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小说阅读方法初探——从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等说起

发布时间:

小说阅读方法初探——从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等说起
教学教案10132127

小说阅读方法初探(二稿)
——从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等说起
【教学目标】1、在掌握小说内容的基础上,品味小说的风物人情之美。2、引导学生运用“知入知出”法深读小说,既知人论世的读书,也能通过读书知人识人。
3、感受汪曾祺的文化理想和仁者之心。
【教学重难点】掌握“知入知出”的阅读方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感受
1、学生交流读小说心得,引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你读过汪曾祺的哪些小说?他的作品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可以用词概括也可以用比喻句来形容。
教师补充:汪曾祺,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京派小说的传人,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著有小说集《邂逅集》,散文集《蒲桥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其散文《端午的鸭蛋》和《胡同文化》曾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学生可能会谈及情节、人物、语言。学生举例。不展开。)
2教师小结学生的阅读方法
明确:方法有二,一是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二是从已有的阅读经验入手,自觉或者不自觉得将作品和自己读过的、喜欢的小说做比较。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换一种方法来读《受戒》。看看汪曾祺所描写的是不是只是一个纯美的世界?
二、思考探究3、阅读:从质疑开始
①文艺评论家王彬彬曾说“我喜欢汪曾祺,但不太喜欢《受戒》”。《受戒》中最让大家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什么?
②小说中的和尚们却处处破戒种种“破戒”。找出有哪些“破戒”。
明确: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庵里无所谓清规,连这两个字也没有人提起”。
质疑一:为什么题目是要《受戒》写的却是“破戒”,汪曾祺其用意何在?明确:小说结尾处的暗示;抛开宗教教义,单从人性的角度来思考。和尚是一种压抑、畸形人性的表现。人的本能天性都受到了遏止。而小说描绘的生活方式顺乎人的自然本性,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人的天性得到健康地伸展。

质疑二:为什么在1980年会出现这样的作品呢?
明确:我们无法复制重现文革的那段历史,但从其他作品如巴金的《小狗包弟》中,便可以感受到文革对人性尊严的践踏、对人格自由的残酷扼杀的残酷,因此可以把《受戒》看作对理想的自由世界的想象。质疑三:传统文化对汪曾祺的文学创作深刻影响。
【屏显一】汪曾祺说:“有些评论家说我的作品受了两千多年前的老庄思想的影响,可能有一点。„„我自己想想,我受影响较深的还是儒家。我觉得孔子是个很有人情味的人,并且是个诗人。„„曾点的超功利的率性自然的思想是生活境界美的极致。„„我觉得儒家是爱人的。因此我自诩为‘中国式的人道主义者’”。
【屏显二】“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卷六·先进第十一》
明确:曾点所描绘的理想境界和《受戒》非常相似——人的正常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春服既成”是很关键的。庵赵庄的生活也是“这些年人不得病,牛不生灾,也没有大旱大水闹蝗虫,日子过得很兴旺。”世俗生活要有基本的物质条件,同时又没有贪婪的欲望,各得其所,从容自然。正符合孔子的理想“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万物莫不遂其性。”
汪曾祺在《受戒》中所要追求的不是道家的逍遥,而是一个以儒家文化为底蕴的理想世界,这一处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的至美世界,正是汪曾祺追求的文化理想。
4、阅读:在对比中发现
①同中求异:沈《边城》与汪《大淖记事》比较
读汪曾祺的小说,我们总会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沈从文。沈从文是汪曾祺的老师,二人相差18岁,关系却十分密切。汪曾祺的文学创作深受沈从文的影响,很多人会将两者并提(交流学生课下对这两篇小说的比较阅读成果)。《大淖记事》和《边城》极其相似,故事同样氤氲着水汽,同样的老年男子领着一只孤雏,同样是青年男女的爱而不得。两部小说有什么不用呢?先来看看两处结尾的对比
【屏显】“十一子的伤会好么?会。
当然会!”《大淖记事》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边城》
也许回来,也许永不回来,这是一种既不给人希望也不令人完全绝望的悬而未决状态,在漫漫生命中没有结果的等待,实在残忍。所以边城虽美,却改变不了《边城》寂静和悲哀的底色。而《大淖记事》的结尾没有犹豫,斩钉截铁,否极总会泰来,幸福是可以预期的,巧云的等待不再如翠翠般无望,等待只会在幸福中更加甜蜜。汪曾祺的《大淖记事》是温润的。
【屏显】“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学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
“生活和的感情都经过反复沉淀,除净火气,特别是除净伤感主义,这样才能形成小说”
——汪曾祺《美学感情的需要和社会效果》

提示一:找找被忽略掉的寂寞和悲哀。
比如翠翠孤儿的身份,比如和傩送相亲的姑娘的陪嫁是一座碾坊,而翠翠只有一只旧渡船,比如翠翠时不时的会问爷爷会死么„„这些都是生命中无法化解的残缺。沈从文的悲痛有迹可寻。他直面生命残缺的勇气成就了《边城》深刻。
提示二:《大淖记事》没有苦难么?
没有直接写出,但是巧云一家有了三张嘴。两个男的不能挣钱,但要吃饭。大淖东头的人家就没有积蓄,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变卖典押。巧云一人挑起重任,这日子又是何其之艰辛,但是生活的艰辛照例被汪曾祺刻意回避了,他不无欣赏的说“从此,巧云就和邻居的姑娘媳妇在一起,挑着紫红的荸荠、碧绿的菱角、雪白的连枝藕,风摆柳似地穿街过市,发髻的一侧插着大红花。她的眼睛还是那么亮,长睫毛忽扇忽扇的。但是眼神显得更深沉,更坚定了。”巧云是这样的充满魅力。汪曾祺的悲痛无处可寻,他回避生命的欠然。②异中求同:
汪曾祺又会怎样描写有着切肤之痛的右派生活呢?
在小说《寂寞与温暖》中,沈沅被打成右派,她被画成一个几乎裸体的少女,向蒋介石低头屈膝,但是不要紧,她刚眼前一黑,老工人王栓便从后面扶定了她,早稻田、俊哥儿李夫妇都在暗暗安慰她,新来的赵所长更是雷厉风行的为她摘了帽。寂寞是暂时的,温暖才是永恒,就连反右都是温暖多过寂寞。在汪曾祺眼中还有什么是苦难?这些都一一被他轻易化解。
“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我的世界观的变化,其中也包含这个因素:‘欢乐’。”汪曾祺回避苦难,是因为他坚持引人向善的文学观,用一颗“蔼然仁者”之心体悟卑微生命的美,编织温热的梦,以期弥补残缺的现世。
三、结束语(可看视频)
这节课中我们所用的阅读方法其实就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知入知出”法。“入”即读者深入作品内部,在角色体验中与作品产生共鸣;“出”即回到阅读者的立场,对作品进行客观评价。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关键不在“入”而在于“出”。有人曾这样描写到,《石头记》一出,一位痴女子废寝忘食读之,读到佳处,往往掩卷而思,继之以泪,梦寐之间未尝不呼宝玉,这就是“入”不得“出”的典型。如果我们能跳出来品评作品就能从简单的文字的走进的内心世界,探究他深邃的思想世界。那么我们在阅读中收获的就不仅仅一部小说,一个故事。

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小说阅读方法初探——从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等说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