福;正如歌德所讲:“天才的命运注定是悲剧”;在苏轼看来,人一旦识字就是从白痴向天才过度,他的生活必然会越来越痛苦,而相反如果不识字,他的思想回一直处于原始的蒙昧状态,用叔本华的观点来说就是白痴是最好的阶段;用老庄哲学观来解释就是“复归于婴儿”的状态。这当然是一种极其消极的观点,所以苏轼在《说儿》中又说: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轼一生聪明能干,才能卓越,由于他自恃聪明过人,不肯逢迎权贵,而又擅长写作诗文,时常得罪权要,以至于一生困顿失意;这首诗是他对儿子的期望,愿儿子能够审时度势、韬光养晦,平平安安度完一生。

清人赵翼评苏诗说:

“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之后为一大家也”(注释7《瓯北诗话》卷五

的确,苏轼在哲学领域是具有独创性的,李白和杜甫虽然对诗歌意象的描写和挖掘到了一定的程度,但都是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苏轼则推陈出新,上升到了理性阶段,从而使他成了宋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常青树,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二,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俗话说“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苏轼在文学上有如此高的成就,除了他个人的努力之外,还离不开他的贤内助,我们先来看他的一首词《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注释8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是苏轼写给妻子王弗的,她是苏轼的结发妻子,貌美,聪明贤惠,伴着苏轼度过了漫长而艰难的十年寒窗时代,二十六岁时染病去世,其父苏洵嘱咐苏轼曰:

“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亡妻王氏墓志铭》)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注释9十年过去了,苏轼仍然对他的结发妻子念念不忘,开篇“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了,和妻子一生一死音容两茫茫,但内心的思念却久久难以平息。不思量却又是最思量、常思量,千里之遥,无处诉说内心的凄凉之感,承“难忘”而来。“尘满面,鬓如霜”渗透了自己宦海沉浮的无限悲苦和内心的无限凄凉。而“小轩窗,正梳妆”,面对幻觉中的妻子,他依旧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最后料想年年肠断,在月夜坟冈,进一步抒发了悲痛之情和沧桑之感。

悼亡本来是诗的题材,潘岳的《悼亡诗》和元稹的《遣怀》历来都被推为绝唱;而悼亡词则是苏轼的首创,同样感人肺腑,引人深思;在中国古代社会,女子的地位极其地下,几乎成了男子的附庸;孔老夫子的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注释10

几乎成了封建社会的金科玉律,在森严的等级制度的压制之下,广大妇女只能忍辱负重,过着非人的生活,所谓“长幼有序,父子有情,夫妇有别”(注释11

表面是一种合乎礼仪的社会规范,实际上则是为妇女设的无形的精神枷锁;而“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更是雪上加霜,在这种社会氛围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显得黯然失色;以悼亡词为代表的这类文学作品的出现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这种畸形的精神文化,感人至深,让人回味无穷,从而也流传千古,经久不衰。

文化是一个多元化的概念,社会生活中的一切现象都可以用文化来解释;而哲学与生俱来便与文化有某种必然的联系,文化是广泛意义上的哲学,同样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指导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苏轼同样对中国的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今天 构建和谐社会,也同样离不开这些理念的指导。

我们再来看他的一首词《蝶恋花》:

花退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张宗萧《词林记事》引《林下偶谈》载:

“子瞻谪居惠州时,曾与妾朝云闲坐,时秋霜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唤朝云斟酒,唱“ 花退残红”句,朝云歌喉将转,泪然落襟,问其故,答曰‘奴不能歌,是‘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句,子瞻翻然大笑曰:‘吾正悲秋,而汝又伤春矣遂罢。苏轼一生忠直报国,却又远谪岭南,不恰似“多情却被无情恼”吗,饱经人世风雨,已值年老病残,不正如“枝上柳棉吹又少”这词中寓含多少伤感,多少痛楚啊,难怪赵云唱来泪沾衣襟,泣不成歌。

苏轼的此一般都是充满豪放色彩的,这首词却极具婉约风格。开篇“花退残红青杏小”,点明是春末夏初时节,柳棉稀少,芳草茂盛,有伤春的情怀,墙里墙外,行人佳人,往复回环中妙趣横生,“多情却被无情恼”揭示出点点滴滴的哲理和意趣;佳人难觅,知音难求,往往被文人用来表现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在古典诗歌中数见不鲜,如: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贫女》)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朝云是苏轼名不副实的妻子,更是他的红颜知己,苏轼对她的评价是:

“敏而好义,忠敬如一”

她虽然和苏轼一起生活了三年,生的儿子苏遁也不幸夭折,但她在苏轼心目中的地位是别人无法取代的,有一天苏轼和家人一块晒太阳,苏轼指着肚皮问:

“你们说我肚子里装的是什么?”

一个说是锦绣文章,一个说是满腹经纶,苏轼听了都摇了摇头;这时间朝云说是怀才不遇,苏轼听了哈哈大笑说:“知我者,朝云也”,在失落之余有了这样一位知己,失落之情与知遇之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对生活又多了几分信心。类似的事情在苏轼的生活中不止一次,在杭州做官之时碰到了一位自己仰慕已久的歌女,见了苏轼之后给他弹了一首曲子,临别之际请苏轼写词相赠,苏轼挥笔写下了这首《江城子》: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月清,晚霞明,一朵芙蓉,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婷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难听,烟敛云收,依幻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在下过雨的午后,微风轻送,晚霞迷人,水里的荷花娇艳开放,白鹭从中飞过,给原本平静的湖面增添了不少生机;忽然听到了哀伤的筝音,其中的苦涩是给谁听的呢?苏轼陷入了沉思,湖面上的烟云渐渐散去,仿佛又看到了潇湘女神缓缓到来,等曲子结束之后要问她的心事的时候,却已经不见了人影,只有远处青山依旧,流露出点点哀愁与感伤。

苏轼是一代文豪,因此关于他的人生精力也充满了传奇色彩,以上论述中的子女都是事实,除此之外,相传他还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妹妹苏小妹,和秦观喜结良缘,还有苏小妹在新婚之夜出题难秦观,苏轼出面解围的故事,都是传说,因为苏轼的才情和人格魅力让人们觉得他应该有这样一位妹妹,就这样,苏轼集爱情、亲情和仅一面之缘的友情于一体,在反思中人生境界也得到了升华,渗透到作品中,见解也更为独到。

苏轼本人的处事思想,既包括做经世济时的儒者,又追求老庄隐逸生活并热衷于道家的养生之术,同时也精通禅学;常与和尚有亲密往来;经常参禅,另一方面,他也离不开现实生活的享受,因此在观念上他对禅宗重内心领悟,而不重外在修行的形式是非常推崇的,在他的心目中,乐妓自然属于尘世间的享乐之物;若人心中有佛又何必在乎眼中的乐妓呢?因此有一段时间他携乐妓入佛堂,本意就是参禅。由此可见苏轼对禅的理解非常独到。《春渚记闻》(注释12记述:

“东坡在黄州,每有燕集,醉墨淋漓,不惜与人,至于营妓供侍,扇书带画,亦时有之。有李淇者,小慧而能书札,坡亦顾之喜;终未尝得赐。至公移汝郡,将祖行,酒酣奉觞再拜,取领巾乞书,公顾视之久,令淇磨砚,磨浓取笔大书云:

“东坡十岁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淇”

即掷笔袖手,与客谈笑,坐客相谓:

“语似凡易,又不终篇,何也?”至将彻具,淇复拜请,坡大笑曰:

“几忘出场”继书曰“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留书”

一坐击节,尽醉而散。

同样对自己喜欢的艺妓,苏轼在感情的表达上却有一种含蓄,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也是他的一种处世哲学吧。

三,明月寄情,大江东去

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之分,苏轼属于豪放派,但他的一部分作品中也不乏柔情,如著名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离别愁最苦,相思病最痛,人生在世聚少离多,尤其在古代社会交通和通信极不发达的情况下离别往往就意味着生离死别。这首词写于公元1073年中秋,当时苏轼在杭州任期满后主动向朝廷申请到山东密州去做官,以便见到在济南做官的弟弟苏辙,因为他们已经有五年没有见面了,但苏轼这次的愿望还是没有实现,他们兄弟二人最终还是没能见上面,这使苏轼极为伤感,在这年的中秋之夜,他喝得酩酊大醉,望着当空皓月,心血来潮,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中秋佳作。

我们先看看这首词上阙的开头两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其中包含着两个我们非常熟悉的意象:明月和酒;明月在我国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也有着不同的思想含义,有对历史的追怀,如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 王昌龄《出塞》)

有对人生的思考,如: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唐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也有对人间音乐的聆听,如: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 白居易《琵琶行》)

而酒这个意象主要是表现失意之时的无奈之情,又夹杂这点点滴滴的豁达情怀,如唐代诗人罗隐的《遣怀》: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诗仙李白把这种情境推到了极致,我们看看他的《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苏轼在这首词中表现的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情怀,有超越现实世界的幻想,有对手足之情的追怀,也有对人世沧桑和变化无常的感慨。先由自然景物上升到一种超然的境界;“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俨然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注释13两难情怀;接下来,作者由幻觉又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无奈之余,他坦然去接受了这个事实,“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一种思想上的解脱,更是一种感情上的寄托,短短数语,道尽了人世几度秋凉,把人情世故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是苏轼的人格魅力之所在吧。

我们再来看看他的另外一首词《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清代词论家徐钒谓评苏东坡词:

“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注释14(《词苑丛谈》卷三)

在他所有的词中,最有英雄气概的要算是这首词了,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是他游览黄冈城外的赤壁矶时写的;此词上阙,先即地写景,为英雄人物的出场做铺垫,下阙把焦点主要集中在三国名将周瑜和赤壁之战上,周公瑾当年是“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而且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何等风光?何等有气势,情场战场场场春风得意,可谓盛极一时;然而历史已经过去了七八百年,往昔的一切都已经灰飞烟灭了,此时的苏轼已经步入了不惑之年,开始对人生进行深深的思索: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历史与现状,理想与现实经过了尖锐的冲突之后在他心理上形成一种反差:仕途坎坷,壮志未酬之时却自感苍老,与年纪轻轻就功勋卓著的周瑜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然而回归历史,几百年后,现在的一切都会不复存在,因而作者的情襟和胸怀都得到了无限的拓展。“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注释14)虽是如此,他依然渴望建功立业,造福于民,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情感联系在一起,使苏轼在各方面更加展现出人性的光辉。

1,摘自《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栾城后集》卷二三)

2,宋弁《风月堂诗话》卷七:“东坡文章,至黄州以后人莫能及,唯黄鲁直诗可以抗衡,晚年过海,则虽鲁直亦瞠若乎其后矣,或谓东坡过海虽为不幸,乃鲁直之大不幸也》”

3.这是老子的一句名言,《老子》上说:“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也有类似的意思。

4,嘉佑六年(1061)作,渑池,县名,在河南,子由作《怀渑池寄子瞻兄》:“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山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病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东坡用子由的原韵作诗,这叫和诗。又叫次韵,步韵,唱和诗始于唐朝元稹、白居易,到宋代已成风气。在作者诗集中,这类唱和诗很多。

5.摘自杜甫的《曲江》诗,原句为:“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6.摘自《论语》,子张:‘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7,摘自《瓯北诗话》卷五

8.《江城子》,江城子,词牌名,唐时原为单调,至宋,始做双调,本词双调70字,乙某,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思量,思念。轩窗,小室之窗,短松冈,种着小松树的山冈,此处代指亡妻坟地,

9,摘自《后汉书 宋弘传》:“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10 ,摘自《论语 阳货第十七》,原文为:“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11.在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的基础上,孟子又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道德规范。

12.作者何薳,宋代著名的文学家。

13.摘自范仲淹《岳阳楼记》,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14.摘自《词苑丛谈》卷三

15摘自曹操《短歌行》

参考文献:

《中国文学史》第三卷 袁行霈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月版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朱东润 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6月版

《中国乐妓史》 修君 鉴今 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

《古诗文鉴赏词典》 李史峰 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4月版

《苏东坡传》 林语堂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00首诗的故事》王盈稚 主编 岳麓书院

《毛泽东瞩目的文人骚客》王翰 陈峰 主编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不可不知的人生哲学》吴光远 中国和平出版社 2006年版

《全宋词选释》李长路 贺乃贤 张巨才

北京出版社 199410 第一版

《苏轼诗选注》吴鹭山 夏承焘 萧湄合编 百花文艺出版社

苏轼诗词中的哲理与情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