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组织有“知识场”吗.doc-

发布时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你的组织有知识场
作者:野中郁次郎
来源:《商业评论》2013年第05
20113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并引发海啸。这场特大灾难揭示了一点:懂一点知识不仅无害,而且可以挽救生命。在这场灾难中,数万人失去了生命,但是在釜石地区14所学校共2900名中小学生中仅5人丧生,而且这5人还是因为他们那天早早回家了。
多年以来,当地专家一直带领学生进行逃生演习,训练灾难发生后的应对措施。这些内容被融入了各类课堂,例如在数学课上计算海啸速度,或者在其他课堂上讨论登高自救而非回家寻亲的道德伦理问题,历史证明此时回家只会导致更多伤亡。
当灾难真正降临时,这些训练有素的孩子立刻行动起来。有一名12岁的孩子回忆道:虽然担心自己的屋子和家人,但是我没有多想就奔向了山坡。
与此同时,孩子们也会不假思索地密切合作。当广播中断时,年长的孩子会一把抓住年幼同学的手,领着他们逃到安全的地方。
对于孩子们的训练有素,连教员都为之叹服。我曾经不止一次在课堂上告诉孩子们,我们有可能遭遇比以往更猛烈的海啸。对于孩子们逃到两公里以外山坡上的举动,这位教员评论道,我为孩子们能够独立做出(挽救生命的)决定感到自豪。
上述例子反映的正是我称之为从平凡到卓越的转变。它蕴含了关于人类知识的重要真谛:知识既涉及逻辑与分析思维,也涉及亲身经历和往日的尝试。我们面临问题时的实际行动将作为知识扎根于我们的内心深处。这样,当遭遇新情况甚至危机时,我们就不会感到恐慌害怕,而是会毅然采取行动。
17年前,我和竹内弘高(Hirotaka Takeuchi)根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公司的先进做法合写了一本关于知识创造过程的重要著作。我当时的观点是——现在也仍是这个观点——战略管理过于强调逻辑分析思维,它关注的几乎全是对现有知识的获取、积累和运用,而对于知识创造过程却很少甚至完全没有涉及。这种状况在组织高层尤甚。
近年来,人们对组织层面上的知识创造理论产生了新的兴趣。商业世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学习和开放式创新方面正涌现出更多的合作形式。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公司加倍努力寻觅知识创造的良方,它们将新知识视为价值创造和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日本7-Eleven便利连锁店的掌门人铃木敏文(Toshifumi Suzuki)曾经说过,如今客户需求多元善变,公司需要有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和商业模式。
本文立足于我多年来对日本公司的研究。此前,我在IESE商学院就组织层面的知识创造发表了演讲。当天恰好也是西班牙野中郁次郎知识管理与创新中心(Ikujiro Nonaka Center for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成立的日子,该中心力图在知识与创新方面做一些基础性研究。为了帮助公司及其领导为创造新知识提供有利的环境,我将在此推荐一系列可行的步骤。 实践出真知
我们与别人的关系如何?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周围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别忘了,我们和这个世界都在不断变化。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只基于普遍原则所得出的分析结论来实施管理,而应当从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中找到合适的管理方法。管理更像是一门艺术或手艺,而不仅仅是科学。它立足于人们的洞见、愿景和直觉,靠的是人们的经验。 我和竹内弘高曾经在《创新求胜》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一书中提出,知识是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不断互动中诞生的,其中隐性知识是指直觉型的、模糊不清的、非线性的知识,显性知识是指写在手册里供人分析和讲授的知识。
组织在培育知识时可以采用我们称之为SECI的四步法,这四个字母分别代表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组合(Combination)和内化(Internalization)过程(参见副栏“„:创造知识的场所)。简而言之,就是将个人拥有的隐性知识外化,将其转变为显性知识,与人分享,并不断丰富,从而孕育出新知识。接下来,这一知识又会被更多人重新内化为更加丰富、带有主观色彩的全新知识,由此知识创造将进入新的轮回。 :创造性互动的培养皿
知识不是在真空中创造的,它需要某个场所或环境。人们在这里分享和解读信息,由此建构意义和知识。在日本,我们将这样的地方称为
的字面意思就是地方、空间或场地,它源于日本哲学家西田几多郎(Nishida Kitaro提出的场所,后由清水宏(Hiroshi Shimizu)加以改进。如同孕育思想的培养皿,它是创造性互动的临时场所,是个人之间、个人与环境之间临时交往和分享的空间。
虽然容易被视为一个物理空间,如办公室或会议室,但其实应被理解为一种多维状态,让互动能够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发生。可以包括工作小组、项目团队、非正式圈子或临时聚会,也可以包括电子邮件组和社交网站那样的虚拟空间,以及与客户的一线接触。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参与者共同拥有并建立了一种现时现地的关系。

你的组织有“知识场”吗.doc-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