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风骨”论的形成及内涵述评

发布时间:2013-09-27 09:43:26

刘勰“风骨”论的形成及内涵述评

要: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中提出了“风骨”这一文论范畴,学术界对“风骨”的理解分歧较大。笔者认为“风骨”是对作品提出的一种批评标准。“风”是对文章情志方面的要求,“骨”是对健朗的主体人格的要求,都是从文章的内容方面来规定的。本文基于这种看法,对《风骨》篇作浅略的分析。

关键词:刘勰;《文心雕龙》;风格;风骨;

“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南朝以迄唐代人们品评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学术界对风骨一词的意义曾进行过讨论,意见颇为分歧,尚无定论。罗宗强说:“风骨论是刘勰最激动人心而又最扑朔迷离的理论命题,也是他的理论的最出色的成就之一。刘勰的风骨命题的确切含义,它的理论价值何在,一直为学术界争论不休。”刘勰的风骨论极大的丰富了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给后人的学术研究留下了一笔丰富的的遗产。“时运交移”“质文代变”“五四”以来的文学观念及入思、运思方式与古人已迥然有别,而与西人学术之精密,系统之严谨更为接近。因此对于“风骨”的阐释最后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得出统一的结论。本文坚持“风骨”是对作品提出的一种文学批评标准的这种观点,并试图从“风骨”范畴的渊源、涵义、以及刘勰提倡风骨的原由等几方面来诠释观点,同时对《风骨》篇做简略的分析。一、风骨论渊源

“风”的来源,本于《诗经》中的国风。刘勰以六义之“风”为风骨之开篇,显然是取风诗的教化意义而言。《毛诗序》:“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风有教化作用。孔颖达《正义》:“微动若风,言出而过改,犹风行而草偃,故曰风。”风的具有教化的意义,最早是由比喻而来。另外,刘勰又说:“志气之符契。”《书·舜典》:“诗言志。”《孟子·公孙丑》:“夫志,气之帅也。”风又和志气联系。风含有以情动人,移情性之义,风来自情志,故称其为“志气之符契”。所以风诗的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之教化意义是风骨思想渊源之一。

风骨范畴的另一思想渊源,可能来自品藻人物的风气。魏晋时期,“风”已被广泛应用于品评人物,魏晋南朝人品评人物,非常重视人物风度的清俊爽朗之美。《世说新语》中品评人物时就大量用到“风”这一概念,如“闻其风采”“风姿特秀”“风神清冷”“风仪秀整“等,主要指的是人的生动的神态和内在气质的具体表现。《世说·容止》载:“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又载:“骠骑王武子是卫玠之舅,俊爽有风姿,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行秽。”这里赞誉人物的风神姿貌,用了“爽朗清举”“俊爽”等词语,大致都是清俊爽朗的意思。可见当时人对这种风度特征的重视。这时人物品评已不再像东汉那样着重人物的经学造诣和道德品行,而是着重人物的风姿、风采、风韵。

刘勰“风骨”论的形成及内涵述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