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庆余堂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5-05-02 23:03:34

杭州胡庆余堂匾额的启示

 

    百舸争流,大浪淘沙,翻开杭州胡庆余堂自强不息的历史画卷,百年老字号能成为迄今全国重点中成药企业,得益于其深邃的经营谋略和严谨的内部管理,而其精髓也反映在杭州胡庆余堂国药号各厅堂的匾额中,作为胡庆余堂的经营之本,给后人留下许多启示。

     一、“戒欺”——诚信立业的根本

    “戒欺”为杭州胡庆余堂创始人胡雪岩在药号开张之时自撰自写的匾额。匾曰:“心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惟愿诸君心余之心,采办务实,修制务精,不至欺予以欺世人,是则造福冥冥,谓诸君之善为余谋也可,谓诸君之善自为谋世人。”胡雪岩把“戒欺”作为胡庆余堂的堂规,寥寥百字,字字千钧。胡雪岩明白,要实现造福于民的志向,必须坚持取信于民的道理。胡雪岩正是靠取信于民立起了“胡庆余堂”这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100多年来,胡庆余堂虽然几经更替,但始终遵循“戒欺”的店规,珍惜几代人努力换来的金字招牌。

    纵观大千世界,一个“欺”字坑害了多少人,奸商重利,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不择手段,丧天害命。从嘴上抽的香烟,到脚上穿的皮鞋,百姓生活柴米油盐茶,样样东西都有假冒伪劣,让人防不胜防。更为可怕的是,近年来又出现了“毒大米”、“瘦肉精”、“激素鱼”、超标增白剂面粉等,这些使人们即便面对“绿色食品”也心有余悸。另外,如20多年前震惊全国的“晋江假药案”、最近发生的“齐二药”假亮菌甲素案和安徽华源“欣弗不良事件”等诸多案例,足以证明少数道德沦丧的人,为了个人利益,欺骗苍生,把他人的生命当儿戏,是对生命的极不尊重。

    19955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参观了胡庆余堂,当他看到“戒欺”匾时,曾若有所思地说:“戒欺”匾要挂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实际上,这是朱镕基同志在十几年就给药品监管部门出的一道思考题,就是如何提高企业诚信自律意识。教育我们要靠诚信做人,靠诚信立业,靠诚信交友,靠诚信走天下。人无信不立,国无德不强,古人用“戒欺”,今人用“诚信”,虽然遣词不同,但意义同样深远。

    二、“是乃仁术”——职业道德的基石

    胡庆余堂把施药治病、救死扶伤当作“仁术”来施行,“以仁立业,存心济世”,是胡雪岩创办胡庆余堂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作为药品经营者职业道德的基石,也道出了胡庆余堂的经营宗旨和灵魂。

    “是乃仁术”4字出自《孟子·梁惠王》:“医者,是乃仁术也。”行医施药、救死扶伤,是儒家一贯倡导的仁道,是具有仁爱之心的方术,所以开办药业是施仁道、行善举。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医者具有崇高的地位,“医者父母心”这是百姓对医生的高度评价。“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是众多士大夫追求的人生理想,其根源则是贯穿于中国古代儒教社会中的核心思想——“仁”,这也是胡庆余堂得以成功并名垂后世的原因,而这与当今“救死扶伤”的医道恰好吻合。“医乃仁术,无德不立”,所以选择医生这个职业,必须有一颗“仁爱之心”,有“兼济天下”的崇高理想,以真心、热心、爱心、责任心对待每位患者,才能无愧于医生的神圣称谓。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仁爱之医”,如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外一科主任华益慰,从医56年,一心扑在临床一线,挽救了数千名患者的生命。冬天为病人查体时,他总是先搓热双手、焐热听诊器,为的是尽量不让病人着凉;在病危之中,依然惦记着那个退了9年没退掉的“红包”;年过七旬,还坚持每年做100多例手术,直到被查出晚期胃癌住进病房的前一天,依然坚守在手术台上……在他心中,廉洁乃是医生本分,贪财图利,乘人之危,根本不配当医生。还有我国著名的骨伤专家李汉民教授,曾经参加过唐山大地震、甘孜大地震等多次重大灾害的医疗救援工作,这次四川大地震虽然已年届76岁高龄,但仍主动请缨要求到第一线参加医疗救援,体现了一个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面对危难义不容辞的大医精神。他们这种不计报酬、不为名利的崇高道德精神,正是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楷模。但是现在也有少数人,不要说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就是连“仁爱之心”也都抛到九霄云外。如有的医药代表为了推销药品常常利用“回扣”、“开单提成”、“拥金”等商业贿赂手段进行不正当交易;有的药店的执业药师推荐给患者的药品总是利润最高的,从而失去了患者的信任,也会给执业药师自身的生存带来较大压力;有的医生为了获取医药代表和药品供应商的“返利”,尽然昧着良心开“大处方”,把患者当做消费者,不管患者如何陈述,落到方子上的药必是最贵的一种,或者是内部提成最高的那种。这些为了获取个人利益,不惜损害患者利益或生命健康安全的行为,已丧失了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这样的人“仁爱之心”何在?医德何在?

    三、“真不二价”——保证质量的承诺

    在胡庆余堂正厅前金柱间的额枋上挂着“真不二价”的牌匾,是向顾客做出的质量承诺,昭示胡庆余堂买出的药货真价实,没有半点掺假,也决无讨价还价打折之说。

    胡雪岩打出的“真不二价”旗帜显然是受“韩康不二价”故事的启发。相传古代有个叫韩康的人,深谙医道,以采药卖药为生。当时市场上常有卖药者以次充好,以假乱真,顾客因此也常讨价还价,然唯有韩康的药材始终质量一致,价格一致,不允许顾客讨价还价。他说,“我的药值这个价,就卖这个价,这叫‘真不二价’”。那些买药人用讨价还价买来的药数帖后不能见效,而用了韩康的药,没有几天就药到病除,自然也就相信了“真不二价”的实在。所以,胡雪岩开药店之后,认为要打开胡庆余堂的局面,必须好好学习韩康的经营之道,使胡庆余堂的药真正做到质好价真,保持信誉,便在店堂正中立起这块“真不二价”的金字牌匾。胡庆余堂制药也一直遵守“采办务真,修制务精”的祖训。100多年来,“采办务真”和“修制务精”是支撑胡庆余堂“戒欺”信条的两根支柱。所谓“采办务真”,就是原料要精选地道药材,如当归、党参、黄芪必须到陕西进货,杜仲、川贝、黄莲必须入川办理,而人参、虎骨、鹿茸当然要上东北采购。所谓“修制务精”,是指药物制造过程中,必须不惜工本、精工细作、讲究工序、严控质量。即生产上要求质量上乘,在竞争上提倡货真价实。

    真不二价——即货真价实的商品是没有两样价格的;反过来念:价二不真——即随便讲价还价的商品,可能有假或其他问题。此话乍来一读,似乎只是文字游戏,但仔细咀嚼品味,却觉意义深远。我们都知道药品作为特殊商品,要求其成份、含量、药性必须绝对准确,不得有丝毫马虎。药品的价格也反映了药品的研发、生产和经营等环节的成本,如果药品脱离了其成本,往往会出现无人生产或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恶性循环。如市场上难以寻览的廉价药品,就是因为履次降价,生产和经营单位无利可图,不愿生产和经营,老百姓反而买不到或用不上这些廉价有效的药品。还有的老中医,对自已开出的处方心里没底,因为现在少数药店经营的中药材,采购时为了降低成本,是越便宜越好,而这些便宜的药材有些是通过化肥催生的,有些没有经过规范炮制,药材的性味相差很多,所以往往配出的方剂达不到原先的治疗效果,这就是现在还有很多杭州的病人宁可多跑点路也要到胡庆余堂配方的原因。

   “真不二价”为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物价部门和患者同时敲响了警钟。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应有职业道德,树立诚信经营意识,不要为企业利益而忽悠患者、拿法律当儿戏。物价部门对廉价药品要有适当的保护政策,不能只一味强调药品降价,否则,老百姓不但享受不到药品降价带来的好处,“就医难,吃药贵”问题不能得到根本性改善,而且还可能会使一些疗效确切的药品因亏本经营在市场上消失。患者也要有贪便宜便是上当的心理准备,不能因贪便宜而延务病情。

胡庆余堂能够延续百年,享誉国内外,与胡雪岩当年提倡的“戒欺”、“是乃仁术”、“真不二价”等经营理念和道德标准是分不开的,其精髓就是做人做事都要讲诚信。

胡庆余堂的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