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名胜古迹的保护

发布时间:2023-03-22 11:59:51


文化古迹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他具有很高的艺术.精神.研究.欣赏.历史价值。有利于保护历史文化,能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文化古迹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是金钱买不到的。经过多少年的风风雨雨和战乱,流传至今的文化古迹相对来说已经不多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留传于世的文化古迹会越来越少。所以文化古迹十分珍贵。日用品坏了,可以再生产制造,文化古迹却不同,它不能再生产,再生产出的东西不是原物,而是仿制品或赝品,是没有任何文化古迹价值的。
文化古迹一旦损坏,就永远不能复原。没有众多的文化史迹,文明古国也就名存实亡,失去其传统的风采和内涵。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主要有4个方面:
历史研究——历史文化价值、科学研究——科学价值、发展旅游——经济价值及可持续发展。我们首先从历史研究着眼,来看待城市文化价值。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起源地之一,也是唯一一个没有受到根本性破坏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如何保护,既与继承传统有关,也与有利于坚持历史传统教育。
现在,我们就说说从去年年初到今年一直很有争议的北京的鼓楼改造问题。
鼓楼位于北京城中轴线的地安门外大街北端,为古代城市的报时台。清代划每夜为五节,每节为两小时,晚7时至9时(戌时)曰定更(又称起更或初更);9时至11时(亥时)曰二更;11时至此01时(子时)曰三更;1时至3时(丑时)曰四更;3时至5时(寅)曰五更;五时(申末卯初)曰亮更,即天明之意。定更及亮更,皆先击鼓,后撞钟。而二更至五更则只撞钟不击鼓。击钟鼓时先快击十八响,再慢击十八响,俗曰:
“紧十八,慢十八”,快慢相间计六次,共108响。
2010年初,在东城区人代会上,东城区政府发布了“钟鼓楼·北京时间文化城”建设方案,“钟鼓楼·北京时间文化城”项目浮出水面。因为涉及推倒大片胡同、动迁千户居民,项目一出台就遭遇文1/3



保专家及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北京市建筑研究所所长侯兆年表示:
“钟鼓楼地区作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年)中明确列出的保护范围,从政策法律的角度,理应得到妥善保护。”古建筑专家晋宏逵认为:
“钟鼓楼地区作为完整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不能以任何理由,哪怕是以保护的名义进行改造。”在一片质疑声中,原项目告吹,“时间文化城”最终瘦身变“时间博物馆”。“北京时间博物馆”总建筑用地由原来“时间文化城”的
12.5公顷缩水为
0.6公顷,分地上、地下两部分,由于处于旧城内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外围,工程具体高度有明确规定。项目檐口高度为4米,总建设高度不超过9米,是一处规模不大、体量适中、级别不高的博物馆。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除了文物保护之外,也离不开对传统老街区活态文化的保护。一座古城要维持强大持久的生命力,关键要留住‘人’,因为古城里的原住民才是城市文化的鲜活载体与传承者。”谈及中国古城保护的短板,著名民间文艺家、中国民协顾问、北京市文联副主席赵书的以上看法可谓一针见血。细数之前“北京时间文化城”项目规划的前前后后,其中就透着一个明显的讯息:
保留钟鼓楼两座单体建筑,而将周边大片胡同整体拆除。对此,老北京网创始人张巍说:“文物保护,如果离开成片风貌区,单体建筑就会失色。在欧洲,很多地方是将整片街区都保护起来,这是一种整体记忆。”文物尚且如此,活态文化保护更是让人担忧。拆除了老宅,迁走了原住民,文化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胡同、四合院作为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同时也孕育了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对此,胡同张老北京民间艺术馆馆长张毓隽说:
“北京3000多年的建城史,胡同、四合院,就是北京的代名词,如果没有胡同、四合院,叫不叫北京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如今,面对风起云涌的旧城改造浪潮,在“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观2/3


北京名胜古迹的保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