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中的文化底蕴

发布时间:2020-04-01 00:55:24

对联中的文化底蕴

组长:李慧君

组员:陈文进袁嘉辉费宇明郑晓君陈玄静刘玉婷张家慧

指导老师:马思敏

Chinese civilization has a long history andsplendidculture,convergeavastoceanofliteratureandart.Ifpoetryisthissonggiventheocean10,000aresYanbo,thecoupletisDuoduomagnificentspray.In literature and art of the long river of history,institutional short, flexible structure, formcomplex,orBlairorvulgar,Yizhuangalsomarketthecouplet colorful, works such as Lin. As even therationale for it sticks, Bing Dilian, Biyi birds,bringLee'sliteraryandartisticenjoyment.Itusesextensive,setseducation,enlightenment,weremadeby Chi, lyrical, and entertainment in one, hasalwaysbeenthefavoriteofthemasses,theChinesenation is proud and glory of the national essence.

中国是古老的诗国,诗联同步,书画共源。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汇成了浩瀚的文学艺术海洋。如果说诗词曲赋是这海洋的万顷烟波,那么对联则是朵朵绚丽的浪花。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早在秦汉的桃符,是对联的最早形式。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对联扮演着不可缺失的角色。

隋唐以后,律诗兴起,其颔联、颈联都是对仗的,把它们单独抽出来,就是一副对联。如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等,这是现代对联的来源之一。

对联的另一个来源是集句。把原来各不相干的词句按照一定意义集在一起,恰成对偶,也可形成很好的对联。沈括《梦溪笔谈》说,王安石曾摘鸟鸣山更幽对古人诗句风定花犹落。这样,比原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更妙。

对联的来源之三是文人的专意创作。一般认为,后蜀孟昶所作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春联,是传世的第一副对联。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明清两代,对联的发展达到全盛,主要表现在它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家家户户以至各行各业都有了挂贴对联的习惯。寺庙道观、风景名胜地点,用它做楹联;日常交际中,人们用它祝寿、庆婚、哀挽、题赠„„

而在历史上,也有很多趣味的对联故事流芳千古。

一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众无以相对。杨大年刚好赶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众皆喝彩。将月亮比做自己奢望的东西,可望而不可即,人们却执迷不悟的要把它捞上来。

自己真正需要的人其实就在自己的眼前,自己却没有发现,或是不懂得珍惜。就是讽刺人们舍近求远,自己都不懂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只是一味地追求华而不实的东西。

一九五三年,钱三强率科学考察团出访,团员有华罗庚、张钰哲、赵九章、吕淑湘等人。途中闲暇无事,少不得谈今论古。这时华罗庚即景生情,得出上联一则:三强韩魏赵,求对下联。三强说的是战国时期韩、魏、赵三个强国,却又隐喻代表团团长钱三强的名字,这就不仅要解决数字联中难对的困难,而且要在下联中嵌入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因此,华老上联一出,诸人大费踌躇。隔了一阵,只见华罗庚不慌不忙地吟出了下联:九章勾股弦。九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这本书首次记载了我国数学家所发现的勾股定理。同时,九章又是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对得如此之妙,使满座为之倾倒!

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正因此,对联衍生出许多种类。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串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形式如何,必须具备以下规律:

(一)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

(二)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

(三)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

(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平:平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

(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而作为中国文化绚丽的浪花,其创作方法也颇为讲究。

若说传统对联的制作方法,更有叠字、反复、复叠、顶真、析字、镶嵌、加减、双关、同音、转类、回文、比喻、夸张、数字、方位等多大十五种。

一、叠字

叠字,又名重言,系指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在楹联创作中,叠字法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几乎随处可见。比如:

南南北北,文文武武,争争斗斗,时时杀杀砍砍,搜搜刮刮,看看干干净净;

户户家家,女女男男,孤孤寡寡,处处惊惊慌慌,哭哭啼啼,真真凄凄惨惨。

这副楹联在解放前流传一时,它形象地嘲讽了国民党统治下旧中国的凄惨景象,把当时的社会现实暴露无遗。

二、反复

将同样一个或几个字在楹联中间隔地运用或者重复地运用,使之既紧相连结而意义不尽相同的一种作联方法,称之为反复法。反复法作的楹联,有时是联意的反复,有时是用字的反复,但决不是重复。

如:

在新城,演新戏,欢迎新同志,迎接新胜利;

除旧貌,破旧习,打倒旧军阀,摧毁旧世界。

三、复叠

在同一联语中,既用叠字又用反复的制联方法称为复叠法。

1.年年难过年年过;

处处无家处处家。(这是在旧社会流传很广的一副对联。)

2.军阀跑,国防跑,富绅跑,跑跑跑,看着跑垮刮民党;工人来,农民来,士兵来,来来来,共同来建苏维埃。

这副楹联相传是一个私塾先生所写。联语通过字和字间隔出现和重叠运用,对革命形势的发展作了高度形象的概括,这是一副通俗易懂,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上乘之作。

四、顶真

顶真法又叫联珠法,是将前一句或前一节奏的尾字又作为后一句或后一节奏的首字,使两个音节或两个句子首尾相连,前后承接,产生上递下接的效果,好像串珠子似的一种制联方法。

如风景联:

听雨雨住,住听雨楼边,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涛涛,观、观、观。

下面一副戏台联堪称顶真联中的佳品: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象谁,谁装谁,谁就象谁。

这副顶真楹联概括力极强,仅用了八个字,就把戏剧演员忘掉自我、逼真肖人的精彩表演描述出来了,该联对仗工稳,精巧风趣,联意隽永,是一副绝妙戏联。

五、析字

在楹联创作中,将楹联中的汉字的形体分拆或合并,巧妙地制作联语的一种方法叫拆拼法。析字包括拆字和合字两种形式。1.拆字

鸿是江边鸟;蚕为天下虫。

2.合字

日在东,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

女居左,子居右,世间配成好人。

在析字联中,有时将拆字与合字用于同一联中:

张长弓,骑奇马,单戈独戰;嫁家女,孕乃子,生男曰甥。

六、镶嵌

人们把某些特定的字词,诸如人名、地名、数字、方位以及所写的事件或中心词等,巧妙而自然地嵌入联语,这种创作方法称为镶嵌法。此法因其精巧,创作难度颇大;因其别具雅趣,深受世人喜爱。

1.镶嵌节气

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2.镶嵌姓字

鱼游万孔秋江冷;柏成林丛夏岳高。

3.镶嵌方位

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向东放;由上向下读左传,书往右翻。

4.镶嵌年号

顺泰康宁雍然乾德嘉千古;治平熙世正是隆恩庆万年。

5.镶嵌偏旁部首

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

七、加减

将某副楹联的上下联增加或减少一些字词或笔划,使联意发生变化,造成新的意境,组成新的楹联,这种制联方法叫做加减法.1.加字

(1)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2)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2.加笔划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均失夫。

3.减字

流水夕阳千古恨,春露秋霜百年愁。

流水夕阳千古;春露秋霜百年。

八、双关

1.谐音

普天同庆,当庆当庆当当庆;举国若狂,且狂且狂且且狂。

再如: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

又如: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全联意为怜子心中苦,离儿腹内酸。)

2.借义

利用汉语中一个字或词语有不种含义的特点制联,同时表示两种事物的制联方法乃借义法。

如:虚心成大器;劲节见奇才。

九、同音

同音法即同音异字法,又称异混,它是将几个字形、字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用于同一副楹联之中,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样式:

1.同音异字叠韵连用

饥鸡盗稻童筒打;暑鼠凉梁客咳惊。

六组同音字字义各异,对仗工稳,是一副绝妙的同音异字对联。2.同音异字、双声、叠韵间用

嫂扫乱柴呼叔束;姨移破桶叫姑箍。

3.同音异字间用

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

十、转类:

是利用汉字一字多音多义、词义通假的特点,造成同一个字在联中的音调变化,给人以奇诡绝妙之感。

多音法楹联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山海关姜女庙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使联语的上下联顺读、倒读皆能成联,且贴切而不混乱,这种制联方法称作回文法。

一、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僧过大佛寺,寺佛大过僧。

二、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前门出租车租出门前。

三、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帖翰林书。

四、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

天连碧树春滋雨地满红香花送风。

十二、比喻

这一修辞方法也被广泛地应用,可分为明喻、隐喻、借喻三种形式。

1.明喻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

2.隐喻

谷乃园之宝;民以食为天。3.借喻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据说此联是辜为讽刺北洋军阀张勋而作。张的亲信部队号称辫子军,张勋被戏称辫帅

联中的擎雨盖暗喻清朝官员的帽子,傲霜枝喻清代人头上的辫子。这副对联在于讽刺张勋已到了荷尽菊残的地步。)

十三、夸张

再如下联: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

此联巧妙抓住事物的形象特征,突发联想,借题发挥。作者在夸张的同时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突出对联的艺术色彩,属于间接夸张。

十四、数字

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

鸾九声,凤九声,九九八十一声,声声鸾凤和鸣。

(此联巧用了数字成对,出句构思奇特,下联对仗贴切,用数应用乘法,合理、自然,而且符合事理。)

十五、方位

常用的方位词主要是东西南北中,上下,左右,前后等。

看下联: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相传此联为乾隆下江南经通州时与纪晓岚相对而成。联句以南北东西入联,此迭字法上联三出通州,三现南北;下联三出当铺,三现东西,然而联尾的东西两字在这里也产生了变化,从方位词变成了名词。形同而义变,情味盎然。

对联用途广泛,集教化、启迪、言志、咏物、抒情、娱乐于一体,历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和荣耀的国粹。古往今来,无论帝王将相、文人雅士,还是农工商贾、樵子渔夫,无不喜闻乐见之。直到今天,对联依然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发挥其颂时抒怀、扬善抑恶的作用,散发着悠悠清香。

对联中的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