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精华篇

发布时间:2020-04-29 06:25:37

中国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精华篇

1、、“三皇:伏羲、女娲、神农五帝: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

2、“三教:儒教、道教、佛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3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4、五音不全中的五音:宫、商、角、徵、羽。

5、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指双手双脚;五谷指稻、黍、稷、麦、豆。

6、佩服得五体投地:五体指四肢加头。

7、中国古代学校教授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8、《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9、汉字的六种构字方式: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10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

11、“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清代乾隆年间编定。

12、《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战国策》,国别体史书,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系西汉刘向编订。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3、名:在婴儿出生后由父母或尊长取名,供长辈叫唤。人在成年后一般不能直呼其名,只用于传记、自称或所厌恶的人。

14、字:男20岁、女15岁也由父母等尊长取字,称别人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不是每个人都有字,只有有地位、有权势的人才有。

15、号:由自己取定。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

16、谥号:从西周开始,朝廷对皇帝、皇后、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追加的称号。谥号有褒扬、同情、批贬几类。如隋炀帝中的“炀”就是个批贬的谥号;个别的有民间赠予的谥号,比如陶渊明民间赠他为“靖节”。

17、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

18、称籍贯:如柳宗元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

19、称郡望:郡望表示某一地域的名门大族。比如昌黎韩氏为唐代望族,故世人称韩愈为韩昌黎。

20、称官名:如孙权被称为“孙讨虏”,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王羲之称王右军;王维称王右丞;杜甫称杜拾遗、杜工部。

21、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称刘豫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

22、年龄称谓

(1)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指23岁的儿童。

(3)始龀(chèn):指儿童换牙时,五六岁。

(4)垂髫:指3-9岁的儿童阶段。

(5)总角:指10-14岁的少年阶段,男女均可。

(6)豆蔻:只指女子十三四岁。

(7)及笄(jī):指女子十五岁。女子成年

(8束发:指男子十五岁。

(9)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称“弱冠”)男子成年

(10)而立:指三十岁。

(11)不惑:指四十岁。

(12)知命: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13)花甲:指六十岁。也称“耳顺”。

(14)古稀:指七十岁。

(15)(mào)耋(dié):指八九十岁。

(16)(jī)颐:一百岁。

23、敬称、谦称、讳称和贱称

(1)敬称:

②加“令”字。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伯、令叔、令兄、令弟、令妹、令郎或令息(对方儿子)、令爱或令嫒(对方女儿)等;加“贤”字,如贤伉俪(夫妇)、贤乔梓(父子)、贤弟等。

(2)谦称:

①自称。

愚,谦称自己不聪明;此乃愚见。

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鄙人

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敝人

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卑职

窃,有私下、私自之意,常有冒失、唐突之意;如“窃以为不可”。

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

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愚”“犬”等谦词。

“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

“舍”“愚”“犬”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愚弟、犬子、犬女等。

用“先”表示已经去世的长辈,如先父、先母。

向对方有所馈赠,要用谦称。

如菲仪(菲薄的礼物)、芹献(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

寸志(指微小的心愿)等,是说自己的东西微不值钱,不过是借以表示小小的心意。

希望对方收下礼物,则要说“恳请笑纳、敬请哂纳”等,意思是让对方见笑了。

(3)讳称:古人对“死”的称呼。主要有:

①天子之死:崩、驾崩、山陵崩等。(如果是掌朝权的太后、王后死了,也可以用崩)

皇后、一二品高官、王侯、皇子、妃子之死:薨。

③大夫之死:卒。

④士之死:不禄。

佛道徒之死:涅槃、圆寂、坐化(佛);羽化、仙游(道)。

(4)贱称:是对他人的侮辱、轻视的称呼。

称百姓:布衣、黔首、黎民等。

称少数民族:北戎;南蛮;西狄;东夷。

6.古代职官

【爵】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

【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类似的还有亭长、保长、什长等。

【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文职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及武官考核)、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7.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词语

(9)大臣辞职:退、请老、悬车(古人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云)、移病、乞身、乞骸骨

8.古代的刑罚

(1)(qíng):又叫“墨刑”,额颊上刺字涂墨

(3)(chī):又叫“杖刑”,打板子(背、腿、臀)

(5)膑:剔去膝盖骨

(15)枭首:斩下首级悬于高处示众

9.科举制度

【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三十一年废止)

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wéi)”,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考中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中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一般是皇帝主考。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进士】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庠xiá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之人。

【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10.古代历法

(1)古代纪年法

①干支纪年:(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其特点是:

A.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B.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

C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②年号纪年: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

③王公谥号年次纪年:用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④年号干支兼用: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

(2)十二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

(3)季节,一季三个月顺次称孟、仲、季,如孟春(一月),仲春(二月),季春(三月)

(4)每月的特殊日子有特定称呼,第一天叫“朔”,最后一天叫“晦”,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

(5)一天分十二时辰,用十二地支称呼,每时辰两小时。

11.古代主要节日及有关习俗

(1)元日:正月初一。有祭神贴桃符的习俗。

(3)上元:正月十五,亦称元宵、元夕、元夜。古代习俗在上元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4)社日: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

(5)寒食:清明前两日。相传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介之推在绵上之山隐居,晋文公为逼他下山放火,他抱树而死。晋文公便下令这一天禁火寒食,以后演变为寒食节。

(6)清明:四月初,主要习俗是踏青和扫墓。

(8)端午: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五”,“端”是“初”的意思。

(9)七夕:七月初七,民间传说此日夜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妇女们结彩楼,陈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10)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11)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12)重阳:九月初九,又称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称为重阳。这一天登高饮酒的习惯。

(13)冬至:又叫“至日”,冬天过了一半,一般有祭祖习俗。

(14)腊日:岁末祭众神叫腊(所以十二月叫腊月)。古代十二月初八是腊日,喝“腊八粥”。

(15)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 

12.风俗礼仪

(1)()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4)太牢、少牢:牛、羊、猪为“太牢”。羊、猪为少牢。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7)朝觐: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春见曰朝,秋见曰觐”,合称为朝觐。

(9)长揖: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10)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

(11)顿首: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丘迟《与陈伯之书》“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

(14)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

(15)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

(16)座次:皇帝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作“南面”,称臣叫作“北面”。

(19)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

(20)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古人斋戒时忌荤,但并非忌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气的食物如葱、蒜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的臭气,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

13.古代地理

中国:泛指中原地区。

中原: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山东:指崤山以东。

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

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

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古代别称:南京又称建康、建业、金陵、江宁、白下、石头城;开封又名大梁、汴州、东京;杭州又称临安、钱塘、武林;扬州又称广陵、淮上、江都、维扬;苏州又称姑苏、吴郡;武汉又称夏口、江夏;北京旧称燕京、大都、北平。

附:高中课本出现的古代文化常识

1、禁军:封建时代直属帝王,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首都警备任务的军队。因时代、文化与地域的不同,有其他异名同义的名称,如禁卫军、亲卫军、近卫军、御林军等不同称呼。

2、刺配:在犯人面部刺字,发配边远地区。有几百里到几千里不等。

3、接风、洗尘:一般连在一起用,但“接风”着意于迎接;“洗尘”就是以酒为水,洗去被迎接的人的身上的尘埃,实际上是洗去心上的疲劳。

4、石(dàn):古代体积单位。一石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规定,在汉朝,二千石算太守之类的中级官员,相当于现在省部级。

5、旬休:西汉吏员五日一休沐,放假洗澡更衣,修发刮脸。到了唐代,改为"旬休",官员每10天休息一天,分为上旬、中旬、下旬,当时叫做上浣、中浣、下浣。""也是洗头洗身的意思。

6、三秋:1、七八九三个月;2、深秋。专指九月;3、三年。

7、请缨 :指请求给他一根长缨,比喻主动请求担当重任。一般指请求交给杀敌任务。

8、笏板: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9、持节:节代表皇帝的身分,凡持有节的使臣,就代表皇帝亲临,象征皇帝与国家,可行使权利。

10、趋庭:恭敬地快步走过庭前。袖手低头碎步疾行,以示敬畏。社会发展到了今天,“趋”步见父亲老师的人越来越少,“趋”步见权贵者却不见减少的迹象,这也算是社会的一种悲哀吧。

11、登龙门:比喻得到有名望、有权势者的援引而身价大增。后亦指科举时代会试得中。

12、高山流水:"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传说先秦的琴师俞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13、表:""是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是封建社会下臣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如乐毅《报燕惠王书》、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为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

14、期、功强近之亲:古代丧服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按关系亲疏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月,小功服丧五月。亦用以指五服之内的宗亲。

15、举孝廉、秀才、明经: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汉以来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明经,汉朝出现之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16、东宫、中宫:中宫,是皇后居所的代称,也可用以代称皇后。东宫:借指太子。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精华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