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 对联

发布时间:2018-07-09 15:16:09

中国文字的演变 大体经历了哪个阶段

汉字的演变过程是:史前符号,商朝的甲骨文,周代的金文、大篆,秦朝的小篆、籀文,汉代的隶书,唐代的楷书,草书,行书。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汉字发展至汉朝隶书时被取名为汉字
  汉字又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广义的汉字指从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以及派生的行书)等的文字,狭义指以正楷作为标准写法的汉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现代汉字。
  一个汉字通常表示汉语里的一个词或一个语素,这就形成了音、形、义统一的特点。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状字,所以又叫方块字。如”“”“等,”“”“用字的形体来直接表达语言里的词义;既能表意又能表音,表音,表意。
  汉字的数量并没有准确数字,大约将近十万个(北京国安咨讯设备公司汉字字库收入有出处汉字91251个),日常所使用的汉字只有几千字。据统计,1000个常用字能覆盖约92%的书面资料,2000字可覆盖98%以上,3000字时已到99%,简体与繁体的统计结果相差不大。
  关于汉字的数量,根据古代的字书和词书的记载,可以看出其发展情况。
  秦代的《仓颉》、《博学》、《爰历》三篇共有3300字;汉代扬雄作《训纂篇》有5340字,到许慎作《说文解字》[1] 就有9353字了;据唐代封演《闻见记·文字篇》所记,晋吕忱作《字林》有12824字,后魏杨承庆作《字统》有13734字,南朝时顾野王所撰的《玉篇》据记载共收16917字,在此基础上修订的《大广益会玉篇》则据说有22726字;唐代孙强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宋代司马光修《类篇》多至31319字,宋朝官修的《集韵》中收字53525个,曾经是收字最多的一部书;清代《康熙字典》有47000多字了;915年欧阳博存等编著的《中华大字典》有48000多字;1959年日本诸桥辙次主编的《大汉和辞典》有49964字;1971年张其昀主编的《中文大辞典》有49888字;1990年徐仲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有54678字;1994年冷玉龙等编著的《中华字海》有85000字。台湾地区教育主管机关编撰的《异体字字典》第五版,内容含正字与异体字,共106230字,是收录最多汉字的字典。
  历史上出现过的汉字总数有8万多(也有6万多的说法),其中多数为异体字和罕用字。绝大多数异体字和罕用字已被规范掉,除古文之外一般只在人名、地名中偶尔出现。此外,继第一批简化字后,还有一批二简字,已被废除,但仍有少数字在社会上流行。
  【汉字构造】

  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大多数汉字是由形旁和声旁组成的。
  六书是汉字构字的基本原理。在《周礼》中就提到了六书,只是没有说明具体内容。到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1] 中,详细阐述了六书构造原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这种造字法是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来描绘出来,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是也。如日、月、山、水等四个字,最早就是描绘日、月、山、水之图案,后来逐渐演化变成如今的造型。
  瓜是一个象形字。字中,两撇表示藤,中间竖钩表示瓜,捺表示叶。葫芦科植物的统称就是的本义。形状像瓜,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像瓜形的,比如,瓜皮帽是帽子的一种;瓜皮船是船的一种。像切瓜一样,瓜的命运是要被切分的,由此引申出此义。人们用瓜分表示分割或分配。又指若干强国联合起来分割弱小或不发达国家的土地。傻瓜,表示不聪明,这一词来自古代的瓜子族,春秋时期生活在瓜州(甘肃敦煌一带)姜姓人被称为瓜子族,他们十分勤劳,受人雇佣时总是一刻不停地干活,可是有些人把他们这种老实的习俗看作,于是就有了傻瓜了。
  指事:这是指表现抽象事情的方法,用象征的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上符号来表示某个词。所谓各指其事以为之是也。如人在其上写作,人在其下写作,在刀口上加一点,表示这里最锋利,这就是刀刃,等等。自大一点就是有田的人,靠用打工,的繁体是,右边两个,为钱而争斗,自然是
  形声:就是文字内以特定形状(字根)表特有的音。例如胡。这个字也可为一个字根,结合不同的属性字根,可合成为:蝴、蝴、湖、葫、瑚、醐等等,而以同样的发音(也有的只有声母一样),表达不同的事物。形声是汉字里造字最多的方法和神韵。
  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有四种组合方式:
  左形右声:情、忆、哼、犷、构、描……
  右形左声:期、战、鹦、鸠、领、飘……
  上形下声:宇、笆、雾、草、景、符……
  下形上声:盂、货、娶、基、裘、盒……
  内形外声:闻、问、闷、瓣、辫、辩……
  外形内声:园、囤、病、衷、阁、匣……
  形占一角:疆、腾、栽、裁、载……
  有些形声字,随着汉字的改革表音部分的读音有了变化,已经不起表音的作用了,如果再读半边就要闹笑话。秀才识字读半边又成了对秀才们读错字的讽刺。
  会意:这种造字法,是用两个或几个字组成一个字,把这几个字的意义合成一个意义。如组起来,就是日光加月光变成字和字合成字,意思就是人过去所言有信,就是这个人很遵守自己说过的话,合在一起,一个人靠在树上,表示休息。
  有些会意字是两个或几个同样的字重叠组成的。二字重叠的多是左右的并列结构,三字重叠的多是塔型的上下结构,看起来像体操活动中的叠罗汉。例如三个组成;三个组成;三个组成;三个组成;三个组成;三个组成;三个组成等。
  会意字由于字形的变化太大,已看不出它们的字源了。例如妇女的妇字,为什么在女旁加个歪山呢?正确的字源分析只能从繁体字中才能看出。这个字左边的旁指妇女,女旁的是扫帚,前后合在一起的意思是妇女拿着扫帚在家里劳动。女、帚为妇力、田为男是符合当时的女内男外男耕女织的社会情况的。这类不容易看出字源的字相当多,人们叫作破体字
  是现代汉语里常用的一个人称代词,专指第三者的女性。此字是古代字的异体,20世纪20年代由刘半农首先作为第三人称女性代词使用,并非新造字。
  转注:这是用于两个字互为注释,彼此同义而不同形,汉代许慎解释道: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这怎么说呢?此二字,古时可作长寿讲,相通,意义一致,即所谓老者考也,考者老也。《诗经·大雅·棫朴》亦云:周王寿考
  假借:此法简言之,就是借用一字,去表达别的事物。一般来说,有一个无法描述的新事物,就借用一个发音接近或是属性近似的字根,来表达这个新事物。例如,本来是指右手(最早见于甲骨文),但后来被假借当作也是的意思。又如,本意是用耳朵听的意思,《大学》中就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后来被假借成嗅觉动词。
  总结以上六书——前两项,造字法也;中两项,组字法也;后两项,用字法也。总而言之,以上原理是古代文字学学者们群策群力归纳出来的文字学理论,其所含的汉字构成法则,并非一人独创,是人们在使用过程中长期演化而成,是一代又一代集体智慧的结晶。

对联的特点

作为文学的样式之一,对联与诗文词赋等固然有共性,但其个性也是很明显的。对联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二:一是字句灵活,二是对仗严格。
  先说字句灵活。律诗每首8句,五言的40字,七言的56字;绝句每首4句,五言的20字,七言的28字。词按词牌填写,各有规定字句数,如《浣溪沙》上下阕各3句,共42字,《满江红》上下阕各11句,共93字。对联则不然,字数句数完全根据内容要求,可多可少,最短的联,《挽九·一八死难者》:
  死
  “生”(注:此“生”字倒写)
  只有2字。《庐山含鄱口石坊》联
  湖光
  山色
  共4字。人名巧对:
  孙行者
  胡适之
  共6字。各都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至于上下联各4字者,比比皆是,无须列举。长联更无字数句数限制,梁章鉅认为40字为长联,而孙髯的《大观楼》联共l80字,钟云舫《四川江津城楼》联长达l612字。正由于不受字数限制,作者可以绘景抒情,叙事写意,纵笔议论,挥洒自如。联语句式可以长短错杂,有似宋词。有时为对仗需要还可用错位方式,如无情对:
  五风十雨梅黄节
  二水三山李白诗
  “梅黄”应作“黄梅”,为使“梅”与“李.对,“黄”与“白”对,错位为“梅黄”。程砚秋由上海到北京演出,有人赠以联:
  艳色天下重
  秋声海上来
  联首嵌砚秋原名,下联为使“上海”与“天下”对,故错位为“海上”,有时为强调某一成分而倒装,如格言联:
  书有未曾经我读
  事无不可对人言
  原是“有未曾经我读之书”“无不可对人言之事”,意思平淡,现在把“有”的宾语“书”,“无”的宾语“事”提到主语位置上,读起来就增加了警策性。
  然而对联最主要的特点是对仗.它的要求是严格的。所谓对仗,就是要两两相对、成排而出,如同古代的仪仗一样。要求上下联词类相同、句法结构一致,而且还要求平仄协调,这与律诗颔、颈两联的对仗要求是相同的。
  清人李渔有《笠翁对韵》,内容涉及到对仗的各个方面的要求。我们试以“一东”开头一节来分析:
  一、二两句“天对地,雨对风”,是要求上下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相同,也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汉语中名词最多,于是古人又将名词分为若干小类,如天文、时令、地理、宮室、服饰、饮食、文具、文学、器物、植物、动物、人伦、人事、形体等;严格的对仗当然要像《笠翁对韵》所举的那样让同一小类内的名词相对。但这确实很难,如杭州西湖岳庙内有一副名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其中“山”对“铁”、“骨”对“臣”,都是不属同一小类的名词,实际上只要词性相同就可以了。
  接着六句“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濛濛。日下对天中。”这是说上下联的结构应该相应.也就是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
  最后八句“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这里有三层含义:
  第一,节奏要相同,句式要相应。“风高”两句都是“二三”节奏.“牛女”两句则同为“四三”节奏。“十月”与“三冬”联虽较长,但也是由“二二、四三”节奏构成的。
  第二,平仄要协调。古人将字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声,上去入三声因为“不平”,所以通称为仄声。对联上下联的平仄声一定要相对,这样读起来才和谐悦耳。平仄相对的方法,与律诗相同。以五言为例,一种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另一种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风高”两句的格律就属后一式。七言的格式也有两种,在五言的基础上于每联句首加两字,逢平加仄,逢仄加平;所加两字的平仄声相同。
  对联的句型长短自如,平仄协调。总的原则是寓变化于整齐之中.即每联内平平仄仄必须相间,两联间同一位置上的字平仄必须相对。五、七言对联由于与律诗诗句相同,因此格律要求也比较严格。尽管如此.也仍有可以变通的地方。一般来说(以七言为例),节奏点(即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声是固定的,不允许改变。但第一、三、五字则有时候是可以变动的。如“牛女”两句的声律为“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上联第一字“牛”该用仄声而用了平声,第三字“二”则应用平声而现在用了仄声,这都是允许的。

小学生对联基础知识练习

 一、名联欣赏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 

二、对联基础知识歌谣 

天文 天对地,地对天。日月对山川。 

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 

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户十千年。 

地理 溪对谷,水对山。峻岭对狂澜。 

柳堤对花苑,洞壑对峰峦。 

舟横清浅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 

时令 朝对暮 ,夏对春。 

五戊对三更。 

重阳对七夕,冬至对秋分。 

三百枯棋消永昼,十千美酒赏芳辰  

国号 今对古,汉对唐。五帝对三皇。 

三国分吴魏,六朝有宋梁。 

虞夏商周为四代,禹汤文武是三杰。 

食馔 茶对酒,饭对羹。美酿对香粳。 

炮羊对鲙鱼,煮笋对餐英。 

雪夜烹茶真韵事,春初煎韭见交情。 



三、找出每组适当的答案,在下面画一条横线: 

1.剪刀对布匹  

锯子对 (1)水泥 (2)木 (3)椅子(4)砖头 
2、花卉对公园   

化石对 (1)商店 (2)礼堂(3)博物院(4)图书馆 
3、鸟蛋对雏鸟  

 种子对 (1)树木 (2)花朵 (3)幼芽  (4)树根 
4、声音对耳朵   

味道对(1)香甜 (2)口腔 (3)牙齿  (4)舌头 
5、绿色对颜色   

铅笔对 (1)文具 (2)钢笔 (3)木头 (4)铅笔盒 
6、工人对机器   

战士对 (1)坦克 (2)大炮 (3)机枪  (4)武器 
7、良药对苦口   

忠言对 (1)顺耳 (2)刺耳 (3)逆耳  (4)悦耳 
8、成果对努力   

收获对 (1)除草 (2)播种 (3)施肥  (4)耕耘 
    

四、在括号里填出相对应的词语。 

1、早晨对朝阳正如黄昏对(  ) 
  2、雨天对潮湿正如晴天对(  ) 
  3、失败对痛苦正如成功对(  ) 
  4、开始对结束正如元旦对(  ) 
  5、陌生对熟悉正如随便对(  ) 
  6、豺狼对残忍正如羔羊对(  ) 
  7、热闹对城市正如安静对(  )   

8、(  )对白天正如黑暗对夜晚 
  9、节约对光荣正如浪费对(  )   

10、(  )对秋天正如温暖对春天 
  11、清澈对泉水正如混浊对(  )  

12、寒冷对冬天正如(  )对夏天 
  13、喧闹对大街正如僻静对(  )  

14、勤劳对丰收正如懒惰对(  ) 
  15、团结对安定正如分裂对(  )   

16、信任对朋友正如怀疑对(  ) 
  17、批评对缺点正如表扬对(  )   

18、马对牲畜正如鸡对(  ) 
  19、宽阔对马路正如狭窄对(  )  

20、高耸对山峰正如低陷对(  ) 
  21、凶猛对老虎正如柔弱对(  )   

22、铁对矿藏正如蜘蛛对(  ) 
   
五、巧对对联 

蚕吐丝——(蜂酿蜜 辞旧岁——(迎新年) 

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 
福如东海阔——(寿比南山高 处处春光好——(家家气象新) 

家中世界小——(网上天地宽) 冬去山清水秀——(春来鸟语花香) 

六、]春节联欢会对联集锦 
金鸡报晓,听玉笛金声,鼓乐和鸣,四海普天贺岁; 
丹凤朝阳,看银花火树,龙狮劲舞,九州举世迎春。 
地方对联: 
1 北京上联: 
三海九门,京华迎奥运(三海指北海、中海、南海,九门说的是老北京的内城九门:正阳门、崇文门、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宣武门。) 
上海下联:一江两岸,世博靓申城。 
2、重庆上联:朝天门喜迎天下客; 
天津下联:塘沽港———笑纳万国风。 
3 内蒙古上联: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 
黑龙江下联:苍松雪岭,沃野龙江豆谷香。 
4、西藏上联:雪域春秋扎西德勒 
新疆下联:天山南北乌鲁木齐 
横批:盛景争春。 
   
5 广东上联:南海风清,讲述春天故事; 
广西下联:漓江水碧,飘来三姐新歌。 
6 山东上联: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 
山西下联: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 
7 湖南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 
湖北下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8 河北上联:万里长城山海关,龙头为首; 
河南下联: 独门绝技少林寺,天下无双。 
9 吉林上联: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 
辽宁下联: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 
10、浙江上联:饮龙井茶,品江南丝竹; 
江苏下联:登虎丘塔,论天下园林。 
11、贵州上联:苗寨黔山黄果树,茅台赤水; 
四川下联:川肴蜀绣锦官城,花径草堂。 
12、宁夏上联:红黄蓝白黑,五珍献瑞; 
陕西下联:字史酒医诗,诸圣流芳。 
横批:联袂贺春! 

13 青海上联:水泽源流江河湖海; 
甘肃下联:金银铜铁铬镍铅锌。 
14、云南上联: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 
海南下联: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 
15、安徽上联:黄山为九州增色; 
江西下联:瓷器与中国同名。 
16、香港上联:荆花吐艳香江瑞; 
澳门下联:莲蕊临风镜海清。 
17、福建上联:品铁观音,香飘两岸; 
台湾下联:拜妈祖庙,情系一家。 
横批:盛世大联欢。  

中国文字 对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