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这是第二次去瞿秋白纪念馆了,前一次记得是班级的团日活动时去的,大家要一起来,一起走,所以时间比较仓促,只是大致参观了一下,未能给我心中带来很深的触动。但这一次就不一样了,这次我特意先在网上查阅了许多瞿秋白的资料,详细了解他的一生事迹,这样再次参观瞿秋白纪念馆,当看到那些实物,联想到此时发生在他身上的事,一股崇敬之情就从心底油然而生。下面就我自己的瞿秋白纪念馆之行及感想记述如下。
从我们学校到瞿秋白纪念馆还是很方便的,从万达那边乘坐公交车大概二十多分钟后下车再步行五分钟左右就到了。首先参观的是瞿秋白故居。瞿秋白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庭院,黑瓦白墙,交相辉映,书香气息浓厚,很有江南水墨的美妙韵味。这使得它在这四周现代化的建筑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庭院的正门口,有一块茅盾先生所题的“瞿秋白同志故居”的牌匾。进入大堂便看见瞿秋白的一具铜像,虽说瞿秋白患有肺病,是一个瘦弱的文人,但是他的铜像却高大威武,让人产生无比崇敬之情,我想虽然秋白体弱多病,但他那宽博的胸怀和渊博的知识让他倍具气质与魅力身后的墙壁上“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旁边的竖版上“为大家开一条光明的路”,两行诗文和一句话语,是瞿秋白无私奉献于中国革命事业的挚爱道白,发自肺腑,动心又动情。即使在挨过党组织的斗,受过国民党的刑,遭受错误的排挤和迫害的逆境中,他依然心怀坦荡、意志坚强,
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纪念馆有《瞿秋白生平事迹展览》,陈列了瞿秋白的照片、文字、实物和雕像。进入黑漆大门的故居,门上方高悬有“城西瞿氏宗祠”的白底篆书匾额。故居展示了瞿秋白一家人当年生活居住的场景。简陋的桌椅床柜家具,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陈列,见证了瞿秋白的成长和这个知书达理家庭的付出。
接着,我们踏入了瞿秋白同志的纪念馆,纪念馆显得非常的亮丽光线。同样刚进门也是一尊巨大的瞿秋白同志铜像,在铜像两旁一一陈列着书籍和画像,还有的就是出土的文物。接着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长长的镶在墙上的字碑,上面密密麻麻的字我自然也看不懂,只觉得刚刚长出新叶的枝条依偎着,修饰着这清俊奇秀的字是很有韵味的。面向纪念馆的大厅,左边是瞿秋白与列宁的浮雕,他们俩气宇轩昂,在蓝天下阔步,充满对前途光明的憧憬,充满对革命的激情,体现了瞿秋白作为一名革命家的风度与情怀,也正刻出了当时瞿秋白在翻译俄文,传播俄国无产阶级理念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后边是瞿秋白与鲁迅的浮雕,将瞿秋白与鲁迅放在一起不仅表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也体现了瞿秋白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与其做出的贡献,只是他为了革命事业“牺牲了”它用于研究各种文学的时间与精力。

走着走着,浑然不觉已经到了最后,虽然很不愿意,我还是来到了瞿秋白最终被抓捕行刑那一段。但越到生死关头,越能体现一个信仰之崇高,人意志之坚定。1935224日,瞿秋白在向香港转移途中,在福建省长汀县濯田镇水口村小迳被地方反动武装保安十四团钟绍葵的部队俘获,关入上杭监狱。由于叛徒指认,身份被识破,于
59日被押解到长汀。在被押期间(523日),瞿秋白写下了《多余的话》,表达其由文人从政曲折的心路历程。618日晨,写完绝笔诗,神态自若缓步走出囚室,到中山公园凉亭前拍照,留下最后的风采。用毕酒菜,从容走向刑场,沿途唱俄文《国际歌》《红军歌》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到达罗汉岭,选一草坡坐下,对刽子手微笑点头说:“此地甚好!”饮弹洒血,从容就义。年仅三十六岁。
看到这我又不禁想起了文革中他又被诬为“叛徒”,墓被捣了,碑被砸了,死后四十多年后又蒙受一场大冤案。但是,历史毕竟是公正的。1985年,党中央对瞿秋白作出了历史性的评价,完全恢复了瞿秋白的真实而伟大的形象,在瞿秋白的故居建立了瞿秋白纪念馆。一代英豪,重新屹立在人们的心目中。
参观结束后,脑海中浮现他的种种,与他相比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又是多么的平庸,是那个动荡的年代创造了瞿秋白这样的伟人,而那那时的中国也需要想瞿秋白那样的赤子。面对蒋介石的“招安”,他的回答是“头可断,志不可改”“中国共产党的哲学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面对财富,面对生存,更是面对一个人的考验,瞿秋白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瞿秋白是不朽的。他如滚滚江水,在大地的怀抱中终古地流淌着,不息地流淌着;他是喜马拉雅上的珠穆朗玛峰,像高山一般的崇高,一般的雄伟,一般的壮丽,一般的高昂,巍然耸立,永不倒下。他的人格,他的信仰,他的坚定,他的道德,他的文章,他的聪慧,他的 希望,将永世长存!
第二篇: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2014421日星期六上午,我和两位同学相约一同前去瞻仰瞿秋白故居和瞿秋白纪念馆。四月的江南,似乎总是少不了那点点雨水的滋润。从清晨开始,天,便下起了微微的蒙蒙的细雨,就这样,我们三人怀着无比崇高、无比激动的心情踏上了一次心灵学习的旅途。
从学校乘车约半个小时,再行走一两分钟,不一会儿,我们便来到了目的地——瞿秋白纪念馆。站在门口,大致简单看去,瞿秋白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庭院,黑瓦白墙,交相辉映,书香气息浓厚,很有江南水墨的美妙韵味。这使得它在这四周现代化的建筑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庭院的正门口,有一块茅盾先生所题的“瞿秋白同志故居”的牌匾。站在门前,静静的停留片刻,你会发现,不时会有路
边的行人,停下自己匆忙的脚步,扭头静看这座有独特气息的历史建筑。而进出其中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也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在告诉我们:这里曾经的主人,用自己怎样博大的胸怀,何等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精神引领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使得人们将他永远铭记于心!
瞿秋白纪念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瞿秋白纪念馆,是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第二部分是瞿秋白故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瞿秋白纪念馆:为两层楼四合院式的仿古建筑,粉墙黛瓦,长檐耸脊,敞亮天井,马蹄山墙,属典型的明清居室风格。门额上横书的馆名是由邓小平同志1985年亲笔题写。
馆门两侧的墙壁上对称地各装镶一方铜雕,古朴厚重,栩栩如生。右边铜雕的主画面是瞿秋白与列宁,侧重表现的是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的瞿秋白。左边铜雕的主画面是瞿秋白与鲁迅,侧重表现的是文学家、翻译家和文化旗手的瞿秋白。展览大厅分为瞿秋白生平事迹的照片、文字、实物和雕像。 基本陈列《瞿秋白生平事迹展览》。并推出《纪念瞿秋白书画展》等专题陈列。建馆来,先后接待了陈丕显、宋任穷、薄一波、乔石、杨尚昆、李瑞环、宋平等国家领导人,朝鲜等16个国家的党政代表团和专家学者及数十万参观看,编辑出版了《江南一燕》和《瞿秋白研究》(丛刊),编印了《瞿秋白研究信息》,是纪念瞿秋自、学习瞿秋白、宣传瞿秋白、研究瞿秋白的重要基地。
此外馆内还设有影视厅、资料室、贵宾室、学术厅、电脑室等,为宣传和研究瞿秋白提供多功能现代化的服务。
瞿秋白故居:入内黑漆大门两边各立“抱鼓石”一尊,上刻三狮戏秋的浮雕,显示着这个大家族的高贵和吉祥。黑漆大门上方赫然高悬“城西瞿氏宗祠”白底篆书匾额。
故居分东西两院,各有四进,地势逐渐抬高,含步步高升之意,中列隔墙,有廊道门扇相互连通。
西院为正屋,原为供祭祀用的厅堂,庄严而神秘。 东院为厢房,是当年族人和仆人食宿休息的地方。
瞿秋白1912年—1916年就住在东院。东院第四进以屏门隔开,大房间为秋白弟妹卧室,小间系“翻轩”为秋白书房兼卧室;连结三、四进的“穿堂”,是秋白与父亲稚彬先生的画室。里面安放的100多件家具和生活用品,都是按照当时的格式征购或仿制,并照原样陈列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瞿秋白,江苏常州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而又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理论家、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上海大学原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把上大建设为南方的新文化运动中心,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民族振兴输送了一大批栋梁之才。 1935224日,瞿秋白在向香港转移途中,在福建省长汀县濯田镇水口村
小迳被地方反动武装保安十四团钟绍葵的部队俘获,关入上杭监狱。由于叛徒指认,身份被识破,于59日被押解到长汀。在被押期间(523日),瞿秋白写下了《多余的话》,表达其由文人从政曲折的心路历程。618日晨,写完绝笔诗,神态自若缓步走出囚室,到中山公园凉亭前拍照,留下最后的风采。用毕酒菜,从容走向刑场,沿途唱俄文《国际歌》《红军歌》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到达罗汉岭,选一草坡坐下,对刽子手微笑点头说:“此地甚好!”饮弹洒血,从容就义。年仅三十六岁。
一位临场记者这样报道瞿秋白就义时的情景:1935618日,福建长汀。瞿秋白来到中山公园,“至中山公园,全园为之寂静,鸟雀停息呻吟。信步至亭前,已见小菜四碟,美酒一饔。彼独坐其上,自斟自饮,谈笑自若,神色无异”。酒半乃言曰:“人生有小休息,有大休息,今后我要大休息了。我们共产党人的哲学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瞿秋白说罢此话,坦然正其衣履,到公园凉亭前拍了遗照———他背着两手,昂首直立,恬淡闲静之中流露出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概。 瞿秋白在刀兵环护下,慢步走向刑场。刑场在长汀西门外罗汉岭下蛇王宫养济院右侧的一片草坪,距中山公园二华里多。倘是怕死的人,不要说步行两华里,就是二十米也无法走,恐怕是要被人拖行的。
瞿秋白手挟香烟,顾盼自如,缓缓而行。继而高唱国际歌,打破沉寂之空间。到了罗汉岭下,他自己找了块空地面北盘足坐下,回头看了看行刑者说:“此地甚好”,接着饮弹洒血,从容就义。
当我佇立在瞿秋白同志的青铜雕像前,回想着电影中瞿秋白同志奔赴刑场,英勇牺牲的情景时,我不由得思绪滚滚,浮想联翩。作为一名政治家,他是伟大的,坚强的,同样也是不幸的。他在1931年被王明集团迫害后,离开了党中央的领的岗位,受到各种的打击后,他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并没有随之改变,而是更加坚定。中央红军决定长征,瞿秋白曾请求随军长征,但遭到拒绝,19352月,瞿秋白在秘密转移时,不幸落入虎口,师长宋希濂以“学生”身份劝降,被拒绝。他写下了《多余的话》这样一篇千古奇文,表现了瞿秋白的包标卓立的自我和风雅、博大、深邃的心灵世界,在长汀英勇就义。在“文革”中,他又被诬为“叛徒”,墓被捣了,碑被砸了,死后四十多年后又蒙受一场大冤案。但是,历史毕竟是公正的。1985年,党中央对瞿秋白作出了历史性的评价,完全恢复了瞿秋白的真实而伟大的形象,在瞿秋白的故居建立了瞿秋白纪念馆。一代英豪,重新屹立在人们的心目中。
瞿秋白是不朽的。他如滚滚江水,在大地的怀抱中终古地流淌着,不息地流淌着;他是喜马拉雅上的珠穆朗玛峰,像高山一般的崇高,一般的雄伟,一般的壮丽,一般的高昂,巍然耸立,永不倒下。他的人格,他的信仰,他的坚定,他的道德,他的文章,他的聪慧,他的希望,将永世长存!
走出瞿秋白纪念馆,我无意间发现,来时,那蒙蒙细雨的天已然放晴。阳光是
那样的明亮,那样的舒适。慈祥的照耀着树叶、花瓣上晶莹的雨水,照耀着我们生活的世界。
在返回的路上,我看到了在瞿秋白纪念馆旁的觅渡桥小学,我为能在那里学习的孩子而感到幸福,我相信先人的英雄光辉必会引领者后人不断前进! 第三篇:参观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来到常州上学,当然要了解一下常州,知道当地革命烈士更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于是我们一宿舍在周末找时间去瞻仰了一下瞿秋白纪念馆,留下很深的印象。 在参观之前,我先查了一下有关瞿秋白的生平事迹。瞿秋白是江苏常州人,原名瞿双,后改名瞿霜、瞿爽。曾经担任过中央局委员、政治局常委。在一次大革命失败后的危急关头是,他主持召开“八七”会议,会后主持中央工作。在1931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遭王明等人打击,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此后,在上海同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1934年到苏区任中央政府教育人民委员。1935618日在福建长汀罗汉岭英勇就义。三十多年之后,文化大革命期间居然还遭到了莫大的凌辱,经历了一场令人震惊的磨难,“四人帮”被铲除后遗骨迁移到八宝山。“四人帮”被铲除,1980年中共中央为瞿秋白平反昭雪。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无论是他英勇献身革命事业的光辉事迹,还是涉及政治、哲学、文学、史学、翻译等众多领域的重要思想,都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遗产,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整个生命。
走进纪念馆大门,瞿秋白烈士的高大铜像迎面而立,身穿西服,带着眼镜、手握书卷,栩栩如生。身后的墙壁上“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旁边的竖版上“为大家开一条光明的路”,两行诗文和一句话语,是瞿秋白无私奉献于中国革命事业的挚爱道白,发自肺腑,动心又动情。即使在挨过党组织的斗,受过国民党的刑,遭受错误的排挤和迫害的逆境中,他依然心怀坦荡、意志坚强,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纪念馆有《瞿秋白生平事迹展览》,陈列了瞿秋白的照片、文字、实物和雕像。进入黑漆大门的故居,门上方高悬有“城西瞿氏宗祠”的白底篆书匾额。故居展示了瞿秋白一家人当年生活居住的场景。简陋的桌椅床柜家具,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陈列,见证了瞿秋白的成长和这个知书达理家庭的付出。 接着,我们踏入了瞿秋白同志的纪念馆,纪念馆显得非常的亮丽光线。同样刚进门也是一尊巨大的瞿秋白同志铜像,在铜像两旁一一陈列着书籍和画像,还有的就是出土的文物。
在纪念馆里,他的一首《哭母诗》,也令我为之动容。瞿秋白的母亲因家贫,看着这些嗷嗷待哺的孩子,母亲心如刀绞,她在1916年农历初五的晚上自杀了,时年四十。瞿秋白当时在无锡当小学教师,闻讯赶回家奔丧,哭倒在母亲遗体前,
写了这首诗。诗有四句:“亲到贫时不算贫,褴衫添得泪痕新;饥寒此日无人管,落上灵前爱子身。”瞿秋白在斧钺交加时,脸不变色心不跳;在敌人的枪口面前,他说“此地甚好”,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但在慈母的遗体前面,他却泪水漣漣,悲痛欲绝。这就是瞿秋白的完美的人格的体现,堪为今人楷模。
这次参观给了我很大的感触,瞿秋白是不朽的。他是一派浩瀚的大水,在大地的怀抱中终古地流淌着,不息地流淌着;他是喜马拉雅上的珠穆朗玛峰,象高山一般的崇高,一般的雄伟,一般的壮丽,一般的高昂,巍然耸立,永不倒下。他的人格,他的信仰,他的坚定,他的道德,他的文章,他的聪慧,他的希望,将永世长存!瞿秋白纪念馆门前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便是最好的说明。
瞿秋白的一生,疾病缠身,日常事务繁重,但他知识渊博,才华横溢,拼命工作,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为人处事的态度,对文学的热爱,对革命的忠诚深深震撼了每一个人,然我们肃然起敬。从五四运动到红军长征,从《晨报》到《新青年》,瞿秋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了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是瞿秋白毕生奋斗的座右铭,他的一生,是孜孜不倦寻求中国光明之路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理想英勇奋斗的一生。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当然在历史上像秋白这最后的悲壮并不是惟一的,李大钊这样悲壮过,邓中夏这样悲壮过,方志敏这样悲壮过,赵一曼这样悲壮过,刘胡兰这样悲壮过,但秋白不仅仅是悲壮,他的悲壮中还透出了他作为文人所特有的潇洒甚至浪漫。他以如此悲壮、潇洒而富有浪漫气息的方式,为他36岁的人生画上一个充满诗意的叹号。他可谓是真正的英雄。
他没有非凡的武艺,却有超人的勇毅;没有凌空蹈虚的绝技,却有改天换地的智慧;没有呼风唤雨的招式,却拥有推动中国前进的力量。一脸书生气,浑身英雄胆。黄河咆哮而面不改色,泰山崩塌而心不颤跳。李白高唱《侠客行》:“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荆轲低吟《壮士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以理想照亮思想,用革命点燃生命!今天我们纪念他,正是踏着先烈的足迹,继续试探自己的道路,锻炼自己的力量,努力攀登前人所未曾达到的高峰,为了崇高的事业,继续开拓进取。
走出瞿秋白纪念馆,想起他的两句话“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在这觅渡河畔、延陵路旁,五彩的春花春草,一起为这位伟大的英雄灿烂绽放着七彩斑斓,芳香四溢。 11电子2 11311208 李刚
第四篇: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篇一: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星期天我们怀着满腔的热情走进了常州市瞿秋白纪念馆,细细地阅读了瞿秋白的生平和革命经历,我深受感动。
瞿秋白曾经两次担任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一名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者、理论家和宣传者。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充实而璀璨。他思想先进,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留下了诸多第一:我国报道十月革命后苏俄实况的第一人;我国用文艺体裁描写列宁风采的第一人;我国完整译配《国际歌》词曲的第一人,并一直沿用至今;创作了歌颂中国工农革命的第一首歌曲;创办了我党第一张日报;系统地给中国读者介绍马列主义文学艺术理论的第一人。他本是一个文人,但却因为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毅然从政,并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壮大、中国人民的独立和解放选择从政道路,并为之奋斗终身。
瞿秋白是伟大的,但静静走近时,你还会发现他是真实的,纯粹的。我去过位于常州青果巷的八桂堂,那是瞿秋白出生的地方。院子里至今还有几棵桂花树,静静地舒枝展叶,每一片叶子上都跳跃着一簇光亮。每当八月时,树上就会开放小小的桂花,花不盛,香味也并不十分浓郁,但是却给人很恬适的感觉。去瞿秋白故居参观的人不多,因此你在那里的感觉不像是在参观某一位革命者的故居,更像是在拜访一个普通人,一个值得你崇拜的人。瞿秋白曾在这个院子里住过几年。离开了这里,他曾经辗转数地,寄人篱下。也许是因为这段成长的经历,让他看到了更多的民生疾苦,坚定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和平年代,我们不再需要冒着生命危险去革命,去战斗,但是,我们依然应该从瞿秋白这样的革命先烈身上学会要有民族忧患意识,要敏锐地关注国家趋势,要纯粹地为了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情。我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做不了太大的事,但是我可以学瞿秋白,有虔诚的理想,不畏牺牲个人利益,做好自己的工作,成为社会主义前进列车上的一颗小小螺丝钉。
篇二: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为了崇高的事业,继续开拓进取。
今日,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革命先烈瞿秋白,肃立在塑像前。尔后,参观了秋白的生平事迹,受到深刻教育。秋白同志是张太雷出席共产国际第三次会议期间介绍入党的。我们常州人值得骄傲的三杰都是我党最早入党的重要人物。特别是张太雷和瞿秋白关系不同一般,既是同乡、同志、同学友,又是|“五四”运动的战友。
“五四”运动也促使瞿秋白思考中国的各种现实问题,去探寻中国的出路。他认为要使社会改造获得成功,那就必须把群众运动和社会改革运动结合起来,改革旧制度,打破旧习惯,建立新的信仰,新的人生观。用新的信仰,新的人生观去改造新的生活。

中国共产主义知识分子,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社会,必须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必须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瞿秋白同样是马列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先行者之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无产阶级文化事业建设上,做了大量开拓性、奠基性工作。一九二二年初回国后与国内党的高层领导一起,宣传十月革命经验,组织各类群众罢工等革命工作。特别是“八七”会议确立了瞿秋白的中央领导地位,组成临时中央政治局,停止了陈独秀的领导职务,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在湘、鄂、赣、粤四省进行农民秋收暴动,走用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道路,革命风起云涌,星星之火燃遍了大江南北。
“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由于遭到“左”倾路线的残酷打击,瞿秋白降至中央苏区工作,在福建长汀战斗中被国民党俘虏。他和许多革命先烈一样,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共产主义者的伟大气节。
356月英勇就义,三十多年过去,同样遭到了莫大的凌辱,经历了一场令人震惊的磨难,遗骨迁移到八宝山,“四人帮”被铲除,80年中国共产党中央为瞿秋白平反昭雪。瞿秋白不仅以其对中国革命的重要贡献,而且他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领导人之一,是伟大的马列主义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最后“多余的话”却获得他思想的升华,有着深沉的历史内蕴和厚度。他为中国革命的献身精神,将永远激励、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今天我们纪念他,正是踏着先烈的足迹,继续试探自己的道路,锻炼自己的力量,努力攀登前人所未曾达到的高峰,为了崇高的事业,继续开拓进取。 篇三: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瞿秋白烈士虽然已经离开我们60多年了,但是他的精神仍然在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瞿秋白烈士的事迹对我的触动尤其深刻。 一、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我们对革命先烈最好的报答。
缅怀先辈,是为了更好地激励后人,重温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当我们在21世纪享受今天美好生活的时候,永远不能忘记,我们今天的生活,是无数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而珍惜我们的美好生活,就是对革命先烈最好的报答。 二、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念,是我义无反顾的选择。曾经有人说,21世纪的中国人,越来越不相信共产主义,甚至有人说,共产主义根本就不可能实现。我想说:如果一个人丧失了自己的信仰,那么未来的一切就都是茫然的。
三、把自己融入到党的事业中去,是我今后为之奋斗的目标。我今年虽然只有32岁,但是在酒店这个行业却已经打拼了12个年头,在这12年里,我总有一种感觉,就像我前面所说的,茫然的感觉,我看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工作一项项的完成,但是却始终我看不清自己的未来。但是在我参加了这次阳光酒店培训班之后,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几天,我却觉得自己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我终于明白了自己要找的那个东西是什么——是信仰。一个人如果只为自己眼前的生活而忙碌,他必定的会感到茫然,但是如果他心中有一个信仰,那他就会感受到自己活着的意义。
虽然我只是阳光集团的一个普通员工,但是我想,我只要把自己融入到党的事业中去,我所做的一切就与党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我的生命也会因此变得高尚起来。所以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把自己融入到党的事业中去,是我今后为之奋斗的目标。我会为此而不懈努力,争取早日投入党组织的怀抱,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第五篇: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社会实践感想 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提要:正值黄金人生,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希汲取精神力量,缅怀秋白之旧物,索生命的价值.追寻梦想,不舍不弃,爱我所爱,思我所思,寻秋白之事迹,悟龙城常州之神韵,感秋白之文字,赞其谦逊之风.申秋白之遗愿,爱童稚之真,护我中华未来.惜年华,从心做起,执着于目标,相信自己的能力,奋勇拼搏,自强不息! 内容:又是一年金秋,惜故人不在,空留深深庭院数座.落叶飘零,满堂萧瑟,怜旧日繁华不再.可叹,可惋,秋白先生逝于长汀,就义于敌人枪口之下,然不辱中华之悠悠气节,泱泱大国之风范.后人记之念之,缅英烈于觅渡河畔. 很早就看过梁衡写的书《觅渡》,一本不厚却样式古朴的书.说实话,这篇文章并没有给我留下多深刻的印象,然而当我在瞿秋白纪念馆看见一整块十多米的石壁,用娟秀的楷体,刻下了整篇《觅渡,觅渡,渡何处》时,内心突然就震撼了.一篇文字要抒发怎样掷地有声的精神,才会用这样的方式永存于世间! 瞿秋白是江苏常州人,也生长于常州.在距离纪念馆不远的地方,就是省常中,国少数的五星级高中.绿意盎然的学校里,秋白的雕像默默矗立着,是他还在关注着新世纪孩子的成长,又有谁知道,曾经他来自这里--张显青春活力的地方.后来,带着满身的荣耀,顺利毕业.他选择了北京,至此开始了传奇一生“不要学费又不要. 出身”的俄文专修馆,在秋白走投无路时接纳了他,也许是注定走共产党的道,卓越的俄文使秋白脱颖而出,成为传播马列主义的先锋.他一步步走着从来没有想过的道路,他不是周恩来,不懂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但历史却把他推上不得不走的绵延山路??他短暂光辉的一生,可以说全部都贡献给了党和人民,翻译的俄文著作不计其数,随和如他,善待每一个人,平等思想时刻存在于内心.在悠悠中华五千年长河,他如流星一般划过,璀璨了民族, 以自己的思想理论和革命实践奠定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史地位。奔忙了前半生,为了信念,招敌无数.但即使是在生命的最,面对狼一样的敌人,依然不放弃尊严,如他的一生平静,离开.殊不知,他在跳一支多么美的独步!无人欣赏,不成熟的中共视他为弃儿,国民党虎视眈眈,打算杀鸡儆猴.他明白剩余的时间不多了,而真实的想法,还没有留在世间.诚实如他,为此羞愧.这样,他过世的前一周,写下了《多余的话》. 《多余的话》是一声声控诉,他用文人浪漫的笔调:“这世界对于我仍然是非常美丽的。一切新的,斗争的,勇敢的都在前进。那么好的花朵、果子,那么清秀的山和水,那么雄伟的工厂和烟囱,月亮的光似乎也比从前更光明了。”你听,他
是有多么热爱生活的地方!所有存在的自然的就是一缕撒进牢房的阳光,温暖着经历沧桑岁月残破的心。可是,他又完全明白自己是无法享受初春的细雨,盛夏的骄阳,严冬的腊梅??也许,也许还能再看一眼这秋日舞动的落叶,在那不愿提起的地方。忍住暗潮汹涌的心,提笔写下“永别”。尽管还无法释怀未来的孩子们,愧疚着默默支持的妻子,大千世界里带来幸福的东西。然后他故作轻松把永久的离开视为滑稽戏的闭幕,说着:“人生有小休息,有大休息,今后我要大休息了.我们共产党人的哲学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容不迫的姿态,海洋一般的胸怀有谁能相比! 走过厨房,旧时的炊具宁静的躺在那里,诉说着时代的变迁:走过卧室,精美的桌椅蒙上岁月的烟尘;走过院子,参天的大树依然守卫这一地的阴凉??秋白先生不在了,可他的气息却充斥着,每个飞扬的尘屑,都曾经沉溺在声息之中.他的人生
就是一场传奇,用羸弱的肩膀撑起共产党的担子,天知道,他是根本不愿意做的.他的梦想就是做一个教员,平平淡淡度过一生,有相爱的人陪伴,如此普通.生命的最后,他感慨地写下“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坦诚剖析自己的灵魂,告诉少数理解的人,生命的意义在于做自己想做的事。我认为瞿秋白很适合今天的社会,感受天伦,热爱这世界每一寸存在的美丽,相信宁静充实就是美好。现在的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他没有强加的担子,就不会因为巨大的精神压力使久病难医,更不会放弃钟爱的文学,说不定就能走向梦寐的天堂--北大,成为一个逍遥的教授。每天也可以和朋友喝喝老酒踩踩老空,也像平凡人羡慕着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却不用后悔一生年华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时事弄人,他还是承担了责任,放不下共产主义这一伟大事业.现在的瞿秋白纪念馆旁边是觅渡桥小学,我们回去的时候孩子们刚刚下课,稚嫩的童声回荡在操场,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胸前.只是他们还不知道,曾经,一位意气风发的青年为了今天欢乐的少年,付出生命的代价.而他依旧守护在你们身边,藏在学校围墙另一边的某个角落,凝视和期望.就如同他那样说,人应该是有灵魂的.他的灵魂必随心意,逗留于孩子们的周围,教他们爱这个世界,敬师长,以礼待人. 纪念馆里有很多他的塑像,也有很多他提笔写下的诗.他的壮志豪情: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霄;他的悲伤孤寂: 寂寞此人间,且喜身无主;他对自然的爱:今岁花开盛,宜栽白玉盆;他的思亲之苦: 饥寒此日无人问,落上灵前爱子身??个多面的他,使世人理解彼此同为凡人.可是同为凡人,为什么他偏偏要承受这么多!难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但是上天这回错了,把跌宕生活贯穿他的三十六年,如果有来世,他必是不能为了外在,牺牲自己的.因为所有爱他,崇敬他的人不会答应. 《死魂灵》还没有译,《海上述林》还没有编校, 《瞿秋白文集》还没有广为世人所知,最终秋白是走了,像每一个伟大的人一样轰轰烈烈离去,留下永不磨灭的功绩,留下无数怀念. 这个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在历史演变中被渐渐理解,接受,他博大的胸襟,平和的笑容深深的印在民众的脑海里,唯有不断地缅怀他的事,将他的人生传奇搬上荧幕,即使他已随风飘去六十多年??
秋白不朽,不为历史的称赞,不为赫赫功勋,只为对生命的热爱,新一代的青年,享有和平,更加不能忘记前辈在重重困难面前依然追寻理想.所以,也让我们插起梦想的翅膀,不负秋白遗托,飞向那广阔蓝天!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精选多篇)

相关推荐