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国》观后感

发布时间:

纪录片《中国》观后感
篇一:
新年已来,原计划将《中国通史》再细细地看一遍,结果还没看几集被知识大V们在留言区推荐芒果台的纪录片《中国》,先是被精美的画面吸引,后又被讲解阵容加好感。
于是一路跟随,紧锣密鼓地看完了第一季,感受很深。作品摒弃了惯用的编年体叙述方式,以人物的命运为线索,选取一个个生命个体置身于大时代中,通过心理变化见证那个时代的风云际变。 孔子、老子、庄子、孟子、韩非子,李斯、董仲舒、司马睿、王导,拓跋宏、萧衍、杨坚、嬴政、刘彻,班超、阿倍仲麻吕,次第登场。甚至连寂寂无名的唐代小民李巧儿因离婚而被贯以率真的标签,一个个形象生动的人物跃然纸上。几乎快忘记的历史知识被串了起来。
近些天来,心神恍惚,有些追求已被搁浅。理想、信念、事务、亲情错综交织,工作生活也常常忙作一团,身心俱疲,只有在不被打断的观影中气定神闲。
谢谢《中国》里的小人物以及大人物,让我知道每个人都肩负重任前行,欢乐只是变奏曲,白噪音才是日常。 篇二:

在中国,看《中国》
一直对纪录片有偏爱,爱它的真实稳重,爱它的气势磅礴,爱它的深邃精悍。
《中国》,让人惊喜。
“他来了,问了,他听到了,也表达了。”
第一集《春秋》,从孔子个人的人生经历讲起,侧重文化,和以往从政权更迭视角讲历史不同,反倒给人更多感慨。电影的质感也让人很意外,是一个亮点。涛的声音让我第一次觉得,原来历史题材的纪录片也可以如此治愈,如此温暖柔和。沉稳儒雅的声音,更能体现儒家思想中的“中正平和”,为纪录片增色不少。 纪录片中一些不错的表达,摘录:
·怀抱着希望与理想,凄苦的行程也就不乏浪漫色彩。 ·这一路茫茫四野,有迷路不知前途的时候,也有人困马乏风雨交加的时候。他们被盗贼抢走过财物和车辆,也被很多人侮辱过嘲笑过,有时候连小孩子都会讥讽他们。
孔子已过耳顺之年,他已经是个老人了。他所经历的这段颠沛流离,被后人取了一个轻松的名字,周游列国。其中的甘苦况味,恐怕只有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才能体会。
·理想主义者孔子,用近乎固执的行动,去实践理想,这远远超出了成败本身的意义。
·有人将其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就在那个伟大时代,在亚洲东部的中国,老子和孔子双星闪耀,
他们站在中国思想史的原点,成为后来者仰望的高山。 第二集,《众声》
看完之后有一个明显的感受:《中国》和以往的同类题材纪录片最大的不同是,《中国》从人物切入,在讲故事。
以往的纪录片讲朝代更替,讲民族兴衰,讲时代洪流,讲的非常宏观,非常有气势,但是《中国》不是这样的。《中国》从思想文化讲起,说人物,说细节,说趣味。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文案相对来说,比较温和,也比较朴实。更具有文学意味的解说,不是写不出来,是可以,但没必要。 包括配音。传统的男声,音色醇厚低沉,过于冷静和客观。而女声更有娓娓道来的感觉,也容易让人沉浸其中。
整个纪录片的摄像真的顶配,电影质感,色调整体偏暖,这也让《中国》的基调更温和,更具有故事氛围。 再说说内容。
百家争鸣,众声喧哗。但只有几个声音,被历史记住。 “孔子留下坦荡荡的君子之风,孟子坚定地修炼浩然正气,他们从未放弃过自我人格的修养,之后两千多年,做一个君子成为中国读书人的毕生追求。”
儒家思想真真切切影响了国人几千年,中庸之道,君子之风,放在今天,仍然备受推崇。这种品质,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 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非攻”,兵家的“兵者诡道”,纵横家的“合纵连横,争霸天下”等,是那个时代非常洪亮的
呼喊,也是跨越千年直到今天,仍然充满智慧的声音。 一些不错的表达,摘录:
·当后人凝视诸子百家的舞台,无不为那段时光的丰盈和璀璨所震撼。在那个众声喧哗的年代,中国诞生了一大批不同观念不同主张的学术流派,波澜起伏蔚为壮观。
·他们在思辨中,创造出令人目眩神迷的言语与故事,留下了恒久流传的文化烙印。
·由孔子和老子阐发的中国原生思想,沿着星河变幻的轨迹向前演进,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大潮中,在无休无止的观点论争中,在苦难中,在希望中,许多质朴而深邃的见解逐渐生根发芽,成长壮大,直至结出硕果。
·有多少死亡就有多少新生,那些喷薄而出的哲思和激情,如同新生命的蓬勃律动,一切才刚刚开始,却无比新鲜无比生动。他们的自由飞扬,为中国文化注入了长久的自信和从容。他们的声音,穿过战火纷飞的年代穿过喧嚣与沉寂,直击中国人的心灵深处。 第三集,《洪流》
首先想感慨一下,开头的字幕设计很巧,自上而下出示,在视觉呈现上是别出心裁的,这个在看第一集时就注意到了。就像是历史文化的水滴,滴落在了今天的文明中一样。温吞静默,灵动鲜活。 接着是这一集的内容。以战国末期为背景,讲一个蓄势待发的崭新国家的诞生历程。无数背负各自使命、承载先辈理想的个人,把自己的命运汇入历史的滚滚洪流。比较喜欢这一集的叙事,李斯和韩非
的冲突背后有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
敢于做出改变,不要沉溺在任何情绪里。李斯与韩非从师兄弟、好友,到后来的上下级、敌人,是时代作祟,也是个人的选择所致。追梦路上,不该优柔寡断。你要知道你要的是什么,然后带着疼痛为之努力。
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敢于打破常规,走出自己的道路并且有益于社会的人,都不同凡响。 一些不错的表达,摘录:
·作为一名稷下学者,荀况非常了解当时各个学派的学说,但,它们都不足以解释,面前的这些无助与祈求,这些血与火,爱与恨,善与恶。
·他就这样活到了30岁,享受着一个普通人所能拥有的全部安稳与快乐,也承受着一个普通人,不得不笑纳的平凡与卑微。 ·每一个时代,都有它辜负的人。滚滚洪流中,个人命运微不足道。
第四集,《一统》
这是目前为止内容上最让我感慨的一集。
较之于秦朝对于后世的重大意义,我更欣赏秦始皇自身为了巩固政权所做的努力。
没有一个枭雄是无能之辈,也没有一个优秀的帝王不会经历艰辛。 在郡县制设立之初,他要求自己每天至少审批完六十斤文书,不看完,不休息。为了考察军事和政务,先后五次巡视全国,最后生命
终结在第六次巡视途中。这是他的努力。
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宽度,统一货币,一个高度统一的国家建立,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格局,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是他的能力与魄力。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乱世枭雄。
其次是李斯。杀伐果决的他,用一生时间,将法家思想发挥到极致。可是他的结局让人如鲠在喉。“终其一生,以权术服务于帝王的人,只不过是帝王手中的一枚棋子。”李斯无疑是一个果决残忍,有智谋,有雄心但又让人悲哀的人。
权势,能力,法度之间,应该存在一个平衡点。失衡的后果,一如秦朝骤然的起落。
其次是声音表达上的细节。
何的声音听来不是特别顺,前面一些词句的朗读在沉稳客观和声情并茂中游离,尤其是最后三分钟,听来有破音的紧张感。但总体而言,是符合讲故事气质的声音。 第五集,《天下》
这一集内容丰富且有深意,我喜欢。 首先说一些技术层面的细节。
声音上,何的声音比第四集好很多,整个声音状态稳住了,舒服多了。
第二个是从第一集开始就注意到但是没写出来的,关于字幕。所有的来自古代文书、文人语录的内容都是以字幕形式直接出示在画面
上,与纪录片的内容是融合的,有声语言(旁白或人物自己的讲述)只表达其释义,通俗易懂。这种呈现形式让人更加容易理解历史,也更容易记住。很好。
第三点是镜头语言的表达,真是巧妙。从镜头语言的表现上,窦太后投壶那一幕很不错。一开始窦太后投不中,是在嬉笑状态下,还没有认真,后来得知刘彻有意夺权,窦太后的态度发生变化,有声语言(旁白)内容为“窦太后即刻出手”,对应的镜头语言是投壶一发即中的画面,这个表现力很强。窦太后的果决和不放权的态度清楚地呈现出来。而且在看到这里时我就知道,尽管旁白并未说成功与否,但是暗喻很明显,刘彻这次夺权必然失败了,再往后看,果然。 再说内容。
一开始的几分钟我是很诧异的,怎么讲述重点突然从文化跨到了朝代上,而且相较于《洪流》结尾和《一统》开头过渡十分和谐的画面与内容,《一统》和《天下》之间的历史时间没有衔接起来,到第七分钟开始讲秦汉过渡,但是内容一笔带过,我以为主题重点变了,差点就要失望了。耐着性子又往下看了四分钟,才明白这一集的逻辑。 是在通过帝王讲思想上的大一统。直接讲刘彻是为了讲思想上的“变”。
虽然视角上和之前几集从思想者本身的角度讲述有所不同,但是也很精彩。
制作方倒是兜了一个大圈子。
不过好在后面的内容丰富,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察举制
的建立,再到开疆拓土、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建立,功绩背后帝王的智慧与努力和思想的重要性相互交叉,“中国”一词的政治概念与文化概念明晰,思想上的“变”与核心表达呼之欲出。
同时在想,所有的纷争,归根结底都是思想之争。古代是这样,当今亦如此。窦太后崇尚黄老之学,刘彻尊崇儒学,因为思想上的矛盾,才有很多的冲突。当今中东战事频繁,宗教信仰是很关键的因素。所以,如果能够在思想上实现真正的大一统,每个人都对相同的思想体系表示认可并去实践,那现在的纷乱,起码减少一半以上。但是不可否认,思想上的一统,比政治上困难得多。所以国家重视价值观的培养、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真的很必要。 一些不错的表达,摘录:
·他从不轻易表达态度,不表达,并不代表没有态度。 ·他只有一个人,永远就他自己一个人。但,那是他想要的。 ·他意识到,分封国的权力必须终结,国家的思想意志,必须重构。他绝不会是,一个无为的天子。
·经历了秦的覆灭,汉朝人开始懂得,统一,并不单纯是政治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认同。
·他治下的汉帝国,带着青春的朝气,奏响了千古不绝的强音。 ·而他真正的功绩,或许是那些鲜为人知的深谋远虑和苦心积虑,那些他与历史和现实碰撞后,为国家留下的精神遗产。一切将留给山河岁月去证明与评说。 第六集,《视野》

这一集的内容个人感觉其实是有些单薄了。塑造了英雄形象,但没能兼顾文化主线,最后的升华就觉得有些不舒服。
班超的英雄气概和魄力让人敬佩,但是如果能够在讲个人的时候把文化意义体现得更明显一点会更好。比如说班超用自己的一生守护丝绸之路,捍卫汉朝疆域,实则是守卫商贸文化之路,将大汉儒风传达至足迹所至的每一处。个人认为这样会更好一点。
中间还有个小插曲,讲班超的感情线,本来以为是败笔的,好在后面补充了班勇的情节,就让这个插曲显得不是那么多余了,所以也还尚可。
当然如果抛开前面几集侧重文化带来的观看印象,单说这一集,那倒是不错的。
声音上,涛的突然出现让我有些惊喜。而且,何的“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远行的时间实在太久,他真的想回去了,回到家乡,回到中原。”这两句配音实在是戳人。
这一集侧重历史知识的语言比较多,所以文案上文学化的表达就比较少,只摘录了一句:
·但意外永远都不会缺席任何一次伟大的成功。 篇三:
“两个大局”的交汇,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宏阔的时代背景。
在这个复杂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追溯历史,梳理文
化源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出品方和制作方最根本的初衷,就是追随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在当下的历史交汇点,将思考、学习,付诸实践。而关于纪录片《中国》为何以这样的样貌出现在大众面前,他表示纪录片《中国》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通史,它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浓烈的思想感情,是从当代人的眼光观望文化历史的一种选择。不仅如此,《中国》也是一次长视频精品路线尝试:在制作上,采取了目前纪录片领域的最前沿技术;在叙事上,放弃传统纪录片的线性结构,采用从中间打开和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在风格上,不讨好当今长视频的种种流行,特别强调仪式感,特别强调伟大的人物及其典型场景。在观看体验上,他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他认为这是一部有文化门槛、需要历史储备的作品,也是一部能让人汲取能量的纪录片,召唤大众从历史学习,把责任、使命放到实践里面去。在《中国》中,其中的人物已经成为历史长河中的星辰,而在现实中国,他们可以是每一个人。
《中国》总导演、总制片人李东珅从影视创作者的角度,介绍了纪录片《中国》是如何解读中国历史——既伴随着影像叙事带来的优势和限制,也贯穿着个性化、风格化的表达和呈现。李东珅从结构、讲故事的方式及视觉呈现三个层面,分享纪录片《中国》用影像著史的感受。他表示难处有三点,第一是结构很难,如何讲中国故事,如何构架篇章。对于创作团队是极大考验。第二个难在于表现方式,这次创作者选择了不同于以往的记录方式。本子经过了无数次打磨,一般的纪录片多出五倍以上的量。从学术本、文学本、拍摄本、剪辑
本到解说词本,不断雕刻字句,力求最完美的呈现。此外,这次纪录片还找到了周涛来配音,是试图从女性的视角,让女性的声音为这部片子注入更多温暖和温情。第三难是视觉呈现应该如何处理。李东珅表示《中国》的拍摄是一场艰难的冒险,也是令人激动的尝试。创作团队商量了“假定性美学”的方案,基于大量的中国学、油画审美,把舞台摆在大自然、录音棚里,比如秦始皇回眸的惊涛骇浪,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在摄影指导罗攀的共同努力下,最后呈现的纪录片《中国》每一帧都像画一样美丽。最后,李导引用了纪录片第一集《春秋》的一句解说词:“理想主义者孔子用近乎固执的行动去实践理想,远远超出了成败本身的意义。”来表达自己对于创作纪录片《中国》竭尽全力依然诚惶诚恐的心态



纪录片《中国》观后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