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发布时间:2020-05-04 06:30:28

大学生渴望引路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导师

2010-9-1 8:22:45 来源:河南日报??作者:屈芳 [我要评论(0)]

字号:T|T

  策划人语

  许多大学毕业生和在校生都有这样的看法:在自己的大学生涯中,老师是非常重要的角色、“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说,大学像坛酒,那老师就是“酿酒师”。酒的“质量”如何、大学收获多寡,与“酿酒师”有很大关系。

  成长成才,大学生渴望有老师充当“引路人”的导师角色,为他们“释疑解惑”。而不可否认的是,师生交流少、关系隔膜,已经成为近年来高校一个令人忧心的现象。正鉴于此,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那些既有学识魅力又有高尚人格魅力的老师最受学生推崇与爱戴,青葱大学岁月,他们期盼能遇到更多这样的老师……

  记者调查

  大学像坛酒,需要好的酿酒师

  没有这些老师,就没有我的大学

  2000年大学毕业的蒋云鹏,对10年前的大学时光仍然记忆犹新,并充满了感激之情。10年间,蒋云鹏换过数个岗位,但都能很快胜任工作,得到领导、同事的认可,他把这归功于大学生涯中老师们对自己的教导

  四年大学,我收获最大的就是遇到了许多好老师,我最留恋的也是这些老师,包括专业课老师、辅导员、社团老师等。正是有了这些老师的指导、帮助、鼓励,让我不仅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还懂得了该如何为人处世、做一个社会人。可以说,没有这些好老师,就没有我的大学,也没有我的今天。蒋云鹏说。

  受访的许多大学毕业生和在校生,都与蒋云鹏有着相似的看法。他们认为,在自己的大学生涯中,老师是非常重要的角色、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说,大学像坛酒,那老师就是酿酒师,酒的质量如何、大学收获多寡,与酿酒师有很大关系。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徐广民老师,第一次当班主任是在1987年。而那届学生在毕业20年后,仍然与徐老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其中一位当年的学生这样告诉记者: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1988年的元旦。那时的我们刚上大学三四个月,碰到节日特别想家。没想到,元旦那天,徐老师让自己母亲做了一堆好吃的拿到教室和我们分享,我们一下都被感动了。后来才知道,那些吃的花了徐老师两个月的工资。

  至今,这位当初的穷学生还记得那顿饭中小酥肉的香味,混合着一位大学班主任的关爱,那是青葱大学里难以磨灭的温馨记忆。

  即将升入大学三年级的孙庆华,是校学生会干部,工作踏实、严谨。他说,他的性格转变,是在大一的时候。那时,小孙磨不开同学的情面,抱着侥幸心理,答应考试时给他递小抄。没想到,被监考的教导处某老师发现了。那个老师在没收小抄后,并没有将他逐出教室,而是在考试后,将他叫到了办公室谈心。如果简单地处罚了事、让我当场出丑,可能我从此就抬不起头了。孙庆华回忆:而那次谈心,让我知道了事情性质的严重性,以及作为一名大学生、一个学生干部,该如何自律。这件事像一个警钟,时时提醒着孙庆华的行为准则;而对于那位老师,小孙说,永远尊敬和感谢他

  现在的大学师生交流确实少了

  不是每个孙庆华在走上弯路时,都能遇到一位拨正路标的导师。某高校学生处处长告诉记者:每年与临毕业的学生座谈时,师生交流问题都会被作为重点提出来。师生交流少、关系隔膜,是近年来高校一个令人忧心的现象。

  大学生王新洋印证了这位处长的话:有的老师根本不知道我们在想什么。课堂上缺乏互动,课堂下的交流更少。

  中原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志刚认为,这是高校扩招和纷纷建设新校区后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值得警醒:

  原来师生关系比较紧密,一个客观原因是那时的师生比小,学生规模也不大。扩招后,学生规模急剧扩大,有的老师一下有了上百名学生,可能一个学期下来,连名字也认不全。另一方面,为充实教师队伍,许多刚毕业的学生成了辅导员、班主任,他们在经历、素质、能力上等都不太成熟,有时难以让学生信服、难当导师角色,甚至产生师生间的隔阂与误解。

  同时,扩招后,许多高校建了新校区,有的新校区离老校区很远,又暂时没有配备教师宿舍,教师下班必须坐班车回家。这就造成一些高校的新校区白天还很热闹,一到晚上,老师很少,原来老师利用晚上时间与学生交流、答疑解惑的情景也少了。

  一位在高校工作多年的孙老师告诉记者,此外,还有高校教师现行评估体系的原因:仍然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很多骨干老师教学任务繁重,闲暇还要评职称搞科研,纵使让上有老、下有小的他们把家务事放一边,与学生的交流时间也有限。

  虽然有许多客观因素,但大三学生孙冰源认为,师生交流少这一现象一个巴掌拍不响,大学生自己也有主观能动性的问题。虽然现在的老师和学生课外交流确实少了,但很多老师在上第一堂课时就把自己的手机、邮箱、QQ号等留了下来,如果学生有事相询,大多数老师还是会热情解答的。大学生不能凡事等老师问有什么问题,而应主动出击。

  成才成长,大学生渴望引路人

  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的高向阳教授是位硕士生导师。但是,他不喜欢学生们像现在流行的那样喊硕导、博导为老板我们上学时,导师在自己的心目中是恩师。现在,恩师成了老板,称谓的变化后透露出师生关系间的许多问题。高老师感慨。

  高老师还带着本科生的课。近两年,他的课件有了新变化。

  每次我总会提前几分钟去,或利用两节连着上的课间,放一些幻灯片。高老师说。幻灯片上,是高老师精心组织或摘抄的名人警句、社会常识、励志名言等,同学们一抬头就能看到——“说不定哪一句就会对他们有启发。他说教了这么多年学,深刻地感到这一代的大学生有独特的优点,但同时在艰苦奋斗、刻苦精神和独立能力等方面有欠缺,虽然高老师是教化学的,但他觉得,不管教什么,大学老师都不能忘了自己的职责:教书的同时,还要育人

  黄淮学院的侯亚林老师当过多年班主任,对大学生的心态有着较深刻的把握。他认为,现在的大学生虽然自我意识强,但成才成长中仍然会遭遇许多困惑,他们渴望有大学老师充当引路人的导师角色,为他们释疑解惑

  这其中,班主任、辅导员的角色责无旁贷。侯亚林认为,现在有的大学生迷茫徘徊,甚至沉迷于网吧,就是因为他们缺乏明确的人生与学业目标。这时,老师的一句话可能就能改变学生的一生,所以老师一定要谨记自己身上沉甸甸的责任。

  大学生赵乐丹这样向记者描述她心目中的导师形象:学识渊博,待人平等,有耐心,有爱心,能以身作则。她强调,课堂内外,不仅老师在关注学生,学生也在观察老师,那些既有学识魅力又有高尚人格魅力的老师最受学生推崇与爱戴。

  河南师范大学的陈文甫也认为,大学应该多一些像智者、长者一样的导师,为学生做知识技能学习与思想认识双方面的引领者而且,许多时候,老师的思想品质会比学识更能潜移默化、引领学生的成长。陈文甫说。

  记者访谈

  访谈对象: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清义

  访谈主题:

  当好大学生的良师益友

  王清义,196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省管高校副校长、校长、党委副书记,现任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曾是我省最年轻的教授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科技成果奖8项,出版专着8部,其中主编代表着作有《动物数量遗传学理论与实践》、《中国现代畜牧生态学》等。

  记者:大学老师是一个受人敬仰的职业。你认为,在大学生涯中,大学老师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王清义:唐代哲学家韩愈将教师的功能定位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书育人是教师在大学生的成长中扮演的最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大学教师是学生人生的牵引者和指路人。

  记者:那么,在你看来,一个优秀的大学教师的标准是什么?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导师、欠缺的又是什么样的导师

  王清义:我认为,一个优秀的大学教师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标准: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和教学热情;有广博的知识体系和精深的专业技能;有充分的教学内容和娴熟的课堂把控能力;有让学生悟道的能力;有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境界;有紧跟时代与科技前沿的思想意识。最后,还有一点很重要:要有大爱之心。

  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看,大学生需要这样的优秀教师做导师,尤其是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人格魅力,并对学生怀有深厚感情、关心并支持学生成长成才的导师

  至于当前大学欠缺什么样的导师,在我看来,一方面欠缺的是大师。这又分两层意思:首先,大学的大师本来就稀缺;其次,这些学术水平较高的专家、教授往往把重心放到社会服务、科研等方面,担任专业基础课教学的大师太少了。

  另一方面,缺少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职业规划和引导的老师。近些年,随着高校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大学急需这方面的有经验、有责任心的老师。

  记者:不可否认的是,在现在的大学校园里,有些老师和学生之间关系淡漠、缺乏沟通,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王清义:这种现象确实存在。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受高校扩招、教学任务加重的影响;受市场经济的大气候影响。此外,大学生也因为各种原因主动与教师联系的少了,比如勤工俭学、人际交往、社会服务等。

  当然,高校师生关系的弱化还有其他多种原因。这种弱化的状况是必须加以根本改变的,否则高等教育的效果会大打折扣,老师教书育人的目的也难以实现。

  记者:现在,有高校让研导、博导等带本科生课、当班主任,你怎么看?你心目中理想的大学师生关系又是怎样的?

  王清义:资深的研导、博导讲课,与普通的年轻讲师相比,学生接受知识的质量确实是有差别的。老教授与年轻教师在专业水平、研究方法、学科前沿把握、学术思维甚至人生经验上所处的层次和境界不同,如果能通过这些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促进其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的提高,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让学生接触到一批学院博导、研导,有助于让他们更快地融入学校的人文环境,感受名师风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专业兴趣,激发学习潜能。

  另外,研导、博导当班主任也有一定的示范意义,可以带动青年教师脚踏实地地工作。

  至于我心目中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建立在尊师爱生的氛围中,建立在教师高尚的人格修养前提下,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我认为,21世纪的新型师生关系应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教学相长,师生共济

  记者:大学应该为留住、培养优秀教师提供什么样的土壤?结合本校有何具体做法?

  王清义:优秀教师是大学的血脉。培养、留住优秀教师,我认为主要靠四点:观念重才;环境留才;待遇引才;事业育才。

  在这方面,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并从两方面提供保障:首先,制度保障。如建立导师制,每位培养对象均由学院配备具有较强思想素质和较高学术水平的专家学者任指导教师。其次,政策保障。如划拨专项资金用于骨干教师培养,确定培养对象;采取一系列优先扶持措施,在学历与学位提升、国内外访学与研修、各类科研课题项目主持等方面,对培养对象予以优先考虑和推荐等。

大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