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谜语

发布时间:2018-08-18 19:35:30

趣味小谜语

1. 蒸蒸日上的新中国。(打一化学名词)

2. 上岸。(打一化学名词)

3.势均力敌。(打一化学名词)

4. 怒发冲冠。(打一化学名词)

5. 冰河消尽始行舟。(打一化学名词)

 

6. 死去活来。(打一化学名词)

 

7. 能屈能伸。(打一化学名词)

 

8. 小处着眼。(打一哲学名词)

 

9. 好逸恶劳。(打一化学名词)

 

10. 引火烧身。(打一化学名词)

—— 欲知谜底,请看下期分解

 

上期答案:1. 2. 3. 4. 5.铋钼 6. 7.锌磷镁

8.铁或铥 9. 10.
趣味小知识

1.能用来织布的石头
   石头是我们随处可见的东西。盖房于会用到它;铺马路会用到它。可是,你听说过吗?坚硬的石头也能像棉花一样用来织布?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用棉花是怎样织布的。原来在每一朵雪白的花絮里,有着许许多多一根根极细的细丝,这种细丝叫做纤维。布就是利用这种纤维纺织而成的。 

  大约在4500年以前,古代的埃及人和美索不达米亚人,开始有目的地用石头来烧制玻璃。石头织布也可以说是石头制玻璃的发展。因为石头织布首先就是将砂岩和石灰等轧碎,放到窑炉里去,再加进一些化学原料,用高温把它们熔化成液体,然后把它拉成玻璃纤维,玻璃纤维和玻璃虽然原料相同,但由于玻璃纤维细得有时连肉眼都看不见,所以增强了曲挠性能,像雪白的蚕丝那样能纺纱,织成布。这种布叫做玻璃布。由于它具有耐高温、耐潮湿、耐腐蚀等许多特性。因此,它越来越多地在电气、化工、航空、建筑等部门代替原来所用的棉布和绸缎呢。

2.身轻顽皮的锂
  
   锂是一种柔软的银白色的金属,别看它的模样跟有些金属差不多,性格特点可不同一般哩!首先它特别的轻,是所有金属中最轻的一个.其次它生性活泼,爱与其他物质结交.例如,将一小块锂投入玻璃器皿中,塞上磨砂塞,里边会通过反应很快耗尽器皿内的空气是它成为真空.结果,纵然你使上九牛二虎之力,也别想把磨砂塞拔出来.显然,对于这样一个顽皮的家伙,要保存它是十分困难的,它不论是在水里,还是在煤油里,都会浮上来燃烧.化学家们最后只好把它强行捺入凡士林油或液体石蜡中,把它的野性禁锢起来,不许它惹事生非.
  
  锂被人发现已有170多年了.在他出世后的100多年中,它主要作为抗痛风药服务于医学界.直到20世纪初,锂才开始步入工业界,崭露头角.如锂与镁组成的合金,能像点水的蜻蜓那样浮在水上,既不会在空气中失去光泽,又不会沉入水中,成为航空,航海工业的宠儿.此外,锂还在尖端技术方面大显身手.例如,氘化锂是一种价廉物美的核反应堆燃料;固体火箭燃料中含有51-68%的锂.不过,专家们认为,锂的才能目前没有得到全面的发挥,它的潜力还大着呢!

3.像玻璃那样的金属

看了这个题目,你一定会奇怪:玻璃和金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材料,风马牛不相及,为什么要硬把它们扯在一起呢?但看了下面的介绍,你便会明白。

什么是金属玻璃玻璃是大家熟悉的材料,在房屋建筑、室内装潢、日常生活等方面人们都要用到玻璃制品。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钠和硅酸钙,故属于硅酸盐材料。

你知道玻璃瓶是怎样制造的吗?工人们首先将玻璃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玻璃逐渐软化、熔融,成为一种糊状体;他们再将压缩空气经过管道通入糊状体,像吹肥皂泡一样,把小泡泡变成大泡泡;最后依靠模具的帮助获得具有一定形状的玻璃瓶。从上述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玻璃从液态到固态是连续变化的,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即没有固定的凝固点(或熔点),这是因为固态玻璃与液态玻璃相似,原子都呈无序的紊乱排列。

在通常的情况下,液态金属冷却凝固时,原子按一定的规则排列,成为晶体,所以金属凝固又称金属结晶。金属的许多特性都是由其内部的晶体构造决定的。

1960年,美国科学家皮·杜威等首先发现某些液态贵金属合金(如金硅合金)在冷却速度非常快的情况下,当金属内部的原子来不及“理顺”位置,仍处于无序的紊乱状态时,便马上凝固了,成为非晶态金属。这些非晶态金属材料具有类似玻璃的某些结构特征,故又称为“金属玻璃”。金属玻璃具有许多独特而宝贵的性能,是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新型金属材料,并已在生产中初露锋芒,得到一定的应用。它的出现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它为金属学增添了新鲜内容,可说引起了金属材料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


趣味小故事

“乌拉尼特”

德国南部出产一种矿物,从十八世纪上半叶起,就有许多矿物学家试图对它进行分类,但意见很不一致。有的认为它是锌矿,有的则把它归入铁矿。1781年发现了新元素钨以后,还有人认为这种矿物中含有钨。

1789年,德国化学家克拉普罗特对这种矿物进行了全分析。他用硝酸处理这种矿物,得到一种黄色溶液,向这种溶液中加入“钾碱”进行中和时,便析出一种黄色沉淀。沉淀物的性质与所有已知元素相应化合物的性质很不一样,所以克拉普罗特认为它是一种新元素的“氧化物”。 于是,克拉普罗特将这种“氧化物”与碳放在一起,加热到很高温度,企图把这种“氧化物”还原成金属。他确实得到了一种金属态的黑色物质,这种黑色物质的化学性质与所有已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不同,因此克拉普罗特认为自己发现了一种新的元素。

178994日,克拉普罗特报告了自己的发现,题目是“乌拉尼特(Uranit)——一种新的半金属”。他之所以将“新元素”命名为“乌拉尼特”,是为了纪念八年前新行星——天王星(Uranus)的发现。 次年,克拉普罗特将“新元素”改称为铀(Uranium),他说:“我根据类推法将该新金属的名称由乌拉尼特改为铀”,于是铀的历史就这样开始了。 这种“新元素”的发现确实引起了许多化学家的兴趣,不少人对它进行了研究。但实际上,“新元素”不是元素而是化合物。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内,竟没有人认识到这一点。

克拉普罗特本人一直到死,仍然深信自己发现并分离出了铀元素。 曾有少数人对克拉普罗特的结论表示过怀疑,认为“乌拉尼特”可能是一种化合物。例如瑞典著名化学家贝采利乌斯,就曾试图用纯钾来还原“乌拉尼特”,但末成功;同一时期,阿弗维特逊也曾用氢来还原“乌拉尼特”以及铀和钾的一种二元氯化物,但得到的最终产品依然是“乌拉尼特”。

直到1841年,法国化学家佩里戈特才揭开了“乌拉尼特”的秘密,证实“乌拉尼特”确是铀的化合物而不是元素铀。 佩里戈特将“乌拉尼特”同碳一起加热,并通入氯气,从而得到一种升华出来的氯化铀结晶体。奇怪的是,生成氯化铀所消耗的“乌拉尼特”和氯气的总量竟是化学计算量的110%,而且在气态产物中还含有二氧化碳。这说明,“乌拉尼特”原来是一种金属氧化物。 证实这一结论的实验有很多,例如使四氯化铀水解,得到的产物是“乌拉尼特”和氯化氢,这表示“乌拉尼特”是化合物而不是元素。

为了得到元素铀,佩里戈特采用的也是钾还原法。但他是还原四氯化铀,而不象贝采利乌斯那样还原“乌拉尼特”。 佩里戈特将四氯化铀同钾放一起,放在白金坩锅中加热。因为需要将反应物加热到白热状态,所以这是一个有危险的实验。为了谨慎起见,他把一只小白金坩锅放在一只大白金坩锅里,当小坩锅中的物质开始反应的时候,便立刻把火源熄灭,以免金属钾从白金坩锅中飞溅出来,发生事故。等到激烈的反应变得和缓了,再对白金坩锅加强热,以除去其中所剩余的钾,并使已被还原出来的铀聚结。待到冷却后,用水将其中所含的氯化钾溶解而除去。结果,在留下的黑色残渣中找到了银白色的金属铀颗粒。

至此,一种新的化学元素铀——化学元素中的“天王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孕育,才真正诞生了。

趣味小谜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