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二则

发布时间:2023-04-04 23:29:07

《梦溪笔谈》二则12.23梵天寺木塔
一、文学常识
1.《梦溪笔谈》二则的作者是时期的著名家。被称为:该书的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时期的成就。

4密使其妻写出了匠师怎样的心态?请用一段话来刻画匠师此时的心理活动。这句话对刻画喻皓有什么作用?
2.注音
梵()天寺喻皓(贻()以金钗(布板迄(弥()束胠()箧(塔遂()定人履()其板二、字词意思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塔动。匠师云“未瓦,上轻,如此瓦布动如无可奈何,使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不动矣匠师如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板,六幕相持不能动。人皆精练(三、句子翻译
1.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2.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3.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4.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5.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
6.人皆伏其精练。四、内容理解
1.//在文中把本文分成三层,并概括这三层的大意。


2.用自己的话说说喻皓采用了什么方法解决了“塔动”这一难题?
3.《梵天寺木塔》中如何表现当时解决塔动问题之难的?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5.皓笑曰中的笑表现了喻皓当时怎样的心态?
6.《梵天寺木塔》用了怎样的写法来突出喻皓建筑技术的高超的?
7.《梵天寺木塔》详细记述怎样解决塔动的问题,而匠师按喻皓指点实施,则用“如其言”一笔带过,这是为什么?
8.《梵天寺木塔》体现了我国古代在建筑技术上的伟大成就,你知道我国古代还有哪些科技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吗?(不少于四项)
9.请你用文中的原话分别回答“匠师以为塔动的原因”和“喻皓指点的定塔方法”


10.匠师和喻皓对塔动原因的分析有什么不同?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11.请你对文中匠师的表现,作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
以虫治虫一、字词注音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岁以大穰(旬()日二、字词解释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秋田之((。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钳搏之(,悉((
两段。旬日(子方皆((,岁((大穰(
。其(虫旧(曾有之(,土人(((“傍(不肯”
三、句子翻译
1.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



D.“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中“笑”表现出喻皓为自己能2.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解决“塔动”问题而由衷的高兴、得意地笑。3.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4.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三、内容理解
1.《以虫治虫》记叙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消灭“,从而使农作物获得丰收的情况2.填空(用原语句填写)

文章一开始就用一个“”字显示虫害的紧迫,治虫实为当务之急。接着介绍子方虫的天敌,用“”说明为数众多,用“”说明它剿灭害虫时威力大。最后用”的结果突出了“以虫治虫”的成功。3.//在文中把本文分成三层,并概括大意。
4.你认为《以虫治虫》所述的内容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5.用原文回答“傍不肯”这种虫子的形状和消灭“子方虫”的办法。你还能想到生物防治害虫方面的其他例子吗?

:6.“岁以大穰”的原因什么?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7.设想一下,如果子方虫没有遇到“傍不肯”将会发生怎样的情景?

:8.请用一句话概述《以虫治虫》的内容。

:9.文段是如何安排详略的,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

10.下面对课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忽有一虫生”“忽”字表明事出意外。说明害虫无敌的出现是自然界生态平衡现象,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而存在。B.“岁以大穰”“以”是“因为”之意。强调了“大穰”的取得完全是由于天敌彻底消灭了子方虫,这就突出了“以虫治虫”的成功。
C.“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无可奈何”表明大家无计可施,“密使”“赔以金钗”写匠师为解决“塔动”问题费尽心机,反衬喻皓技术之高。

梦溪笔谈二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