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十八个保健要穴

发布时间:2020-05-03 15:30:05

人体十八个保健要穴

从古今文献与临床应用实践证明,人体的长寿穴起码有十多个。祖国医学的奇葩经络学说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从有文字记载它已经成为完整的医学体系。这些长寿穴分布在任、督脉外,还分布于肾、膀胱、脾、胃、大肠经,这些经络为先天与后天之根源,又为多气多血之经络。

刺激穴位为什么能抗衰老呢?

中医认为每个人的生、长、壮、老均与肾气密切相关。刺激长寿穴具有明显的增补肾气作用。近年来,国内外专家研究刺激某些与肾、脑相通的穴位,通过经络的调节作用使大脑细胞活跃,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从而使脑细胞营养充足,延缓大脑的衰老。

还有很多研究证明,刺激穴位能提高性激素水平,起到延年益寿作用。尤其提高睾丸酮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调整丘脑脑垂体性腺之间的功能。由于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可影响脂类代谢,关系到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即随着睾丸酮水平下降和雌二醇的升高,上述疾病的发生率会大大增加。刺激穴位对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和调节,将有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近年来,许多实验与临床研究均证明,刺激穴位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促使老年人T细胞上升,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及调节全身的内分泌功能,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效用。下面介绍人体常见的保健长寿穴位的应用与保健方法。

1、合谷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为临床特效穴位,在全身体表的数百个腧穴中,合谷穴的治疗范围最为广泛,具有全身性的治疗作用。合谷穴的取穴:用另一指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根据经络理论以及实践证明,只要刺激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证。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头面上的病,象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肿、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缓解和治疗。所以有“面口合谷收”之说。

总之,合谷穴为临床运用的主要穴,其疏风邪同荆芥,清燥热似黄芩

既主治经脉循行处的病症,又能适用于全身多方面的治疗,针灸临床

之多用,不可不予以重视。

主治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血渊,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 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黄疸,痛经,经闭,滞产,腹痛,消化不良,痢疾,便秘,瘾疹,丹毒,疔疮,臂痛,及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三叉神经痛,癔病,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

2 足三里

足三里又名下陵、鬼邪,它位于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会穴,是临床上常用的重要腧穴。俗话说身体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以足三里为主,再配以其他腧穴即能治疗多种病症,显示了其在临床上的常用性、广泛性和重要性。现代研究发现,刺激足三里能使胃肠功能增强,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对血液系统有调节作用,对白细胞、血小板等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总之,足三里的主治范围相当广泛,是全身重要的强壮穴。

保健经常用不同的方法刺激它,可以预防感冒、胃肠疾病、健脾壮胃,扩张血管,降低血液凝聚,促进饮食的尽快消化吸收,扶正祛邪,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消除疲劳,恢复体力,预防中风,还可以保健长寿,它既为消化系统疾病常用的重要穴位,也是多种病症的常用穴位,而且疗效可靠

主治:胃病、腰痛、腹泻、痢疾、便秘、头痛眩晕,下肢瘫痪,半身不遂,膝胫酸痛,消化系统疾病。

3 委中

该穴位于膝关节后面腘窝横纹中央处。腰背疼痛最难当,起步艰难步失常。尤其是老年人患有腰背疼痛更是痛苦难堪。

腰背委中求是循经取穴的方法之一。即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是足太阳膀胱经从头走足,在背部形成两行夹脊的经脉,直行腰骶,下抵腘,合并于委中。

保健:腰背委中求语出《四总穴歌》,其意思是指凡腰背病症都可取委中治疗,此穴具有舒筋通络、散瘀活血、清热解毒之功效。

主治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肚子疼痛、脖子酸痛、腰部疼痛或疲劳、臀部疼痛、膝盖疼痛。历代医家治下肢无力、酸肿,小腿拘急痉挛也都取委中要穴。

4 列缺

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肱桡肌与拇长

展肌腱之间。列缺穴为手太阴肺经的脉气所发神气之所游行出入的穴道,它与手阳明大肠经有着密切的气血流注关系、经脉表

里关系、脏腑络属关系。列缺穴又为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任脉受

纳于足三阴经的脉气,称之为诸阴之海。任脉与冲脉同起于胞中,

向后与督脉足少阴之脉相并,贯穿于脊椎里面。列缺穴一穴通三经,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任脉。这些联系不难看出列缺穴在经络

结构中的特定位置。列缺穴,不仅善疗偏头患,而且能疏通颈项

部经络气血,可迅速解除颈疼痛不适症状。

保健:刺激列缺穴,能够疏通颈项部经络气血,有效防治头晕、头

痛、颈部不适等症状。

主治:伤风,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齿痛。

5、内关:

是心血管病首选穴位,位于腕横纹上2寸两肌腱之间。也是心脏

的保健要穴,能够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属手厥阴心包经。中医里面

的心包位于心脏外面,形象的比喻为心的围墙。当有外界邪气侵犯心

脏时,心包能替心受邪。尤其老年人是心血管病的高发人群,经常刺

内关穴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保健对心痛、胸闷、心动过速及过缓、心律不齐、冠心病、心绞痛

都有很好效果,还可防止晕车晕船。

主治:心痛、心悸、胸闷、胃痛、呕吐、热病、偏瘫、失眠、眩晕、

偏头痛等病症。

6、三阴交: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的交会

穴。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肾为先天之本,

脾为后天之本,先天赖后天的滋养,后天赖先天的促动。

保健:所以要经常拔三阴交穴,可调补肝、脾、肾三经的气血,三经气血调和,则先天之精旺盛,后天气血充足,因而可以达到调补精血,健康长寿的目的。

主治:脚底肿胀、过胖过瘦(增肥减肥)、生理不顺、手脚冰冷、冷感症、更年期障碍、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妇科多种疾病。三阴交还可对胃酸、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小便不利、心悸、失眠、湿疹、高血压、冠心病等有防治作用。

7、涌泉:

是人体少阴肾经上的要穴。它位于足底部中线前、中三分之一交点处,当足趾屈时,足底前凹陷处。涌泉穴与人体生命息息相关。涌泉,顾名思义就是水如泉涌。水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水有浇灌、滋润之能。据现代人体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穴位的分布结构独特,功用玄妙。人体肩上有一"肩井"穴,与足底涌泉穴形成了一条直线,二穴是""""上下呼应,从""上可腑视到"泉水"。有水则能生气,涌泉如山环水抱中的水抱之源,给人体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气扬,维护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保健:涌泉是人体长寿大穴,经常按摩此穴,则肾精充足,耳聪目明,以育正常,精力充沛,性功能强盛,腰膝壮实不软,行走有力。

主治:可治疗多种疾病,如昏厥、头痛、休克、中暑、偏瘫、耳鸣、肾炎、阳萎、遗精、各类妇科病和生殖类病。

8、命门穴:

是人体督脉上的要穴。位于后背两肾之间,第二腰椎棘突下,与肚脐相平对的区域。命门穴,为人体的长寿大穴。命门的功能包括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命门之火就是人体阳气,从临床看,命门火衰的病与肾阳不足证多属一致。

保健:经常擦命门穴可强肾固本,温肾壮阳,强腰膝固肾气,延缓人体衰老。疏通督脉上的气滞点,加强与任脉的联系,促进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运行。

主治:治疗阳萎、遗精、脊强、腰痛、肾寒阳衰,行走无力、四肢困乏、腿部浮肿、耳部疾病等症。

9、百会穴:

人体督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头部,在两耳廓尖端连线与头部前后正中线的交叉点。

保健:百会穴既是长寿穴又是保健穴,此穴经过锻炼,可开发人潜能体增加体内的真气,调节心、脑血管系统功能,益智开慧,澄心明性,轻身延年,青春不老。

主治:头痛、眩晕、脱肛、昏厥、低血压、失眠、耳鸣、鼻塞、神经衰弱、中风失语、阴挺等症。

10、神阙穴:

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神阙为任脉上的阳穴,命门为督脉上的阳穴,二穴前后相连,阴阳和合,是人体生命能源的所在地,所以,古代修炼者把二穴称为水火之官。人体科学研究表明,神阙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潜藏部位,人们通过锻炼,可启动人体胎息,恢复先天真息能。神阙穴与人体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我们知道,母体中的胎儿是靠胎盘来呼吸的,属先天真息状态。婴儿脱体后,脐带即被切断,先天呼吸中止,后天肺呼吸开始。而脐带、胎盘则紧连在脐中,没有神阙,生命将不复存在。人体一旦启动胎息功能,就犹如给人体建立了一座保健站和能源供应站,人体的百脉气血就随时得以自动调节,人体也就健康无病,青春不老。

保健:经常对神阙穴进行锻炼,可使人体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

主治:并对腹痛肠鸣水肿膨胀、泄痢脱肛、中风脱症等有独特的疗效。

11、关元

关元穴位于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为保健强壮要穴,具有固护元气的作用。

关元为一身元气之所在,是生化之源。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处,主生殖,主元气。故为全身养生保健强壮要穴。长期刺激可使人元气充足、延年益寿。

保健与主治:温肾固精、补气回阳、清热利湿、调理冲任、理气除寒。主治各种虚损及泌尿生殖系统各种病症。具体如遗精、早泄、阳痿、遗尿、小便不利、尿频、尿闭、尿血、便血、脱肛、疝气、泄泻、痢疾、月经不调、不孕、崩漏、经闭、痛经、赤白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尽、中风脱症、虚劳冷惫、羸瘦无力、消渴、少腹冷痛等。

12气海:

气海穴为任脉经穴,位于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1.5寸。气海穴有温养、强壮全身的作用,导引养生之术里面常常说到的下丹田就是指气海穴为中心的一定区域。中医认为此处是人体之中央,是生气之源,人身真气由此而生,所以对于阳气不足,生气乏源所导致的虚寒性疾患,气海穴往往具有温养益气,扶正固本,培元补虚之功效。

 功能主治:虚脱、形体赢瘦、脏气衰惫、乏力等气虚病证;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腑病证;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阴挺、恶露不尽、胞衣不下等妇科病证。

13、大椎:

大椎穴别名百劳穴、上杼穴督脉经穴,位于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手足三阳的阳热之气由此汇入本穴并与督脉的阳气上行头颈。

功能主治 大椎有通阳解表,退热驱邪的作用,为全身退热之要穴。可通调诸阳经脉,又位于颈部,故可用于头项痛症,尤其是颈椎病-落枕-引起的头项强痛,疼痛,疗效颇佳可用于治疗神志病及脑源性疾病,如癫狂-癫痫-大脑发育不全-脑炎后遗症等可用于外感风寒所的恶寒-发热-无汗-鼻塞等表证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故临床多用于虚症的治疗。

14中脘:

中脘穴为任脉经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为足阳明胃经的募穴,八会穴之一,腑之会穴,任脉与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经交会穴。同时号称胃的灵魂枢穴,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之功效

功能主治: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翻胃,吞酸,纳呆,食不化,疳积,膨胀,黄疸,肠鸣,泄利,便秘,便血,胁下坚痛,虚劳吐血,哮喘,头痛,失眠,惊悸,怔忡,脏躁,癫狂,痫证,尸厥,惊风,产后血晕。

15太溪:

太溪穴为足少阴肾经的输穴和原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太溪穴是足诊三脉“决生死,处百病”三大独特要穴之一。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精化气,是人体十二经脉之根本,是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原动力。它好比大树有根,枝叶虽枯,但根不枯死,尚有生机。所以,激发肾经的源关穴位,也就能激发人的先天之本。

功能主治:太溪穴不仅对小腿和足部症状有效,且对全身症状都有效。因血压异常所引起的眩晕、耳痛、耳鸣、中耳炎等耳部疾病、慢性风湿关节炎、湿疹、麻诊、褐斑、雀斑等皮肤症状、前列腺肥大、痛经、月经不调、肾炎、膀胱炎、夜尿症等的症状有效。对神经和情绪不稳、心情抗进、头部充血、失眠、手脚过渡虚冷、支气管炎、喉咙痛、气喘、便秘或痔疮等很有效。

太溪穴治疗手脚冰冷极其有效。被此症困扰的朋友,请务必在睡觉前刺激此穴,在每天反复刺激之下,不觉间便忘记了手脚冰冷这回事了。

16、阳陵泉:

阳陵泉穴为足少阳胆经之要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本穴为胆经气血会合之处,故为胆经合穴。不但能治疗本经病变,还能治疗胆腑病变,又是治疗筋脉麻痹之要穴,具有疏肝理气、清热利湿、利胆和胃、舒筋活络、祛风除湿、通痹止痛之功效,临床应用较为广泛。

功能主治:腰痛、膝盖疼痛、脚麻痹、消化不良、关节筋迟缓或痉挛肿痛、抽筋、麻痹、腰腿疲劳、胃溃疡、坐骨神经痛、胆囊炎、高血压、遗尿等。该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肿痛,脚气,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小儿惊风,破伤风。

17、曲池: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穴,位于部,寻找穴位时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为大肠经经气最强盛之穴,故为大肠经合穴。

功能主治:感冒老人斑、皮肤粗糙、手肘疼痛、眼疾、牙疼;上肢瘫、麻、痛;高血压、贫血、 咽喉肿痛,牙痛,目赤痛,瘰疬,瘾疹,热病上肢不遂,手臂肿痛,腹痛吐泻,高血压,癫狂。

18承山

承山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具有舒筋活络,理气消痔的功效

功能主治腹痛,痔疮,疝气,便秘,腰腿痛,小腿腓肠肌痉挛,脱肛等病症。

养生保健十八穴歌

一、足三里

三里膝眼下,肚腹病不怕,

提高免疫力,壮胃又健脾,

血细胞变化,调节作用大,

预防脑中风,恢复好体能。

二、合谷穴

合谷在虎口,面口病不愁,

大肠经原穴,是病不能缺,

齿痛颈项肿,合谷归一统,

寒热虚实证,只把该穴认。

三、委中穴

委中腘窝取,通络又散瘀,

膝背腰腹痛,该穴最实用,

吐泻汗丹毒,针罐皆可除,

若要筋骨好,委中少不了。

四、列缺穴

列缺腕桡缘,交叉示指尖,

面项偏头患,中风痹麻安,

荨疹三叉痛,列缺当可用,

扁桃体咽炎,头项都占全。

五、百会穴

百会位巅顶,耳尖交点明,

失眠与健忘,眩晕加脑胀,

神经系统病,辩证要疏经,

高低血压症,百会穴上认。

六、关元穴

关元脐下取,三寸处莫疑,

男女科之症,该穴都能胜,

腹泻与脱肛,补法更应当,

强壮作用好,保健少不了。

七、内关穴

内关腕后取,纹上二寸地,

双向调心率,快慢莫着急,

胸胁肘臂痛,内关正适用,

心肺膈胃病,同样也能应。

八、神阙穴

脐中是神阙,保健不能缺,

健脾又强肾,理肠和胃顺,

行气和利水,气血阙中会,

散结通滞好,活血调经到。

九、大椎穴

督脉大椎穴,阴阳都调节,

驱邪气血行,手足三阳经,

头痛脑中风,预防情里中,

退热颈椎病,大椎最适应。

十、三阴交

会穴三阴交,内踝三寸找,

精气血同行,肝脾肾三经,

调节内分泌,有效祛抑郁,

健康长寿穴,该穴是一绝。

十一、命门穴

命门作用大,腰二棘突下,

壮阳又强肾,缓衰又固本,

男女阳虚证,不妨找命门,

体虚腰脊伤,愈后方健康。

十二、涌泉穴

涌泉居肾经,养好方安宁,

足底凹中取,促长强肾气,

湿毒浊气消,聪目缓衰老,

精充机能增,康健始大成。

十三、气海穴

气海脐中下,任脉寸半拿,

泌尿肠胃证,气海穴上认,

妇科胞宫病,调治它先行,

保健强壮穴,唯它不能缺。

十四、中脘穴

任脉中脘穴,脐上四寸约,

主调肠胃病,没有它不行,

脾虚运化差,影响胃受纳,

唯有保健好,肠胃病才少。

十五、太溪穴

太溪肾输(穴)原(穴),内踝后凹陷,

气喘咽齿痛,该穴正适用。

耳聋与耳鸣,失眠它也行,

消渴二便异,调治效更奇。

十六、阳陵泉

胆经阳陵泉,腓骨头下陷,

筋挛胁肋痛,该穴最常用,

瘫痪痿痹证,同样能胜任,

口苦与呕吐,就从阳陵入。

十七、曲池穴

屈肘成直角,纹头曲池找,

咽上诸病症,就把曲池认,

上肢各种痛,配合此穴用,

脑中风偏瘫,该穴必定参。

十八、承山穴

承山作用大,腓肠肌腹下,

瘫痪腰背痛,都把此穴用,

脱肛与痔疮,承山能帮忙,

腓肠肌痉挛,疏经并不难。

-人体十八个保健要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