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3-12-29 21:13:45

第一章 商品流通一般
1、商品交换产生的条件:一是社会分工,即不同的生产者分别从事不同产品的生产;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归属于不同所有者所有(私有制)
2、人类社会的三大分工:第一次社会化大分工——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分工;第二次社会化大分工——手工业和农牧业的分离;第三次社会化大分工——商业。

第二章 现代商品流通
1、现代流通理论的基础框架(P18
马克思流通理论中,惊险的一跃:卖出商品
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着重在产业内贸易。 市场营销理论:4P6P 创新理论主要是指熊皮特的创新理论,重视企业家才能。
2、产业组织理论的主体框架:SCP框架,指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相互逻辑作用关系。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

第三章 商品流通机制一般
1、流通机制与流通体制的区别与联系
流通体制是指社会经济关系在流通领域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者说是社会经济制度在流通经济关系方面的具体化。流通机制则是指各流通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方式和途径。政府、企业和个人都是社会成员,他们作为从事流通活动的当事人,在流通活动中必然相互作用。流通的运行总是在一定的流通体制下进行的,流通体制决定了流通机制的基础、方式和条件。因此,一定的流通体制必然产生一定的流通机制,也就是说,流通机制赖以形成和发挥作用的条件是由流通体制决定的。同时,流通机制又是流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挥的程度,对流通体制起着巩固、健全和削弱、破坏的作用。 2、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的比较

计划机制 市场机制
信号机制 计划数量指标 市场价格
决策机制 政府的集中决策 分散决策
动力机制 政府宏观目标 对自身利益的关注
实现机制 资源的纵向配置 资源的横向转移
3、市场自我调节机制
价格机制:市场问题说到底是价格问题。利率机制:利率本质上也是一种价格,即借贷资金的价格。工资机制:工资是劳动力货币价值的表现,即劳动力价格。 竞争机制。
4、市场动力机制: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原动力。经济利益关系是经济规律作用的基石。
5、商品供求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则是相对的。P42 6、三种市场态势下的供求机制
卖方市场态势:一般指供不应求的市场。在这种市场态势下,商品的市场价值由劣势条件下生产的个别价值来决定。消费者处于受生产者控制的劣等地位,买方竞争比较激烈。(柴油市场,成品油市场,豪车市场)
买方市场态势:买方市场即供过于求的市场。在这种市场态势下,商品的市场价值由优等条件下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来决定,卖方竞争比较激烈,市场的选择权偏向于买方一方。(服装市场)
相对均衡的市场态势:一般只指供求基本平衡的市场。在这种市场态势下,中等条件下生产的商品调节着市场价值,市场价格围绕着这一市场价值波动,会有太大的偏差。(农场品市场,日用品市场)
7、文化的特征:民族性、普遍性、系统性、连续性、适应性
8、所谓心智模式,是指人们长期从事某一工作而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处事方式和心理状态。
9、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兼容性、仁义性和人本性。中国是家本位,西方是法本位。

第四章 现代商品流通机制
1、合作背景下的流通新旧模式的比较
旧模式 新模式
关系 敌对、争利 合作、信任
整体成本
目标 局部利益 分享利益
工作重心 各自盈利水平 整条链的利益
2、合作形成的机理:有关资源依赖性的观点是由美国学者佩弗和萨伦塞克在1978年提出来的。
3、熊彼特关于创新的五种组合的概括实际上初步揭示了创新包含的两种基本类型,即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灵魂是企业家才能。制度创新依赖政府。
4、创新机制是指创新活动中各种创新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内在联系,表现为创新主体在流通创新方面的活动协调机能,是创新主体对创新客体进行作业的有机系统。
5、现代流通的集约机制,是指在新经济背景下,流通业通过业务流程重组、产业结构调整和流通系统要素整合等途径,应用新的要素投入(技术、组织创新等)来激活各种存量要素,优化资源配置,以推动流通业乃至整个供应链高效运作的体系。
6、现代流通集约机制的形成机理。
1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单位产品成本随产量增长而下降的长期趋势。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