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广西传统客家民居建筑特点

发布时间:2015-08-03 11:25:56

中南大学

选修课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应用美学

指导教师:陈国雄

院系班级:资生院矿物试验1302

号:0308130207

名:区星

华南广西传统客家民居建筑特点

区星

(中南大学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摘要:“客家”一词称谓起源于两晋至唐宋时期之间,源远流长,由于喀斯特地貌的缘故,山峦奇多,岩洞不计其数,为防止当地盗贼及土匪的侵扰,客家人多群居以御之,由此形成了别具风格的建筑特点。所以客家传统民居是中原文化与南方山地文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相互碰撞产生的特殊文化载体,是汉族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筑。研究广西传统客家民居建筑特点对了解客家风俗、人文、历史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广西客家 传统民居 建筑 类型

一、广西客家的由来及移居历史

两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饥荒等原因,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南迁,历经五次大迁移,先后流落南方。由于平坦地区已有人居住,只好迁于山区丘陵地带,故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说。当地官员为这些移民登记户籍时,立为“客籍”,称为“客户”、“客家”,此为客家人称谓的由来。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了围屋走马楼五凤楼、士围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和最为著名,是客家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支重要民系。著名学者罗香林教授在其30年代发表的《客家研究导论》中说: “客家为汉族里头的一个支派。”“客家是`客而家焉’ 的意思,顾名思义,当知其非中国南部固有的民系。客家原本生活在北方,因受边疆部族侵扰的影响,逐渐由北南移,从中原辗转迁入南方,处于新来的“客”位,故为“客家”。在漫长的岁月里,客家人历经无数风雨,从北到南不断迁徙。颠沛流离的生活和现实严酷的生存条件,使客家人形成一支具有独特民居特色文化的民系。

客家人的迁徙能反映出中国历史的变迁。第一次迁徙在西晋惠帝时发生的八王之乱以及永嘉五年发生的永嘉之乱,大量人口为避战乱从中原迁往长江中下游,史称“衣冠南渡”;第二次迁徙发生在唐朝末年,社会矛盾激化,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战争爆发时;第三次迁徙发生在金军攻破汴京,北宋灭亡,宋高宗即位后,先将都城迁于扬州,后迁于南京,最后定都杭州时;第四次迁徙发生在明末清初,满族人人主中原时;第五次迁徙发生在清朝末年,广东西路事件后许多客家人向南迁徙,以客家人为主体的太平天国失败后,他们改名换姓,或逃亡外地。客家人迁桂并形成规模是在明清时期客家第四次大规模迁徙期,客家人入桂多数几经辗转流离而来到现居地。

二、广西客家传统民居类型及特点

客家典型民居建筑的特点是:建筑被墙壁包围、平面中轴对称。建筑以祖堂为核心、外部封闭内部通畅。在分布格局上,大分散,小集中。“广西客家人在分布上最显著的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熊守清《略论广西客家的源流、分布及特点》)。广西约有450万客家人,占自治区人口的1/10,多在明清时期从广东迁来,散居在桂东南、桂中和桂东北一带的44个县() ,桂西北、桂西南也有分布。华南广西客家传统民居建筑艺术形式主要以围屋为主。

围屋,客家围屋又称称为围龙屋、围屋、转龙屋、客家围龙屋等,是汉族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筑。围屋始建于唐宋,兴盛于明清。狭义的围屋指的是围龙式的围屋,而广义的围屋可以指各式的客家围楼或围屋。广义上的围屋的外形基本分同心圆形、半圆形和方形三种,此外也有前方后半圆形、八卦形、椭圆形等形状的。围屋结合了汉族古朴遗风以及南部山区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国五大民居特色建筑之一。

客家围屋主要分布在赣南的南部、粤北的东部和粤东的南部。围屋平面布局多以方形或矩形, 四角建有略向外突出的角楼(炮楼), 其外墙多以条石、青砖或三合土等材料建成;围屋内依次建有厅堂(或祠堂)、住屋、杂间、水井、厕所。赣南龙南县的“燕翼围”, 建于清康熙年间, 围墙由麻条石砌成, 围高12, 围外没有一块外露的木料, 齐檐滴水;墙上有火枪眼, 四角炮楼略向外突出。仅向东开一双层拱形门供出入, 设门叶三层, 外层铁门, 二层为厚门, 三层为栅门, 门后背有一大木横闩,“重门击柝, 以待暴客”。门顶设一漏斗孔, 以备火攻时灌水用。围内生活设施完备, 即使被外敌围困, 也能广积食粮, 持久抵抗直到解除危机。可以说只要在客家人聚居之处,都能够见到围龙屋的踪迹。客家围屋作为客家文化的精髓,具有以下特点:

() 聚族而居。客家人都是聚族而居, 以姓氏宗族聚居, 有创业始祖传说和家族兴衰的记载, 有一脉相传的大一统文化形成的强大家族凝聚力。

() 与自然融为一体。客家围屋的选址、布局、建设都充分运用“风水”这种体现中国天人合一传统自然观的环境学。贺州客家围屋正是这种风格的一种代表。

() 围屋个性鲜明。客家围屋形态有总体格调, 但自由灵活、不拘一格, 即使是相邻的两个围屋, 也都各有特色, 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可识别性。

() 贺州客家围屋传统风格犹存。围屋的主要功能是居住而非炫耀形式美, 但从朴素中可见其精心的设计和灵巧的手艺, 体现了民族传统建筑的活力。

总之,广西的客家传统建筑,与湘赣式和广府式的传统汉族建筑相比,在建筑承重结构体系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客家式的传统建筑基本都以夯土或砌体实墙作为承重结构,起承重作用的木结构只是屋面檩条、部分联系梁和承托屋檐出挑的木挑手。广府式建筑亦以砌体实墙作为主要的承重结构体系,但在需要开敞空间的官厅、祠堂等处,木穿斗或插梁结构仍然有着重要的运用。就现存的实例分析,广西客家民居并不重视祠堂和客厅空间的开敞程度,基本都只占据明间这单一开间的宽度,明间两侧墙体都为实墙。一些地区为了突显中厅,两侧实墙做通透处理,但承重结构仍为砖砌体,如玉林朱砂垌围垅屋祠堂的中厅。柳州凉水屯刘氏围屋的中厅是调研所见客家传统建筑中唯一采用木结构承重的实例,估计是受到广府式建筑的影响,其做法带有较为明显的插梁式特点。以生土作为主要的承重和围护材料,是传统客家民居结构体系的最大特点。生土是被人们最早使用的建筑材料。中原早期人类挖洞穴居,就是一种初期的土工建筑。人们从穴居搬到地面上来建造房屋,仍然用土做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历代的统治阶级可以占有木材与砖石等较为贵重的建筑材料建造亭台楼阁和各种宫殿,在民间,居住在乡村的广大劳动人民就地取材,以土为建筑材料,土工技术也得以发展。客家人多居住山区农耕为生,经济条件并不优越,取土造屋是最为经济简便的营造方式,他们继承和发展了中原汉人的土工造屋技术。

夯土版筑坚固有余但灵活性不足,如将粘土事先预制成小块的土坯,施工时就可运用自如。“目前所知最早的土坯在河南永城龙山文化晚期遗址中。在历史上,土坯和夯土版筑的方法同时向前发展。在奴隶社会,土坯的运用更加广泛。西周时期,已经运用了大块土坯 ( 据周原发掘资料 ),长47cm,宽 17cm,厚为 7.5cm。不过那时只将土坯运用在砌筑台阶和整齐的边线部位。由土打墙到砌筑土坯墙,是一项巨大的技术进步,也是建筑材料的一大革新,它为砖的出现作了准备。”土坯依然是位于广西山区的客家

民居最长使用的建筑材料。为了避免雨水对土坯墙体的侵蚀,客家传统建筑的屋面外挑,形成悬山的造型。作为实墙承重的结构体系,火砖也是传统客家民居常用的砌体材料。由于建造成本较高,火砖通常用于结构上的重要部位和有防潮要求的位置如墙体交接的转角处以及墙基等。同时由于砖墙细腻美观,重要场所如祠堂、厅堂等处的墙体也多用砖砌体砌筑。夯土、土坯、火砖这三种材料,根据其不同的物理性能和经济要求,被合理的安排在传统客家民居中。

客家传统民居因类型不同而形状不一, 但其外形设计均浑然一体, 内部间架整齐, 秩序井然。《宅经》云:“星形端肃, 气象豪雄, 护沙整齐, 俨然不可犯, 贵宅也。”整齐美观的住宅, 为居住者营造了良好的空间心理, 使人身心安泰、平和。

作为客家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民居, 是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独特文化载体。这种古老的民居随着历史的变迁正在逐渐消失, 但是, 客家人为适应异地环境的创造精神及与自然相依相生的生存观, 在资源枯竭、自然环境恶化的今天仍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发有.客家漫步[M] .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2.215.

[2] 肖承光,金晓润.客家传统民居的主要类型及其文化渊源.赣州:1.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中心;2.赣州雅典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3] 潘安.客家聚居建筑研究 [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学位论文,1994244

[4] 林皎皎.客家聚居建筑及其室内的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4

[5] 李楠.传统客家建筑文化的当代设计表达研究[z]

[6]熊守清: 《略论广西客家的源流、分布及其特点》,《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4

华南广西传统客家民居建筑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