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美是清欢》读后感六篇

发布时间:2020-02-10 17:16:44

《人生最美是清欢》读后感六篇

【篇一】

这是我近来读过最美的一本书,美的不是精致的封面,美的不是素雅的插图,美的不是幽静的书名,美的是里面的文字,美的是书中的心境,美的是林清玄清欢的世界。

前不久刚看过林清玄的另一本散文集,《不看,是一种自在》,快乐活在当下,尽心就是完美,当时便被林清玄的一番悠然心境所深深触动,他在书中自在的写着,“眼不见,心为净;耳不听,心不烦。很多人埋怨生活累,其实是我们的心累,而心累又源于我们的眼睛和耳朵接受了外界太多纷扰的信息,从而影响了心情,破坏了安静自在的生活。其实,人生就那么简单。做个单纯的人,走一段幸福的路”。就这样便愿意跟随着怡然自得的林清玄,一起做个单纯的人,去找找这条幸福的路。幸福路终是易寻的,正如遇到了林清玄的这本新书,能伴随着作者过一段如此清欢的生活,岂不是一件美事?

《人生最美是清欢》集结了林清玄发表过的多篇散文,篇篇是经典,各个是智慧,氤氲着一种人生的智慧,仿佛可以带你远离喧嚣复杂的世俗社会,寻找一片内心的宁静。书中分为几个篇章,将林清玄的深邃已经展现的淋漓精致。

“人生有味,最是清欢”——清欢是何物?清欢是一种生活姿态,是一种寻找自我的方式,是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它并非来自何处,而是来自我们对平静、疏淡、简朴生活的追求和热爱。首篇的《清欢》便可显见作者的一番智慧。还有《小千世界》中,作者所言的“在茫茫的大千世界里,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有一个自己的小千世界,这小千世界是可以思考、神游、欢娱、忧伤甚至忏悔的地方,应该完全不受到干扰,如此,作为独立的人才有意义”,课件清欢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悠然心境。

“活在当下,自在宁静”——生活繁杂,琐事纷扰,又如何去寻找宁静。林清玄自由一番高地,“岁月当时明证,我们获得时候,真正感觉到自己是存在的,岁月的脚步已走过,转眼编入云烟无形”,时光匆匆,岁月荏苒,最重要的是我们活出了自己,青山元不动,白云自去来,林清玄不是说了吗,“我从不刻意去找一座庙朝拜,总是在路过庙的时候,忍不住得想:也许哪里有着人世的青山,然后我跨步走进,期待一次新的随缘”。人生需要的便是这样随遇而安的缘分吧。

“岁月静好,随遇而安”——随遇而安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智者的人生态度,林清玄对生活的阐释向来精准到位,“岁月就像那样,我们眼睁睁地看自己的往事在面前一点点淡去,而我们的前景反而在背后一滴一滴淡出,我们不知道下一站在何处落脚,甚至不知道后面的视野怎么样,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却是如此,未来一片渺茫,与其费尽心思去构想,不如放下沉重的包裹,捧起一番随遇而安的心境,过好每天的生活,上天定不会负你。

“天寒露重,望君保重”——人生有太多的分分离离,有相逢便有离去,聚散无常,便更需有一种大气去面对分别,不要沉湎于过去,如流水一般抱着一份爱意,去给我们怀念的人。“神如流水,日夜不停流去,使人在闪灭中老去。心也如流水,没有片刻静止,使人在散乱中迷茫的活着。身心俱幻,正如流水上写字,第二笔未写,第一笔就流到远方。爱,也就是在流水上写字,当我们说爱的时候,爱之念已流到远处。”《写在水上的字》。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人生之路漫漫,我们总会在行走时忘记自己当初的方向,偏离自己内心的印记,多年之后回首过去,是否还记得当时的一番壮志,当时的一份愿景。“生命的路有时真像沙漠中无涯的黄沙,旗杆是沙漠中的理想,一个唯一可以凭借的事物。如果生命能绕着一个不懂的理想疾走,中可以走出一条生路吧!”《沙漠中的旗帜》。

“温柔半两,从容一生”——人是需要有感恩之心的,感恩这天地万物,感恩身边的一草一木,这样方能收获一份乐趣,方能从容读过一生。“佛经中对心的探求与沉思历历可见,释尊曾经这样开示:‘心作天,心作人,心作鬼神,畜生地狱,皆心所为也。’”,“对于为善的人,心是甘露法,对于为恶的人,心是万毒根;因此医病当从内心医起,救人当从内心救起。”《温柔半两》。

忽然想起了汪曾祺,想起了《受戒》,想起了《大淖记事》里面的优雅宁静,林清玄的文章亦是如此,凝练精致的语言,宛如周作人笔下的那些美文一般,在这喧嚣闹市中辟出一片净土,仿佛雾气中的那杯清茗,微抿一口,清香四溢,没有一分的了然不适,这或许才是人生的最深邃的哲理吧。

【篇二】

读完《人生最美是清欢》,我开始试着理解何为清欢。

“清欢”,是在一天快结束时,花八分钟思考人生;是在夜晚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由一束马蹄兰来告别友人。“清欢”是一种态度,对待生活的态度。

书中有一篇文章叫《以夕阳落款》,这篇两分钟就能看完的文章却让我深受感触。文中有一句话“如果在黄昏时刻,禁止论说,只准听音乐喝茶,看夕阳沉思,将是对这个城市的人最严重的惩罚吧。”这句话使我陷入了沉思,是啊,我们生活的节奏太快了,快到留不出哪怕一分钟来思考,无人能傍晚时静下心欣赏落日的美景,许多人麻木地让自己泡在工作和学习里,这样的生活,该是多么无趣。文中把夕阳比作落款的印章,把生活比喻为一幅水墨画,只有尽心去创作的水墨画,才会不留遗憾。

书再往后翻,翻到了又一篇我十分喜爱的作品——《红心番薯》。文章写的是作者父亲南洋梦里的乡思,以及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对生命的惊讶。

番薯在幼时的作者眼里象征着台湾,而芋头则代表了大陆。文中,幼年的作者不禁感叹着两种植物的相似。其实,相似的何止是形状,水土、人情都是差不多的。我想,作者对这件往事之所以如此印象深刻,绝不是因为跟别的小孩儿吵了一架,而是作者父亲在油灯下,将大陆和台湾连起来的那一根线,以及父亲眼中掩不住的乡愁。

作者住在高楼里,感叹着番薯顽强的生命,作者所住的地方与我们一样,是无土的存在。在作者父亲眼中,人就该脚下是土地,头顶是天空,“脚踏实地”才是正常的。《马来的雨》的作者胡绳梁也感叹“现代文明有时离大自然是远了些的。”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带土地的房子,读后感.但亲近自然却是很容易做到的。即使身处“容不下绿色的地方”也应该牢记自然,对脚下每一寸土地都保持尊重。文章以番薯来代表坚强、沉默、忠心的品质,同时文末最后一句“上一代人的狂歌和低吟都埋在那小小的花盆中,只有静夜的敏感才听得见。”又一次向我们叙述何为“清欢”。

“清欢”是细腻的情感,是善于观察的眼睛,是真诚地对待生活,更是在浓墨重彩的人生之画作中留出属于自己的空白。

【篇三】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书店遇到了林清玄所著的《人生最美是清欢》这本书。它清雅的封页已将我深深迷住,“清欢”二字更是将我牢牢地套住了,我知道这个暑假我将不再孤单。它让疲累的心享受一份安宁、一份恬适,它给予我酷暑中一份透心的清凉。

在复杂的世界里,做一个简单的人,以清净的心看世界,以欢喜的心过生活,不浮不躁,不慌不忙,淡定从容地过好这一生。于旖旎繁华、面目可疑的尘间世俗,诗意的栖居似乎已是奢侈的梦想。林清玄这简短的几行文字,让浮躁的心慢慢地静下来,沉下去。一本书、一则诗文可为现代人抵达超尘脱俗的人生意境提供一种可能的途径。

“清欢”是什么呢?它是来自对平静的、疏淡的、简朴的生活的一种热爱。在如今这个加速前进的时代,大多数人的心都是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清欢”之人愈来愈少。看着那些为追名逐利拼命奔波,却错过身边太多美好幸福的人,不免为之叹惋。“清欢”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对生活的无求,是它不讲求物质的条件,只讲求心灵的品味。不管何人,不论何地,要保持快乐的心情对待生活,对待工作,这样即使再平淡的生活和工作,它的点点滴滴都会是美好的。

读着读着,我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想到了和我一样坚守在农村三尺讲台上的人民教师。作为一名农村教师,唯有“清欢”之心才能更好地工作,才能经得起偏远,耐得住孤寂,守得住快乐。坚守在农村的我们有欢乐,有困苦,有所思,有所想。生活的好与坏并非和富贵有关,而是你用何种心态去体会你所拥有的生活;你快乐与否,在于你是否守得住自己内心的小小天地,能否洗涤心灵,不浮不躁。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疑惑困顿时,遵从内心找到平衡点,这个极为重要。

人生就是一次旅程,不是向外奔走才是旅行,静静地思考也是旅行,旅途中有所得必有所失,唯随愿取舍。

每天都睡去,是旅程的一个终点。每天都醒来,是旅程的一个起点。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過生活,

以平常心体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淡定从容地过好每一天。

【篇四】

假日里,闲来无事,便去了图书馆,无意间翻到一本散文书,便被书名吸引了书名是《人生最美是清欢》。这本书的名字很美,有一种贴近自然的感觉。

我好奇的查看作者,原来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著作。他有过入山修行的经历,所以它的文字里处处都渗透着一种禅意,带着点儿鸡汤,确是清淡,看完他的书我的心也倒是也跟着清静下来了。全书共分为六级,人间有味、活在当下、随遇而安、天寒露重、不忘初心、从容一生。书中写道:让我们在复杂的世界里,做一个简单的人。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愿你能从浮躁的世界找到内心的平静,不浮不躁不慌不忙,淡定从容过好这一生。

对于这本书,虽然我并没有通读透彻,甚至有的并没有完全看懂,但是内心却不再焦虑。现在的人们内心多半浮躁,往往想要平静下来却不得方法,诱惑太多。不妨我们静静的坐下来,手捧一本书,感受纸墨香带来的静谧,让焦躁的心安定下来,感受清淡的欢愉,体会平静的生活,脸上洋溢笑容,过我们最美的人生吧。

【篇五】

非常喜欢苏轼这首诗,“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睛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第一眼在当当网上看到林清玄的书《人生最美是清欢》就马上联想到苏轼这首诗,就立即下单,如获至宝。

《人生最美是清欢》全书共分六个章节,“人间有味,最是清欢”“活在当下,自在宁静”“岁月静好,随遇而安”“天寒露重,望君保重”“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温柔半两、从容一生”,共四十八篇精美的小散文组成。翻阅开书页,不时有淡雅的彩绘,林清玄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从自已人生的每一分体会中感悟出来的,原本最基本、最普通的生活小事,却能从他的笔触到诗情画意与温柔从容。我被每一篇文章,每一行字句所打动,时常掩卷沉思,感悟到平淡生活的美好。 

书中的语言我非常喜欢,字字珠玑,从日常生活里写出来的每句话都闪着灵性的光,不但优美,而且极富哲理。“清淡的欢愉不是来自别处,正是来自对平静的疏淡的简朴的生活的一种热爱”。“真实的智慧是来自平常的生活,是心海的一种体现,如果能闻到心海的消息,一切都是道。”“生命的历程就像写在水上的字顺流而下,想回头寻找的时候,总是失去了痕迹”。《月到天心》的结尾写道:“我们看月,如果只是看到天上之月,没有见到心灵之月,则月亮只是极短暂的偶遇,哪里谈得上什么永恒之美呢?”。《迷路的云》里写道,“云是夕阳与风的翅膀,云是闪着花蜜的蛱蝶,云是秋天里白茶花的颜色,云是岁月里褪色的衣袖,云是惆怅淡淡的影子,云是越走越远的橹声……”,“山有多高,月就有多小,云有多重,愁就有多深,而夕阳只有一寸”,书中有太多太多这样精美而富有哲理的小诗,读这样的句子我不觉得如痴如醉,直到自已完全能背下来为至。难怪他的散文那么受欢迎,拥有那么多读者,他的书那么畅销。

书中阐释了禅意的生活,看淡尘世,追求清欢的一点一滴。“阳明山里的白云山庄,叫一壶兰花茶,俯望着台北盆地里堆叠着的高楼和人欲,自已饮着茶,可以品到茶中有清欢。”“春日阳光的金线如雨倾盆地泼在温暖的土地上,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苦苓树上鸟雀追逐,竹林里笋子正纷纷胀破土地。”让我们看清一朵蓓蕾很快的盛开,而不久就要凋落了。这些句子看似平淡,却寓意深刻,文中处处充满禅意,总让我想起王维后期的诗作《辋川集二十首》,也是空静而禅趣,有相似之处。 

《人生最美是清欢》,他强调一种生活态度就是“清欢”,清静的欢乐,没有欲望,没有邪念的,只有顺从自然,从生活中感受到的快乐,一花一草一木,鸟儿的啼鸣,阳光的美好都充满着欢乐与满足。读这本书,能感受到平凡的生活所透露出来的令人喜悦的力量,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从前生活的怀念,怀念从前生活的简朴,怀念从前生活的纯粹。字里行间也处处透露着对现代都市的不适,深刻的表达了自已对乡村生活的向往,无论平时的文学作品还是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都还是简单的更好,更加的有趣味。

从文中我们所感受到的不只是简单清静的快乐,还有一种回归本真,回归本心的感悟。说到底,清欢就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寻找自我的方式,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人生境界。它来自我们对简朴、清淡、平静生活的热爱。我们要学会轻轻走路,学会看身边的美景,当我们繁忙的时候,不要忘记抬头看看天,每一缕阳光都有快乐,蓝天白云也同样会情意绵绵,能够以清欢的心态生活着,也是一种幸福,用乐观的态度对待整个世界,让微笑成为一种习惯,人间最美是清欢!

【篇六】

读过这本书以后,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要写些什么,不拘形式的读后感也好,一些心情的触动也罢。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在与作者的精神碰撞的过程,是一个充满舒心愉悦的旅程。书本整体颜色是小清新蓝,搭配水墨画,给人一种十分淡雅的感觉。

我喜欢这本书几乎每一个标题,毫不夸张的说,书中的每一个标题都符合文青关于诗情画意的想象。温一壶月光下酒,以夕阳落款,用岁月在莲上写诗,不知多少秋声等等,光是标题就已经美的不知所以了。整本书分为五个章节,情绪依此递进,从活在当下,体味生活滋味,到表达温暖的感情,再取温柔半两,随遇而安,最后回归初心,方得始终。

看似散漫的散文,细细读来,并不只是辞藻的堆砌,而是一次关于生活的对话。作者在每一篇文章中都倾注了自己的真情实意,以自己的切身体验,从小细节着手,以小见大,从再平凡不过的经历中参透其中的道理,读来没有丝毫的压迫感,反而能够舒缓压力。

其中,我最爱的一句话是“爱的开始是一个眼色,爱的结束时无尽的苍穹。”其中有深意,欲辩又还休。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红心番薯这片文章,微凉秋风,旧家前河堤的苇芒花遍地蔓生,遮挡住了父亲的踪迹,近了才发现父亲的白发藏在灰白的苇芒花里,我竟未能看见。经历过几年南洋战争的父亲,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红心番薯就是他日日夜夜的期盼,这朴实无华的番薯温暖了身在异乡的游子,牵动着归家的心。在那一代经历过战争的人心底,有一段番薯的岁月,“那岁月里永远有枪声时起时落”,在颠沛流离的时代里,在饥饿的岁月里,红心番薯都是生活的慰藉。廉价的番薯不仅记录着过去的时光,它从头到脚都是有用的,番薯花芬芳倔强,淡红的花朵在每一个落日余辉里开得正好。番薯叶也可以单独作为蔬菜登上菜场的舞台。这渺小卑微的红心番薯映照着上一个年代的沉默与喧闹,也承载在对父亲深深的怀念。这是一篇温暖的文章,透过平凡的红心番薯,写出上一代人的厚重的历史,也从点滴间透露出温暖细腻的亲情。

《人生最美是清欢》读后感六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