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印记

发布时间:2018-09-10 13:59:00

时光印记
作者:赵艳
来源:《商周刊》2015年第06

        排好铅字,刷上油墨,用墨辊轻轻碾过宣纸,散发着淡淡的油墨香的唐诗宋词便跃然纸上。

        有一个牛人,将消逝已久的活字印刷术又重新带回到这个年代。

        排好铅字,刷上油墨,用墨辊轻轻碾过宣纸,散发着淡淡的油墨香的唐诗宋词便跃然纸上。在这间名为时光印记博物馆里,我们重温了当年手印文章的回忆。

        用家传宝贝办出的博物馆

        作为家族印刷坊的第三代传人,从小和印刷术打交道的阮同民对印刷格外着迷。他开办的这间印刷博物馆,有很多藏品也是家传的,像手摇圆盘印刷机、铸字机、20多万枚的各类铅字,还有1号到6号的铜字模。这其中,尤以存世稀少堪称文物级别的铜制字模最为珍贵,连用来存放它们的老式木箱都带着尘封已久的气息。

        据阮同民介绍,他所收藏的10套铜字模中,包含了宋体、黑体、仿宋、隶书,还有俄文和希腊字母这两种比较罕有的。因为铜字模早就停产了,除了家传的四套,其他都是阮同民从一些偏远小县城或老印刷厂的废弃仓库里淘来的,非常难找。当着我们的面,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一套宋体6号字,这套字模共有约6700个常用汉字,也是所有铜模中最为袖珍的一款。拉开屉层取出一个字模后,我们看到在黄豆大小的铜模表面刻了一个和芝麻差不多大的汉字,精细入微的铸字工艺真是让人惊叹。

        漂洋过海的寻宝之路

        虽是80后,阮同民却热衷收藏各种布满斑驳印记的老物件,百年前的打字机、电话机和老相机等物件,都静静地安放在这间时光印记博物馆里。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些体积庞大的老印刷机。

        “有两台是我家传的,其他都是这些年四处搜集到的,目前已经有19台了,阮同民说道。不像老相机、老电话这种小物件,动不动就上千斤重的老印刷机,光是运输就很麻烦。在甘肃平凉,他曾在一家老印刷厂的仓库里找到了一台老圆盘印刷机,但是一吨重的重量实在是搬不动,找了几个当地的壮汉,用圆木垫在机器底下,才硬生生地给拖了出来。因为机器废弃太久,很多零件都坏了,阮同民又拿着零件去车床照原样做出来后,这台印刷机才能重新运转。基本上,博物馆里每台老印刷机的收藏过程都是一段充满了折腾的故事。

时光印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