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分析1901年到1920年间从“沉沦”到“上升”的原因

发布时间:

简要分析1901年到1920年间,近代中国由沉沦上升的原因
1、材料一 一份关于“罗斯福新政”的民意调查
19396月,美国一次盖洛普民意调查,请公众指出罗斯福新政以来的“最大成就”以及“最差表现”,结果如下: 关于新政的最大成就:28%认为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21%为金融业改革,11为自然资源保护,7%为社会安全,5%为农业项目,4%为劳工政策,3%为取消《禁酒令》……” 关于新政的最差表现:“23%认为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16%为各类支出,12为农场规划,6%为劳工政策,5%为政府对商业的干预,5%为最高法院计划,4%为成立国家复兴署(NRA3%为取消《禁酒令》,2%为提高税费……”
注:民调同时表明处于高收入阶层的公民认为罗斯福遏制银行业危机的举措是有效的,但对他的消费政策及其救济政策则表示强烈反对。那些处于低收入阶层的公民对救济政策拍手称快,但却对减少家畜表示极大地不满。
材料二 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从一个完全的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的国家;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进一步发展成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国家。在“沉沦”和“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既是“沉沦”的谷底时期,也是“上升”的起始时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请同答:
1)这份民调显示通过罗斯福新政,美国社会在哪些方面开始转型?3分) 2根据材料的观点,列举1901年到1920年间体现近代中国“沉沦”的重要历史事件。3分)
3)简要分析1901年到1920年间,近代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原因。(6分) 1)社会形态:由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转型。(3分)
经济理论:由亚当斯密自由放任向凯恩斯主义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转型。 社会保障:由民间保障向国家大规模立法保障转型。
社会救济:由直接救济向以工代赈转型:劳资关系由紧张趋向缓和等等。 政府理念:由建立之初政府保障个体自由尽量减少政府干预向国家大规模干预调控转型。(任意三点得3分)
2)《辛丑条约》的签订、袁世凯复辟帝制、巴黎和会外交努力失败等。 3分)

二十一条的签订; 善后大借款

3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为中国社会的转折提供了政治基础; 2分)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壮大了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为中国社会的转折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2分)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的传播等,为中国社会的转折提供了思想基础。(2分)

2、从清末到民国初: “沉沦”到“上升”的过渡时期
1901年到1920年,是近代中国“沉沦”到谷底,由“沉沦”到“上升”的过渡时期,是黑暗到黎明的转折期。
沉沦”的阶级力量还很顽强,“上升”的阶级力量又不够强大。这种顽强和不够强大,体现为“沉沦”与“上升”的交替表演。 谷底”是中国社会最困难的时候:
1901年《辛丑条约》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912年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里。

1913年孙中山发起“二次革命”,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 1915年日本提出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蔡锷等发动“护国运动”。
1916年张勋复辟和段祺瑞“再造共和”,孙中山开展护法运动。 ⑦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中国社会变得极为黑暗、毫无秩序、毫无前途,这正是“沉沦”到“谷底”的表征。
但也出现了向上的转机和希望: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
②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壮大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 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学习西方深入到思想文化层次。
1919年五四运动揭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⑤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被人们接受。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


从辛亥革命表现出来的民国历史的起点,也就是“上升”时期的起点,到五四运动表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上升”的阶级力量在明显地成长和壮大,“沉沦”的阶级力量在逐渐消退,积极向上的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
1901年到1920年: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


简要分析1901年到1920年间从“沉沦”到“上升”的原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