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完全解读

发布时间:2019-05-08 15:57:30

第一单元 

 1.了解本单元的作家作品常识,掌握传记的常识;积累重点字词。

 2.朗读课文,体会文章内容。

 3.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篇章结构、人文内涵进行揣摩、感悟和积累。

 4.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5.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的精神世界,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6.学习严谨巧妙的布局和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对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

 1.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能力和勾画批注的读书习惯。

 2.学习围绕中心选材和裁剪材料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1.体悟名人的心路历程,走进名人的心灵,陶冶情操。

 2.学习名人良好的习惯、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

 这一单元以名人为写作对象,前三篇写的是邓稼先、闻一多、鲁迅,第四篇文言文《孙权劝学》写的是我国古代名人。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都各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和生活道路,颂扬了他们对人类的贡献。

 《邓稼先》是一篇传记文,但又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50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语言平实、感情丰富。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方面和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说和做的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描述了一幅幅日常生活中的鲁迅先生的画像,在平凡琐事中展现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非凡精神和气质。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作者萧红对鲁迅先生崇敬、亲昵、感念的情感。

 《孙权劝学》围绕“学”来写,分为“孙权劝学、吕蒙治学、鲁肃叹学”三个部分。通过叙述孙权劝学后吕蒙学有所成的故事,表明读书大有好处的道理,阐明了持之以恒、热爱学习的重要性。

 1.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篇章结构、人文内涵进行揣摩、感悟和积累。

 2.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3.学习透过细节塑造人物的精神世界。

 4.学习严谨巧妙的布局和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对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

 5.体悟名人的心路历程,走进名人的心灵,陶冶情操。

 本单元的这些课文在语言文字、篇章结构、人文内涵方面都值得揣摩学习,名人的良好习惯和治学方法以及他们的崇高品质和奉献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去把握课文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并能有自己的理解、感悟和评价。

 《邓稼先》这篇课文涉及的背景资料较多,例如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我国的核武器研制史,邓稼先的生平资料,作者杨振宁的有关情况。了解这些资料,有助于把握课文内容。建议结合“积累拓展”五,指导学生自主搜集、整理、交流课文的有关背景资料,以帮助学生自己对文本背景有所了解。本文语言平实,人物关系单纯,时间推移、地点转换都非常清晰,适合作速读训练。速读后再结合默读和朗读,以进一步把握课文。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一篇写得十分精粹的散文,感情充沛,语言精警。不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本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剪裁材料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都值得学生学习。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片段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作者动笔之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倾泻挥洒,形诸笔墨而成为艺术结晶。另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恰恰是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地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从细微处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

 《孙权劝学》的教学可以根据本文以对话为主的特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最好能当堂背熟课文。鲁肃、吕蒙的对话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可抓住关键词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理解二人对话的内容,并体会这段话的情味。还可以将本文与《伤仲永》一文作比较阅读,以更好地理解本文的主旨。

1 邓稼先

2课时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2课时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1课时

4 孙权劝学

2课时

写作 写出人物的精神

1课时

1 邓稼先

1.易错字

(jià) (xūn) (yín) (pìn) 至死不(xiè) (chóu) (zǎi) (páng) (yǎng) 为人知(xiǎn) (kān) 鞠躬尽(cuì) 风悲日(xūn) 亡群(tǐng)

2.多音字

3.形近字

4.近义词辨析

词语

词义

不同点

巧辨

妇孺皆知

妇女、小孩全都知道。形容知道的范围较广。

侧重于“妇孺”,妇女和小孩。

知道的范围较广,用“妇孺皆知”;

事实道理较普遍,用“众所周知”。

众所周知

大家普遍知道。

适用于明显的事实或道理,也适用于人。

5.词语释义

宰割:比喻侵略、压迫、剥削。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锋芒毕露:形容人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妇孺皆知: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停止。

 杨振宁,出生于安徽省怀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20世纪物理学大师,对物理学的贡献包括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文题解说】

 以人名为题目,郑重简洁,既表明是一篇人物传记,又点明文章记叙、颂扬的人物。

 【创作背景】

 1993729,邓稼先逝世七周年,杨振宁教授写了这篇文章作为纪念。这是一位科学家写的科学家评传。作者和邓稼先是中学同学、大学同学,在美留学期间又是同学。他自己说是“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此文珍贵之处是杨先生从科技发展史的高度,将同他有长期交往、所知甚深的中国、美国两位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作了比较评述,既高且深,又亲切可读。

 本文将邓稼先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进行描写、评价,突出了他对民族的贡献,高度赞扬了他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邓稼先》是一篇传记文,但又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的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的民族情结、50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语言平实、感情丰富。这篇课文涉及的背景资料较多,例如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我国的核武器研制史、邓稼先的生平资料、作者杨振宁的有关情况。了解这些资料,有助于把握课文内容。建议结合“积累拓展”五,指导学生自主搜集、整理、交流课文的有关背景资料,以帮助学生对文本背景有所了解。本文语言平实,人物关系单纯,时间推移、地点转换都非常清晰,适合作速读训练。速读后再结合默读和朗读,以进一步把握课文。

 本课为2课时。

 1.识记并积累“可歌可泣、鞠躬尽瘁、鲜为人知、马革裹尸”等词语。

 2.通过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习本文运用对比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4.揣摩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如何恰当地运用语言技巧表达思想感情。

 1.归纳概括法、讨论交流法、问答法。

 2.通过反复朗读,逐步理解作者刻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学习邓稼先把一切献给科学、献给祖国,不计个人名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

 【重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根据表达需要选择和裁剪材料的写法。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揣摩语言特点,学习如何恰当地运用语言技巧表达思想感情。

 4.体会并学习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难点】

 学习本文材料的选择和剪裁。

课时

 1.识记并积累“可歌可泣、鞠躬尽瘁、鲜为人知、马革裹尸”等词语。

 2.了解邓稼先的生平经历,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4.体会并学习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难点】

 体会并学习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导入自主学习人物探究质疑探究

导入一:点题型

 [设计意图] 直接点明要讲授的内容和主要人物,让学生在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基础上走进文本,做到心中有数。

 民族的进步、历史的发展需要伟大的人物,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位为我们的民族做出过伟大贡献的著名科学家——“两弹”元勋、“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的突出事迹,一起来感受和学习他的伟大精神。

导入二:回顾型

 [设计意图] 通过回忆上世纪出现的著名的人物,既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又增强了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走进文本,学生会更有兴趣阅读课文。

 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革。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生回顾这些人物及其事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更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导入三:关联型

 [设计意图] 由一段相关的视频引出讲授的课题,然后再激情导入,激发学生认识人物和阅读课文的兴趣。

 教师先播放19999月中央为“两弹一星”有关人员授勋的报道,然后介绍一些与之有关的具体事件。这些事件可以是邓稼先,也可以是其他从事过核武器研制工作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的事迹。他们忘我的奉献、不慕荣利的高尚品德和个性魅力会激起我们的阅读兴趣,使我们愿意了解这些英雄人物。下面就让我们详读《邓稼先》一文。

一、自主学习

 [设计意图] 通过明确自主学习的任务,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文本,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课堂、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任务一:默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自己不会的字词,给“读读写写”栏目的字词注音,并理解词语的意思。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邓(  ) (  ) (  ) (  ) 至死不(  ) (  ) (  ) (  ) (  ) 为人知(  ) (  ) (  ) 鞠躬尽(  ) 风悲日(  ) 亡群(  )

 〔答案〕 jià xūn yín pìn xiè chóu zǎi páng yǎng xiǎn tuò kān cuì xūn tǐng

 2.解释下列词语。

 (1)宰割:

 (2)彷徨:

 (3)可歌可泣:

 (4)鲜为人知:

 (5)当之无愧:

 (6)锋芒毕露:

 (7)家喻户晓:

 (8)妇孺皆知:

 (9)马革裹尸:

 (10)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答案〕 (1)比喻侵略、压迫、剥削。 (2)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3)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 (4)很少有人知道。 (5)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6)形容人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7)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8)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 (9)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10)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停止。

 任务二: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文体特点。

 【课前搜集相关资料,组内交流,自主了解相关内容。】

 1.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杨振宁,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称守恒定律,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3.背景介绍:1986729,邓稼先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这位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第一线的科学家,结束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对于邓稼先的逝世,杨振宁教授无限悲痛,为了缅怀好友,作者以中华几千年的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年的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写下这篇文章。

 4.文体介绍: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长篇传记要写出当时的时代背景、周围环境等。当然,重点是写人物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短小的传记(小传),只需写人物的主要生活经历和思想状况,甚至可以选写人物生平中的几件典型事情。

 任务三:自主阅读,认真思考。

 【快速阅读课文,自主解决如下问题,独立思考与组内互助相结合。】

 1.文章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年来的历史?

 3.文章既然是写邓稼先,为什么还要写奥本海默?

 4.标示出你认为最感人的并能揭示邓稼先精神和人格的句子,用“我们看到了一个     的邓稼先”的句式说话。 

 〔明确〕 

 1.本文采取横式结构方式,共分6部分,试着概括每部分的主要意思。

 第一部分:在近一百多年来的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下推出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介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

 第三部分: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来写邓稼先,以凸现邓稼先的人品。

 第四部分:写作者为民族而自豪,为稼先而骄傲。

 第五部分:举例具体叙述邓稼先的奉献精神和巨大贡献,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坚定、执着与勇敢精神。

 第六部分:引述作者写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书信中的几段话,总体评价邓稼先。

 2.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对祖国、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3.通过对比,表现了邓稼先那种中国学者特有的忠厚朴实、真诚坦白、心胸宽阔的气质,正因为有如此好的品质,才得以团结众多的科学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4.示例:

 一个鲜为人知的邓稼先,

 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邓稼先,

 一个才智超群、意志坚强的邓稼先,

 一个身先士卒、甘于奉献的邓稼先,

 一个影响了人类历史、树立了民族尊严的邓稼先……

二、人物探究

 [设计意图] 此环节对应本堂课的目标4,仍然通过让学生主动阅读发现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了解文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和主动思考的能力。

 1.课文写了哪些事例?通过这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组内讨论交流完成。】

 示例: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报效祖国。

 ②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胜利设计了两弹——“两弹”元勋,功勋卓著。

 ③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文革”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没有私心。

 ⑤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勇敢、公正无私。

 一封短短的信——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朴实。

 ⑦1982,“我不能走”——执着追求,无私奉献,责任心强。

 2.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找出哪些属于正面描写,哪些属于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行动描写:以第三部分为例进行分析。

 语言描写:第五部分,“我不能走”,短短一句话,突出了邓稼先真诚坦白的性格特点。

 侧面描写:第五部分,“五四”时代的一首歌。意在说明邓稼先是五四精神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向上、求实、勤奋、创新。含蓄、委婉地表达了杨振宁对挚友的敬爱之情,读来耐人寻味。

 3.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圈出其中的关键词语。【浏览课文,找语句,圈出词语。在此基础上全班讨论交流找出的语句。】

 第一部分最后一段;第二部分最后两段;第三部分第九、第十段。

 第五部分引用的“五四”时代的歌;第六部分。

三、质疑探究

 [设计意图] 此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发问,敢于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生围绕自读课文时的疑惑,在班内提出疑问,然后教师组织全体学生集中释疑。】

 问题预设:

 1.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明确〕 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小引”,等于是个帽子;第六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可以说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它是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的;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可以说是对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则重点写出了邓稼先的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是《中国男儿歌》中的“男儿”一类的人物,这一部分是对第二部分的具体化。

 2.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

 〔明确〕 按理说,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文章应把重点放在叙述邓稼先对研制“两弹”的巨大贡献上。现在这样写,原因在于:第一,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对事件具体细节的描写上。第二,作者与邓稼先有着50年的友谊,写这篇介绍邓稼先的文章,饱含着对老朋友的不尽思念;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因此,这篇文章从作者自己与邓稼先的交往这个角度写,这样势必就不会着力介绍事件的具体细节。第三,作者与邓稼先虽然有50年的友谊,但分隔大洋两岸二十余年,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材料不会很多。加上这又是一篇短文,不宜铺开来写。因此,像现在这样写,扬长避短,是很高明的。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我国的“两弹”元勋。他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他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他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所从事的事业,他的一生始终在执着地追求,无私地奉献。为了使站起来的中华民族更强大,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十世纪的中国造就了一大批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邓稼先只是其中之一。请同学们选取其中一位,搜集整理他们的小故事,感受他们的伟大精神。

课时

 1.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2.揣摩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如何恰当地运用语言技巧表达思想感情。

 3.学习邓稼先把一切献给科学、献给祖国,不计个人名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

 【重点】

 1.学习本文运用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2.揣摩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如何恰当地运用语言技巧表达思想感情。

 【难点】

 揣摩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如何恰当地运用语言技巧表达思想感情。

 前情回顾发现之旅精读探究写作手法探究精段研读

一、前情回顾

 [设计意图] 通过全景展示上堂课所学内容,然后再设置疑问,引出本堂课要探究的内容,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一篇回忆性人物传记,作者将邓稼先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高度颂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献身国防科学的崇高情怀。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邓稼先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的爱国情怀。

二、发现之旅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采用“发现式”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文章的“美”之所在,并主动发表见解或观点,以提高其鉴赏语言及发现文章美的能力。

 1.快速阅读课文,标示出你认为比较精美的词语,然后按照“我发现……词语用得好,它好在……”的句式组织好语言,然后发言讨论,教师补充完善,归纳出下列词语的妙处。

 示例:

 (1)我发现“任人宰割”这个词语用得好,它好在写出了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入侵时中国遭受列强的凌辱、压迫而不思反抗的现状,读来让人悲痛、伤心,更让我们为当时中国的处境担忧。

 (2)我发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作者用相当凝练的语言,对邓稼先兢兢业业、不辞辛劳,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光辉一生作了概括性总结,让我们在敬佩中受到了教育。

 2.跳读课文,用波浪线标示出你认为美妙的句子或段落,然后按照“我发现……句子(或段落)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的句式组织语言,闪亮登场发言。

 示例:

 (1)我发现“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这一句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句话位于第一部分的末尾,显得突出、醒目。作者把邓稼先这位科学家放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背景上,运用蒙太奇手法,逐步把邓稼先的特写镜头推到读者面前,形象地表明了对“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就是邓稼先,指明了核心人物,突出了写作的中心,引领下文。

 (2)我发现“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这一句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一句作者运用两个表示选择关系的设问句,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引起的感情震荡。它含蓄地告诉读者,作者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更为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语言简练,蕴含丰富。

 (3)我发现“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这两段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两句话分两段陈述,起突出、强调作用,高度赞扬了邓稼先的崇高品质和精神境界。读完这两句,不由得使人在内心深处升起一股敬仰之情。

 (4)我发现“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这一段写得特美妙。它的美妙在于作者直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对邓稼先进行高度的评价。邓稼先把献身祖国的国防事业作为自己终生的奋斗目标和人生追求,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从来没有彷徨、没有矛盾过,至死不渝,无怨无悔,他执着追求、竭力奋斗的辉煌的一生将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永恒,永不磨灭。这样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他是我们永恒的骄傲。

三、精读探究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问题的引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使学生在不断的梳理中探究内容与中心的关系。

 【指导学生细致研读课文,或研读课文的某一部分,回答下面问题。】

 1.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有时句式十分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句式的运用完全服从于表达感情的需要。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吗?

 〔明确〕 有时句式十分整齐,例如“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部分,举了1898年“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又如“‘两弹’元勋”部分,按时间顺序介绍邓稼先的简历和贡献,句式也相对整齐;又如,第五部分第四段,句式也比较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例如“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这一部分中,第四段介绍奥本海默的性格和为人,长句和短句就交错使用。句式多变,是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句式排列整齐,往往造成一股气势,便于朗读,使读者印象深刻。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形成一种交错美。长句便于表达较复杂严密的意思;短句显得活泼,节奏快。结合起来运用,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2.以第三部分为范例,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

 找出第三部分第九、第十两段中的关键词语,说明这些词语各自概括了这一部分的哪些内容,说一说这样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好处。

 小组合作讨论2~3分钟,然后组织全班讨论、交流。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评议、肯定: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概括并赞美邓稼先的“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朴实”。

 “奉献精神”“理想党员”——概括并赞美邓稼先“最不要引人注目”“没有私心”的品格使人们绝对相信他:说服两派继续工作,制成氢弹;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3.深刻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明确〕 本文既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也不同于一般的人物评传,而是以民族文化为背景,以民族情结、私人友谊为基调,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叙写的一个淳朴谦逊的科学工作者的奋斗历程。同时文中还插入了诗歌、电报、书信等内容,抒发了对邓稼先的赞颂之情。本文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可以说形式是自由的,而主题是集中的。那就是有了中华文化,就能孕育出像邓稼先这样的优秀儿女;也正是因为有了邓稼先一类的杰出人物,我们的民族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写作手法探究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梳理、探究、归纳文章的写作特点,以培养其归纳概括的能力。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概括本文的写作特点,可以从语言、结构、修辞、内容等角度进行总结归纳。

 教师总结:

 1.缜密的思维,清晰的条理。

 六个部分,各有重点,同时又连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每个部分,作者都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了相应的表达方式,该记叙时言简意赅,该抒情时直抒胸臆,该议论时态度明确,并力求做到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2.手法多样,中心突出。

 注意运用对比、烘托、想象等写作手法,更好地突出人物,表现中心。作者以奥本海默来对比,更突出了邓稼先的人格魅力;以古代的诗文和“五四”时代的歌曲来烘托邓稼先工作环境的恶劣和他所做贡献的伟大;以想象来描写邓稼先工作时的情景,抒发自己对他无尽的思念之情。

 3.本文在语言运用上颇具特色。排比的运用,节奏感鲜明,增强了语言气势;对比的运用,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长短句的结合,又使文气活跃,抒情味浓厚,感染力强。

 4.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主题式小标题,运用“板块”并列的结构,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杰出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从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使人物形象显得悲壮而豪迈,伟大而崇高,读来令人敬仰。

五、精段研读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语段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第五部分,思考如下问题:

 1.本部分主要写什么?

 〔明确〕 第五部分集中写了邓稼先之所以成为“两弹元勋”,是由于具有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以及甘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同时,这一部分语言的含金量也最大,有古诗文引用、有排比的运用、有环境描写、有人物的生动事例,也有对邓稼先的心理探求。

 2.文章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

 〔明确〕 表现荒凉凄惨的氛围,说明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恶劣。

 3.文章写1982年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明确〕 表现邓稼先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甘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4.引用五四时期的一首歌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 这是邓稼先一生的写照,呼应第一部分,把邓稼先置于近一百年来的历史背景之中。

 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用的是发现阅读法,它也是一种科学的阅读方法,是写读书笔记的一种模式。阅读散文、小说等形象性的文学作品时会经常用到它,它能让我们体验到阅读发现的乐趣,培养我们的阅读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望同学们在今后的阅读中多加实践。

 学习了本文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和自己的理想。

 提示: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没有强大的国防实力做基础,没有国家的强盛做后盾,哪有小家的和平与安宁,哪有个人的幸福与温馨。让我们胸怀祖国与人民,时刻以祖国的强盛为念,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舍小家顾大家,树立崇高的理想,为祖国的繁荣与富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吧!

链接一:

 杨振宁的贡献

 徐胜蓝、孟东明

 杨振宁教授在中国几乎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1966年至今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1986年起兼任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他与李政道教授在1957年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1980年又获Rumford,继而于1986年获自由奖和国家科学技术奖章,1993年获美利坚哲学学会颁发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1994年秋又获费城富兰克林学院颁发的鲍威尔科学成就奖。

 创立于1743年的美利坚哲学学会,是一个声誉卓著的国际学术组织,其目前的700名成员中,仅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有100名。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代表该学会的最高荣誉。这个学会的执行官说,授予杨振宁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是因为“杨振宁教授是自爱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后20世纪物理学出类拔萃的设计师”,他和李政道的合作及与密耳斯的合作取得的成就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事件”,是“对物理学影响深远和奠基性的贡献”。

 美国费城的富兰克林学院是美国最具权威的学术研究机构之一。这个学院颁给杨振宁的鲍威尔科学成就奖,是美国奖金额最高的科学奖(25万美元)。杨振宁教授是获此项殊荣的第一位物理学家。该学院的正式文告说,给杨振宁颁发此项奖金,是为了奖励他在规范场(即杨振宁于1954年与密耳斯合作创立的“杨—密耳斯规范场理论”)方面和其他方面的杰出贡献。文告称赞杨振宁的研究工作“对20世纪下半叶基础科学研究的广大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给人类对宇宙基本作用力和自然规律提供了理解”,“‘杨—密耳斯规范场理论’已经排列在牛顿、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的工作之行列,并必将对未来几代有类似的影响”。

 为表彰杨振宁教授在理论物理研究中的杰出贡献,中国有关方面向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提出申请,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19751126日发现的、国际正式编号为3421号的小行星命名为“杨振宁星”,已获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正式批准。这是一项崇高的荣誉,“杨振宁星”将在浩瀚的宇宙中永远闪烁。

 令我们崇敬不已的是,这位科学大师,时刻关注并鼎力支持着中国的经济建设事业。他的功绩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嘉奖,19961,杨振宁被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首次授予国家级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同时得该项奖的还有英国的已故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美国数学家陈省身、物理学家李政道,德国的知识产权专家豪伊塞尔和日本的水稻专家原正市等六人。此项奖旨在奖励为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国际友人。

 (选自《杨振宁传·五版前言》,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链接二:

 邓稼先与杨振宁半个世纪的友情

 杨振宁与邓稼先从小就有着深厚的情谊。他们两家的祖籍都是安徽,在清华园两家人又住隔壁。邓父邓以蛰和杨父杨武之是多年深交的老友。杨振宁与邓稼先两人的友情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从美国归来的杨振宁要见邓稼先

 1971年夏天,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首次回国访问。自从1945年公费留学美国,杨振宁离开祖国已26年。

 刚下飞机,稍事休息,外事接待人员便礼貌地请杨振宁开列了他要见的朋友名单。在北京,他要见的第一个人便是邓稼先!

 当时的政治运动搞得黑白颠倒,人心惶惶。即使像邓稼先这样执行秘密和重大使命的科学家,也没能幸免。曾经作为保护对象的研制核武器的功臣——邓稼先和尖端机密研究院的一些高级专家和科研人员,包括后来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的几位,被集中到西北某地办“学习班”。这个时候,杨振宁要见邓稼先,有几人知道他在哪里呢?

 周总理亲自出面:“找!”通过多个途径,终于找到了正在“学习”的邓稼先,并向他下达指令:迅速回北京见客!这个指令,无疑是救邓稼先于千钧一发之时。杨振宁没有想到,此时他的出现,无形中保护了邓稼先,也就等于帮助了祖国的“两弹”事业!

 邓稼先和杨振宁终于相见了。这是邓稼先自1950年在美国与杨振宁分别后,他们第一次相见。

 友谊从儿时开始

 19246,邓稼先出生于安徽怀宁县白麟坂村,父亲邓以蛰曾留学日本、美国,归国后先后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聘为哲学系教授。杨振宁祖籍安徽肥西县,其父杨武之从美国留学回国后,也在清华大学任教。邓以蛰和杨武之是同乡、同事,又有着相同的经历,因此交情甚笃。父辈间的友谊延续到了孩子们身上。

 1925,邓以蛰将妻子儿女接到北京定居,邓稼先后来就读于崇德中学。杨振宁大他两岁,也在崇德中学读书,他们成了最要好的朋友。杨振宁常以大哥哥的身份关照邓稼先。受杨振宁的影响,邓稼先在数学、物理等课程中的才华逐渐显露出来,尤其对数学着了迷。课余时间,两人总是形影不离,一个是公认的“机灵鬼”,一个则以待人忠厚而赢得了“邓老憨”的绰号。两个人不仅爱在一起看书、讨论问题,也是球场上的好搭档。除了共同爱好花样滑冰外,邓稼先还喜欢放风筝、抖空竹,而杨振宁酷爱艺术,尤其酷爱音乐。这两位情投意合的校友,自少年时代便树立起了远大理想。

 1940年初夏,因日本人占领了北京,邓稼先便与大姐一起,从天津绕道上海、香港,到达昆明。之后,大姐将邓稼先送到了四川江津投奔四叔。第二年7,邓稼先考入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杨振宁此时已是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又可以经常见面、切磋学业、交流心得、畅谈知心话了。

 那时,“跑警报”成了西南联大师生的主要生活内容。杨振宁总是拉上邓稼先结伴躲进防空洞或是田埂下。

 1945,抗日战争胜利不久,杨振宁考入了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1946年初秋,22岁的邓稼先大学毕业后被北京大学物理系聘为助教。

 1947,邓稼先考取了留美研究生。成行之前,他征求在美就读的杨振宁的意见,到哪所大学就读较为合适。杨振宁回信,建议他到普渡大学去,因为普渡大学收费低廉而理工科水平很高,离芝加哥很近。杨振宁帮助邓稼先申请到了该校博士研究生的入学许可。194810,邓稼先与杨振宁的弟弟杨振平结伴从上海乘船前往美国。邓稼先顺利地进入美国印第安纳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读物理系。

 邓稼先当初为什么选择了核物理呢?1990,杨振宁曾告诉邓稼先夫人许鹿希:1948年那个时候,核物理已是比较大的一支了,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研究核物理的人非常多,很热门。邓稼先在普渡大学物理系,他的导师荷兰人德尔·哈尔是搞核物理研究的,所以邓稼先很自然地做了核物理方面的研究。

 19508,邓稼先获得了博士学位,那一年,他只有26,被人们称为“娃娃博士”。同年829,邓稼先与100多名学者一起,历尽艰辛,启程奔向新中国的怀抱。从那以后,邓稼先和杨振宁便天各一方。虽然阔别22,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却一直珍藏在各自的心里,他们盼着能早日相见。

 病重时,杨振宁两次探望

 1979年一次核试验时,飞机投掷的核弹没有爆炸,没有蘑菇云。为了找到真正原因,必须到那颗原子弹被摔碎的地方去找回一些重要的部件。邓稼先一个人走进了那片区域,很快找到了核弹头。他用手捧起,看了一下,走了出来。最后查明那次失败是降落伞没有打开的问题。

 就是那一次,强烈的射线严重地损害了邓稼先的身体。19857,邓稼先被确诊为直肠癌。

 邓稼先身患重病住院治疗后,杨振宁曾在19865月、6月两次去医院探望。邓稼先见到老朋友很高兴,连病痛都忘了。两人有说有笑,谈了许多话,后来又在病房的走廊上合影。那张照片上,邓稼先的右嘴角下有一块血迹。他那时已病入膏肓,口、鼻不断出血。但是,他的笑容却是那样真诚、幸福。回到美国后,杨振宁想办法搞到当时尚未上市的治癌新药,请韩叙大使通过信使迅速送往北京。

 1986729,邓稼先,这颗科学巨星陨落了。得到噩耗,杨振宁即刻从国外发来唁电:“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我想起了他和我半个世纪的友情。我知道我将永远珍惜这些记忆。”

 19871023,杨振宁到北京为邓稼先扫墓。扫墓仪式结束后,许鹿希捧着一个蓝色盒子,双手交给杨振宁。盒面上的文字是“振宁,致礼存念”,落款是“稼先嘱咐,鹿希赠”。杨振宁的目光在“稼先嘱咐”4个字上停留了许久。他看着许鹿希将盒盖打开,里面整齐地放着他们家乡——安徽出产的石制笔筒、笔架、墨盒、笔盂、镇尺和长方石印。这是邓稼先最后的嘱托,留送杨振宁这套坚固而又光洁如墨玉的家乡文房四宝,表示两人长达半个世纪的忠诚纯洁的友谊永世长存。

 (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链接三:

 《邓稼先》教学反思

 福建省南平市第五中学 吴云

 《邓稼先》一文的作者也是科学家,与邓稼先有着五十年的友情。他写邓稼先大气磅礴,始终以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史为背景,把邓稼先放在国际大舞台上来写,显示出作者博大深远的视野,并且最大限度地凸现了一个立体的光芒四射的邓稼先的形象。邓稼先为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长期以来却鲜为人知。因此,精心设计导语就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拉近学生与“两弹”元勋的距离。

 整个教学过程呈三个板块,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认知规律,更符合新课改的理念。该课的教学流程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来设计,并将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有机地整合,可操作性较强,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诵读课文,品味语言,从中感悟,受到熏陶,进而上升为对语言感受能力的培养,鲜明地突出了注重知识、注重过程,同时还十分注重方法的特点,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提升人文精神,这正是当前语文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一种做法。

一、〔参考答案〕 1.:“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分析:“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

 分析: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2.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二、〔参考答案〕 烘托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辛,寄托了对邓稼先的怀念。结尾引用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是邓稼先一生的写照,突出了他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之大。

三、〔参考答案〕 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他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这样的人生道路,是他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因此,如果再次选择人生,他还会这么走。

四、〔参考答案〕 句式多变,是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句式排列整齐,往往造成一股气势,好念,给读者的印象深刻。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形成一种交错美。长句便于表达较复杂严密的意思;短句显得活泼,节奏快。结合起来用,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五、〔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为人知(xiān) (tuò) (xūn)

B.鞠躬尽(cuì)  难(kān)  选(pìn)

C.热泪盈(kuàng)  (shuì)  无(yín)

D.(huáng)  (chì)  (yān)

2.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A.租借  宰割  悲惨  鲜为人知

B.奠基  拔尖  难堪  妇儒皆知

C.忠厚  选聘  震荡  真诚坦白

D.摄制  彷徨  挚友  层出不穷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佩服他、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仰慕:敬仰思慕。)

B.,”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力量。)

C.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最高领导人。)

D.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没有矛盾。(彷徨:徘徊;犹豫不决。)

4.在下列句子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  )

(1)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    的科学家——邓稼先。 

(2)那是中华民族    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3)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    的。 

(4)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    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 

(5)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当时,他是美国    的人物。 

A.鲜为人知 任人宰割 当之无愧 可歌可泣 家喻户晓

B.当之无愧 任人宰割 家喻户晓 鲜为人知 可歌可泣

C.鲜为人知 任人宰割 当之无愧 家喻户晓 可歌可泣

D.可歌可泣 家喻户晓 任人宰割 鲜为人知 当之无愧

5.下列语段中横线处所填的标点,恰当的一项  (  )

 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震荡   一时热泪满眶   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   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   是为了民族而自豪   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      我始终想不清楚。 

A., ,  : ? ? ——

B. ,  : , ? ——

C. , ,  ;  ——

D. ,  : ?  ——

二、课内语段阅读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抗战开始以前的一年,1936年到1937,稼先和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同学一年;后来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我们又是同学;以后他在美国留学的两年期间我们曾住同屋。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高等学术研究所是一个很小的研究所,物理教授最多的时候只有五个人,奥本海默是其中之一,所以我和他很熟识。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玻恩的研究生。玻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玻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做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1967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1971,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

6.文中举了“文革”时期,邓稼先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表现了他出色的口才。请你站在邓稼先的角度,结合当时的情况,说一句劝说的话。

7.作者为什么要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8.根据本部分内容,概述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最本质的区别。

9.作者说“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作者这样的看法是否有道理,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三、课外类文阅读

莫言的清醒  陈鲁民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之前,在对莫言获奖传言飞扬的时候,莫言一直低调回应。获奖以后,他接受采访时说:“说不激动那是在装蒜,心里还是高兴的,但也就是高兴。”“很快就会过去,自己不要当作怎么了不起的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头脑清楚,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热爱这块土地,感谢父老乡亲。”

 莫言在获得茅盾文学奖后就曾说过,希望“10分钟就忘掉获奖这件事”。因为他深知,“得奖之后就会有各种好评和赞誉,要是没有定力,就容易头脑发昏,就容易犯错误,所以我就想快点忘记这件事,让自己轻装上阵。”“忘掉所有的奖项是所有作家最高的选择。”这不是他故作姿态的矫情,而恰恰是一种理智与清醒。

 说到这里,我想到居里夫人,她获得过包括两度诺贝尔奖的许多荣誉,但她都看得很淡,是不是“10分钟就忘掉”不敢说,但有一个故事说明了她对待荣誉的态度。朋友来做客,发现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正玩一枚奖章,忙问:“夫人,你应该知道能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协会颁发的金质奖章是多么高的荣誉,怎么能把它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说:“我是想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的确,获奖是令人高兴的事,你有理由“漫卷诗书喜欲狂”“一日看遍长安花”,但切勿沉溺其中,乐不思蜀。过分陶醉,会侵蚀你的斗志,涣散你的精神,模糊你的视线,阻挡你前进的步伐,你的人生高度可能就此无法超越。

 牛顿的功绩无与伦比,但遗憾的是,晚年,他也被荣誉迷住了双眼,沉醉于鲜花掌声美酒佳肴中,终止了科学探索的历程。60岁后,他开始频繁出入各种宴会,接受各种称号,佩戴各种勋章,担任各种职务,从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到制币局局长,还忙于与科学界的其他头面人物争权夺利。结果,在他人生的最后24年里,他几乎毫无建树。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过不少获奖的科学家、演员,获得过金牌的运动员,因为沾沾自喜,居功自傲,忙于应酬,结果落后于飞速发展的时代,或被淘汰出局,或被边缘化,黯然失色,很快就淡出人们的视野,成了天际转瞬即逝的流星。

 泰戈尔说:“鸟的翅膀绑上黄金,它还能高飞吗?”荣誉与奖励也是如此,我们希望得到它,也为得到它而欣慰,但绝不能当成沉重包袱背起来,背上它会迟滞我们攀登的脚步。

 (有删改)

10.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11.作者为什么从莫言两度获奖的感言写起?

12.文章第③⑤两段分别列举居里夫人和牛顿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1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对本文的阅读感悟,请谈谈你对莫言的“清醒”的理解。

【答案与解析】

1.B(A项中的“鲜”应读“xiǎn;C项中的“说”应读“shuō;D项中的“挚”应读“zhì”。)

2.B(B.儒—孺。)

3.C(“元勋”的意思是“立过大功的人”。)

4.A

5.B(注意标点符号的特点及其用法。)

6.(符合人物身份及当时情况,合理流畅即可。)

7.这样更能突出中国知识分子对自己祖国的满腔热忱与兢兢业业的科学探索精神,以及中国人在面对自己国家事务时,表现出的更加可贵的优秀品质,让人再次感念邓稼先之伟大。

8.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真诚坦白,从不骄人,具有农民的纯朴气质,而奥本海默是一个锋芒毕露的人物。

9.有道理。作者熟悉中国传统文化,也了解美国的历史文化背景,邓稼先的气质与品格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有着渊远的联系,所以他离不开中国这块土壤,奥本海默亦是如此。

10.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荣誉与奖励,绝不能让它成为我们前进的阻力。

11.文章从莫言获奖的感言写起,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观点;同时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了文章观点。

12.作为事实论据,从正、反两个方面有力地论证了应该清醒与理智地对待荣誉与奖励的观点。

13.(此题是开放性试题。完成时,对莫言的“清醒”作简要分析,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表达出明确、合理的见解即可。)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1.易错字

(shuāi) (mí) (hè) (dié) (zhuó) 而不舍(qiè) 兀穷年(wù) 乎不同(jiǒng) 气冲(dǒu) 尽心血(lì) 群蚁排(yá)

2.多音字

3.形近字

4.近义词辨析

词语

词义

不同点

巧辨

截然不同

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两件事物没有共同之处。

毫不相干的两物称“截然不同”;

差别较大的两物称“迥乎不同”。

迥乎不同

形容差别很大,完全不一样。

指相距很远或差别很大的样子。

5.词语释义

衰微:(国家、民族等)衰弱,不兴旺。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

沥尽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

潜心贯注:用心专而深,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上面。

心会神凝:心思精神完全会聚和集中起来。

一反既往:完全与已经过去的情况不一样。

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

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臧克家(1905-2004),现代著名诗人,山东诸城人。193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烙印》,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以后又相继出版了《泥淖集》《呜咽的云烟》《泥土的歌》《春风集》《欢呼集》及《臧克家诗选》等诗集。

 【文题解说】

 说话和行动是极平常的事情,可是,这“说”和“做”放在闻一多先生的身上却与众不同,以此为题,点明写作对象和内容,简洁明快。

 【创作背景】

 臧克家于上世纪30年代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学生,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40年代,两人多有书信往来,如课文中提到的“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19802月又写了本篇叙事散文,介绍了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学者和革命家的光辉事迹。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与众不同。作为卓越学者的他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了他的谦虚美德和实干精神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作为革命家的他是说了就做,言行一致,表现了他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文章从“说”和“做”两个方面,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本文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前文,前半部分介绍了闻先生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刻画了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精神,体现了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作者选取参加游行示威、起草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的演讲三件事作为例证,表现了闻一多先生“革命家的方面”。两部分互为补充,使得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跃然纸上。作者把闻一多这个卓越的学者、大智大勇的革命烈士的一生,只用了六件事就表现了出来,足见选材的精当,结构的严谨。本文是一篇写得十分精粹的散文,感情充沛,语言精警。不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本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剪裁材料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都值得学生学习。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本课为2课时。

 1.识记、理解本文出现的生字词。

 2.了解闻一多、臧克家的相关情况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了解夹叙夹议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

 5.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2.质疑法、讨论法、点拨法。

 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敢说敢做、与敌人坚决斗争、勇于献身的精神。

 【重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了解夹叙夹议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

 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4.归纳概括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质。

 【难点】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和剪裁材料的写法。

 2.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课时

 1.识记、理解本文出现的生字词。

 2.了解闻一多、臧克家的相关情况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精致严谨的结构,理解过渡段的作用,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重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精致严谨的结构,理解过渡语段的作用,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难点】

 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理解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

 新课导入资料助读自读探究合作探究

导入一:关联型

 [设计意图] 由作品引出作者,再通过简介的形式引出课题,让学生对作者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引导学生愿意阅读全文。

 教师播放《七子之歌》歌曲或《红烛》诗歌朗诵资料。

 这首歌词(诗歌)的作者是闻一多先生。他是“五四”以来的知识分子之中一位杰出的人物,青年时代是新月派诗人,中年时代是旧经典的研究学者,晚年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首做狮子吼的民主战士。他横眉冷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把满腔热血化为驱散黑暗的晨曦,他永远屹立在历史的潮头。今天,让我们走进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

导入二:图文型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判断图片来猜想人物,既丰富了学生的观感认知,又增加了趣味性,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多媒体显示闻一多画像,也可参考课本前彩图插页。】

 同学们,眼前这位人物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学生发言:清瘦、饱经沧桑、目光坚定、神情刚毅、目光深邃、饱学诗书、疾恶如仇……】你们猜猜他是谁?【从背景“烛光、红焰”思考。】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民主战士闻一多。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说和做——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导入三:简介型

 [设计意图] 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引出作者,简介作者概况,让学生在感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氛围中走进文本。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艺术家……其中有一位备受世人瞩目,他既是热情澎湃的诗人,卓越的学者,同时也是一位大勇的革命烈士、他,就是闻一多先生。【多媒体显示闻一多先生的画像或雕塑。】

一、资料助读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主搜集、整理、交流和教师补充相关资料,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本文创作的背景和人物之间的关联,为更好地了解本文的主旨奠定基础。

 【学生围绕课前搜集的相关作家作品的资料,组内互相交流,然后教师适当补充,课件展示,学生快速阅读,理清人物之间、事件之间的联系。】

 1.关于闻一多。

 闻一多先生,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五四运动时,闻一多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就参加了学生运动。他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了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社长。“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于爱国民主运动中。1946711,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715日下午,闻一多先生不顾好心人的劝阻,参加并主持了在云南大学召开的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会上,李夫人报告了李先生的殉难经过。党中央为了民主人士的安全,曾经指示昆明地下党组织,不安排闻一多先生在会上公开演讲。但由于会场上混入了国民党特务分子,在李夫人血泪控诉的过程中,他们毫无顾忌,说笑打闹,扰乱会场,使人们忍无可忍,闻一多先生更是怒不可遏。当李夫人刚离开讲台,闻先生就拍案而起,发表了演讲,使群情为之振奋,特务们没敢在会场上轻举妄动。会后,闻先生又到《民主周刊》社参加记者招待会。在他离社返家途中,被特务分子暗害。

 2.闻一多与《七子之歌》。

 澳门回归之日,《七子之歌》传唱大江南北,引起人们的强烈反响。大家听了这首歌后不禁潸然泪下,并把它看作迎接澳门回归的“主题曲”。这首歌的歌词是七十多年前创作的一部题为“七子之歌”的组诗中的第一篇,其作者就是著名的爱国学者和诗人闻一多。那是在20年代上半叶,刚刚从清华学校毕业的闻一多远涉重洋,到美国留学。独居异域他邦,闻一多对祖国和家乡产生了深深的眷恋;在西方的“文明”社会中亲身体会到种族歧视的许多屈辱后,更激起了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闻一多写下了《七子之歌》等多篇爱国思乡之作。《澳门》为其中的一首,现摘录如下: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3.关于作者、作品。

 本文作者臧克家,现代诗人。1905年出生于山东省诸城县。在大学读书期间开始发表诗作,受闻一多先生的影响很大。193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烙印》,以后连续出版诗集。抗日战争时出版了《从军行》《泥淖集》《淮上吟》等。1942年到重庆,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活动。出版《泥土的歌》《十年诗集》《古树的花朵》等。建国后,先后任华北大学三部研究员、人民出版社编审、全国文联委员、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务。本文是一篇介绍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学者和革命家的光荣事迹的叙事散文。作者从三十年代在国立青岛大学对闻一多先生的印象写起,一直写到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崇高的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4.背景资料。

 一九四五年十月,蒋介石违背“双十协定”,调遣军队向解放区大举进攻,遭到人民反对。十一月十九日,重庆各界代表组成反内战联合会,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用一切办法制止内战。二十五日,昆明学生六千余人举行反内战时事晚会,遭到国民党军警的骚扰破坏,各校学生于第二天起联合罢课。十二月一日,昆明国民党当局出动大批军警特务,屠杀殴打罢课师生,死四人、伤二十余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事件发生后,昆明学生罢课达一个月之久,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广泛声援,一个以学生运动为主的反内战运动,席卷了整个国民党统治区。

 “一二·一”运动和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学生运动一样,不是一个孤立的社会现象,而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志和要求。国民党反动派一手制造的“一二·一”惨案,以血的事实教育了广大群众,推动了许多处于中间状态的学生、教师和社会人士走上坚决斗争的道路。“一二·一”运动是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群众争取和平民主运动的第一枪,这一斗争有力地打击和孤立了反动派,推动了国民党统治区民主运动的发展。

二、自读探究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通过问题的引领,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

 【以下环节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的过程,完全依靠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脑动口完成,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完成相关的基础学习任务。】

 任务一:

 1.字音字形。

 (  )  (  )  (  )  而不舍(  )  兀穷年(  )  心贯注(  )  (  )  (  )  气冲(  )  乎不同(  )

 〔明确〕 shuāi hè dié qiè wù qián kāngkǎi línlí dǒu jiǒng

 2.词语解释。

 衰微:                                  

 赫然:                                

 锲而不舍:                                

 兀兀穷年:                                

 〔明确〕 (国家、民族等)衰弱,不兴旺。 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 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任务二:

 1.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于一般人之处?

 2.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围绕这两个方面文章写了哪几件事?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

 3.据此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闻先生“说和做”的什么特点?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有何作用?

 〔明确〕 

 1.“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说了就做”。

 2.文章是从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两个方面写的。围绕着闻一多先生的“做”写了三个事例: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写作《唐诗杂论》事例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他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围绕着闻一多先生的“说”也写了三件事:起草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的演讲、参加游行示威走在最前列。

 闻先生一生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可见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草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的演讲、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单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3.第一部分(1~7),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说”和“做”。

 〔明确〕 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第七自然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第九自然段开启下文。“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这两个句子关联得十分紧密,“仅……还……”“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这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作者在两个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在两句之间又注意彼此的关联。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三、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组织有效的小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逐步通过对情节的探究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培养其挖掘教材、探究文本的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并以组内合作的形式探究质疑: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课文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这两句话起什么作用?这两句话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品质?

 〔明确〕 领起全文,表现闻一多“做”的特点——“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对比写法,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和谦虚谨慎的美德。

 (2)学者方面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材料?

 〔明确〕 《唐诗杂论》——严谨刻苦;《楚辞校补》——孜孜不倦;《古典新义》——日夜不懈。

 (3)重点详写的材料是什么?

 〔明确〕 写作《唐诗杂论》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他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其中第一件事详写,后两件事略写。

 (4)作者是怎样表现闻一多作为学者的方面的优秀品质的?请找出相对应的语句来。

 学生自由找出,稍作分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质疑:

 革命家的方面选择了哪些典型事件?这些事件体现了闻一多的哪些精神?

 〔明确〕 起稿政治传单——勇敢坚定;群众大会演讲——高大无畏;参加示威游行——不怕牺牲。

 生命的尺度和价值不在于它存活的长短,而在于如何运用它。生得其时,死得其所,是生命的最佳状态。把个人的生命融入国家、民族的正义大潮中,是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基于此,闻一多先生的生命是无价的。追寻闻一多先生的足迹,则是我们的使命。

 课外朗读闻一多的《红烛》,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红烛(序诗)  闻一多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出光来?/一误再误;矛盾!冲突!/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罢!烧罢!/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红烛啊!/流罢!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成果,/创造光明你的原因。/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课时

 1.了解夹叙夹议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

 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3.反复诵读课文,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4.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敢说敢做、与敌人坚决斗争、勇于献身的精神。

 【重点】

 1.了解夹叙夹议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

 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3.反复诵读课文,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难点】

 了解夹叙夹议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

 前情回顾探究语言品读表达方式写法探究再读感悟拓展探究

一、前情回顾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复述上堂课所学知识,让学生回忆对闻一多的评价,然后借此导入新课,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研究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看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出示重要语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适时点拨。】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明确〕 对比中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

 2.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明确〕 刻苦钻研学术。

 3.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明确〕 治学目的是救国。“药方”是比喻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的方法。有这样一位作家,他之前以诊病救人为己任,后看到国民的愚昧,转而拿起文学的笔。他是谁?鲁迅。

 4.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头发凌乱……饭,几乎忘记了吃……

 〔明确〕 治学专心刻苦,废寝忘食。

 5.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明确〕 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态度。

 6.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明确〕 为祖国而献身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7.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明确〕 为人民讲话,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8.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明确〕 形象地再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凛然大义,又充满着对闻一多先生的颂扬与景仰。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治学严谨、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也是一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言行一致的革命斗士。文章是通过怎样的描写手段展现闻一多先生的这些特点的呢?这堂课我们就一探究竟。】

二、探究语言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见解,逐步丰富对语句的理性认知,进而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1.先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再讲一讲喜欢的理由。【教师大力鼓励,引导,赏识,评价。】

 2.学生圈点勾画,找出不懂的句子或词语,讨论解决。

 教师找出如下句子或词语让学生讨论,说出下列句子的含义:

 (1)“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

 〔明确〕 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个比喻既形象又深刻,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是热情的称赞了。

 (2)“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明确〕 以整齐的句式,饱含深情地赞美闻一多治学之勤之钻;“凝结”表现治学成果来之不易。

 (3)“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明确〕 “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4)“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明确〕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表现闻一多为探索救国道路而苦读的目的。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5)1930年到1932,‘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明确〕 “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6)“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明确〕 “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7)“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明确〕 “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三、品读表达方式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分辨出哪些是描写、哪些是议论,并理解这两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1.说说本文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明确〕 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2.找一找,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明确〕 本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是夹叙夹议。作者实际上是以议论来结构文章的。第一、第二自然段是第一部分叙述的纲领,第七自然段是第一部分的总结,这两处都是议论。第八、九两段是第二部分的纲,最后一段则是第二部分,也是全文的总结,这两处也都是议论。这篇文章多次用到照应,有首尾照应,有行文前后的多次照应,有行文与题目的照应。多种方式的照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而且形成了一种旋律,一种气势,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而所有这些照应,又几乎全是议论。由此可见议论在本文中的重要作用。

四、写法探究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本文在结构、语言等方面的特点,逐步培养学生梳理概括的能力。

 这篇文章写得十分精粹,全文只有一千多字,就突出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思想品格的最本质特征。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精练的诗一般的语言,精当的抒情性议论,使这篇文章充满了感人的力量。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句加以说明。

 〔明确〕

 1.结构严谨。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在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2.选材精当。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能以少胜多。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讲、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闻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3.精于剪裁。对材料的使用,作者根据表现中心的需要,有取有舍,有繁有简。比如,闻先生研究唐诗,作者并没有写他研读了哪些书籍,发掘了哪些新意等等,而是着重写他研究的目的和态度:“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突出了闻先生的研究学问,目的是在于救国;“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这样的剪裁,能有力地突出中心。从详略上说,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只用了一小段,不足一百字,强调“做”了“也没有说”的意思,表达的侧重点与前面又有不同。闻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及其被害经过,是人们熟知的,作者就不再对事实经过作过多的记述,而只是反复强调“凶多吉少”的紧急形势,撷取“演讲”中最“慷慨淋漓”的“你们站出来”这一句话,描绘“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的从容姿态,从而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作者在材料剪裁上的深厚功力。

五、再读感悟

 [设计意图] 此环节设计了学生的情感朗读,目的是指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情感基调,在读中再次品味文章的思想情感。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学习表情朗读。教师可作相应的朗读指导,如对语调、语速、语势、语气的把握与表现。

 2.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表情朗读,其余同学评议。

 3.学生齐读课文,努力读出最佳水平,同时边读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拓展探究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通过对材料的研读,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和分析、运用材料的能力。

 根据下面几则材料,谈谈你探究的结果。

 闻一多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家学渊博,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3岁时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7岁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曾任《清华周报》编辑,同时创作旧体诗。

 闻一多在悼念李公朴先生的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紧接着西南联大校友会召开闻一多先生追悼会,朱自清说:“闻一多先生在昆明惨遭暗杀,激起全国的悲愤。这是民主主义运动的大损失,又是中国学术的大损失。”

 毛泽东同志对李公朴、闻一多的称赞:“先生尽瘁救国事业与进步文化事业,威武不屈,富贵不淫,今为和平民主而遭反动派毒手,实为全国人民之损失,亦为先生不朽之光荣。”

 读完以上材料后,可以看出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对你有何启发?

 〔明确〕 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潜心研究学问,鞠躬尽瘁为祖国的民主和平而终生奋斗、至死不渝的人。

 《一多画像》这样写道:“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声吼。一画一印一全集,一代英豪一红烛。”闻一多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于一身,青年时代是新月派诗人,中年时代是旧经典的研究者,晚年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首做狮子吼的民主斗士。他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了为民主、为新中国而抗争的前线。他严谨的治学精神和疾恶如仇、为祖国安危而英勇献身的凛然正气与高尚风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闻一多先生曾经说过:“生命的量至多不过百年,他的质却可以无限度地往高深醇美的境域发展,生命的艺术化便是生命达到高深醇美的唯一方法。”让我们永远称颂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学习完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受到哪些启迪?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一谈。

闻一多

链接一:

 闻一多的爱国情

 闻一多先生敢于同黑暗势力大胆抗争、热情追求民主的精神,是大家所共知的。这不仅说明他个性的刚烈、刚强,也显示了一个正直的中国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时代的献身精神。

 1925,闻一多先生从美国留学归来,看到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的社会现实,心中的梦幻破灭了,但诗人还有爱国热情、正义感和向黑暗势力作斗争的勇气。他对人生、对社会、对现实、对祖国也并非心如死灰槁木,而是从痛恨走向愤激。诗人当时的确对未来有某种不可知、未能知的憧憬,但为了希望,他让“丑恶”去开垦,而“丑恶”并不一定就暗示着希望。因为这希望太神圣、太艰难了,它藏得很深很深。

 当时的闻一多对人民革命还缺乏理解,在政治立场上还接近国家主义,至少他不在“五四”以来人民革命的主流之中,但是他心中爱国的火焰始终在跳跃。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只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烧得很痛,却没有能力炸开那禁锢我的地壳,放射出光和热来。少数跟我很久的朋友才知道我有火,并且就在《死水》里感觉出我的火来。”“死水里藏着火”,于绝望中去寻求希望,是爱国激愤之情的一种表现。这种于绝望处写希望的诗情,很容易使我们联想到鲁迅先生几乎是同一时期在《野草》里的名言:“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同。”这句话是整个“野草”精神的象征。一方面是失望,觉得希望很虚妄,但没有希望地走下去,是不是就要走向绝望呢?反过来诗人又没办法相信绝望是一种实际,绝望也是虚妄的,所以这种情绪表现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

 正是心中的这一把火,让闻一多先生把一腔热情献给了心爱的祖国。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决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解放战争时期,他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成为广大革命青年衷心爱戴和无比尊敬的良师益友。

 朱自清曾写诗歌颂闻一多:“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链接二: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反思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课内容丰富,意蕴深刻,但我教得较为轻松。主要是注意了五个方面:一是抓住了课文词汇量丰富的特点,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达到会释义、会运用。二是抓住文章充满生命情感、具有号召力和感染力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深刻体味文章语言的美感和气势,反复揣摩作者的情感。三是尊重学生的认知实际,打开学生发问的闸门和思维通道,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自主、大胆地探究。四是准确地把握教学的动态过程,敏锐地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介入学生的发问和回答,拓展学生的问题内涵,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钥匙,帮助学生化解课文的重点、难点。五是及时抓住教学的有利时机,针对课文内容的多层次性和语文问题的多端性、多解性的特点,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训练,升华学生的认识和情感。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高涨,显示了较高的思维、探究能力。这节语文课给我的启示是:

 (1)语文教学的根本在于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花样翻新。语文课不能缺少朗朗的读书声,不能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不能缺少对优美精彩文段的欣赏和必要的独到的分析见解。

 (2)提倡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到思考。合作学习必须在学生充分阅读、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否则,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也不很深刻,所以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给个别优秀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3)语文课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探究。语文课的“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在合作学习中如果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4)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课堂上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活动。

 总之,语文课如何发挥文本的优势,发挥语文的思维、情感优势,以知识去激活知识,以情感去感化情感,以心灵去振奋心灵,以生命去激扬生命,是今后语文新课程教学值得好好探究的问题。

一、〔参考答案〕 闻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闻先生在前期和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

二、〔参考答案〕 课文中对闻一多有多处肖像、言行的描写。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三、〔参考答案〕 1.这句话蕴含感情,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治学严谨刻苦的精神!

 2.“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20世纪20年代末起闻一多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希望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3.“它”指深夜的灯火,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闻先生与深宵的灯光做伴的情景,突出了主旨——对国运和未来的思考,更突出了作者忧国忧民的精神。

 4.“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四、〔参考答案〕 闻一多,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社长。“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五、〔参考答案〕 爱国主义是贯串闻一多全部诗作的红线。《太阳吟》着重表现的是游子的“思乡”情绪;《静夜》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关切和躁动不安的内心世界;《死水》用一潭腐臭的死水,象征着中国现实的腐朽社会。从这些诗歌深沉的痛苦和极度的愤慨之情中,折射出了希望社会进步之光。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qiào)    而不舍(qì)

炯目光(jiǒnɡ)  (kūi)

B.兀穷年(wù)  尽心血(lì)

(kǎi)  (jiào)

C.心贯注(qián)  乎不同(jiǒnɡ)

慨淋漓(kānɡ)  (mí)

D.气冲(dǒu)  克家(zānɡ)

(hè)  宝(zànɡ)

2.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内改正。

(1)他正向古代典藉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

(2)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栽,争取民主!(  )

(3)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棵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

3.解释下列加点字。

(1)仰之(  )

(2)而不舍(  )

(3)穷年(  )

(4)乎不同(  )

(5)顾及(  )

(6)目不(  )

4.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部分的含义。

(1)那时候,他已经而研究志趣正浓。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

(3)1930年到1932,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漂白了四壁”。

(5),,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5.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概括了闻一多先生在治学方面的特点。(  )

(2)“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闻一多先生钻研学问的艰难困苦。(  )

(3)“不动声响,无声无闻”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潜心钻研学问,默默无闻,不问世事,与世无争。(  )

(4)“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赞扬了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治学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  )

(5)“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赞扬了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言行高度统一的美德。(  )

二、课内语段阅读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6.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开头有何作用?

7.文中的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

8.体会下列“说”的含义。

我是做了再(   )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   )

9.加点的“精神食粮”和“这”分别指代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10.说说“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句中动词的使用好在哪里?

11.理解“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句子的含义。

12.理解“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句子的含义。

13.文中“不动不响,无声无闻”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三、课外类文阅读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有一天黄昏,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爸爸妈妈拉着我的手,到伯父家去。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

 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鞋,地上淌了一摊血。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怎么了?”爸爸问他。

 “先生,”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低微的声音,“没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插进脚底了。疼得厉害,回不了家啦!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去,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那个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伯父逝世以后,我见到他家的女佣阿三。阿三是个工人的妻子,她丈夫失了业,她愁得两只眼睛起了蒙,看东西不清楚,模模糊糊的像隔着雾。她跟我谈起伯父生前的事情。她说:“周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14.在文章中,作者与鲁迅先生接触过几次?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二次接触的主要内容。

15.段中“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句话表达了此刻鲁迅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的?

16.段写阿三和阿三的述说,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17.请将《风筝》中节选的片段与文章中画线部分进行对比阅读,探究鲁迅在关怀爱护少年儿童方面发生了哪些改变。

 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风筝》

【答案与解析】

1.A(“锲”应读“qiè,“窥”应读“kuī”。)

2.(1)藉—籍 (2)栽—裁 (3)棵—颗

3.(1)更加 (2) (3)劳苦的样子 (4)差得远 (5)空闲 (6)偷看

4.(1)“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代末起,他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2)“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3)“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4)“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5)“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5.(1) (2)× (3)× (4) (5)

6.直接点题,不仅开门见山,设置悬念(结构),并且将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别人形成鲜明对比,层层深入,更能表现先生的品质。(内容)

7.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将“研究”由静态变为动态,刻画出闻一多先生研究古代文化时的钻研精神,不再是客观的叙述,而是热情的赞美了。

8.向别人宣告自己要做什么 吹嘘,自诩

9.“精神食粮”是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这”指“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10.准确地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全身心地投入研究,执着寻求解救民族衰微的文化药方,使文章生动,富于感染力。

11.“它”指“深宵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孤单寂寞,但闻一多先生则不然,他在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四壁”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得的情景。

12.这是比喻的说法,是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13.“不动”是不说,是无声,是听不到的,不是“不活动”,而是在废寝忘食地“动”,是灯火“漂白了四壁”的动。用“不动”来突出闻先生的“做”,突出他沥尽心血,埋头实干。

14.三次。主要内容:“我”对伯父鼻子“又扁又平”的疑问和伯父以“碰壁”作答。

15.思想感情:对当时黑暗不公社会的愤恨,对贫苦劳动者的同情。方法:神态、动作描写。

16.运用侧面描写,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普通劳动者的尊重与关爱,突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人格。

17.要点:(1)思想意识的改变。(2)行为方式的改变。示例:青年鲁迅以自我认识为中心,忽略了孩童游戏的天性,认为风筝是没出息孩子的玩意,粗暴地管教弟弟。晚年的鲁迅站在孩童的角度,体恤孩童的心理,以激励引导的方式,使“我”受到很好的教育。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1.易错字

(yǎo) (jié) (jiào) 躺椅(téng) (mǒ) (tiáo gēng) 肉机(jiǎo) (yōu) (chuǎn) (nì) (zhāi) 一阖眼睛(hé) (kāi) (gē da) 痛绝(wù)

2.多音字

3.形近字

4.近义词辨析

词语

词义

不同点

巧辨

吩咐

嘱咐;②口头指派或命令。

“吩咐”是指上级对下级交代的话。

“吩咐”侧重于上下级。

“嘱咐”无“口头指派或命令”这个意义。

嘱咐

告诉对方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

“嘱咐”是指长辈对晚辈交代的话。

5.词语释义

安顿:安详,安稳。

:擦、抹。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然,,对。

旷代:历时长久。

抹杀:彻底勾销;完全去掉。

草率:(工作)粗枝大叶,敷衍了事。

校对:查对、订正。

悠然:安闲、闲适的样子。

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疙瘩:①皮肤上突起的或肌肉上结成的硬块。不容易解决的问题等。

 萧红,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1934年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文题解说】

 以人名为题目,郑重简洁,表明是一篇回忆人物的散文。

 【创作背景】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做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作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继续滋养着中国文坛的茂林佳卉。鲁迅和萧红之间的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诵……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典范,是敬献于鲁迅墓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环。

 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本文描述了一幅幅日常生活中的鲁迅先生的画像,在平凡中展现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非凡精神和气质。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作者萧红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亲昵、感念的情感。

 萧红的这篇怀人散文节选的部分,短的一两行,长的八十多行,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特别是外人知之甚少的病中生活,使读者眼前浮现出一个血肉丰满、形神兼备的“活的鲁迅”——作为“人之子”——的鲁迅。《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片段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作者动笔之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倾泻挥洒,形诸笔墨而成为艺术结晶。另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恰恰是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从细微处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采用中国历代怀人散文的传统手法,撷取凡人琐事刻画悼念的对象,收到了刻骨铭心、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本课为1课时。

 1.识记并积累“校对、不以为然、深恶痛绝”等词语。

 2.了解课文背景,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3.学习本文用撷取生活细节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1.归纳概括法、讨论交流法、问答法。

 2.通过反复朗读,进行知识梳理;阅读资料助读部分,筛选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

 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体会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2.体会并学习鲁迅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难点】

 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导入自主学习写作手法探究拓展精段研读

导入一:点题型

 [设计意图] 直接点明要讲授的内容和主要人物,让学生在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的基础上走进文本,做到心中有数。

 1936,中国文坛上一颗巨星陨落了。山河动容,举国悲恸。在悼念鲁迅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鲁迅先生的一位学生,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感情。提起鲁迅,人们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但那却不是他的全部。他活着的时候,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让我们带着缅怀的心情走进鲁迅的世界,去感受他伟大的人格魅力。

导入二:关联型

 [设计意图] 由一段相关的鲁迅的照片或视频引出讲授的课题,然后再激情导入,激发学生认识人物和阅读课文的兴趣。

 教师先播放鲁迅先生一生重要活动的有关图片或报道,然后介绍一些与之有关的具体事件。这些图片或报道可以反映鲁迅战斗的一生。他的高尚品德和个性魅力会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愿意了解这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物,然后引入课题。

一、自主学习

 [设计意图] 通过明确自主学习的任务,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文本,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课堂、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1.默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自己不会的字词,给“读读写写”里面的字词注音,并理解词语的意思。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组词。

 (yǎo) (jié) (jiào) 躺椅(téng) (mǒ) (tiáo gēng) 肉机(jiǎo) (yōu) (chuǎn) (nì) (zhāi) 一阖眼睛(hé) (kāi) (gē da) 痛绝(wù)

 (2)解释下列词语。

 抹杀:彻底勾销,完全去掉。

 安顿:安详,安稳。

 揩:擦、抹。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然,,对。

 旷代:历时长久。

 草率:(工作)粗枝大叶,敷衍了事。

 校对:查对、订正。

 悠然:安闲、闲适的样子。

 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疙瘩:①指皮肤上突起的或肌肉上结成的小硬块。不容易解决的问题等。

 2.了解作者以及鲁迅。

 【课前搜集相关资料,组内交流,自主了解相关内容。】

 (1)鲁迅生平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

 (2)萧红,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1934年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3.自主阅读,认真思考。

 【快速阅读课文,自主解决如下问题,独立思考与组内互助相结合。】

 思考:文中的鲁迅留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明确〕 文章主要写了鲁迅先生的生活与辛劳工作,白天陪客人,晚上熬夜工作,“鲁迅先生就像他平日一样,工作完了,他休息了。” 我们从不辞辛劳的工作中感受到了鲁迅先生的伟大献身精神,即使生病了,也从不耽误工作,这是一种高尚的敬业精神。

 4.深入研读讨论。

 (1)作者选择了哪些生活场景来表现鲁迅的性格?

 〔明确〕 萧红的这篇怀人散文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材料与材料之间互不关联,形成某种断裂,有些片段即使倒置似乎也无碍于文章的连贯。这就表明,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

 (2)作者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试从文中找出这些细微处加以分析。(学生自主找精彩描写,教师点拨)

 〔明确〕 文章开头就是神来之笔:“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多疑善怒”“冷酷无情”的鲁迅形成了鲜明对照。这是萧红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的非常个人化的鲁迅,是一个使常人敢于走近并能够伸手去触摸的可亲的鲁迅。

 文中尚有多处提到了鲁迅的笑声:有一次萧红去鲁迅家包饺子吃,“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可见鲁迅绝不是一个不可亲近的人,朋友带给彼此的愉悦由此可见一斑;在校对《海上述林》的间隙,鲁迅见萧红进来,对着几乎天天见面的她,居然说出“好久不见,好久不见”这样随便、这样孩子化的语言,透着风趣,透着玩笑;萧红时时受着鲁迅爽朗的笑声的感染,居然也学会了以自己的好心情来回报鲁迅先生,那一次天晴了,太阳出来了,“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这又是一种如何温馨和谐的其乐融融的景致啊!

 萧红还形神兼备地描绘了鲁迅的一些习惯动作,比如走路很轻捷,“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这些动作表现出鲁迅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淡淡几笔,就画龙点睛般地勾画出一个独一无二、鲜灵生动的“活的鲁迅”。

 语言描写也很出彩,鲁迅先生“很喜欢北方饭。还喜欢吃油炸的东西,喜欢吃硬的东西”;就是生病的时候也不大喝牛奶、鸡汤;他从不在意用什么精致的东西,简单随意的生活中也隐隐透露着鲁迅刚毅倔强的个性。他虽然胃不好,但对着萧红亲手做的点心,就算做得不好,“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言辞间自然地流露出对妻子尊重与依赖的爱意,还有更多的对小辈的体恤。

 描写特别生动具体的是鲁迅评论青年人写信:“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他严格地约束着自己,却仍能宽容地对待别人,谁说鲁迅不可亲近?他对于青年人的爱,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鲁迅的可亲的体温,他是那个寒冷年代的一个无可替代的强大的热源。

二、写作手法探究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梳理、探究、归纳文章的主要写作特点,以培养其归纳概括能力。

 1.写作特点:描写具体而生动;

 2.语言朴实无华;

 3.人物神态等描写生动。

三、拓展精段研读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语段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海婴每晚临睡时必向爸爸妈妈说:“明朝会!

 有一天他站在走上三楼去的楼梯口上喊着:“爸爸,明朝会!

 鲁迅先生那时正病得沉重,喉咙里边似乎有痰,那回答的声音很小,海婴没有听到,于是他又喊:“爸爸,明朝会”他等一等,听不到回答的声音,他就大声地连串地喊起来:“爸爸,明朝会;爸爸,明朝会……爸爸,明朝会……”

 他的保姆在前边往楼上拖他,说是爸爸睡下了,不要喊了。可是他怎么能够听呢,仍旧喊。

 这时鲁迅先生说“明朝会”,还没有说出来喉咙里边就像有东西在那里堵塞着,声音无论如何放不大。到后来,鲁迅先生挣扎着把头抬起来才很大声地说出:“明朝会,明朝会。”说完了就咳嗽起来。

 许先生被惊动得从楼下跑上来了,不住地训斥着海婴。

 海婴一边笑着一边上楼去了,嘴里唠叨着:“爸爸是个聋人哪!

 鲁迅先生没有听到海婴的话,还在那里咳嗽着。

 1.文中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有本杂志在刊载这段内容时,把“海婴一边笑着一边上楼去了”印成“海婴一边哭着一边上楼去了”,你认为妥当吗?请说说理由

 3.面对儿子的喊叫,病重的鲁迅是怎样对待的?你感觉鲁迅是一个怎样的父亲?

 4.鲁迅先生曾说:“我爱过你们,而且永远爱着……我对于‘教我学会了爱你们的你们’的要求,只是受取我的感谢罢了。”联系上文,说说鲁迅为什么会这样对待孩子的无知。

 〔明确〕 1.主要概括了鲁迅先生的儿子有睡觉前说“明朝会”的习惯,而鲁迅先生因为喉咙有痰回答声太小,所以海婴没听到。海婴又叫,但被许先生训斥了。

 2.合适。因为海婴不但被训斥了,还听见了爸爸的咳嗽声,心里应该是难过的。而且他也可能真的以为鲁迅聋了,毕竟他们是父子。

 3.努力让自己喊出“明朝会”,让儿子放心睡觉。是一个说到做到、言而有信的人。

 4.鲁迅先生是个爱国爱民、严格律己、宽容待人的人。

 阅读鲁迅的著作,我们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今天通过萧红的回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鲁迅是人而非神。他有着普通人的心态,他可以和年轻人开童心未泯的玩笑,他有和普通人一样的饮食、起居,他同样可以享受亲情,享受天伦之乐。正如他的诗歌所说的:“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学习了本文后,同学们对写人记事有什么新的感受?谈一下自己的感受,谈一下自己身边的人。

 提示:从生活细节找寻人物的特点。

链接一:评点《回忆鲁迅先生》

 对于普通人来说,伟人似乎总是高高在上、令人不可触及的。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但实际上,伟人也和普通人一样,拥有喜怒哀乐。他活着的时候,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枝独秀。作者通过女性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模,是敬献于鲁迅灵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环。

 文章开头就是神来之笔:“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多疑善怒”“冷酷无情”的鲁迅形成了鲜明对照。这是萧红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的非常个人化的鲁迅,是一个使常人敢于走近并能够伸手去触摸的可亲的鲁迅。文中尚有多处提到了鲁迅的笑声:有一次萧红去鲁迅家包饺子吃,“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可见鲁迅绝不是一个不可亲近的人,朋友带给彼此的愉悦由此可见一斑;在校对《海上述林》的间隙,鲁迅见萧红进来,对着几乎天天见面的她,居然说出“好久不见,好久不见”这样随便、这样孩子化的语言,透着风趣,透着玩笑;萧红时时受着鲁迅爽朗的笑声的感染,居然也学会了以自己的好心情来回报鲁迅先生,那一次天晴了,太阳出来了,“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这又是一种何其温馨和谐的其乐融融的景致啊!

 “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这些动作表现出鲁迅一往无前、义无返顾的大无畏精神。淡淡几笔,形神兼备地描绘了鲁迅的一些习惯动作,画龙点睛般地勾画出一个独一无二、鲜灵生动的“活的鲁迅”。

 鲁迅“很喜欢北方饭。还喜欢吃油炸的东西,喜欢吃硬的东西”;就是生病的时候也不大喝牛奶、鸡汤; 简单随意的生活也隐隐透露着鲁迅刚毅倔强的个性。他虽然胃不好,但对着萧红亲手做的点心,就算做得不好,“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言辞间自然地流露出对妻子尊重与依赖的爱意,还有更多对小辈的体恤。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他严格地约束着自己,却仍能宽容地对待别人,谁能说鲁迅不可亲近?他对于青年人的爱,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鲁迅的可亲的体温,他是那个寒冷年代的一个无可替代的强大的热源。

 阅读鲁迅的著作,我们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今天又通过《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在我们眼前展现出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鲁迅是人而非神。他有着普通人的心态,他可以和年轻人开童心未泯的玩笑,他有和普通人一样的饮食、起居,他同样可以享受亲情,享受天伦之乐。正如他的诗歌所说的:“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链接二:自我情感的深度介入

 ——解读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

 孙瑞峰

 1.回忆视角的个人化。

 作为“民族魂”的鲁迅先生,在大众中早已获得了固定的评价称谓,诸如“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斗士”“战士”“导师”等等,而萧红摆脱了这些权威话语的制约和干扰,采取了一种纯私人化的写作态度。她把鲁迅先生从神圣的祭坛上请了下来,也让他脱离战场,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回归到普通生活的日常图景中,借着她笔墨的指引,我们看到了起居室、会客间、病榻上、书桌前的鲁迅。这一叙述视角的转换,反而能够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走近鲁迅先生,给予大众一次接近真实鲁迅的机会。

 原来,鲁迅先生并不是我们习惯上以为的那样冷峻。他和我们身边的每一位亲人、邻居、同事一样,会为一则笑话“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也会有自己的近乎偏执的生活习惯——“不游公园”,等等。这篇文章昭示出的真实的鲁迅是很有普通凡人的人情味的,他把价钱贵的纸烟拿来招待客人,却把价钱便宜的留给自己抽,这让我们能够马上联想到一位厚道而好客的乡亲。再比如,海婴执意要他答应“明朝会”的时候,“鲁迅先生挣扎着把头抬起来才很大声地说出‘明朝会’”,这正折射出一个普通人所具有的舐犊深情。周海婴之子曾在一次电视访谈节目中谈到过自己中学阶段对鲁迅的印象,“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如果他能够早点读到萧红的这篇文章,我想,他便不会觉得鲁迅先生是可怕的。综观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由于叙述视角的私人化,让读者触摸到了一个平易近人的、和蔼可亲的鲁迅,得到了一种从政治话语的叙述中永远无法获得的鲜活印象。

 2.回忆内容的零散化。

 胡风曾指出过萧红小说创作的弱点,“对于题材的组织力不够,全篇显得是一些散漫的素描”,胡风的批评是不是一定准确,我们可以保留不同的看法,但他确实发现了萧红创作上的独特风格,这就是把一个个细碎的生活场景进行图画式的归并和拼接,也就是片段式的结构方式。文章没有任何明晰的时间或空间意义上的一以贯之的逻辑顺序,而是撷取日常生活中的碎片加以整合:鲁迅先生的笑声、走路姿势、不游公园的习惯、看电影、抽烟、陪客人、写文章、尝海婴碟里的鱼丸子、卧病在床、和海婴互道“明朝会”、步行赴约会、身体变化、床头摆放小画,直到最后的病逝,一一道来,几近杂乱,几近巨细无遗。即便是一个单独的细节,也往往采用复沓的句式加以罗列,比如,“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面对这样零散的内容,传统的用来理清线索的阅读办法都行不通了。这里,用一个简单的“形散而神聚”的套语来评价也显然是隔靴搔痒。

 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说这篇文章在构思上显得混乱呢?回答是否定的。我认为,连缀这些细节的只能是情绪。有论者指出,萧红的小说是一种情绪模式的小说。套用一下,把这种琐忆式的回忆性散文称作情绪模式的散文,同样是贴切的。萧红只想把自己与鲁迅先生交往过程中的情绪体验原生态地表达出来,把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情绪记忆真实地加以再现。这种把生活碎片、细节、意象性的事件加以串并的结构方法,更接近生活的本真状态,也更具有一位女性作家直觉思维的特性,从而更便于凸现具体生活中的具体的鲁迅形象。情绪在这里作为强烈的表达欲望,远远胜过了语言叙述的迫切性。这和我们平时的经验是非常符合的,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对生命中难忘的人展开回忆时,不可能用一条明晰的线索贯串下来,浮现在头脑中的恰恰是一个个细碎的片段。

 3.回忆情感的亲情化。

 萧红这篇文章在对鲁迅的回忆中,我总觉得具有一种对原型意义上的“父亲”形象的追寻。萧红幼年丧母,后来不顾父亲的反对,外出求学,记忆中的父亲是冷漠的。“二十岁那年,我就逃出了父亲的家庭”,亲情的缺失,使她更强烈地渴望一种父爱,“所以我就向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永远的憧憬和追求》)。美国心理分析学家阿瑟·科尔曼说:“女儿获得父亲注意的幻想通常会转移到其他男人身上去。”可是,自以为是的萧军和萎缩怯懦的端木蕻良这前后两任丈夫,都没有给予萧红以应有的情感上的慰藉。恰恰相反,从鲁迅先生那儿,萧红得到了合适的赞许、奖掖和关爱,获得了缺失已久的同时又是终生寻觅的父爱般的温暖。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写这篇文章的1939,也是她创作《呼兰河传》的时候,是萧红生命中最为孤独和寂寞的时候 。一个很有价值的现象是,两篇文章前一篇回忆鲁迅先生,后一篇回忆了自己的祖父。在绝望中苦苦挣扎的作者,用近乎絮叨的低语式写作,呼唤着曾经给予过自己精神安慰的“父亲”和祖父。我们先来看一处《呼兰河传》中的著名片段: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这种近乎啰嗦的叙写,表达了作者在凄婉幻灭中对情感交流的伙伴——祖父深情的眷恋和不舍。

 类似的写法,在《回忆鲁迅先生》这篇文章里数见不鲜,比如写到先生陪客人的片段:

 “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

 透过这样的描写,我们分明能够感到作者在苦苦追忆一位精神之父,和前述的对祖父的叙写有异曲同工之妙。事实上,整篇文章都是以一个女儿的声吻口气进行倾诉,比如自始至终不厌其烦地出现“鲁迅先生”这个称谓,在不违反语法规范的情况下,绝不用代词“他”来称呼,其中的钦敬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表面的师长身份蕴含着本质上的精神之父的诉求。

 总之,这篇文章在回忆鲁迅先生的字里行间,渗透着萧红式的独特情感体验,和萧红的小说创作是一脉相承的。

链接三:审美鉴赏细节里的鲁迅

 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通过女性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从细微处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萧红回忆鲁迅先生通过生活细节抒发真情实感,让自己“一日不能忘”的事情通过她的笔长存在广大读者心中。比如,鲁迅备有两种纸烟——价钱贵的招待客人,便宜的留着自己抽;夜里看完电影,让其他亲友乘出租汽车回家,而自己却带着小海婴坐在苏州河的桥边等车,神态像乡下老人一样安详。这些小事,都在无言中表现出鲁迅克己待人的精神。萧红笔下的鲁迅是崇高的,但又绝不是令人感到高不可攀或难以亲近的。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提供的鲁迅的生活细节很多是高度性格化的,在描绘鲁迅完整的生命世界时突出了他性格的个别性。比如鲁迅“很喜欢北方饭。还喜欢吃油炸的东西,喜欢吃硬的东西”;“工作时坐的椅子是硬的,休息时的藤椅是硬的,到楼下陪客人时坐的椅子又是硬的”,从“吃”和“坐”两个侧面,表现出鲁迅刚毅倔强的个性。萧红还形神兼备地描绘了鲁迅的一些习惯动作,比如走路很轻捷,“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这些动作表现出鲁迅一往无前、义无返顾的大无畏精神。淡淡几笔,就画龙点睛般地勾画出一个独一无二、鲜灵生动的“活的鲁迅”。萧红跟鲁迅有较多的直接交往,是在19363月至7月中旬这一段时间。这一时期,在鲁迅的生活中发生了一些事情,对他的生活、思想和后期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如翻译俄国作家果戈理的名著《死魂灵》,为怀念瞿秋白烈士而编校《海上述林》并为之作序;接待从延安来上海的中共中央特派员冯雪峰,以及被美国肺痨病专家托马斯·邓恩诊断病危,并认为此病若生在欧洲人身上则早在五年前就已死掉了……这些情况,在萧红的这篇回忆录中几乎都得到了或多或少的反映,描写得特别生动具体的是鲁迅在寓所接待并宴请冯雪峰的场面。萧红笔下的冯雪峰开朗健谈,学问渊博,广闻多见,“走过二万五千里”,被鲁迅戏称为贩卖精神武器的“商人”。萧红的上述回忆和冯雪峰本人的有关回忆,是研究鲁迅晚年生活的极为重要的史料。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  (  )  (  )

(  )  (  )  (  )

(  )  混(  )  (  )

2.将下面的文字正确、规范、整洁地抄写在方格内。

明是非 辨正误 审美丑 察善恶

3.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    。 

把寂寞留给自己 ②把芬芳献给他人 ③以苦心孕育未来 ④以广阔拥抱生活

A.②①④③     B.①④③②

C.③②④①  D.②④③①

4.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

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着。

二、阅读理解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5.阿长来问《山海经》,体现她对“我”的    ,而“我”认为“        

也就从来没有对阿长说起《山海经》的事,这次也只淡淡地回答,表现了“我”对阿长的    ,这些都为下文    设下了伏笔和悬念。 

6.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说明了什么?

7.为什么“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8.选文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方式是    ,它表明了“我”          的感情,句中的“这”指代               。 

9.“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样说?

10.概括选文中“我”对阿长思想感情的变化。

【答案与解析】

1.jiào mǒ yāng tiáo gēng chuǎn wěn chì zhuó kāi(“抹杀”的“抹”应读“,“抹布”的“抹”应读“”。)

2.(不要写错字,书写要准确美观。)

3.D(结合莲的花、叶、果实的特点来选择。)

4.示例:空中的彩虹,你何必与坚固的拱桥比恒久呢?你自有你的绚丽。天上的星星,你何必与火热的太阳比辉煌呢?你自有你的璀璨。(所仿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5.关爱 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 轻视 阿长赠书

6.说明阿长对“我”极其疼爱,表明她的善良、朴实。

7.被阿长的热忱深深打动。

8.议论 对阿长的感激和尊敬 阿长为“我”买《山海经》的事

9.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

10.由鄙视到敬意。

4 孙权劝学

1.易错字

(qīng) (qǐ) (shè) (shú) (suì)

2.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后写作“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3.一词多义

4.古今异义

鲁肃过寻阳(古义:,等到;今义:达到)

刮目相待(古义:重新;今义:更加)

当涉猎(古义:,只是;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孤岂欲卿治经为(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名称)

(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

5.文言句式

倒装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以军中多务”作状语,状语后置)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杰出的史学家和散文家,字君实,他在政治上是保守派,顽固地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因而曾自请任西京御史台(御史府长官),退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谥文正,著作收在《司马文正公集》中。《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294,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征淮南停笔,涵盖16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文题解说】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现浙江富阳),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劝学,鼓励学习。题目交代了文章记叙的主要内容。

 【创作背景】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卷六十六,题目是编者加的。所叙故事发生在三国之初。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军,不久周瑜病死在江陵。之后,鲁肃代替周瑜成为孙权谋佐,劝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共拒曹操。刘备很快取得益州,形成了曹、刘、孙三家鼎峙的局面。孙权劝吕蒙注意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只要肯学习就会有长进,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

孙权劝学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围绕“学”来写,共有孙权劝学、吕蒙治学、鲁肃叹学三个部分。通过叙述孙权劝学后吕蒙学有所成的故事,表明读书大有好处的道理,并告诫人们持之以恒、热爱学习的重要性。本文的教学可以根据以对话为主的特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最好能当堂背熟课文。鲁肃、吕蒙的对话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可抓住关键词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理解二人对话的内容,并体会这段话的意味。还可以将本文与《伤仲永》一文作比较阅读,以帮助对本文主旨更好的理解。

 本课为2课时。

 1.了解并积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掌握并能运用文中的成语。

 2.弄清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做到能当堂背诵。

 3.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并能进行创造性阅读。

 1.朗读体验。让“读”贯串课堂始终,让学生在读中体验故事情节、人物个性。

 2.探究交流。采用师生同读同讲的方式,能阅读浅显的文言文。

 培养学生虚心接受正确意见,不断追求进步,努力读书学习的精神。

 【重点】

 1.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的朗读训练,提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运用语言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难点】

 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并能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语调,认识开卷有益的道理。

课时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弄清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做到能当堂背诵。

 【重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弄清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做到能当堂背诵。

 【难点】

 梳理本文实、虚词的用法,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当堂背诵课文。

 导入资料助读顺读课文疏通文意指导背诵

导入一:简介型

 [设计意图] 通过介绍吕蒙的基本情况,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初步认识,同时产生详细了解该人物的想法,由此引出课题,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叫吕蒙。吕蒙武艺高强,勇猛无比,为吴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他有个毛病,就是不爱读书学习。这不,吴国国君孙权都来劝他了。结果如何呢?就让我们从今天的这篇课文《孙权劝学》中寻找答案吧!【出示课题、作者。】

导入二:悬念型

 [设计意图] 先不提姓名,只提及他的功绩,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调动学生阅读全文的欲望。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关羽就是群雄中的一位大英雄。但他最终败在东吴的一位将军之手,可想而知这位将军定有非凡之处,这位将军是谁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他有关的一篇文章。【板书文题:孙权劝学。】

一、资料助读。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前,了解作者、作品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顺读课文,加深对文本的印象。

 【课件出示关于作者和作品的情况,然后,教师指名阅读,其他学生听读,加深印象。】

 1.关于作者。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和史学家,字君实,他在政治上是保守派,顽固地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因而曾自请任西京御史台(御史府长官),退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谥文正,著作收在《司马文正公集》中。

 2.关于作品。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294,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征淮南停笔,涵盖16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3.关于背景。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卷六十六,题目是编者加的。所叙故事发生在三国之初。汉献帝建安十五年(210),东吴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军,不久周瑜病死在江陵。鲁肃代替周瑜成为孙权谋佐,劝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共拒曹操。刘备很快取得益州,形成了曹、刘、孙三家鼎峙的局面。孙权劝吕蒙注意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

 4.关于人物。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现浙江富阳),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吕蒙(178220),字子明,东汉末孙权手下的名将。鲁肃去世后,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鲁肃(172-217),字子敬,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

二、顺读课文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训练学生朗读等内容,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认识,并较熟练地阅读全文,为下面了解文意奠定基础。

 1.提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注意多音字和通假字。

 卿(qīng) (qǐ) (shè) (shú) (suì)

 (2)读出节奏,注意停顿。

 2.方法指导。

 读出节奏的前提是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停顿为主;联系上下文,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句子的语法结构和一些标志性的文言虚词。

 初,//吕蒙曰:“卿//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往事耳。卿言/多务,///?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3.朗读课文。

 (1)生自由读。(2)指名读。(3)点评。

 (4)范读,明确节奏,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

 “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务”的理由。要重读强调。)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要读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5)齐读。

三、疏通文意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方法引领、指导自读自译、梳理文言现象等步骤,指导学生快速疏通文意,培养学生自读自译的能力。

 1.方法引领:讲解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留(保留):如地名、人名、年号、古今意思相同的词等;

 删(删除):无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

 补(增补):省略的成分;

 换(替换):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代汉语;

 调(调整语序):如倒装句。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翻译全文,画出疑难语句,师生共同解决。

 3.师强调,生做好记录,并记住。

 4.重点文言词语。【课件出示,生独立翻译,完成后在课本中标画。】

 当涂:当道,当权。

 辞:推托。

 及鲁肃过寻阳:,,等到。

 才略:政治或军事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涉猎:粗略地阅读。

 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擦拭。

 更:重新。

 5.帮助学生梳理出重点文言现象,如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生边梳理边完成,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整理笔记。

 (1)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后写作“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2)一词多义

 以

 见

 (3)古今异义

 鲁肃过寻阳(古义:,等到;今义:达到)

 即刮目相待(古义:重新;今义:更加)

 当涉猎(古义:,只是;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孤岂欲卿治经为(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名称)

 见(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

 (4)文言句式

 蒙辞以军中多务(倒装句,“以军中多务”作状语,状语后置)

四、梳理梗概,指导背诵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背诵,教给其背诵的方法,培养其联想背诵、关联背诵的能力。

 1.梳理梗概:这篇短文如果分成两个部分,应该怎样分,每一部分的段意如何概括?

 〔明确〕 第一部分:运用语言描写,详写孙权现身说法,从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两个方面劝吕蒙学习。第二部分:运用语言描写,从侧面以鲁肃大惊体现吕蒙的巨大变化,写出吴下阿蒙接受劝说就学后的变化令人刮目相待,从而突出了孙权“善”劝。

 2.指导背诵。

 (1)结合对短文意思的理解;(2)联系对短文层次的划分;(3)可以采用“句首字”提示法或段意提醒法。

 3.留足时间,展开背诵对抗比赛,比一比哪个组背诵得快。

 本堂课,我们共同朗读了全文,在朗读中逐步疏通了文意,区分了一些文言现象,并且指导了同学们的背诵。这为下节课我们共同探究文章的主旨奠定了基础,相信同学们在下节课的学习中会表现得更加精彩。

 1.填空。

 《孙权劝学》选自《    ,该书是   (朝代)    (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    体通史,记载了从        1362年间的史事。 

 2.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孰(    )

 关山度(    )

 见(    )

 蒙辞军中多务(    )

 4.翻译下列句子。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课时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法。

 2.学习本文运用语言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3.掌握“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士别三日”三个成语,理解“开卷有益”的道理。

 【重点】

 1.通过对停顿、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的朗读训练,提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运用语言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难点】

 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并能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语调,认识开卷有益的道理。

 前情回顾研读内容圈点批注拓展迁移

一、前情回顾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通过检查上堂课所学知识,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情,为本堂课确立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做好铺垫。

 1.指名背诵全文。

 2.复述课文。(学生讲讲文章的内容和背景。)

 3.情节表演。(分男女两组,每组三个人,扮演三个角色。)

 通过刚才的检查,发现同学们对这篇短文的意思已经了如指掌了。这堂课我们就一同了解一下这篇短文中孙权是怎样劝学,吕蒙又是怎样展示听劝的效果的。

二、研读内容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问题的引领,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理解“开卷有益”的道理,培养学生感悟阅读的能力。

 【细读课文,思考如下问题,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1.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习的效果的?

 〔明确〕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论议”来表现的。

 2.用两个字的词语概括这篇文章的故事情节。

 〔明确〕 劝学——就学——论议——结友

 3.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 ①详写“劝学”“论议”,尤以“论议”为甚;“就学”“结友”则一笔带过。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论议”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4.从“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明确〕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两句话从侧面反映了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5.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请根据原文说明。

 〔明确〕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中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三、圈点批注阅读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指导学生圈点文中的重点部分,帮助学生理解文中字词、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及意义等内容,培养学生联想阅读的能力和圈点批注的习惯。

 本文故事的材料精选巧取,言约而意丰。自读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适当做一下下列的圈点品味。【教师先列出要学生标注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内容的特殊用法、含义、作用等。】

 1.三个字音:当、为、更。

 〔明确〕 这几个都是多音字。“当涂”意即“当道、当权”,应读作dāng;“但当涉猎”的“当”作“应当”讲,也应读作dāng。“为博士”“自以为”中的“为”都作动词,wéi。“即更……”句中的“更”释为“重新”,具有动词意味,gēng

 2.三个多义词:事、以、见。

 〔明确〕 “掌事”之“事”,可当“事务”讲,含有一定的“责任”;“往事”之“事”,即“事件、事情”。“以”,在“以军中多务”中作介词“用”,在“自以为大有所益”中与“为”组成“认为”。“见”在“见往事耳”和“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分别为“了解”与“知晓”的意思。

 3.三个古今异义词:治、博士、但。

 〔明确〕 “治”,古指研究,今为“治理”义;“博士”,古指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为学位最高一级;“但”,古义为“只,只是”,今为转折连词。

 4.三个句末语气词:邪、耳、乎。

 〔明确〕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句末的“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见往事耳”,句末的“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句末的“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5.三个称谓:孤、卿、大兄。

 〔明确〕 古时王侯自称“孤”,孙权即是。古代君王对臣子、朋友以及夫妇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为“卿”,前者如孙权称谓吕蒙,后者如鲁肃称吕蒙。“大兄”即长兄,是文中吕蒙对同辈年长者鲁肃的尊称。

 6.三个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明确〕 “吴下阿蒙”即当年在吴县时的阿蒙,或说是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和文才的人。“士别三日”即读书人分别后三天,或说是有道德和才能的人相隔了一段时间,特指有了明显的长进。一般与“刮目相看”连用,也可以单独使用,褒讲久违的友人有能耐或者本事大等等。“刮目相待”即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

 7.三个古汉语句式:非复、何见事、遂拜蒙母。

 〔明确〕 “非复吴下阿蒙”译作“不再是原来那个吕蒙了”,是个判断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作“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不能早一点看到它的发展情况呢”,“何见事”即“见何事”,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是个倒装句。“肃遂拜蒙母”译作“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拜”后省略介词“于”,是个省略句。

 8.三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

 〔明确〕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孙权的言语中可见其如何善于劝说,可感其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这里是国君对臣子的“教训”口吻。鲁肃亲见吕蒙的变化之大判若两人,情不自禁,说话时用了“赞叹”口吻。吕蒙的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态度坦然得当之无愧,话里不乏“责备”口吻。孙权劝得认真,鲁肃与吕蒙调侃得有趣,二者情调不同,三人性格各异。

 9.三个层次:劝、学、变。

 〔明确〕 短文剪裁讲究,详略得当。第一层重点突出孙权善“劝”,命令未奏效时,孙权又用自身学习的体会再劝,并驳回吕蒙的借口。第二层写吕蒙“就学”,吕蒙不得已开始学习,至于如何刻苦学习、如何日见长进,文章只字未提。第三层写吕蒙学习后的变化,仅用一个“及”字,引出吕蒙学习的效果。

 10.三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

 〔明确〕 本文是记叙文,按时间的推移和事件的发展进行记叙,情节完整,重点突出。对话描写、神情描写(“大惊”)、动作描写(“拜蒙母”)均生动传神,使人物形象富于情味。孙权的议论(论点:“不可不学”;论据:“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以及鲁肃与吕蒙的“论议”融汇于记叙间,顺应了展开情节和突出主题的需要。

四、拓展迁移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两篇课外文言文,既培养学生课外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又指导学生理解“读书有益”的道理。

 生依据注释,顺读下面两篇文言文,理解这两篇文言文的大致含义,然后谈谈对这两篇文章的看法。

 1.炳烛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平公曰:“善哉!

 【注释】炳烛:点烛。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2.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 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故不积跬,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注释】:停止。: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符合,合乎。:直。:磨刀石。:检验。:半步。骐骥:骏马。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驽马,劣马。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驾”。功在不舍: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刻。

 本文通过孙权劝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希望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让好书伴大家健康快乐地成长。

 文中有多处空白,为学生的创造性阅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话省略了许多未说的内容;“蒙乃始就学”,如何学,本文没说;“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吕蒙究竟谈了些什么让鲁肃大惊?这些内容要充分发挥想象去补充。课下展开想象,完成补充内容。

 孙权吕蒙鲁肃

 关爱部下   能听取意见    爱才

 循循善诱   虚心好学     敬才

         (开卷有益)

链接一:

 古代的“劝学诗”

 1.立志:

 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杨继盛《言志诗》)

 2.勤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刘过《书院》)

 3.惜时: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金缕衣》)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烦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万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佚名《昨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文嘉《今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4.方法: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莫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陆九渊《读书》)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劝学诗》)

 5.体会: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观书有感》)

 6.乐趣: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翁森《四时读书乐·冬》)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民国]熊伯伊《四季读书歌·春》)

链接二:

 《孙权劝学》教学反思

 《孙权劝学》的故事性很强。这篇文言课文词句方面的障碍少,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从施教过程看,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处。

 成功的地方有:

 1.使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本课教学使用的视频《刮目相看》,对学习基础比较弱的班级,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课文情节,为理解故事内容做铺垫。视频朗读对于学生句读能力的提高也有裨益,同时课堂理解的重点,通过多媒体展示,可以一目了然。这样节省了不少时间,有利于知识的拓展。

 2.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课文理解并不难,疏通理解时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提出疑难词句,学生与老师一同解答,这样便于因材施教,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也能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疏通课文时,让学生利用注释,对着幕布上的句子进行翻译,有利于纠正学生对着翻译书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即席说话的能力及结合语境整体理解句子的表达能力,培养文言语感。

 3.引导迁移,适度拓展。不仅是对文言词句知识的掌握,在平时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旧知,总结归纳,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那些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的积累(成语)也重在运用。对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不仅让学生知道意思,还引用了两个例句,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本课在教学的最后设计了拓展延伸的环节:你收集到哪些古今中外名人关于读书重要性的名言警句?学生收集得不多,教师可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让学生朗读,希望能对班级里那些缺乏读书意识与习惯的学生有所启示。

 不足之处:

 1.重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尤其是文言词语、句子翻译,但文言词语的解释有点多。建议只抓住几个重点词语与句式即可。大部分词语学生曾学过,即便有遗忘,在翻译时若不会再来解决,可节省时间,而不必一一点到。

 2.分析文章内容时,问题设计有点多,面面兼顾,又很难兼顾。如本文的行文线索、本文的主旨、本文写人的方法、人物说话的心理及语气等,还应该根据当堂课教学的重点,进行适当的调整。

一、〔参考答案〕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因为吕蒙学识不高,孙权想让他“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且他自己也觉得“自以为大有所益”,所以劝吕蒙学习。

 孙权以自身为例,将自己的情况与吕蒙进行对比,以此说服吕蒙,使之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二、〔参考答案〕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论议”来表现的。

 吕蒙的变化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肯学习,什么时候也不算晚。只要你肯刻苦努力,就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

 三、〔参考答案〕 1.,读“,升调,表示反问语气,后写作“耶”,可译为“吗”。

 2.,读“ěr,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3.,读“,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四、〔参考答案〕 1.: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2.:古时候王侯的自称。3.阿蒙:吕蒙的小名,“阿”,名词词头。4.大兄: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义项。

(1)吕蒙曰  (  )

A.叫作  B.  C.对……说

(2)以军中多务  (  )

A.告辞 B.言辞 C.推辞

(3)往事耳  (  )

A.看见 B.了解 C.见识

(4)  (  )

A.第二人称,

B.比得上,,好像

C.这个

D.假如,如果

(5)始就学  (  )

A.于是,  B.  C.,竟然

(6)鲁肃过寻阳  (  )

A.经过    B.,等到  C.离开

2.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蒙辞军中多务

钱币乞之

B.

毒之乎

C.及鲁肃寻阳

人恒,然后能改

D.往事耳

有时

3.根据原文意思填空。

 《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    ;《孙权劝学》的语言是:    ;《孙权劝学》的结果是:    ”。(以上均填原句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B.司马光,字君实,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

C.本文通过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D.文章中,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则有调侃的味道,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运用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二、课内语段阅读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治经博士邪   :,

B.当涉猎  但:然而,

C.始就学  乃:于是,

D.鲁肃寻阳  过:经过

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9.作者是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吕蒙学习的成效的?请予以说明。

10.现在人们常用“吴下阿蒙”喻指什么?用“刮目相待”又形容什么?

三、课外类文阅读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师旷曰:“何不?”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平公曰:“善哉!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

(2)炳烛:

(3):

(4)昧行:

1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1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4.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案与解析】

1.(1)C (2)C (3)B (4)B (5)A (6)B

2.A(两者都解释为“用”。)

3.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4.(1)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 (2)我难道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 (3)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4)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过去的吴下阿蒙了!

5.D

6.B(应是侧面。)

7.B(解释为“只,只是”。)

8.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忙为借口(理由)来推托。(:吕蒙借口军中事务繁忙来推托。)

9.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鲁肃见到吕蒙时的惊异和钦佩之情,表现学习使吕蒙有了巨大变化。(或答“对比”,以吕蒙学习前后的变化对比,表现其学习成效显著。)

10.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指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11.(1)迟。 (2)点燃蜡烛。 (3)戏弄。 (4)在黑暗中行走。

12.平公说:“哪里有做臣子的却戏弄他的国君的呢?

13.排比、比喻、对比。

14.“老而好学”虽比不上“少而好学”和“壮而好学”,但总比不好学好。要活到老,学到老。

附译文:

 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回答说:“既然晚了,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人戏弄自己的国君的呢?”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光芒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光芒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拿着蜡烛照明。点上蜡烛走路和摸黑走路相比,哪个更好呢?”平公说:“说得好啊!

写作教案

写出人物的精神

 1.通过本次习作指导,教会学生“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的方法。

 2.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特殊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的习惯,并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信息有创意地表达出来。

 1.教会学生“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2.有创意地表达,通过恰当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反映人物个性。

 导入写作文题展示写作指导思路点拨佳作示范

 1课时

 大千世界,人海茫茫。走在大街上,人们步履匆匆,擦肩而过,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如花瓣一般,在我们的面前闪过。那么如何将一张张表情各异的面孔定格,化作永恒的一瞬呢?画家可以用颜料去画,摄影师可以用相机去拍,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用手中的笔去描绘。俗语说:“画龙画虎难画骨。”意思是说,无论画人还是画虎,要画出虎和人的外形是比较容易的,但要画出虎和人的内在精神却不太容易。那么,如何才能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呢?

 [设计意图] 写出人物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兴趣,知道观察人物要抓住特征,导入新课。

 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写一篇以记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200字。

一、抓住典型细节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它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细节描写中,主要抓住肖像、心理、动作、语言、神态细节进行描述。

 1.肖像细节描写。

 照片激趣:你觉得照片上的老人的身份是什么?你为什么认为是这样的?

 〔明确〕 肖像描写的作用不止在于画出这个人的外部面貌,更是为了以形传神,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揭示性格特点(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生活际遇)

 课文范例:(作家笔下人物猜测)

 (1)外貌描写

 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的胡须;左手捏着一支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明确〕 鲁迅 身体瘦弱、精神矍铄、意志顽强。

 (2)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的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

 〔明确〕 外祖母 开朗的性格,年轻、明朗的心态。

 〔明确〕 成功的肖像描写是理解人物性格的一把钥匙。

 2.语言细节描写。

 老舍说:“对话就是人物的性格等等的自我介绍。”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独白和对话的描写,俗话说言如其人,又说言为心声,什么人说什么话。我们也常说,对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说的就是一个人的语言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3.行动细节描写。

 行动描写是表现人物的重要手段,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示个性形象,而且引人入胜。年轻人之所以喜欢看武打小说,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动作吸引人。《水浒》中的主要人物性格各异,主要是作者对他们进行了各具特点的行动描写。

 4.心理细节描写。

 心理活动能够反映人物的性格,能够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要设身处地地推测人物的内心所想,把自己当作具有所写人物的个性特征的“他”。只有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细腻而真切、生动而传神,才能突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示例:整个晚上,女孩都在想着向家里要钱的事儿。最终,女孩也没提要买黄纱巾的事,并发誓永远不提这件事。家里不富裕,女孩知道。“孩子,送给你吧,收下,你围上它肯定好看。”女孩一愣,“不能!那样我会很难受,比得不到它还难受。”女孩跑开了。

 小组内交流体会感受。

 正是惟妙惟肖的心理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两颗美丽心灵的跳动,感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互相抚慰的温馨之情。

二、借助一些写作手法加以突出、强调

 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象、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正面(侧面)描写、抑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1.对比。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1)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

 如契诃夫的《变色龙》,写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一只狗咬伤工匠赫留金的事故中,其态度在顷刻间变了四次,反复再三,前后判若两人。这里通过主人公自己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鲜明地刻画了其“变色龙”的性格。

 再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通过菲利浦夫妇对于勒态度前后不同的对比,揭示出他们自私、庸俗、贪婪、冷酷的性格特征;再如《故乡》里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的对比;再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对比。

 (2)运用对比手法,描摹景物,抒发感情。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边描写了百草园景色,这是一片生机盎然的自由天地,少年“我”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充满枯燥乏味气息的“三味书屋”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对“三味书屋”的厌倦之情也自然流露出来。

 2.衬托。以一些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主要事物,常与对比一起运用。人们常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众星捧月”,就是衬托。

 (1)用其他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如《藤野先生》中用日本“爱国青年”的无理挑衅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热忱、毫无民族偏见;《花的话》中用月下比美的众花来对比衬托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二月兰;再如《爱莲说》。

 (2)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性格或事件意义。如《故乡》开头描绘了荒凉萧索的村景,十分贴切地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

 3.铺垫。在主要人物、事件高潮出现之前,对环境、情绪、气氛等所做的描写,借以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

 如《荔枝蜜》采用了层层铺垫的写法。写荔枝林的茂盛,是为蜜蜂提供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写荔枝蜜的甜香,是为下文赞颂蜜蜂做铺垫;写蜜蜂的辛劳,又是为赞颂劳动人民做铺垫。

 再如《麦琪的礼物》中插叙了对德拉的头发、杰姆的金表的叙写,为后文写杰姆夫妇毅然舍弃如此珍贵、心爱的东西做铺垫,以凸现双方深挚的爱情。

 4.伏笔、照应。

 (1)伏笔,实际上是一种交代,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发展做铺垫。埋下伏笔后,后边一定要有照应。

 如《故乡》中,“我”刚回到故乡时,母亲说:“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面。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这是一处伏笔,不仅点明了闰土和“我”的关系,而且暗示“我”将要与闰土见面,使后面闰土的出场十分自然。

 (2)照应,是文章前后内容上的关照呼应。方式主要有与伏笔照应、与开头或题目照应、反复照应等。照应得好,可使文章结构严谨细密,主题更加鲜明强烈。

 如《背影》一文中四次写“背影”,三次写“流泪”,反复照应,感情抒发一次比一次强烈,滚滚热泪既表达了儿子的情感,又衬托出背影形象的感人,这篇文章是情与泪的结晶!

 5.象征。把抽象的思想感情用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来表现,使之形象化,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即“寓理于物”。

 如冰心的《小橘灯》中的小橘灯象征着光明和胜利,象征着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如茅盾的《白杨礼赞》,细致描写了黄土高原上白杨树枝干笔直、叶子片片向上的形象,表现了它的倔强、挺立、不屈不挠,从而象征了华北农民质朴、严肃、坚强不屈、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再如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用象征手法构思全文,赋予高傲飞翔的海燕以革命先驱者的象征意义,使作品意义更深远。

 6.夸张。一种故意“言过其实”的形象化手法,可以突出人物形象,强化感情。

 如《三国演义》中写张飞的肖像:“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这种夸张的描写,突出了张飞粗直勇猛的特点。

 再如童话《皇帝的新装》中对皇帝形象的塑造,也采用了夸张手法,辛辣地讽刺了统治阶级的愚蠢。

 另外,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还有悬念手法(《枣核》)、抑扬手法(《荔枝蜜》),使文章情节曲折有致,引人入胜。

三、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作点睛式的概括

 1.记叙文中的议论

 记叙文中的议论,就是作者在记叙文中对所记叙的事物发表的意见、主张或看法。在记叙文中恰当地使用议论,可以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使感性的知识上升到理性,使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深刻。以下从三个方面具体谈一谈它们的作用。

 (1)议论在记叙文的开头的作用。

 这种议论起着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

 (2)议论在记叙文的结尾的作用。

 这种议论一般是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点明和加深所叙之事的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如果去掉后一部分的议论,文章的主题就得不到深化,中心就得不到明确,更表现不出“我”从中悟出的生活哲理。

 再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结尾说:,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两句议论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的议论用在记叙文的结尾,是为了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

 有的议论用在记叙文的结尾,既是对全文的总结,发出号召,又是点明或深化中心思想。如《第一次真好》。

 (3)议论在记叙文中间的作用。

 记叙文以记叙为主,然而若能在记叙中恰当地穿插议论,会使文章锦上添花。

 如《行道树》全文中穿插了不少议论,自然地引发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奉献精神的礼赞。

 在记叙文的段与段中间穿插议论,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这段文字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抒情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1)抒情用在写人、叙事、写景散文的开头,能使文章充满抒情色彩。

 (2)在记叙、描写中穿插几点抒情,有助于理解、理清作品的思路,增强文章意蕴。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春》的结尾部分:春天像……春天像……春天像……

 情感的表达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即不加掩饰,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往往要化虚为实,不言情而言他,却又处处含情,隐而不发,在字里行间真情流动,往往有动人的艺术效果,这样的感情也往往更为真挚动人。

 以“我的好朋友”为例,进行思路点拨。

 第一:首先确定好朋友的性格、精神或气质,运用议论的语句加以概括。

 第二:抓住人物的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特征。人物肖像必须符合年龄、性格特征,典型事例必须体现精神品质。要选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与性格的特征,捕捉最能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与个性特征的瞬间画面,而不要面面俱到。

 第三:精选写作手法,表现人物的思想本质和性格特征。

 1.善用修辞。如果能适当运用一些形容词、确切的比喻和适当的夸张来写人物,会使人物更鲜明生动。

 2.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例如:小菊今年已经十四岁了,但是她的身体长得不高,手臂依然那么细小,颧骨照旧凸出,十个指头像细细的竹枝,仿佛一扭就会断似的;因为她十分消瘦,所以看起来她的身体轻飘飘的。

 3.对比(环境背景)

 例如:少年闰土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我”第一次和他见面,闰土“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二十年后,“我”回到故乡,再见闰土时,他“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便是少年闺土和中年闰土的对比,有了对比,人物的各种特点便更加鲜明。

 4.先抑后扬。

 举例:先写朋友是如何令你烦恼,而后通过某件事突然让你明白朋友的热心肠等。

 这样的人让我尊敬

 高尚,是支持人生的力量!是坚守承诺的信念!是人性的基石!我觉得我的奶奶就拥有这些美好品质。她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友好!(议论总领全文,点明中心,概括人物的精神品质)

 我的奶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她有一头花白的头发,乌黑的眉毛下面是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个不高,身体微胖。她总是忙忙碌碌,不是喂鸡就是浇树,一刻也不休息。(外貌描写符合农民的特征,反映人物的朴实。)

 奶奶家屋后有几棵杏数,杏子熟时她总是把杏摘下来很热情地送给邻居吃,所以邻里关系很好。(典型的生活细节反映奶奶“与人友善”。)有一年冬天,我到奶奶家去玩,奶奶正织着一件毛衣。我想奶奶的毛衣并不少,为什么还要织毛衣呢?一问我才知道原来奶奶在为邻居织毛衣。奶奶说:“邻居小芳要去读大学啦!亲手织一件毛衣送她!礼轻情意重吗!乖孙女,你也要好好学习,奶奶也给你织一件!”奶奶织完毛衣后又往袖子里塞了三百块钱,,“邻居家挺困难的,供个孩子上学不容易。这钱希望能帮上一点忙!”这就是我的奶奶,乐于助人的好奶奶。(此段详略得当,反映奶奶助人为乐、与人友善的品质,照应第一自然段。)

 奶奶很“小气”,妈妈给她买的新衣服她舍不得穿,买的新助听器她舍不得戴,买的新手机她舍不得用。奶奶还总说:“我一个乡下老太太还用什么新手机?”奶奶的衣服裤子坏了她也舍不得扔。奶奶也很“大方”。四川地震时奶奶把平时省吃俭用攒下的30000块钱全捐啦,这虽然不是一个大数字,但对奶奶来讲,多捐一块钱,都能挽救一个生命!奶奶还经常捐钱给福利院,她说:“孩子就是祖国的花朵,要精心培育这些花朵!”还有一次,乡村修路,村长让能出钱的出钱,能出力的出力。奶奶不仅捐钱,还号召年轻的小伙子为乡村出力,这样大的工程竟然只用一个月就修好啦!大家乐得合不拢嘴!村长给奶奶颁发了“最勤劳村民”的锦旗。奶奶却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家乡做出贡献!”这样朴素的话却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奶奶,我该有多么爱您哪!(此段运用对比的手法,赞扬了奶奶对自己勤俭节约、对社会对他人却慷慨大方的优秀品质,有力地表现了中心。)

 奶奶,你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但爱家乡、乐于助人的精神多么感人!我爱我的奶奶!(直接抒情,对奶奶骨子里的优秀品质进行赞美,并表明奶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深化了中心。)

 【点评】本文优点之一,入题简洁。第一句话就直奔人物品质,从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友好三个方面高度概括了人物的品质。

 优点之二,围绕中心选材,人物特点非常鲜明。小作者围绕奶奶为升学的邻居小芳、为四川地震、为家乡修路所给予的温暖与支持等几件事,反映了人物的优秀品质。

 优点之三,运用典型的肖像、语言、动作描写,体现了人物的优秀品质,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

 优点之四,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单元质量评估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zhuó)  元(xūn)

(xī)  深痛绝(wù)

B.(pìn)  (chóu)

(hè)  兀穷年(wù)

C.(dié)  (shǔ)

(suì)  气冲(dǒu)

D.(shè)  (dié)

(mě)  目不(kuī)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

A.马革裹尸 妇儒皆知 心会神凝 硕果

B.感情震荡 燕然勒功 零乱不堪 徙劳

C.慷慨淋漓 不以为然 惹人注目 奠基

D.契而不舍 死而后已 至死不懈 调羹

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是  (  )

A.亡群(疾走)  仰之(更加)

B.而不舍()  目相待(擦拭)

C.群蚁排(衙门)  呕心()

D.风悲日(昏暗)  平沙无(阻挡)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这场演讲比赛中,有一位选手,口若悬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连日来,暴雨袭击邕城,相关部门在各个易涝点,细心排查安全隐患。

C.我花了大半天的功夫才给妈妈做好这几道菜,谁知道吃起来让人觉得

D.教育部门及各级学校立下,严打网络乱象,还青少年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七河八岛”是扬州生态环境保持最完好的湿地景观,这里绿化覆盖率大约30%左右。

B.爱丽丝·门罗是一百多年来第13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

C.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十分广阔。

D.雾霾过后抓紧治霾才有可能避免不会陷入周而复始的雾霾困扰之中。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老马》等。

B.萧红是现代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和散文集《牛车上》等。

C.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D.《孙权劝学》节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迁编的《资治通鉴》。

7.“腹有诗书气自华”,请填写出下列诗文名句。

(1)成语“吴下阿蒙”出自《孙权劝学》,其原句是:          。这一成语的意思是          。 

(2)成语“刮目相看”出自《孙权劝学》,其原句是:          。这一成语的意思是          。 

8.请你利用中小学生都很熟悉的一首古诗,使上下联完整。

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

        ,弃之可惜 

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9.综合性学习。

  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及,汉字遭遇书写危机不再是危言耸听。键盘录入、网络语言流行等使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提笔忘字的现象开始发生在各个年龄段的人身上。

(1)请给以上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0字。

材料一 在当代教育制度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只是一味注重考试成绩,认为只要分数高、成绩好就可以了,至于书写的问题,根本没有兴趣,也完全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对于汉字书写有着如此“冷漠”的反应,那么字能不能写好也就可想而知了。

材料二 现在的语文教学在不断创新,从以前的以读写背为主向注重理解过渡,这是好事,但是不能把前者完全剔除。学校里,学生写的作业很多,但沉下心来写字的很少;老师讲课也大多以PPT为主,很少用粉笔板书,这都很难帮助学生对文字进行深刻理解。

(2)请根据以上材料,提出两条建议,来改善当前汉字书写的不良状况。

二、阅读理解

()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平公曰:“善哉!

【注】炳烛:点亮蜡烛。:暗。:行走。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以军中多务。(    )

(2)但当,见往事耳。(    )

(3)始就学。(    )

(4)吾年七十,欲学,恐已!(    )

11.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12.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方法:                                          

目的:                                          

13.吕蒙是怎样成为一个有才略的人的?

14.从画线的句子中可以看出,人生学习的最好时期是什么?由此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5.这两个文段都是劝人学习的,从劝人的方法看,孙权和师旷有什么不同?

()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16.概括文段的大意。

17.文段是抓住闻一多的什么特点来介绍的?

18.段是紧承上文哪一句话记叙的?

19.闻一多研究唐诗宋词的目的是什么?(可以用文中原话回答)

20.“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些话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品质?

21.“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22.读了选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我的父亲爱迪生

 爱迪生在他的实验室里踱来踱去,一撮乱发覆盖着前额,锐利的眼睛亮亮的,皱了的衣服尽是污痕和被化学药品烧破的洞,全不像一位改革家。他也不充什么派头。有次一位要人来访,问他曾否获得许多奖状,他答:“唔,有的,家里有两瓶酒,是妈妈奖赏的。”“妈妈”是指他的太太,我的母亲。

 可是在我们这些和他朝夕相处的人看来,他显得超凡入圣。虽然他对人类的贡献非常伟大,但最使我们念念不忘的,并非那些卓越的贡献,而是他无比的勇气、想象力、决心、谦逊和机智。有时候他也很调皮。

 父亲通常每天工作十八小时以上。他对我们说:“工作有成就,是人生唯一的真正乐趣。”大家都传说他每天只睡四小时,这绝非夸张。他认为:“睡眠有如药物,一次服用太多,头脑就不清醒。你会浪费时间,活力减少,错过机会。”

 爱迪生一生有1093项发明,他的成就无人不知,他三十岁发明留声机,把声音录在唱片上;他发明的电灯泡照亮了全世界。扩音器、复印机、医学用的荧光屏、镍铁电池和电影,都是他发明的。他也把别人的发明——电话、电报、打字机——改进为实用的商品。有些人问:“他从来没有失败过吗?”当然失败过。他时常碰到失败。

 父亲曾把过去10年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试验镍铁电池,但未能成功,结果弄得经济拮据。实验室全靠电影和唱片所获得的利润维持。我特别记得191412月间的一个严寒冬夜。那个晚上,工厂里忽然传出狂喊声:“失火了!”顷刻之间,包装材料、做唱片用的赛璐珞、软片和其他可燃物品,呼啦一声,全部着火。附近八个城镇的消防队来灌救,但是火势太猛,水压又低,消防水管好像也无济于事。我到处找父亲也找不到,十分担心。他有没有出事?全部财产已经烧光了,他会不会心灰意冷呢?他已经六十七岁,不能再从头做起了。后来我在工厂院子里看见他正朝我跑来。“妈妈在哪里?”他大声喊道,“去把她找来!叫她把朋友也都找来!这样的大火,百年难得一见!

 第二天早晨五点半钟,火势刚受到控制的时候,他召集全体职工宣布:“我们要重建。”他派一个人去把附近地区所有的工厂都租下来,又派另一个人去借伊利铁路公司的救险吊车。然后他好像忽然想起一件小事似的补充一句:“唔,有谁知道可以从哪里弄些钱吗?”“人往往可以因祸得福,”他说,“旧厂烧了也好,我们可以在废墟上建起更大更好的厂。”

 父亲从没退休,也不怕老。在八十岁高龄,他还开始研究一门以前未曾研究过的学科——植物学,想在当地植物中找出橡胶来源。他和助手把一万七千种植物加以试验和分类之后,终于研究出从紫菀科植物抽取大量胶汁的方法。

 八十三岁时他还拉母亲去热闹的纽华克机场“看一个真正飞机场的实际情形”。他第一次看到直升机的时候,笑逐颜开地说:“我一向的想法,就是这个样子。”于是他又开始设计,对于那架不大为世人所知的直升机,提出许多改进的意见。

 到了八十四岁,他终因患尿毒症危在旦夕。数十位新闻记者前来探访他的病情,整日守候。医生每小时向他们宣布一次消息:“灯火仍然在照耀着。”到19311018日上午324,噩耗终于传来:“灯灭了。”

 举行葬礼之日,当局为了向他表示哀悼和敬意,本来预备把全美国的电流切断一分钟,但是考虑到那样做所付代价太大,而且可能产生危险的后果,所以只把一部分灯光熄掉片刻。

 进步之轮是片刻不停的。爱迪生泉下有知,一定也同意这样做。

 (查理斯/,有删改)

23.说说第段中“爱迪生在他的实验室里踱来踱去”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24.段画线处“超凡入圣”的“入圣”换成“脱俗”好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25.爱迪生一生有1093项发明,对这些文章只是一笔带过,而把写作重点放在写爱迪生的失败上。请说说作者这样选材的意图是什么。

26.将第段中“从没退休”与“不怕老”调整一下语序好不好?为什么?

27.为什么第段中说“灯灭了”,而不说“巨星陨落了”?说说你的理解。

28.段画线处“进步之轮是片刻不停的”用得好吗?为什么?

三、写作

29.请以“说说我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答案与解析】

1.A(B.骋—聘;C.暑—署;D.“抹”读)

2.C(A.儒—孺;B.徙—徒;D.契—锲)

3.D(“垠”解释为“边际”。)

4.A(B项中“虚张声势”指假装出强大的气势吓唬或迷惑对方。属于不合语境。C项中“味同嚼蜡”比喻文章或说话枯燥乏味。属于望文生义。D项中“海誓山盟”指像高山大海一样永不改变的盟约誓言。属于对象误用。)

5.B(A句中“大约”与“左右”重复,去掉其中一个;C句“价值”与“广阔”搭配不当,“价值”改为“前景”;D句否定判断不当,去掉“不会”。)

6.D(《资治通鉴》作者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

7.(1)(鲁肃)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用新的眼光看待

8.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9.(1)汉字遭遇书写危机 (2)示例一:在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中加大对汉字书写的考查力度。 示例二:创办一些以汉字书写研究为主的社团,培养师生对汉字书写的爱好。 示例三:举办类似于“汉字听写大赛”的活动,培养师生在汉字书写方面的兴趣。(或举办书法讲座,举办毛笔字、钢笔字书写展览或评比等活动) 示例四:掌握汉字工具性特征的同时,加强汉字演变和汉字符号背后的文化底蕴教育。

10.(1)推辞 (2)粗略地阅读 (3)于是, (4)

11.(1)我难道要你研究经典做博士吗? (2)师旷说:“为什么不点亮蜡烛呢?

12.方法:但当涉猎。 目的:见往事耳。

13.吕蒙听从孙权的劝告,努力学习,成了一个有才略的人。

14.青少年时期。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珍惜这人生学习的黄金时段,努力学习。

15.孙权是以自己和吕蒙比较,现身说法说服吕蒙;师旷则用形象的比喻讲明老年学习的重要性。

16.写闻一多先生在学术方面,实干苦干,硕果累累。

17.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

18.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19.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20.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及谦逊的人品。

21.比喻。突出了纸上的字写得密,写得整齐,从而突出了闻一多在学术上下的功夫之深。

22.言之有理即可。

23.①交代人物所处的典型环境,说明了人物的主要经历。勾勤出人物的总体形象,暗示了人物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

24.“脱俗”只能说明人物不庸俗、与众不同,但不能说明人物的伟大。“入圣”既能说明人物与众不同,又能说明其伟大与杰出。

25.①突出人物无比的勇气和决心。告诉人们成功来之不易。(人们往往只看到伟人辉煌的一面,而忽略了其遭遇挫折的一面,而遭遇的挫折才更能体现人物超人的勇气以及与困难作斗争的不屈精神,更能激励启发他人。)

26.“从没退休”强调的是爱迪生一直“坚持工作”,这是原因、是重点;“不怕老”是说爱迪生还保持着良好的心态,这是前者的结果、是次重点;调换之后主与次、因与果就颠倒了,人物形象也就打折了。

27.①“灯灭了”“巨星陨落了”都是象征委婉的用法,既突出了爱迪生的伟大,同时又表达了人们的惋惜之情。“灯灭了”内涵更丰富,指爱迪生贡献之大(特指灯泡的发明),与前文相照应。一语双关,表明了作者独特的构思与表达。

28.好。这句话说明爱迪生的贡献对以后科技进步产生的巨大影响。表明了爱迪生的追求与愿望,间接说明了爱迪生谦逊宽阔的胸怀和处事风格。

29.写作点拨:

(1)审题。“说说我自己”,这个题目选材的范围很广泛,可以通过人的视角写,也可以通过物的视角写;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要抓住某一方面或某一件重要的事情来展开,才能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从学生的写作情况来看,很容易写成简单的自我介绍,千篇一律,没有新意。在600字的篇幅内,要让“自己”在阅卷老师面前立起来,留下深刻的印象,必须突出个性,写出新意。

(2)立意。优秀的文章一定要有深刻的意蕴,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这道作文题有一定的寓意,初中阶段是孩子世界观和人生观初步形成时期,作文要表现出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笔下的自己要积极健康向上,最好能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表达出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3)选材。选材对于写好一篇文章来说十分重要。所以,选取什么材料入文是作文成败的重要环节。但凡能得高分的考生,或叙述个人成长的经历,或描绘自己独特的爱好,或揭示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独到的见解;而那些内容空洞、缺少真情实感的文章得分就很低。因此,考生在写作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历,运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深入思考、提炼作文的主题,写出一篇实实在在、情真意切的文章。

(4)表达。除了文章内容,还要注意今年中考语文的新变化,那就是在50分作文中,“文章内容”只占20,“文章表达”却占了30,这对考生遣词造句、语言表达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在作文表达上获得高分,只有结构清晰、语言流畅,才能给阅卷老师一个最初的好印象。

2019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完全解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