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本的“硬伤”1

发布时间:2018-03-07 14:45:56

现行高中物理课本(人教版)的“硬伤”之一:

《走进物理课堂之前》把学生从物理课堂吓跑了

黄石老叶

现行高中物理课本(人教版)《物理(必修一)》开篇是北京大学赵凯华教授编写的“小故事”《走进物理课堂之前》。

看完这个“小故事”,有以下几个感受:

感受一:对于刚进校的高一学生,“故事”里面的推理和规律太难了!“故事”里的人物,作为还没有高中物理和数学基础的初三毕业学生,仅凭初中的数学、物理知识基础,就能够做出这么全面、严密的推理,得出这么精致的结论,表现出这么高的素养和智商,那肯定是初中毕业生中的精英了!在当前的高考环境下,这样优秀的学生在高考中起码也能考上复旦、上海交大这类的学校!按今年公布的湖北省高考分数段,这样的学生至少排在湖北省前500名,而今年湖北省高考考生是36.2万人,这个比例是0.14%

也就是说,有99.86%的新高一学生对于这个“小故事”是完全不懂或一知半解!开篇就是这么难的一个“小故事”,还不得把学生从物理课堂吓跑了啊!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的最初刺激乃是对于所学材料的兴趣。

这个“小故事”放在课本最前面,想来是起到序言的作用。而序言就是给予学生最初刺激的材料。序言的作用就像一部电影的序幕那样重要,其作用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培养自觉学习的意识。序言如果设计合理、运用得当,就能牵动整个课本的教学,收到先声夺人的奇效。

显然,这则“小故事”完全起到的是上述作用的反作用。

感受二:“小故事”的研究过程太完美了,完美的让人难以置信!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在“优化练习和习题的选择”中提出:在设计练习和习题时,应多选择有实际科技背景或以真实物理现象为依据的问题......。切忌那种脱离实际的纯“思辨游戏”式的题目。

我想,这个原则同样适用此则“故事”材料。

很不幸,这个“故事”就是典型的“思辨游戏”式的材料——实际就是关于自由落体的系列练习题目。

例如:“故事”展现的科学探究要素完整,过程清晰。在这个探究的例子中几乎每个科学探究要素都得到了体现。如:①(提出问题):能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苹果下落规律),从物理学角度较明确地表述问题(怎么会越来越快);②(猜想与假设):对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问题的答案提出假设(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速度很难测量,不如说落下的距离);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知道实验目的和已有条件,制定实验方案(“红孩”要求其他人各拿一段粉笔头……),尝试选择实验方法(书包、球在滑梯上滑动)及所需要的装置与器材(书包、滑梯、粉笔);......

坦率地说,这个过程过于流畅、完整了,工作多年的教师去做也不一定能够做到那么好,完全脱离了实际。

为什么会脱离实际?就是因为“故事”是人为凭空想象编写的,不是实际发生的。既然是人为编写的,必然会出现顾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无法自圆其说的现象,也就是说会出现漏洞。漏洞多了,当然就不可信了。

实际上,物理学史上伽利略对落体的研究就是极好的故事素材,课本的编者本来应该是委托相关历史专家选择伽利略的相关事迹择要编写成故事,然后放在课本前面的。这样岂不比凭空编写的故事更好?

感受三:这篇“故事”是给少数精英学生看的,不是给全体学生看的。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普通高中仍属于基础教育,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

每年新生进校,第一节物理课后,我们都问学生对这个“故事”的感受,学生的感觉都是摇头、看不懂。就我们了解到的,大多数的物理老师也不对此文做任何说明,直接跳过。实际上,《教师教学用书》上对此文也没有任何说明。

显然,这篇故事不在学生“共同基础”之列。或者说,把这篇“故事”放在全书之首是违背课程标准的要求的。

所以,本书的编者把此文放在全书之首,实在不妥。如果一定要用此文,建议放在研究课题板块较好。

2017-8-28

参考文献

1、余建华:《引言教学的心理学意义》,《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3年第7期。

2、《走进物理课堂之前》之我见:物理学科网,http://wl.zxxk.com/article/47102.html

高中物理课本的“硬伤”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