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马虎的现象

发布时间:2014-12-05 21:34:32

我是一名二年级的小学班主任,在我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遇到最令我头疼的就是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马虎问题。首先来看马虎的近义词有:粗心、草率、大意、疏忽,潦草忽略等等。这些词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常伴其左右。无论是语文学科还是数学学科,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出现过马虎的现象。于是,我就慢慢地对学生的马虎现象进行了一些观察和研究,结果发现他们都有着惊人的相似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我所任教的二年级以及其他年级的小学生在平时的家庭作业,测试以及考试过程中常见的马虎粗心现象总结如下:

一、小学生数学作业完成中常见的粗心表现:

1.数字上的失误。以下几种情况较为典型,,25+3列竖式计算时算成23+5,90+80算成90+8,把1.3当成137.3,16.3+4.6当成6.3+4.6之类。显而易见的是,这些粗心最终的原因在于做题目时过于仓促,因此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将题目从头到尾地看仔细,他们只是一味地想早点完成作业也因此不顾一切对与错,只是盲目的为了交差。在调查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种失误最容易出现在那些平时成绩拔尖而且又是同学们公认的数学天才身上。为什么这些班中的数学权威们会在这些题中失分?这恰恰是因为他们那些特殊性所带来的。遗憾的是这些孩子正因为就想炫耀自己的能力,拼命的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数学作业,哪知聪明反被聪明误,连数字都看错还想做对题?所以我们常以为粗心只会光顾个别差的学生的想法是不科学的,它不会因为基础知识的扎实而消失,他是每一个人都可能犯的毛病。所以千万别忽视我们身边的这些小错误。

2. 审题失误。如,上下行看串;还有经常出现抄错数据、抄错运算符号的错误;更有忘记进位、退位,漏写、漏抄、出现运算顺序的错误。如把78抄成18, 一道填空题5+45 5+54,他不算直接就填等号。把3看成2,3×3看成3+3或者3÷3,把×写成+;把十看成÷,把96看成69,把109看成169等等;把0写成6,将23写成32;把+”写成“×”等。或者将不同的数字写成同一个数字。有时抄题时,抄了这一题的前半部,下题的后半部,首尾不符。

二.测试及考试中常见的马虎现象

1.计算错误

我现在所教的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年龄都在9岁左右。班里有几个就马虎得特别厉害。班里有个男生在做数学计算题时,往往能出现很多的笑话,他是我们班计算最令我头疼的孩子之一。 +”能看成“-”,尤其是口算题, 6+5=111-8=19,这样令人哭笑不得的得数在他的口算里比比皆是。本该拿分的题他却每次都错很多,怎么强调都不管用。粗心,是一种心理状态。孩子们在做题过程中因考虑不周到,而疏忽了题中的个别细节,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失误,它是学生在数学解题过程中的一个巨大的绊脚石

2.错别字

错别字现象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常遇见的问题之一。在学生平时写话和组词造句中常常会发生张冠李戴的情况。比如花园的园写成圆圈的圆。座位的座和坐车的坐混淆,李子树写成季子树等等数不胜数。

3.文不对题。

这也是低年级学生容易犯的通病。明明刚刚读的是第二题,一个走神后回头就开始做第四题。这一点常常令我觉得不可思议。

4.漏题

这一现象在班里好多孩子身上都出现过。10道口算题,做了9道,唯独落了中间的某一道,也因此就差这一道题没有得满分。有的学生语文阅读题做不全,漏掉其中的一两项,严重时更有的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整道大题都漏答过,或者是两面的卷子只答了一面,另一面一个字没动。

5.不审题。

看到卷子上的题拿过来就做,不读题,不看要求。有的学生在看图写话时写差题目。还有的明明是一道仿写词语的题,在一些不读题的学生笔下就变成了造句子。句子造的很好但是一分没得。

总之,小学生的学习马虎现象不论是老师,家长,我想学生自己也是比较困惑的,作为老师要循循善诱,耐心分析,切不可只以你怎么这么粗心一言了之,从而造成孩子内心的封闭和伤害。而应认真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心理原因和错误实质,进行有的放矢的矫治。 于是,我开始重新考虑学生马虎的问题,虽然马虎现象什么时候都有,根本不可能杜绝,但怎样才能有效地减少马虎的现象,甚至彻底地杜绝呢?

小学生马虎的现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