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1714696411



张湘涛

丽江古城的老街老巷确实是很有名的,曲里拐弯,细长幽深,青黛色的石板,平滑似水,静静地躺着,光亮如镜的青石板,仰望苍天,背倚大地;瘦瘦的肋骨上,细嫩的赤脚板走过,厚厚的千层底走过,抢眼的绣花鞋走过,叮叮当当的高跟鞋走过;走过了春的芳香,走过了夏天的幽凉,走过了秋的渴望,走过了冬天的森严,走过了平平淡淡的日子,走过了红红火火的时光。季节的轮回,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在老巷男女老少的脚底下更迭,巷子里的故事在几百上千年的时空里延续与流传,纳西人的文化底蕴就这样在老巷的延伸中变得这么深远与耐人寻味。
古城最初是在日聚夕散的乡村露天集市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的。在纳西语中称丽江叫“衣古堆”,一般译为“江湾之地”;最初称丽江古城叫“衣古芝”,意为“衣古地的集市”;有些金沙江沿岸的纳西人也称古城为“衣古”;而丽江坝区农村的居民则多称古城为“古奔”,意思是“用背来的货物做生意之地”,或认为是“粮仓之村”。“衣古”过去也指现在位于古城北面象山之麓的“吉瓦村”,这是个很清幽的村子,那里有很多泉水从大树和古岩下迸涌而出,形成一道道清流。因此汉语称这村为“清溪村”,纳西人又称这儿的泉水为“神米吉”,意为石榴水,是因为过去村中多石榴树,还是取其清溪流荡如石榴状,尚未知晓。但是,这是丽江古城的开始,是生命之源的地方,是有人大规模居住的开始。就在这附近形成了丽江古城最早的集市“衣古芝”,古城的汉语名称在元代是“大叶场”,明代称“大研厢”、清代称“大研里”,民国称“大研镇”。“大研”一词,民间相传是因古城所在的台地因形似大砚台,城西南又有神圣的文笔山,著名的明代纳西土司木生白便取其巨笔大砚、文脉旺盛、地灵人杰之吉祥寓意而取古城之名曰“大砚”,古音“砚”“研”相通,因此后来就写成了大研,这就是丽江古城大研镇的开始。
在纳西族的历史上,明代对纳西人来说是一个重要发展时期,这是因

为当时的纳西的统治者深得明王朝的信任和倚重,被视为“西南屏障”的木氏土司这个人相当开明,在政治经济上不闭关自守,积极引进中原汉族地区的生产技术和文化教育,广交中原名士,从内地引进文、医、教育、建筑、开矿、艺术、工艺制作等方面的人才俊杰到丽江。明洪武十五年(元一三八二年,在古城设“丽江军民府”府署,丽江古城很快成为纳西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木氏土司建筑了规模宏大的宫殿式建筑群,如以石和木为材料建盖的3座大型牌坊、木家院、皈依堂、玉皇阁、三清殿、光碧楼、经堂、家庙、万卷书楼、玉音楼、议事厅等。这一段时间,是丽江古城大规模建设的开始,老巷由此开始产生,并慢慢地向周围延伸,经过几百年上千形成了今天的格局。
纳西人的木氏土司在建造自己的宫殿式建筑群和建构古城时,虽模仿中原风格,但又不忘将它植根于地方和民族传统,未像大理城等效法中原“方形根基”的传统建筑模式,始终保持自然形态平面。木府的座向未按照以“座北朝南”为佳的中原风水理论,而是根据纳西族喜欢朝向太阳和东方属木,木原为纳西东巴教中的神秘崇拜物,(明朝洪武皇帝将“木”赐为纳西土司之姓,真有天作之巧因此欲得“木”之气而盛的想法,座西朝东。明末到丽江的大旅行家徐霞客曾记曰:“丽江诸宅多东向,以受木气也。”古城周围也不筑城墙,听当地的一些老人讲,不筑城墙的原因是木氏居于城中,一筑城就将形成一“困”字,无异于把“木”困住。后来据丽江历史文化记载,知道木氏土司不筑城墙的做法与他们那种不想坐井观天困守边隅,力图容纳百川之河,海阔天空地发展的思想,是分不开的。同时,他们广纳天下俊杰,博采众家之长的开放襟怀和明智策略是一脉相承的。清朝统治者在丽江实施“改土归流”后,曾一度在古城筑修城墙,但后来不知为何,时间过得不久,就处处坍塌,百姓也不以为然,很快这短命的城墙就了无踪影。看来历来八面来风的丽江古城天生就讨厌中原很多古城那种困守一隅,闭萎缩的小家子气,这也许是古城特有的风格。
丽江古城在历史的轮回中断延续,就像老巷里不急不缓的岁月。古城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