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发布时间:2019-12-25 00:51:47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08哲学 张娥

摘要:中国传统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新时代背景下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孝文化表现在对中国人民对人类起源的寻根意识,并由此而产生的对人类生命的关爱,并表现出自然性、无我性、推及性、标准性的特征

关键词:传统孝文化 孝文化的内涵 孝文化的特征

“孝”乃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核心内涵,直至今天仍然是学术界备受关注的课题之一。孝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具有文化之源、社会之基的重要地位。近百年来,中国的家庭结构已经发生巨变,如何建立具有活力的新型家庭伦理,是有关我们的社会和谐与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在此背景下,重新审视我们的孝文化,当是思考这一问题的重要一环。

一、孝的基本含义

中国古代对于“孝”的诠释和注解很多。甲骨文当中“孝”字,像一位长着长发的老人。金文“孝”的上部,似一位面朝左,长着长发的驼背老人,身前由一个孩子扶着。《说文解字》对“孝”的本义也做了生动而准确的解释:孝,善事父母者。[1]

中国思想更注重的是“孝”的伦理含义。《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2]孔子也认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3]这就是说,孝是天经地义的,是人民应该行使的做法。,孔子对此还有进一步的说明:“天有三光照射,能运转四时。以生物覆帱为常,是为天之经。地有五土之性,能长养万物,以承顺利物为宜,是为地之义。人得天之性,则为慈为爱。得地之性,则为恭为顺。慈爱恭顺,与孝道相合,故为民之行。[4](《孝经白话注解》)总之,在传统儒家看来,孝是道德以及教化之道的根本,孝行的伦理意义不仅在家庭生活,还具有重要的政治作用。《吕氏春秋》对此明确的说明:“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纲也。”[5]

下文将分两大部分来分析传统孝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传统孝文化的内涵

从文化的角度看,孝的内涵可概括为如下几点:

第一, 对人类生命的寻根

就起源来说,传统的孝文化与中国古代的祖先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祖先崇拜是在天地崇拜的基础上形成的,其认识论根据是灵魂不死说,其心理机制是血缘亲情。在殷周时期,就有普遍的祖先崇拜活动,当时出现的孝字,多与祖先祭祀活动有关,《宗周钟》有“祖孝先王”的记载,《尚书》中也有类似的表述,如“ 追孝于前”。孝在西周以前的基本含义是尊祖祭宗,。祖先崇拜的出现固然是由多方面心理因素造成的,但感念生命的由来、感激祖先的生命赋予无疑是最重要的。“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6](《礼记·效特》)由于祖先传承了宝贵的生命,所以人不能忘祖。“君子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7]《礼记·祭义》)说的就是这个。人们祭祀祖先,就是要表达对祖先的崇敬和感激之情,正如台湾学者王祥龄先生所言:“ 我们从思想的观念来看,人的最高生活目标就是生命,尤其在古代社会,举凡一切人能赖以生存的都被人视为最高价值所在,而当人智对自我主体有更深刻认识时,对命之源,生命所从出之所,必生敬慕感念之情而加以祀之。”从这个意义上说,祖先崇拜的孝行为,是一种“报本反始”情结,核心是酬恩报德。是人类对生命来源的一种追求和探索。

二,对人类生命的关爱。

首先,孝表现为对父母的关爱。《孝经》云:夫孝,始于事亲。[8]关爱父母,不仅在于对父母的赡养,而且在于对他们的尊重。孔子在回答子游问孝时所言:“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9](《论语·为政》)从外在形式来看,孝敬父母的行为要严肃庄重,要合乎于礼,“生,事之于礼;死,葬之于礼,祭之以礼”。[10](《论语·为政》)“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11](《孝经·纪孝行章》)从内在的情感来看,孝敬父母要怀有真诚的态度和真挚的感情,要“笃于亲”,只有心里对父母有笃诚的亲爱之情,才能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才能做到对父母“ 又敬不违,劳而无怨”。总之,对父母的孝行是有不同层次和境界的,但核心是尊敬,对此曾子说得很清楚:“其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其次,表现为对兄弟的关爱。人们常说,兄弟如手足,意在表明兄弟之情是没有任何一种其他感情所能替代的。曹植的一首《七步诗》让世人记住了他,以至于每每谈及兄弟反目成仇都会提到这首诗。它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它表达了作者对于兄弟之情丧失的哀恸,从另一方面表现了中国先人对兄弟之间的关爱极其重视。《论语》有“弟子入则孝,出则悌”之说,,《尔雅》有“善兄弟为友”之说等等。因此,孝文化内在的亲近父母兄长与关爱生命的精神是一致的。

三、传统孝文化的特征

一,孝文化的自然性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里的“天地”乃“自然”之谓也。把孝说成是“天经地义”乃是基于血缘关系的一种推理。孝文化的内涵虽然是对人们社会行为的种种规定,但其逻辑起点却具有自然性。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12](《论语学而》),这里的致思理路是血脉,孝文化中,血缘不仅成为自然人存在的依据,这种生命的自然之流也构成了其社会存在之基础,“血缘关系网”为人自身的社会定位及其社会行为规范的确立提供了坐标。每一个社会个体都能在这一坐标中确定自己的位置,并由此而确定自己对“上下左右”所承担的义务。这里,血缘关系的自然不平等性决定了与人之间的不同义务。荀子认为,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其原因在于“人能群而彼不能群也。”“人能群”的前提是“分”,“分”之所以能实行,是因为有“义”。笔者以为,这里的“分”首先就是血缘之分或自然等级之别。而以“孝悌”为核心的“义也正是人们在这种自然差序关系中寻求社会行为规范的结果。孝文化是一种等级文化,它与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法制度是一体两面的东西。

第二, 推及性

“孝道”之所以能突破宗族血缘范畴,进入更为广阔的社会政治生活领域,除了家国同构的政治社会结构这一原因之外,孝文化所具有的推及性是原因之一。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13]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由伦理而政治的逻辑推导。循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水之滨,莫非王臣”[14]之“家天下”的政治思维模式,家与国之间并无严格的分野,从而使二者在治理原则上具有了“通约性”。所谓“家之长子,国之重臣”的类比也说明了这一点。这便为人们奉行孝道,按照由己及人,由家及国的路径泛化孝行原则奠定了客观的基础。“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母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15]这里的“推及”思路十分清晰。所谓“爱敬尽于事亲,而德孝加于百姓,刑于四海,天子之孝也”,[16]便是一种将孝由家及国的“推及”过程。由于这样的推及性,人们视清官如父母,视同辈若兄弟,以孝道统摄其社会政治行为,便是水到渠成之事。于是,《孝经》有云,“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17]奉行“孝悌”之君子能担负治国理政之大任,这一信念是以孝文化所具有的“推及性”为基础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18](《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所提倡的“推恩”之法集中体现了孝文化特征所具有的推及性。

第三,无我性。

传统孝文化特征无我性尤为明显。作为行孝的主体,人自觉地把自己当成了一种工具,一种不具有主体性利益的工具。其存在价值全然不在自我,而在于他人。“孝”作为一种人们必须履行的道德义务消弭了人之为人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人们从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19]的逻辑出发,既然把自己视为父母的“私有财产”,子女为父母所用,为父母之命是从,就具有逻辑的必然性。一切有悖于父母进而有悖于长辈的事都是被道义所禁止的。所谓“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行孝对象之于行孝者的中心地位昭然可见。所谓君子“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20]无非就是说,人们只能以父母或“长上”为圆心,以孝道为半径来决定自己的思维和行动范围。“我”的价值只能在这种关系中被定义。在这种关系中,任何自利性的自我意识都将陷人入“悖德”或“悖理”之中。尽管《孝经》主张“当不义则争之”,然而,“父有争子,则身不陷入不义”却清楚地表明,这并不是赋予行孝者的一种权利,而是为了避免陷行孝对象入“不义”而赋予行孝者的义务,“我”不过是父母或“长上”“洁身自好”所需的“附属物”。在孝文化之中,人生在世,其社会价值就是尽孝,“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把这一点说得甚为透彻。

第四,标准化

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21]。由此看来,古人对孝似乎有三条标准。查这三条标准是: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22] 白话解释就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从这三条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实基本上到现在来说都还是有现实意义的。因为正是由于我国古代社会对这三条的规定,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人物质生产和人口增长,才能保证社会的不断进步。这些有利于延续后代,保存基因,不仅对家庭十分重要,对社会的意义也同样显著。当然,对于第三点:无后为大,在今天发生了一些变化。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不用为老年生活而担忧,所以对于子孙后代的寄托已经大大的降低。所以在中国,至今也已经有很多坚持二人世界的年轻夫妻,同样也不会遭到大家谴责。

从上面对传统孝文化、传统孝文化的内涵以及传统孝文化的特征分析可以总结出一个道理,孝一直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内容。“孝”思想就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体内。新时期,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要最终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弘扬孝文化自然责无旁贷。影响着中国历代人们的思想,也成为支配人们行动的准则和评判人的德行的标准,虽然它的内容、实现形式及作用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化,但作为道德准则却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说文解字》 蔡艳艳编著 北京出版社 2009

[2]《孝经》汪受宽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

[3]《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

[4] 《孝经》白话注解

[5]《吕氏春秋》 王范之选注 中华书局 1981

[6]《礼记.孝特性》

[7]《礼记.祭义》

[8][17]《孝经》

[9][10]《论语.为政》

[11]《孝经·纪孝行章》

[12] [13]《论语学而》

[14] 《诗经·小雅·北山》

[15]《孝经》广至德章第十三

[16] 《孝经天子章》

[18]《孟子.梁惠王上》

[19]《孝经·开宗明义章》

[20] 《孝经》圣治章第九

[21] 《孟子·离娄上》

[22] 《十三经注疏》

考研,消防,资格考试,等资料请百度搜索-学资学习网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