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模板

发布时间:2020-01-19 02:51:06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

《树叶都是绿色的吗》说课稿

一、说教材

《树叶都是绿色的吗》是语文出版社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字词积累和言语理解能力的基础上来学习的。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以童年中的成长故事为主来开展教学的。本课配有一幅形象生动的插图,记叙了林巧稚从生物课悟到的道理,以及对她的成长有深刻的影响的事情,从中感受到学会学习的精神。

依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新课改对教学目标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三个维度: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书写婴、亦等8个生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以读促悟、多种阅读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提高学生品味词句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抓住文中的事例,懂得一个人的成长不仅需要老师学习丰富的知识,还要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

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结构,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体会文中的事例,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

二、说学情

我对教学重难点的分析是基于对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的分析,下面开始说学情。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字词有了一定的积累,但对于正确书写汉字还有待加强,学生理解一些语句的言外之意的能力还需提高。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林巧稚童年中的成长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这些都将成为我教学过程中的考虑因素。

三、说教法

基于以上对教学内容、学情的分析和新课改的要求,本课我主要采取如下教法:创设情境法、引导法、图文结合法、朗读体会法等方法的优化组合,从而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

说教具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借助多媒体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

四、说学法

基于对学情和教法的分析,我将本课的学法确定为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过程深刻理解本文的思想感情,掌握本文的三维目标,师生共同突破重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

作为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深入地感受,因此我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第一课时

第一环节:导入

树叶有绿色、有红色也有黄色的,作者为什么要以树叶都是绿色的吗?这一问句为题写一篇课文呢?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思考,启迪思维。)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 轻声读,画出生字词,如婴、亦、辈等。找到四字词语,如

(设计意图:积累字词,可以为学生以后写作练习积累素材。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 同桌合作,互读互纠

3、 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以开火车形式一个人一个人的读,检查学生的字音掌握情况。

4、小组交流识字方法,如字词形的记忆方法

(设计意图:课堂上,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孩子们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自主、合作、交流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第三环节: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默读,提醒学生注意默读的时候要提高默读的速度,不要用手或笔指着读。

通过读引导学生说出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养成默读的习惯,知道学生默读的方法。课文脉络清楚,学生在初读基础上能很快理清脉络,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组织教学。)

2、 大胆交流:概括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有可能说……可能说……

(设计意图:通过读,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不同的学生概括的方法不同,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发言,提高表达能力。)

3、 质疑问难:引导学生说出不懂的地方。

如人云亦云的意思,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等方式,以及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的形式来学习。

4、 梳理质疑,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敏于发现,可激活学生的思维。小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第四环节:在朗朗读书声中结束本课教学

六、说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基于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本课的字词和文章大意已有了初步认知,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第一环节:导入

1、 图文结合导入

观察课文插图,说出所见所思

(设计意图:首先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法,学生与图亲密接触,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想象,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复习生字词

大波浪读的形式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字词的巩固,为以后语文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第二环节: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 带着问题,再次读文

课后第2题的(1)林巧稚为什么总要陈赞老师的教学方法?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一问题,我创设了如下几个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

1 课文讲了林巧稚中小学时期的哪些事?重点讲了哪些事?

2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说说林巧稚的生物老师的方法好在哪里?

3 这堂生物课使林巧稚得到了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阅读时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是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读文,自我发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2、指名读最受启发的句子,说说理由。学生评议,教师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能力。)

第三环节:多角度朗读,体味感悟

1、 寻找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词句

2、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式,尝试复述故事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积累语言材料的最佳途径是复述。阅读教学目标强调:学生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的生动形象和优美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

从生物老师的课堂上学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说一说,在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既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大潮的雄壮,又拓展了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6、说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说课稿二

《观潮》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我是语文组一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观潮》,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展示我的教学思路。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观潮》是语文出版社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字词积累和言语理解能力的基础上来进行学习的。本单元的课文以写景为主,本课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向读者展现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

2.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新课改对教学目标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三个维度: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正确书写“盐、据”等8个生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若隐若现、昂首东望等词语;

能用“逐渐”、“恢复”等词造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以读促悟、多种阅读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提高学生品味词句的能力;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壮观,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潮来之时”是文章的重点部分,所以我将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描写方法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难点: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结构,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抓住重点词句,按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课文内容。

我对教学重难点的分析是基于对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的分析,那么接下来我来说一说学情。

二、说学情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字词有了一定的积累,但对于正确书写汉字还有待加强,学生理解一些语句言外之意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教师提供直观的图像帮助理解,这些都将成为我教学过程中的考虑因素。

三、说教法

基于以上对教学内容、学情的分析和新课改的要求,本课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图文结合法”、“朗读体会法”等方法进行教学,从而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借助多媒体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

四、说学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方法深刻理解本文的思想感情,掌握本文的三维目标,师生共同突破重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

作为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深入地感受,因此我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

首先我采用设问的形式问学生们,在我国,有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钱塘江大潮就是其中一处,有谁听说过或者见过钱塘江大潮吗?

然后,放录像让学生们直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之后,请几个学生分别谈谈观看钱塘江大潮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因为很多同学都没有亲身感受过这一奇观,在这里我运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可以直接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壮的气势,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利于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和课文。)

第二环节:新授环节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

请同学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不理解的字词,采用查字典等自学方式解决。

然后我找同学来大声朗读课文,并采用同桌对读的、抽读生字卡的方式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能借助字典和生活积累,理解字词的意思,培养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新课标极力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为尊重学生的个性,我特别提醒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

我让学生带着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这一问题来默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默读的时候要提高默读的速度,不要用手或笔指着读。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养成默读的习惯,指导学生默读的方法。课文脉络清楚,学生在初读基础上能很快理清脉络,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组织教学。)

3.创设情境,体会观潮人的感受

为了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体会到观潮人的急切、激动的心情。我设计这么几个问题:如果你就是观察人中的一员,想到就要见到大潮了,你心情如何?你会怎么做?观潮的人群又是怎么做的呢?并让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再观看一遍录像。这种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们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体会到观潮人的感受。

4.细读,品味感悟

文章的三、四自然段是重点部分,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部分,我设计了如下三个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

1.潮来前,江面的景色什么样?(江面平静)

2.潮来时,江面的景色什么样?在讲潮来时这部分时,让他们用笔画出描写潮来时的景象和声音的词语和句子,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去理解。

(设计意图:不动笔墨不读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大潮过后,江面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这些都说明了什么?把自己的理解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设计意图:学生在读书时联系生活经历,体会感悟,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我之所以设计如上三个问题,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时间顺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

学完全文后,我再次让学生自由读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并给予时间让学生展示,这样既巩固了学生的感受,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第四环节:作业设计

  让学生把自己观赏到的钱塘江大潮的景象及感受讲给家长听,既锻炼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六、说板书设计

观潮

潮来前 ———

潮来时 ~~~

潮退后 ﹏﹏﹏

(设计意图:试图达到美观大方,脉络清晰,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课的重难点,理解课文的顺序。)

点评:

附:

观潮原文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县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的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小学语文说课稿三

《称赞》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称赞》。下面我 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首先说说教材,《称赞》这课是一篇新教材,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儿!看来只要是发自内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我们都希望受到别人的称赞,得到别人的肯定。我们经常也有这样的感觉,加班加点地拼命工作,能得到领导的一句表扬或者同事的一句称赞,也就满足了。

  老师对学生,何尝不是这样呢?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何等神圣啊!当学生获得成功或者取得进步的时候,不要说称赞,就是一个笑容,一个眼神,一次亲切的抚摸,也许都能让学生的心中涌起一阵暖流,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组课文训练的主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10个生字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

   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情感目标:

   教育学生要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难点:知道小刺猬是怎样发现小獾的优点,从而学习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四、教法与学法

  在这堂课中,我们采用了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形成学生质疑问难,自主合作学习的局面。

五、教学流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力求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开始,我们根据儿童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刺猬小獾,有机地把学生带进喜闻乐见的生活中,看看互相鼓励与称赞会有什么神奇的作用,这样导入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游戏激趣、巩固识字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课上通过了摘苹果、开火车等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巩固了生字词。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

(三)读文理解、感悟道理

   语文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课教学安排了充分的读,通过自读,范读、齐读、分角色读,从整体上体会课文的情感,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读,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如,小獾的板凳做得很粗糙,小刺猬为什么还要称赞他呢?对这个问题,我们抓住几个句子进行感悟。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认真。(这句话肯定别人的认真态度);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这句肯定别人的点滴进步);再如,称赞别人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对这个问题,我们抓住下面的句子进行感悟: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这句话培植了自信。小刺猬和小獾的对话彬彬有礼,富有真情,我们抓住角色对话为训练重点,取用了分角色读、表演读,切身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用内心的情感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表演能力,达到了品读感悟的台阶,使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四)拓展文本、延伸课堂

   通过质疑引导学生知识延伸,让学生想想:假如小刺猬一开始不是称赞小獾,而是取笑他的板凳做得很粗糙,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个质疑,能又一次激发学生的思惟,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六、板书设计

这堂课的板书做到图文结合,形象直观,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起到深化主题,回顾中心的作用。

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模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