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黄腔”名实考辨——兼论“皮黄合流”的相关问题

发布时间:2023-10-30 12:25:30

作者:陈志勇作者机构: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广州510275出版物刊名: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页码:55-64年卷期:20182主题词:戏曲声腔;二黄腔;西皮调;二凡调;宜黄腔;皮黄合流摘要:声腔史和戏曲史上颇受关注的二黄腔源头问题,因涉及面广且缺乏可靠的证据而一直未获解决,以致多说并存。事实上,在清中晚期,北京、陕西等地往往将产于湖北的西皮调称为二黄腔或黄腔,它与安庆的二簧腔是两种不同的戏曲声腔。皮黄戏早期剧本“楚曲”的声腔标识,则显示清中叶在汉口与西皮合流的是“二凡”调,二凡调即是后世皮黄声腔中二黄调的前身。揆之中南地区诸皮黄剧种,亦证实汉口的皮黄合流就是湖北西皮调与江西二凡调的并奏。

“二黄腔”名实考辨——兼论“皮黄合流”的相关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