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地诗及赏析

发布时间:2023-01-10 00:48:56

word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某某某某〕人。出生时,某某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X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某某某某、铅山一带。晚年韩〔tuo1〕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展揭露和批判;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某某造口壁》等均有名。但局部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辞海》1989年版〕【年代】:宋【作者】:辛弃疾——《丑奴儿》【内容】: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注释】:丑奴儿:即《采桑子》。层楼:高楼。【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比照,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上片写少年不识愁滋味。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全词构思新巧,平易浅近。浓愁淡写,重语轻说。寓激情于婉约之中。含蓄蕴藉,语浅意深。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夏承焘《唐宋词欣赏》:他这首词外表虽如此婉约,而骨子里却是包含着忧郁、沉闷不满的情绪。……用“却道天凉好个秋〞这样一句闲淡的话,来完毕全篇,用这样一句闲淡话来写自己胸中的悲愤,也是一种高妙的抒情法。深沉的感情用平淡的语言来表达,有时更耐人寻味。X波《辛弃疾词选读》:这首词写得委婉蕴藉,含而不露,别具一格。【年代】:宋【作者】:辛弃疾——《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内容】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1/7
word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鉴赏】: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五年戊申〔1188〕正月初一这一天,刚好是立春。在这样的节日,人们忙着庆贺这个双喜的日子。尤其是年轻人,更是天真烂漫,兴高采烈,欢呼新春的到来。但是,这样的节日场景,对于长期削职闲居,壮志难酬的辛弃疾来说,无疑是别有一番滋味,眼看着这一派歌舞升平的气象,却怎么也乐不起来。自然界的节候推移,触发了他满腔的忧国之情。这一年他已四十九岁,屈指一算,他渡江归宋已经整整二十七个年头了。二十七年来,他无时不盼望恢复大业成功,可是无情的现实却使他一次又次地失望了。于是,他在春节的宴席上挥毫写下这首小词,借春天花期没定准的自然现象,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国事与人生的忧虑。这也是辛词善于以比兴之体寄托政治感慨的一个特点。这首词的开篇通过节日里众人热闹而自己索然无味的比照描写,表达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感伤情怀。“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说的是当时民间春节风俗。旧俗,正月初一日各家以盘盛椒进献家长,号为椒盘。彩胜,即幡胜。宋代士大夫家多于立春之日剪彩绸为春幡,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或剪为春蝶、春钱、春胜等以为戏。整整是辛弃疾所宠爱的一位吹笛婢,这里举以代表他家中的年轻人。正当美好年华的整整等人,争着从椒盘中取出春幡,插上两鬓,春风吹拂着她们头上的幡胜,十分好看。这里通过描写节日里不知忧愁为何物的年轻人们的欢乐,来反衬自己“忧愁风雨〞的老年怀抱。接下来两句:“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笔锋一转,说明自己并非不喜欢春天,不热爱生活,而是痛感无忧无虑的生活对于自己早已成为“往日〞的遥远回忆。并且,其不爱春天热闹的原因还有更深的意义。在过去的岁月里,作者岁岁苦盼春来花开,可年复一年,春天虽来了,“花〞的开落却无凭准,这就使人常把新春怨恨,再没有春天一来就高兴的旧态了。显然这里一个“恨〞字,已不是简单地恨自然界的春天了。接下来,作者从一个“恨〞字出发,着重写了自己对“花期〞的担忧和不信任。字里行间,充满了怨恨之情。这种恨,是爱极盼极所生之恨。“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作者急迫盼望春来,盼望“花〞开,还在隆冬就探询“花期〞;但花期总是短暂的,开晚了让人等得不耐烦,开早了又让人担心它很快凋谢;今年是元日立春,花期似乎可定,从他平时言行我们不难了解,可是开春之后风风雨雨尚难预料,谁知今年的花开能否如人意?作者在这里写的虽是自然界的变化,实际上是在曲折地表达了对理想中的事物又盼望、又怀疑、又担忧,最终还是热切盼望的矛盾复杂2/7

辛弃疾地诗及赏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