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发布时间:2020-11-25 13:18:18

体育教育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摘要体育教育毕业生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充分的分析与讨论,其目的在于为推进体育教育的改革,增强体育教育专业的生命力,拓宽体育教育就业的途径,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帮助。通过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择业的情况的调查,同时对当前毕业生择业的基本特征和择业过程中存在

关键词:择业情况;;体育教育;毕业生

1 前言

我们大家知道,在当今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又快的社会当中,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已经逐渐从过去的专业型人才向复合型发展,再向开放型人才发展,教育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学生的就业择业 逐渐成为体育教育组织,用人单位和学生自身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教育改革的要求及就业制度的限制,实行了少数毕业生享受国家安排就业,大多数学生则是自主择业。对07和08届体育毕业生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为此,我们对07和08届体育毕业生做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和调查,对他们择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在不断的讨论研究。剖析出根据自身条件上要求选择出与未来社会对体育人才的岗位为推进体育改革,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由于这几年大学生扩招等原因,导致这几年全国毕业生人数数目增长还快,增幅幅度之大,导致这几年全国毕业生人数数目增长还快,增幅幅度之大,证明现在毕业生人数数目增长过快,增幅幅度之大,证明现在毕业生越来越多,相互竞争日趋激烈,这就意味着,在新的形势下,大学生在该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以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才能去适应工作,从而决定自己的去向。

2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2.1 研究方法

2.1.1 文献资料法

2.1.2 调查法

为了更加准确地掌握信息便于研究,结合文献资料法,设计了毕业生择业状况的调查问卷,其发放问卷60分(2017届30份,2018届30份)回收有效问卷52份(2017届27份,2018届25份)回收率为86.7%。

2.2 研究对象

本篇论文的研究对象是2017届和2018届体育教育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3 结果与分析

3.1 学生就业的基本特征分析

3.1.1 择业的目标定位更加理智

表1 体育教育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岗位

体育教师

总人数

分别%

2017届

10人

15人

25人

40%和60%

2018届

15人

12人

27人

56%和44%

统计结果表明,学生择业的目标定位是比较合理准确的,2017届和2018届分别有60%和44%的同学认为自己毕业后最理想的职业是体育教师,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与自己的专业有关,比较了解和掌握,二是教师行业工作比较稳定,收入也比较高,就择业意向而言,07届和08届有不同程度的变化,07届和08届在选择与教师相关性高的教师职业当中,总体低了16个百分点,由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的择业面相对较窄,学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其次,由于大学评估等原因,学校都要求高学历,一些大学生只能到农村或偏远地区,长期以来,城市中的中小学教师已经呈饱和状态,在加上有些学生当中的社会关系等原因,想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真是难上加难,有的只好在一些私企工作,而有的则自主创业。

3.1.2 对就业的关切程度高

在大型的人才市场招聘会上,大多数大学生都参加过招聘活动,60名调查对家中有52名参加过招聘会上提供的岗位是让大学生望而生畏的,一是研究生以上的学历,其次要求几年工作经验,再者是虚假信息。

3.1.3 选择工作思想的不稳定性

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讲,干一份工作开始会很积极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改变了想法,思想有些动摇,调查发现,07届和08届分虽有84%和81%的学生有过此想法,有16%和19%的人选择坚持到底,这一个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没有牢固的专业思想,并没有形成终身为体育服务的意识,由于部分学校对体育教师关注程度不高,体育教师的待遇也相对较低,使得一部分体育教师不安心自己的本身工作,这也是一个主要方面:

届数

不坚持干一份工作

坚持干一份工作

总人数

分别%

2017届

21

4

25

84%和16%

2018届

22

5

27

81%和19%

3.1.4 学生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缺乏锻炼

学生因在校没有加强对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对学习课程没有严格要求自己,有时只凭自己的爱好,而没有认识到学习专业技能是为自己以后的就业做铺垫,没有达到一种主动学习状态,大多数的学生因假期娱乐,对学习失去了上进心、学习的目的逐渐模糊,这些因素都有直接导致了学生素质不高、在应对用人单位的挑剔时显得手忙脚乱。

3.1.5 就业目的多样化特征

从目前就业的主要目的来看,结果显示、学生的就业目的呈多样化的特征,但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就业愿望强烈,急切寻找一份稳定工作,通过07届和08届来看,62%和70%的学生急于得到一份工作的强烈愿望,大多数体育教育毕业生都参加过招聘会,对需要体育教育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少之又少,再加上地方区域的种种原因,拒之门外的毕业生只能唉声叹气,但是在强烈的就业愿望下,其就业的目的性呈多样化的特征,在对07届和08届的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分别有28%和23%学生选择以后的发展作铺垫,有32%和33%的人选择为了以后的生活,有24%和23%的人选择为自己的所学得以发挥,只有16%和21%的学生选择为祖国主体育教育事业做贡献。

届数

为以后作铺垫

为了以后的生活在

为所学得以发挥

2017

7

8

6

2018

6

9

7

届数

为体育教育事业做贡献

总人数

分别%

2017

4

25

28%

32%

24%

16%

2018

5

27

23%

33%

23%

21%

3.1.6 学生择业的多渠道特征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自己未来前途的关切程度较高,他们能调动一切的可能的力量为毕业后的去向做工作,其择业渠道显现出相当的广泛性,他们除了在一些招聘会上得到用人单位的信息,还有一些辅助手段,通过父母、亲戚、学校及以朋友的帮助,寻求一份工作,其目的则是为了准确获得一份工作的信息及途径,这些现状都是无可厚非的,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主要还是通过父母及其关系以及自己的努力,而借助他人的力量为辅助手段来谋取工作,其次通过学校的推荐来获取工作。

3.2 对目前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3.2.1 择业难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毕业后找工作相当困难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2.1.1 毕业人数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缓慢增长发生矛盾

从1999年起,我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使得学校毕业生的人数在四年当中增加了135万,2018年达到了惊人的600多万,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缓慢或与往年持平,就业岗位增长缓慢,这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3.2.1.2 往届未毕业人数累增和地方保护政策

由于每年大量的毕业生未找到工作,未参加来年的招聘工作,这加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与应届毕业生就业产生矛盾,由于有的单位在工作条件额外加上有工作经验者优先的字样,应届毕业生被挡之门外,其次,地方保护政策,使外地的高校学生不能公平地与当地学生竞争岗位,从而无缘这份工作,这也是一个择业难问题。

3.2.1.3 社会经济发展与体育院校学校建设滞后的矛盾

与世界其它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学校毕业生占人口比例还是比较偏低,这还不能满足我国在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其主要问题就在于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与现实需要还有差距、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体育教育也是如此。

在当今社会,没有一项专长是不行的,不仅要一艺精还需要百艺通,跟上社会发展步伐与节奏,在调查当中,不少学生反映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学生存在着学多而不精,无特色、无特长以及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等都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和择业问题。另外,大多数的用人单位注重了名校,这也是影响我校体育教育毕业生以及很多毕业生的一个主要因素、有很多学生反映、名校的牌子有多响,就意味着就业希望的大小,即便是综合素质高于对方,也因为你所读的学校不如对方,而被用人单位所放弃。

4 结论

4.1 毕业生(尤其是体育教育的毕业生)在选择工作的过程当中对自己的定位更加趋于理智,能够认清自己的位置与角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间的推推移,这种态势逐步呈上升趋势。

4.2 通过调查体育教育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初步了解了毕业生普遍关注自己的未来,谋取工作的心情较迫切,但思想不够稳定和确定,在择业过程中,择业的目的和手段呈多样化的特征。

4.3 体育教育毕业生择业难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作为体育教育的毕业生来说,应当面对现实,勇于挑战自我,充分培养目标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取向主动地去适应社会和满足社会的需求、积极探索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创设自己独特的专长,才能在这个激烈的人才市场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解毅飞. 论高等师范体育教育院系大学生就业指导策略[J].山东体育科技.2003,(4).

[2]周召忠. 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建设,培养合格体育师资人才[J].体育高教研究.1995(1).12

[3]文东茅, 岳昌君.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 [N].中国教育报.2003-10-8.

[4]易忠. 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0,(11):89-90.

[5]文东芒. 毕业生资源配置的投资[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0,(6):6-7.

[6]朱慧新. 毕业生资源配置市场体系及依据原则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0,(10):6-7

[7]严明 .深化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0(4):15-16.

[8]任海 .对中国高等体育院校课程教育的比较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报.998,(2):35-40.

[9]彭健民.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4).

[10]刘丙权.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2).

体育教育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