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 - 鲁迅-赏析

发布时间:2020-06-03 14:26:00

【作品原文】 

 我的心分外地寂寞。

 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

我大概老了。我的头发已经苍白,不是很明白的事么?我的手颤抖着,不是很明白的事么?那么我的灵魂的手一定也颤抖着,头发也一定苍白了。

然而这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而忽然这些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

我早先岂不知我的青春已经逝去?但以为身外的青春固在:星,月光,僵坠的蝴蝶,暗中的花,猫头鹰的不祥之言,杜鹃的啼血,笑的渺茫,爱的翔舞。……虽然是悲凉漂渺的青春罢,然而究竟是青春。

然而现在何以如此寂寞?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么?

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我放下了希望之盾,我听到Petofi Sandor(1823-1849)的“希望”之歌:

希望是什么?是娼妓:

她对谁都蛊惑,将一切都献给;

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

 你的青春——她就抛弃你。

 这伟大的抒情诗人,匈牙利的爱国者,为了祖国而死在可萨克兵的矛尖上,已经七十五年了。悲哉死也,然而更可悲的是他的诗至今没有死。

但是,可惨的人生!桀骜英勇如Petofi,也终于对了暗夜止步,回顾茫茫的东方了。他说: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倘使我还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这“虚妄”中,我就还要寻求那逝去的悲凉漂渺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因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灭,我身中的迟暮也即凋零了。

然而现在没有星和月光,没有僵坠的蝴蝶以至笑的渺茫,爱的翔舞。然而青年们很平安。

 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但暗夜又在那里呢?现在没有星,没有月光以至没有笑的渺茫和爱的翔舞;青年们很平安,而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且没有真的暗夜。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作品赏析】 鲁迅一贯钟爱青年,他把民族振兴的希望和光明的未来寄托在青年身上,因此青年的每一句言语,每一个动作都牵系他的思想,影响着他的情感。然而开篇“我的心分外地寂寞,然而我的心很平静: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文字是苍白的,他的心如同文字般死寂,原来是他老了,头发苍白,手在颤抖,灵魂也有颤抖,于是他寄望于“身外的青春”——青年。那个时候五四运动退潮,大革命失败,整个社会一片悲惨阴霾之情,年轻人都感到很失望,感到所追求的事业的无望,于是开始沉迷于风花雪月及时享乐,鲁迅是多么的心痛啊!鲁迅正是对年轻人的这个情况有所感慨,引用了著名诗人斐多菲这么一句话“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告诫年轻人应该振作起来,用希望的眼睛面对这个世间,做出积极的事业,正如鲁迅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说:“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他否定了绝望,而因此获得了追求希望的信心与力量。也就获得了战胜绝望的法宝——反抗。他的反抗是那些犀利的文字,夹杂着嘲讽,但他更希望的是换来国人的觉醒。他明白即便是在黑夜的星和月亮,即便是在寒夜中被冻僵的蝴蝶,即便是暗夜中绽放的花朵,即便像猫头鹰号叫和杜鹃啼血一样,那也是希望!  读鲁迅,尤其是读他的散文诗,不免觉得有些荒凉,但是荒凉并不代表沉默与无奈,面对着荒凉,鲁迅是在唱那希望之歌,迎接胜利的曙光啊。那么,既然绝望和希望,同样的虚妄,那么,与其采取绝望的态度对待一切人生事物,又何不采取希望的积极态度,对待一切人生事物呢?我们现在读来这篇文章,同样地也受到了巨大的鼓舞。身处当今社会里,我们也必须学会肉薄,千万不可堕落,认定自己的方向,笑对困难,才能收获更多!

希望 - 鲁迅-赏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