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1714777171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教学目标: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教学难点: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一、新课导入
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
1、征夫游子思乡之情。例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2、女子相思怀远之情。例如: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3、离愁别绪之情。例如: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4、怀古伤今之情。例如:刘禹锡的“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5、感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例如: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6、“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8"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9“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文人墨客,在月之中或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或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或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或抒写他们了的哲理思考。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二、作者介绍及背景提示
(一)作者:
张若虚(约660-720),扬州(治所在今江苏扬州人,初唐诗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其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玄宗开元(公元713年)时尚在世。
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另一首诗是《代答闺梦还》。

(二)解题: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清商曲辞、吴声歌。)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


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打破了六朝以来宫体诗的空洞庸俗,提高了言之有物、并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汉代乐府诗定义两汉所谓乐府指音乐机关。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制,演奏新的歌舞外,又收集民间的歌辞入乐。《汉书艺文志》:“自孝武帝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汉武帝采诗,除为考察民隐外,亦在丰富乐府的乐章,以供娱乐。
魏晋六朝时,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唐代指批判现实的讽刺诗。宋元以后也称词,曲为乐府。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它曾大放异彩,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三、讲解课文
1、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yàn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什么地方的春江没有明亮的月光。开头这四句写的是明月初升的景象。前两句写江面的宽阔,春潮汹涌,江海相连,潮水簇拥着明月冉冉升起。后两句写春江万里,江月交融,水天一色,给人以无限广阔孔明的感觉。
“滟滟”则是指波光闪烁多姿,浩渺无限;“随波”二字更写出了水月相映、清幽生动的引人入胜的情景。诗人站立江畔,远远望去,月亮从地平线升起,宛若从海浪中涌出。这里用一个“生”字,更丰富了诗人的主观想象,写出了浩瀚的江面春潮滚滚,一轮明月缓缓上升,水面波光粼粼,那是多么美丽而迷人的景色!诗的开头就点出了春、江、花、月、夜四个字,把读者引入辽阔、壮丽的境界。那么花又是怎样的呢?
江流宛转绕芳甸(diàn,月照花林皆似霰(xiàn。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tīng)上白沙看不见。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闪烁。
月光像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感觉不到它的飞翔,它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花林在那里?在“江流宛转”的郊野。这就把春、江、花、月一起织在一幅画面上,宛转的江流,环绕着一片开满野花的草地,使花林好象披上了一层洁白的雪珠。远处的沙滩上白蒙蒙一片,似霜非霜,很难相辨。“花林似霰”再现了月光之下的繁华一片白蒙蒙的绮丽景象。由花林似霰进而联想到月色如霜,形象地展示出月光如水似“流”,而不觉得象霜那样飞,这就显出了月光的柔和细腻。用“看不见”来写“看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