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

发布时间:2023-04-16 14:36:57

《过秦论》导学案
【学法指导】疏通文意后反复诵读。注意积累文言实词。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时代背景。 2.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准句读。 3.研读文章第一段,积累文言知识。
【学习重难点】1.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准句读。 2.研读文章第一段,积累文言知识。 【预习案】
1.解题“过秦”意思是 “指出秦的过失” “过”是动词。“论”是一种议论文体, “过秦论”意为“指责秦的(政治)过失的一篇政论”2、世称“贾生”,西汉洛阳人。《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二、阅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崤(xiáo 膏腴(yú) 逡(qūn 镞(zú)黔(qián)首 氓(mãng 隳(huī) 鞭笞(chī)轸(zhěn)恬(tián 藩(fān 瓮(wâng)牖(yǒu 公既没(mî)召(shào)滑 系(xì)颈 践华(huà)为城
劲(jìng)弩 不及中(zhōng)人 墨翟(dí) 蹑足行(háng)伍 朝(cháo)同列 jiàng)数百之众 度(duï)长絜大 比权量(liàng)力 万乘(shâng)之势 一夫作难nàn
三、自读一遍文章 第一课时
一、介绍写作背景 1.作者介绍
贾谊(0—前168,世称“贾生”,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仅活了33岁。 贾谊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能洞察隐微,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能抓住当前社会主要问题、预见未来隐患,作出精辟分析,提出有效对策。在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主张国家应以民为本,施行仁政,重视礼乐,严明等级;同时也杂有法家运用法术势,力主中央前20集权,削弱诸侯权势和道家的貌似旷达实为消极等思想。这些反映到他的政治主张上是积极进步,富有进取精神的。他的政论散文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贾谊生活的西汉初期,由于经过500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贾谊认为推行“仁政”可以“安民”,他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鲁迅曾称赞本文为“西汉鸿文” 2.后人对贾谊(史称贾生)的评价:
①苏轼论贾谊: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成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节自《贾谊论》有删节)②毛泽东论贾谊:毛泽东七绝《贾谊》“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堕马寻常事,何须哀伤付一生。”又写了七律《咏贾谊》“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汩罗步尘埃。③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3.时代背景:春秋以来,战乱频繁,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
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二、检查预习:注音 三、听诵读 四、齐读文章
五、整体感知,梳通文章大意 2.理清文章结构,完成下面填空: 按表达方式可将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一)记叙部分( 1-4 :写 秦王朝的兴亡过程 第一层: 1-3 :写 兴起的过程。 第二层: 4 :写 灭亡的过程。 (二)议论部分( 5 :写 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六、批注文章
1.把注释中重要字词翻译誊写到课文中。
2.尽量多的批注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意、特殊句式 作业:解释留空格词语,并翻译语段。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 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 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 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 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 外。

孝公既 没,惠文、武、昭襄蒙 故业,因 遗策,南 取汉中,西举 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 秦,不爱 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 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 为一。„„中山之众。于是 六国之士,„„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 通其意,„„赵奢之伦 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 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 逐北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卫着来窥伺周王室的权力,(秦孝公)有并吞天下的野心。正当这时,商鞅辅佐他,对内建立法规制度,从事耕作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对外实行连横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因此,秦人毫不费力地夺取了黄河以西的土地。 秦孝公已经死了,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承继先前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向南夺取汉中,向西攻取巴、蜀,向东割取肥沃的地区,向北占领非常重要的地区。诸侯恐慌害怕,集会结盟,商议削弱秦国。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优秀人才,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成为一体。在这个时候,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位封君,都见事明,有智谋,心地诚而讲信义,待人很宽厚,对贤能之士很敬重,以合纵之约,使秦的连横之策离散,联合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的部队。因此,六国的士人,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等人为他们

过秦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