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模拟作文:寓言故事 - 木匠·山羊(石家庄二模)

发布时间:2019-07-02 16:04:47

2019年高考作文:寓言故事——木匠·山羊(石家庄二模)

石家庄二模:寓言故事——木匠·山羊

新课标课题组 王守建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60分)

1.一个木匠带着孩子在雇主家干活,木匠干得满头大汗,于是把自己的衣服一件件脱掉。这时他想起了自己的孩子,生怕他热着,也把孩子的衣服一件件脱掉,结果孩子冻病了。

2.克雷洛夫寓言中有一则故事:森林王国中的梭子鱼犯了罪,法官是怕水的山羊,它的裁决是,将梭子鱼扔到河里淹死。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审题

限制性

1.内容限制。这是一道寓言类作文题,命题材料是两则故事,虽然主体事件不同,但所反映问题的实质却是一样的。木匠因为自己热,所以觉得孩子也会热,最终导致孩子被冻病;山羊因为自己怕水就裁决将梭子鱼扔到河里淹死,结果反而使事与愿违。两则故事都表明,忽视对方的实际情况,仅凭主观臆断的行为是不可取的。考生的写作需以此为基点,不能脱离材料来写。同时,考生还应由此联系社会问题进行分析。

2.立意限制。作文题目明确要求考生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来确定立意,第一则材料中的木匠与第二则材料中的山羊犯了同样的错误,那就是主观臆断,拿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如不能从材料中挖掘出有关社会人生的道理,而就木匠说木匠,就山羊说山羊,只能算基本符合题意。对两则材料的审视都要考虑处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若仅仅抓住主观臆断,而忽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将跌入话题作文的泥潭。

3.价值判断限制。无论是材料一中为孩子脱掉衣服的木匠,还是材料二中判决梭子鱼死刑的法官山羊,他们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考生在审题时要与命题人的价值判断保持一致。

4.思维限制。考生在审题时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是一次思维的限制;由此及彼,联系社会人生,是第二次思维的限制;对社会人生问题展开深度思考则是又一次的思维限制。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两则材料反映的都是主观臆断别人的危害性,考生不难得出主观臆断不可取的立意。但亦可进行逆向思维,从正面立意:既然主观臆断不可取,那么应该怎么做?这样思考,自然可以得出看待事物要理性、客观等立意。

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对于寓言类题目,写作时既要基于材料又不能囿于材料,考生可由材料生发开去,进行类比或者对比联想。选材范围既可以是自然界中的物、社会中的人,也可以是历史故事或者民族文化。从考场答题情况来看,考生所选的素材有课本中嘲笑大鹏的蜩与学鸠,也有历史故事中晋惠帝的何不食肉糜,还有托尔斯泰的你不是我,怎知我走过的路,心中的苦与乐等名言……只要能紧紧围绕中心进行立意,考生自可旁征博引,广取素材为我所用。

3.文体是开放的。明确文体的要求告诉考生,在文体的选择上不必拘泥于某一种。考生既可以选择议论文,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可以选择记叙文,进行感性表达;当然,抒情性比较强的散文也是不错的选择。体式上还可以选择演讲稿,通过思想、感情的交流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也可以选择书信体,于亲切自然的情境中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

解题

本题为多则材料综合立意的寓言类作文,主要考查考生的理性思考能力。行文前,考生先要认真审读材料,并在概括中心事件的基础上,由此及彼,联系社会人生,挖掘寓言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材料一中,木匠的孩子冻病了,这是故事的结果;原因则是木匠因为自己干活热便觉得孩子也热,把孩子的衣服一件件脱掉了。那么孩子到底热不热呢?木匠没有考虑自己和孩子的具体情况不同(一个干活了,一个没有干活),就主观地判断孩子也热,这才是导致孩子冻病的根本原因。

材料二中,山羊法官断案,裁决结果竟是将梭子鱼扔到河里淹死。那么这个结果能否成立呢?很显然不能,梭子鱼被扔到河里,不但不会被淹死,反而会逃之夭夭。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法官山羊没有考虑到自己和梭子鱼的客观情况不同(一个怕水,一个喜水),从而做出了错误的决断。

由此观之,材料中的木匠与山羊虽然具体表现不同,但实质上都是不顾客观实际,仅凭主观臆断,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他人、他物。考生如果能够按照这个步骤去审视材料,立意基本就不会跑偏了。

此外,多则材料作文还需要注意材料间的逻辑关系。木匠与山羊虽然都是应该批判的对象,然而一个是好心办了坏事,一个则是违背了司法公正的初衷。如果考生要从为什么的角度来确定分论点的话,不妨利用好材料所给的提示。然而,在实际考试过程中,很多考生因为找不到恰当的例子,而只将原材料照搬过来,作为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显然是不可取的。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别用自己的标准衡量他人。

2.理解他人,尊重差异。

3.主观臆断他人不可取。

4.莫把别人当自己,客观理性看差异。

5.学会正确地换位思考。

……

偏题立意:

1.走适合自己的路。(适合自己的未必适合他人,适合他人的也未必适合自己,进而得出要走适合自己的路的结论,彻底踏上跑偏之路)

2.要善于倾听。(既然看待问题不能只凭主观臆断,所以我们要善于倾听,此立意错在违背了材料的本意)

3.自私自利不可取。(错误地把以己度人理解为自私自利)

4.目光要长远。(目光长远并不能和客观理性画等号,关键词应力求准确)

5.辩证看待事物。(辩证一词范围太大了,材料侧重于应从对方的角度理性客观地看问题)

范文展示

莫把别人当自己

高二7 张仪可

无论是认为自己热孩子就热的木匠,还是想淹死梭子鱼的山羊,他们都犯了同样的错误,那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身上,把别人当作自己。前者出于爱,却忘记问一问孩子到底热不热;后者则是无知,做出了错误的裁断。由此可知,生活中切莫把别人当作自己。

世上每一个人,都是无限宇宙中一颗独立的星球。每颗星球都有自己的轨道,各行其道便相安无事;反之,如果强行把其他星球放在自己的轨道上,产生的只会是碰撞。

其实木匠的错不是个例,生活中也不是只有一个这样的父母。许多家长都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他们出于为孩子好的想法,就想把自己在生活中得到的教训,全都从孩子弥补回来。所以,孩子一定要好好学习,否则就不能幸福,一定不能学这个,必须学那个……可他们从来没有问过孩子喜不喜欢,愿不愿意。诚然,父母应该把自己的教训告诉孩子,但这并不意味他们需要为孩子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做决定。孩子不是父母手中用来弥补遗憾的提线木偶。民国大师梁启超先生,在教育子女时能够换位思考,他充分尊重孩子的选择,从未将个人意志强加给孩子。于是,梁门54女,专业全都不同,却个个成才。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逆而思之,难道自己认可的,便能随便加于他人吗?每个人都

是独立存在的个体,都拥有自己打量世界的独特角度。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感官去替他人感受,要真正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问题。魏晋之际,避世退隐的山涛亦想入世求官,不懂得换位思考的他热心地想到了同为竹林七贤的挚友嵇康,便想提携其一同为官,结果等来的却是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若当初山涛能够尝试理解嵇康的内心,或许就不会使自己沦为历史的笑柄了吧。

木匠的事儿以小见大,是社会上这种现象的缩影。同样的,每个人也都有可能成为那只山羊,或许你现在觉得山羊很可笑,可现实中,我们时常就是山羊却不自知。

在故事里,怕水的山羊认为其他动物也会怕水。现实中也总有人觉得,自己喜爱的东西,别人也该喜欢,自己讨厌的,别人也该讨厌,甚至认定和自己不同的想法是错误的。此时的我们和那只山羊又有什么不同?

怕水的山羊在一定程度上是木匠的翻版。

不要把别人当作自己,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身上。我们应该考虑别人的真实想法,学会在意别人的感受,真正看清现实。

每个人都是一颗独立的星球,在自己的轨道上运。我们不喜欢被别人改变轨道,自然也不该随意更改别人的轨道。

点评;

引材料语言凝练。考场作文援引原材料,看似小问题,实有大文章。能否得其要领,能否化繁为简,能否由此及彼,皆能反映考生的语文功力。该生开篇一句一材料,驾驭自如,恰当地让原材料成为文章论点之源。

巧取譬深入浅出。在笔下,独立的世人像独立的星球,怎可强行易轨?无法独立的孩子似父母手里的提线木偶,哪来的独立人格?文章说理生动,深入浅出。

剖人性予人启思。文章除了剖析世人他人,更引领大家反躬自省。以己度人的山羊何尝不是生活中的自己?问题一出,触动人心。能启人思考的文章,其价值不可小觑。

【王守建,任教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二中学,喜欢诵读,长于写作。】

2019年高考语文模拟作文:寓言故事 - 木匠·山羊(石家庄二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