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而”表修饰与承接的区别

发布时间:2019-01-16 02:50:54

文言虚词“而”表修饰与承接的区别

【提要】文言虚词“而”表修饰,还是表承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教师教的难点。那么是不是它们没有规律可循呢?事实,通过大量的例句,我们还是可以找到它们的细微区别的。表承接的“而”一般放在承接复句中,将有先后关系的两件事或者说有先后关系的两个动作连接起来。而表示修修关系的“而”,却是放在单句中,将两个同时发生且前一个动词修饰后一个动词作状语的两个动作连接起来或将单句中修饰谓语动词的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与动词连接起来。

【关键词】“而”表修饰承接的区别

文言文虚词“而”字表修饰,还是表承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教师教的难点。那么是不是它们没有规律可循呢?事实通过大量的例句,还是可以找到它们的细微区别的。

一、表承接关系的 “而”多用于复句中,连接有先后关系的两件事或两个动作。

例如:①先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这句话的意思是:(刻舟求剑者)先用尺子度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他)就把尺子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这是由两个独立完整的单句组成的复句,两个复句间有明显的关联词“先”,后面省略了与“先”相照应的相关关联词“后”或“然后”。这句话陈述两件事:度其足,置之其坐。两件事有先后的承接关系。“而”字放在两个有先后关系的单句之间,将两个单句连接起来,就叫表承接。事实这两个单句组成的这个复句是承接复句。

②庄宗受(之)而藏之于庙。

这句话的意思是:庄宗(先)接过箭,(然后)把它藏在庙里。“庄宗受”后省略了宾语“之”,句子已完整独立。“藏之于庙”。承前省了主语“庄宗”和介词“以”,但也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单句,两个意义完整的单句共同组成一个一重复句。从语意上看,两件事、两个动作“受”和“藏”,虽然没有关联词,但有先后的逻辑关系。两个单句组成一个承接复句,“而”字将它们连接起来,就叫表承接。

③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舍之。”这个句子有点复杂,可以说它是一个紧宿复句。锲,雕刻,它是一个独词句,句意完整;舍之,舍去雕刻的东西,又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动词谓语句。虽然只有四个字,它却是两个单句组成的复句,而且两件事、两个动作有先后关系,可用“一……,就……”的承接句式来翻译理解。整句译为:“一雕刻,就放弃它。”“而”是表示承接关系的“就”。

④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这是一个复句,“余方心动欲还”是个独立完整的单句,“而大声发于水上”即水上发出很大的声音,这又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单句。两个单句陈述两件事,这两件事有先后关系,它有“我才想返回,就发现从水上发出了很大的声音”的意思,它符合“一……,就……”这种表示承接关系的复句形式。因而,“而”表承接。

二、表修饰的“而”多用于单句,连接两个同时发生的动作,且前一个动词作后一谓语动词的状语

表承接关系的“而”用于复句,而且两件事或两个动词有先后关系;而表示修饰关系的“而”却是用在单句的状语与谓语间的连接,如果连接状语是动词,作状语的动词与作谓语的动词发生的动作行为是同时进行。

例如:①窥镜而自视,又弗如甚。

“窥镜而自视”,它是一个单句。主干是:“邹忌看自己”。这里的“窥镜”是对着镜子看,对着镜子时就能看到自己。前一个动作与后一个动作应该是同时发生,且对着镜子看是看自己的方式,作“自视”的方式状语。这里的语意,不能说“窥镜”,看镜子,“自视”,然后看自己。生活的实际是看镜子时已经看到人了,两个动作同时进行,无先后关系。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这也是一个单句,主干是:“智叟止之”,“笑”与“止”同时发生,“笑”修饰谓语“止”的状态作状态状语。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这是一个单句,主干是“陋者求之”,“陋者”作主语,“求”作谓语,“之”作宾语。“乃以斧斤”、“考击”都修饰“求”作“求”的状语。其中,“考击”与“求”同时发生。是边敲边求的意思。

④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以”相当于“而”,这是一个单句,主干是:余与四人入。“余与四人”作主语,“入”作谓语。“拥火”修饰“入”作“入”的方式状语。“拥火”这个动作与“入”是同时发生。没有先后关系。我们不能说,拥火这个动作完成后,再进去。这两个动作是连动的。

三,表修饰的“而”,除连接两件事或两个动作外,还用于单句中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作谓语的状语与谓语之间的连接。

状语由形容词、副词以及介词短语充当,文言在这些状语与谓语之间有时用“而”字来连接。

例①: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余)徐而察之。”这是一个单句,主干是“(我)察之”。徐,慢慢地,形容词作状语。修饰谓语动词“察”的状态。

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

“吾恂恂而起,”这是一个单句,主干是:吾起。恂恂,即慢慢地,修饰“起”作状语,表示“起”的状态。有人说这种情况,“而”字可译作“地”,在“河曲智叟笑而止之”这种情况下,“而”字可译作“着”。我认为这两个“而”字没有这两个意思,它是助词,它只起到帮助两个词连起来的作用。那两个意思是加进去的,但可以加进去的这两个字“地”和“着”确实是状语的标志。

例③有志与力,不随以怠。

“不随以怠。”“以”相当于“而”,这是个形容词谓语句,语意独立完整,“不随”,即不随便,形容词,作“怠”的状语。这里的“而”可译作“地”。

例④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这是个单句,主干是:陋者求之。也可以说,“以斧斤考击”是介词短语作“求”的状语。“而”连接修饰谓语的状语与谓语,叫表修饰。这里的“而”也可译作“着”。

总之,“而”表修饰或表承接的区别是:

表承接的“而”一般放在承接复句中,将有先后关系的两件事或者说两个动作之连接起来。而表示修修关系的“而”,却是放在单句中,将两个同时发生且前一个动词修饰后一个动词作状语的两个动作连接起来或将单句中修饰谓语动词的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与动词连接起来。“而”字连接两个动词时,如果两个动词有先后关系,表承接,如两个动词没有先后关系,是同时发生且前一动词是修饰后一动词作状语,表修饰,这是重中之重。

文言虚词“而”表修饰之浅析

“而”是古代汉语中运用最广泛而又最灵活的连词,它的基本作用是连接动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短语或分句,表示两种行为、性质或事件的联系。从连接的前后两项的意义关系来看,情况很复杂,中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用法主要有并列、修饰、承接、假设、因果和转折。其中,犹以表修饰的用法不易分辨,现在把判断“而”表修饰的方法提出来,希望能给广大师生提供一点帮助。

  

  看下面这组例句:

  

  ①子路拱而立。(《论语子路从而后》)

  

  ②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④长驱到齐,晨而求见。(《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⑤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先进》)

  

  ⑥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柳宗元《捕蛇者说》)

  

  ⑦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罅。(苏轼《石钟山记》)

  

  ⑧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以上八个例句中加点的“而”并不都表示修饰关系,但有些资料却认为①②两个例句中的“而”也表修饰,“拱”和“跂”作方式状语。其实,这种理解没有注意到现代汉语语法对这种形式的处理。如“坐着看书”、“站着吃饭”、“走着聊天”、“乘船渡江”,这些短语中的“坐着”、“站着”、“走着”、“乘船”,虽然表示方式或状态,但并不是方式状语,现代汉语语法称这类短语为连动短语,有这一短语作谓语的句子叫连动谓语句。既然是连动,就绝不可能是修饰关系,而应是并列关系或承接关系。因此“子路拱而立”(子路拱着手站着)中“而”应为并列关系,“吾尝跂而望矣”(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中“而”应为承接关系。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而”表示修饰关系呢?

  我们分析一下后面六个例句。③④两句中的“终日”、“晨”是时间名词,作后面动作行为的状语,“而”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⑤⑥⑦三句中的“率尔(轻率的样子)”、“恂恂(小心谨慎的样子)”、“弛然(放心的样子)”、“徐(慢慢的)”都是形容词,表示动作的情态,作后面动词的状语,“而”也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⑧句中的“因其势(根据客观形势)”是介宾短语,作状语,表示动作的条件,“而”同样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

  

综上所述,古汉语中,“而”表示修饰关系,“而”前面的词就应该是时间名词、形容词、副词、介宾短语等能够作状语的词或短语,而不是其他词类。这样,就能把“而”表示修饰关系的用法与其他用法区别开来

也谈区分“而”表顺承和修饰的方法

郑义广

读了《语文学习》2009年第11期“解惑”栏目《“泉而茗者”的“而”到底表修饰还是表顺承》一文,笔者认为,丁老师的问题提得很好,“而”字的这两种用法一直以来困扰了许多人,但是吕老师的解答并不充分,很难给解决此类问题以切实的指导,这主要体现在他给“而”的用法分类时所用标准的不统一上,(这其实也是很多语法书存在的问题。)吕老师在文中介绍了“而”作连词的六种常见用法,前四种从词性的角度来区分,后两种又从句子成分的角度来归纳,如“连接动词和动词,或连接形容词和形容词,表示并列或递进”、“连接时间上一先一后的两个动词,表示承接关系”、“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表示修饰关系”,让人无所是从。我们知道,古文中能作状语的词有很多,可以是名词、副词,也可以是动词,关于这一点,《动词作状语例释》(牛丽霞《语文知识》1995.7)、<史记>动词作状语考察》(章新传《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5卷第1期)等文章都有专门的阐述,感兴趣的老师可参看,兹不赘述。

这样一来,“动词+而+动词”这种结构中,前后两个成分的关系,除了吕老师所讲的并列、递进和承接外,还有修饰,那我们应该如何来判断呢?一般来说,并列和递进较好鉴别,关键在于承接和修饰的区分,而丁宏仕老师困惑的中心之点也正在此处。

笔者认为,遇到这种情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察:

一、如果“而”前后的两个动词表示的动作是前后相继的,也就是说,后一个动作发生的时候,前一个动作自动结束,那么,这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如《始得西山宴游记》:“披草而坐。”《劝学》:“登高而招。”先“披草”,然后坐下,坐下后,就不需要再“披草”了;先登上高处,然后向远处招手,招手的时候已登上高处,就不需要再“登”了。因此,这两个句子中的“而”都表承接。

二、如果“而”前的动作与“而”后的动作相伴而生,一辅一主,共始共终,那么这个“而”就表示修饰关系。如《劝学》:“吾尝而望矣。”《论语·微子》:“子路拱而立。”这里的“”和“望”、“拱”和“立”都是同时发生的,以“望”和“立”为中心语意,以“”与“拱”为伴随状态,因此,这两个“而”都表修饰。

运用这种方法,我们再来看“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三句中的“而”,似乎就更容易把握了。诚如吕老师所言,这里的“泉”“罍”和“红装”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但它们是否和其后的“茗”“歌”“红装”都表示“时间上紧相承接”的关系呢?恐怕未必。先看“泉而茗者”,“汲取泉水”和“煮茶”(也可理解成“煮泉水”和“泡茶”,今从吕老师在文中的翻译)两个动作的确是前后相继的,“而”表承接无疑,但如果把“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中的“而”也看作承接关系,那么两句的大意就是:(先)端上酒杯,然后去唱歌;(先)穿上鲜艳的衣服,然后去骑驴。这样理解的话,不仅喜庆、欢快的氛围没有了,还多了几分矫情,而且从常理上也很难讲得通:为什么非要拿了酒杯然后才唱歌?有几个人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换衣服?笔者认为,这里的“罍”与“红装”描述的是“歌”与“蹇”时的一种状态,不存在孰先孰后的问题,“而”应表示修饰关系,两句话译为:拿着酒杯唱歌的,穿着盛装骑驴走的。

文言虚词作介词和连词的区别  

(一)字在句中解释为因为的时候,有时是介词词性,有时是连词词性。
  例句分析:
1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一璧之故中心词,是名词性短语,所以从句法上来说,以一璧之故构成介宾短语,共同修饰句中动词,这里的用作介词。
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则是主谓结构,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介词后只能带名词或代词,不能带主谓短语,而且晋侯秦伯围郑已经构成单句形式,所以这里只能是连词,连接前后两个分句,相当于关联词语因为 
3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是动词,前面是不用介词的,所以这里的也是连词。
    根据句意,三句中的都表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均可译为因为” “由于,即两词意义相同。但有时词性是不同的。

总之,区分表原因的是介词还是连词,关键看它后面是代词、名词、名词性短语还是其他短语或分句。
练习:判断下列句中的词性和意义。
4、不赂者以赂者丧。   5、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6、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9、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以上几句中赂者”“一璧之故”“都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都是代词,与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分别修饰”“”“”“”“,这几处的均用作介词;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公子贤,(公子)多客,都是主谓短语,均构成分句,所以这两句中的用作连词。

(二)字在句中解释为和、同的时候,有时是介词词性,有时是连词词性。

例句分析:
1、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2、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3、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4、与其妾讪其良人。
    根据句意,几个都翻译成”“,但用法却不同。

彼与彼紧相连接,不能拆分,代词并列,可以互换位置,在句中共同作主语,这里的用作连词。

 “吾与之却不能前后互换,因为从上下文看,是说要采取的做法,而不是大家;且前后可以拆分,在与之前加,成为吾必与之共知越国之政,所以句中与之构成介宾短语,作的谓语,用作介词。

34两句与之”“与其妾构成介宾短语,分别作”“的谓语,这里的都作介词,因为前面的成分可以省略,所以第4出现在了句子开头,而并列短语任何一部分都应同时出现,则连词不能出现在句子开头。
    总之,是连词还是介词,一看前后是否并列关系,能否互换位置而基本意思不变,且在句中作同一句子成分;二看前面是否出现或可否加入状语等其他成分;三看介词是否出现在句子开头。
练习:判断下列句中的词性和意义。
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6、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7、执其手而与之谋
8、君安与项伯有故?
9、与风水相吞吐。
    56两句中,他盗之出入非常”“能互换位置而基本意思不变,二者之间不能加入其它成分,均为连词。

78前有执其手而”“,为介词。

9出现在句子开头,没有其他与之并列的成分,用作介词。
另外,作介词时,后面必是代词、名词、名词性短语,”“项伯”“风水无一例外。有一种情况需要注意,介词或名词已经省略的情况除外。例如:
10、相如闻,不肯与会。
    这是省略句,和连接的不是后面的,而是省略了的,即廉颇,所以判断时省略句要补充成分再辨析。同理。

文言虚词解析

1)“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们)、""(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译为“的”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三)结构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四)音节助词。

3   用作动词(实词)

课堂训练

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

一僧欲1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2应。久3,此僧以箪食瓢饮4助至南海,夸5于唐僧:“此何难6有?”唐僧曰:“汝7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8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9乎?”

答案:1、动词,可译为到、往  2、代词,可译为他

3、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词后,不译  

4、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

5、代词,可译为这件事    

6、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7、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8、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9、人称代词,可译为我

2)“乎”字的意义和用法

规律总结

句末用作语气助词。

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用在句中表停顿

用在句中,用作介词,相当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三)形容词尾,助词,译为“……的样子”“……地”。

课堂训练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1乎?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2乎是,然其仍从此业,吾问其故,其曰:“以此可塞赋敛。”可见,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3乎!而王胡为4乎如此好乐?若恢恢5乎王于理事必有余,则王之所为,宜也。臣之驽顿,所言多谬,王能谅之6乎?

答案:

1 助词,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2 相当于“于”      (在)

3 助词,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   4 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舒缓语气)

5 助词,词尾,不译    6 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3)“者”字的意义和用法

规律总结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定语后置标志词,不译。

5.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者,--也”不必译出。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表停顿,不必译出。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二)语气词。
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课堂训练

李白1者,诗仙也。为当国2者所拒,遂游于此山。今3者,山中与幽人对酌,乃一浇心中块垒也。力士脱靴,国忠捧墨,诗讽杨妃,此数4者乃其得罪之源,亦其个性之抒扬,故虽仕途失意,乃不辍伟志,发之于诗,其诗传于后世5者不可胜计,遂就其万世之英明。

答案:

1、放在词或短语后,起提顿足作用;

2、放在别的词或短语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可译为“……的人、事、物“;

3、放在时间名词后,作为语气助词;

4、放在数词后,可译为”个、样“;

5、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2)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4)“也”字的用法简说

句中与句末用法完全不同,句中表停顿,句末表各种语气。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句中表停顿(舒缓语气)

2、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徙以事两人在也。

3、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3都表示判断

5)“所”字的意义和用法

规律总结

1.+动词(“所”字结构)→表……的人、事、物、地方       

2.所以→表原因  、表凭借 ---的原因、凭借)    3.+  (表被动)。       

4、作名词,表处所           5、表约数

课堂训练
判断“所”在文中的意义。

“吾1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此言,足使之为天下2钦。以其3居位,能如此,岂他人可及?察其言,观其行,可见其4言非伪饰耳。与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5过之时,前访朱亥,其度岂常人哉?此二人皆6以教人向上者也。

答案:1、可译为……的原因  2、表示被动  

3、“所+动词”相当于一个名词。

如果后面还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作用 ,与后面的名词一起构成一个相当于名词的短语。

4、“所+动词”构成所字结构   

5、“所+动词”构成所字结构
6、可译为用来……,靠他来……,……的方法(途径、手段)

 

以上五个虚词主要用做助词,助词多看句中句末位置,以及跟在什么词的后面。

以下“而”和“则”主要用做连词,连词主要看连接的词语、短语或分句的前后关系。

6)“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规律总结

1、也可作连词,表并列,递进,转折,相承,假设等。例如:

1)表并列前后短语可以互换意思不变;表承接有动作或完成的先后关系,前后短语意思有影响。

2)表并递进,转折,因果关系时句意一般明显,假设用于前一分句之中。

3)表示修饰关系时前面的短语必定是作状语,后面接得是动词性短语。

2、作第二人称代词,通“尔”,你、你的。

3、助词,副词词尾

课堂训练  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思也。三思6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

答案: 1 连词,并列关系2 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3 连词,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4、连词,递进关系

5 连词,修饰关系6 连词,承接关系7 代词,同“尔”,可译为你

8 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劝告或感叹语气,可译为“吧”“啊”

7)“则”字用法和意义简析。

除了在判断句中作副词表示判断外,一般作连词。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非死则徙尔。

作连词可表“假设、因果、条件、转折、并列等各种关系。

1、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因果)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转折)

主要作代词的虚词有“何”“其”“若”“焉”

(8)“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规律总结

1、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要后置。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

2. 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3.何:通“呵”,喝问

课堂训练

“徐公1何能及君也”本谬也,懂其理者,2何可胜道也哉?然其妻如此言者,3何也?其所据4何为?原其理,当为爱之深也。可见,情之误,5何其大也!然6何人能忘情耶?7何以除此弊,望君以良策教我,8何如?

  答案:

1 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2 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3 疑问代词,可译为为什么

4 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5 副词,可译为多么 6 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

  7 可译为凭什么      8 可译为怎么样

(9)“若”字的意义和用法

1.用作代词。

(一)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例如: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你)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二)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例如: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

2.用作连词。

(一)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例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二)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例如: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例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10)“焉”字的意义和用法

①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②代词。相当于“之”。如: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③疑问代词。怎么,哪里。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④疑问代词。什么。如: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

⑤于何,在哪里。如:且焉置土石?

⑥于此,在这里,在那里。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⑦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如:于我心有戚戚焉

焉字作兼词一般是作状语或状语后置

(11)“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1、其若是,孰能御之。(表假设,如果)

2、其业有不精,岂他人之故哉(表假设,如果)

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两个“其”连用,表选择,“是----还是-----

4、其然乎?其不然乎?(两个“其”连用,表选择,“是----还是-----

以下主要是作介词的词语“以” 因”

12)“以”字的意义和用法

规律总结

动词,认为;用: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介词,表动作与对象间的多种关系

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对象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连词,与“而”相似,但不能表转折关系。D副词,通“已”,已经。

课堂训练

判断“以”在文中的意义。

“秉烛夜游,良有1也。”若2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3如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4书卷为伴,弃夷5近则随众而游,险以远则独不敢至之怯,慕“凌九霄6闹天宫”之勇,从而可醉乎“木欣欣7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

畅游书海8极夫天地之乐,如此,9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10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11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

吾虽12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13权贵交。14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15”之叹。

答案:1 名词,可译为 原因      2 动词,可译为  认为

3 介词,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依据的工具、方法馺其他,可译为   凭借、拿

4 介词,可译为把    5 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

6 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关系

7 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8 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   9 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10、介词,可译为了 因为 11、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  

12、介词,可译为在13、介词,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跟、和  14、连词,表界限或范

15、动词,可译为用

13)“因”字的意义和用法

规律总结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 3、动词,承袭

课堂训练

判断“因”在文中的意义。

1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且不2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3。其常4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此一役,动摇袁绍军心,5乘势击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6许攸之力而得,此正如7枯木变为荣木也。途经绍墓,其尚8众人至前拜祭。其量岂常人可比?9此其得众人之心,以一天下。10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业。

答案:1介词,可译为 根据2 动词,可译为 沿袭3 名词,可译为 原因                  

4 介词,可译为趁着5 副或连,可译为 于是   6 介词,可译为凭借

7 介词,可译为经由  8 介词,可译为通过,经过

9 介词,可译为  因为     10、连词,可译为  因为

14)“以”字的意义和用法

规律总结

(一)动词。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

2.以为,认为。    3.判断词,是。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4、对,向。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等到"等。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课堂训练

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C.不足为外人道也 D.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E.为赋新词强说愁 F.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G.不者,若属且皆为所虏

答案:CD

A因为    B    C对,向   D对,向    E为了   F      G“为所”表被动

15)“于”字的意义和用法

规律总结

1.介词,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方面""在……中""""""""""""""""对于""""由于"等。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有时可译为"胜过"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有时动词前还有""""等字和它相应。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

课堂训练

判断“于”在文中的意义。

“黄鸟1飞,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2吾等,则久别矣。自十年前偶见之,3今已十载,未睹其姿。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其鸣之美则倍4昔。吾乡之美已闻5四方。世人皆欲老6吾乡,此乃多人言7我也,非吾杜撰耳。8是吾等畅饮抒怀,陶然醉9是,不亦乐乎?

答案:1 助词,动词词头2 介词,表示对象,可译为对于

3 介词,可译为到4 介词,表示比较,可译为比

5 介词,表示被动,可译为被6 介词,表示方位,可译为“在”

7 介词,表示对象,可译为“对”或“向”8 同现代汉语,可译为“于是”

9 于:介词,可译为在是:代词,可译为这

16)“乃”字的意义和用法

规律总结

“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不能作宾语。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乃尔】译为“这样”。

课堂训练

判断在文中的意义。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1读之。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2一句,大为感佩,其真3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4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5不得已而谢。

答案1 副词,表承接,可译为 于是2 代词,可译为 你的

3 副词,相当于    4 副词,可译为竟然,却5 副词,可译为

17)为

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还可作判断词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结合,构成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18)与

 给予,授予。   与斗卮酒 结交。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和、同、跟。   竖子不足与谋       参加。   蹇叔之子与师

 赞许。  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帮助。  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

⑥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来写作“欤”

文言虚词“而”表修饰与承接的区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